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_汉语言文学(本)_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 目:论人生中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汉语言文学(本) 入 学 时 间: 2010 年春 指导教师及职称: 所 在 电 大: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渭南分校 2011年 10 月 30 日目 录一、 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首先是他们的性格悲剧。 .1(一)高加林和刘巧珍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 .1(二)巧珍对加林不是非常了解,对其存有幻想。 .4二、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5(一)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是特殊环境的造就。 .5
2、(二)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不只是他们个人的悲剧。 .6参考文献: .71人生中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冯春雨(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10 春汉语言文学本科渭南电大分校)摘要:爱情是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文人墨客最是偏爱,作家路遥也是一 样。1983 年发表的小说人生是他的成名作,曾 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 说奖。小 说通过高中毕业回家的青年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之间的爱情悲剧,深入思索了在城市化浪潮的冲 击下, 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做出人生选择的问题。本文 试着从两个人性格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重温那段 飘零的爱情。关键词:人生 性格悲剧 时代悲剧悲剧是将美
3、好的东西撕破了给人看。小说开始:傍晚的阴云密布,沉寂的等待和低沉、连续不断的嗡嗡声,已经预示了这段爱情的不寻常。高加林高中毕业当了乡村里的民办教师,好景不长就被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去了职务。他的希望破灭了,又不得不走父辈的老路,当土地的主人。正是这段时间造就了他与刘巧珍的爱情。刘巧珍无私的爱占据了他对生命不屈的心理空间。他一度泄愤般地拼命干活,思想情绪抑郁低沉,是巧珍的爱情才使他开始振作。后来,高加林进城当上了县里的宣传干事,工作积极,才华横溢,又博得高中同学、县广播员黄亚萍的爱慕。在城市生活,个人前途与新的情感诱惑下,高加林狠心地断绝了与巧珍的关系。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是社会因素,个人
4、因素等一系列复杂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甜美的爱情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被不同性格、思想的人演绎的络绎缤纷。一、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首先是他们的性格悲剧。美好的爱情不仅建立在坚实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而且也应该建立在相互了解,共同追求,彼此爱慕的基础之上。(一)高加林和刘巧珍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文化的差异,生活的经历不同,造成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追求。高加林的父2母都是农民,老两口靠四只手在地里刨挖,供养儿子上学“求功名” 。加林从小娇生惯养,没受过苦,一直从小学读到高中毕业,所以自然有了知识青年的清高和不同于农民的向往和追求。高加林向往城市文明,渴望摆脱农村,追求现代的生活。高中毕业后,民办教
5、师的工作成了他实现崇高理想的唯一希望。他勤恳工作,坚持学习,深入钻研,三年的苦熬已使他小有名气:在地区报上发表了两三篇诗歌和散文。工作被顶替后,他攀越理想之路的一线希望破灭了,是巧珍的可爱于纯情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和体贴。他虽然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可现在却不得和像父亲一样开始的农民生涯了。他闹了近一个月的情绪。每天睡的很早,起的很迟,整晚整晚在黑暗中大睁着眼睛。但是,终于还是醒了。母亲佝偻着的身影和自觉使得他振作起来。他同意父亲的提议,愿意提着一篮子馍头去县城。事情的开始往往都是很难的。他提着蒸馍篮子,头尽量低着,匆匆地走在去县城的路上。叫卖、吆喝对于他就好像做一件见不得人的事一样。到了县
6、城又担心碰上在县城的同学。太强的自尊心使他与现实,与他生长的农村天然的有了一段距离。赶这回集,他连一分钱的买卖都没做。回去的路上,篮子被爱慕他的、漂亮的象花朵一样的巧珍夺了过去。他介之间的爱情就象已经有了火星的柴草堆,火苗逐渐跳动,向着燎原迈进。但他对巧珍的爱情更多的是被动的接收。因为他不仅从自身而且更多的是从巧珍对他的态度上,体全到了他的优越性。他有知识,巧珍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他爱好文学、艺术,而巧珍更多的时候是提着猪草篮子或在家里干活;他知道生活中除了爱情,还有事业和理想,而巧珍的希望就是嫁一个他这样的“好男人” 。青春的躁动渐生渐长。听到巧珍真诚的话语,高加林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巧珍突如其
7、来的爱情表白和倾诉,是他感到恐慌,又感到新奇。他被巧珍的感情深深地感动了。内心躁动的潮水在他的胸中澎湃起来。甜蜜的爱情像无声的春雨悄然地洒落在焦躁的心田上。他感到无比幸福,觉得土地上的生活也是美好的。农民的他更地道了。俨然像个过光景的庄稼人了。但甜美的爱情不能代替他的向往和追求。他感到自己不觉间便接受了一个人的感情,似乎匆忙的犯了一个错误,一种懊悔的情绪涌上心头。在主动、有目的的劳动中,他感到一种无法言语的愉快。他的内心是矛盾的,也是痛苦的。一方面,他贫瘠的生活确需要刘巧珍的爱情来滋润,另一方面他又没有勇气来3承担这份爱情。他觉得自己目前的处境,根本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因为事实上他内心里那种对
8、自己未来生活的幻想之火,从来都没有熄灭过。不久,高加林的叔父转业当了地区劳动局长,加林的工作随之也就安排好了,他成了县城中的一员,他认识到这次进县城,再也不是一个匆匆过客了,现在他已全心满意足了,他想着,最后回忆的风帆在黄亚萍身边停下来,加林站在窑檐下听到黄亚萍的播音,心咚咚直跳,高加林对黄亚萍的好感起于读高中的时候,黄亚萍出身于高干家庭,聪明大方,超凡脱俗,高加林飘洒,眼界开阔,他们喜欢在一起相处,有事讨论共同开过的一本小说,有时是音乐、绘画,或者国际问题。这时期高加林有着强烈的自卑心理,但是在精神上,在内心深处,他是渴望这份感情的。在黄亚萍又一次猛烈攻击下,高加林对黄亚萍的感情又复燃了。黄
9、亚萍给了他浪漫的激情和开拓新生活的一片天地,巧珍给他的只是有一颗单纯的心而已,尽管这颗心像“金子”一般,当高加林在事业上走上坡路时,巧珍的爱情再也不是他的精神支柱了,生活环境的优越,经济地位的提高和到大城市发展的梦想,造成了他对黄亚萍的情感倾斜。当朴素的爱与理性的爱发生冲突时,高加林倒向了后者。高加林对爱情的追求,是和事业、前途一起追求的。在爱情与理想发生冲突时,他首先选择的是理想,感情和道德已不是那样的重要了。而爱情对于善良、执着的巧珍来说是第一位的。她勇敢而热情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在青春的岁月里唱起了美妙的绝响。加林民办教师被人顶下后,回到了村里。巧珍那长期压抑的感情剧烈的复活了。当巧珍刚刚
10、懂得人世间还有爱情的时候,就在心里爱上了加林。她爱他飘洒的风度,漂亮的体型和处处都表现出的大丈夫气质。她想她如果跟了加林这样的男人,就是跟他跳了悬崖也值得。她内心一直都在为他的心上人高加林发狂发痴。接着高加林去县城卖馍的机会,她买了一条“芸香”烟,准备好卖馍的钱数,表白了燃烧许久的爱意:“加林哥!你如果不嫌弃我,咱们两个一搭里过!”朴实的语言,直率的性情,由上而下的献身式的贤妻良母式的爱情追求,给处在人生最失意,最需要外人安慰的高加林莫大的温暖。她为了加林的爱情什么都可以忍受,爱加林是她唯一想做和追求的事情。她爱的是那么的强烈,她可以站在老槐树背后不报什么希望地等待加林的出现,她可以把煮鸡4蛋
11、和从家里偷出来的蛋糕给这个“陌生人” ,她为了爱情不怕人们的风言风语,更不怕刘立本的打骂、尽管她不愿意让加林离开高家庄,离开她,但当她看见亲爱的人苦闷的样子,又很想叫他出去工作, “加林哥,我知道你的心思,看把你愁成啥了!我很想叫你出去!”可怜的巧珍为了心爱的人儿,什么都愿意!高加林在县上有了工作,离开村子的时候,一往情深的巧珍伴着他出了村子,一直把加林送到了河湾里的岔路口。这时,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离去的亲爱的人不就以后就会抛弃她。她到县城看加林,说家常、主动套近乎,而加林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亲热了。加林提出分手后,巧珍的脸上泪水刷刷地淌着,一串串掉在了大马河里。巧珍以爱情对象为中心,希望“执子之手
12、,与之偕老” ,其爱情目标是温暖的小家庭,做一个贤妻良母,爱情是她的全部。巧珍没有也几乎不可能认清自己在爱情中所处的地位,她把自己爱加林当做一种伟大的行为方式,在爱情突变的背后,实际上早已隐藏着导致爱河崩溃的暗流。(二)巧珍对加林不是非常了解,对其存有幻想。刘巧珍选定高加林为心上人,并在痴情的追求中把他理想化、升华了。事实上她并不完全理解高加林。加林是被动的,以自己为中心。加林看到的是城乡差别和等级差别,他的生活理想就是摆脱农村和农民,强烈追求城市文明,到城市里去施展才华,而巧珍看到的只是她和加林的文化差别。她在爱情面前感受到的差别是感性的。加林思考的差别相比较而言是更趋理性和现实的。在爱情的
13、马车上,本来是两种不同的力,只因高加林是因为生活和工作处在低谷,与巧珍发生了偶然的碰撞而有了一段单纯的感情之路。因此他们的爱情从开始到结束都处在不稳定中,巧珍只能得到和她同样是农民的高加林的爱情,却无法得到和她有差别的知识分子的高加林的爱情。高加林把自己对城市文明的追求和农民的位置、养育他的黄土地相对立,而以为摆脱农村,进入城市才是唯一的出路。高加林在满腔热情的追求中,渴望中,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去思考如何改变落后贫穷的现状,这就是他的追求没有建立的坚实的基础之上,环境又没能委托的追求创造条件,甚至合理的追求都受到压抑,他只是凭借一个年轻人地热情去寻找和建设自己的生活,就必然会造成他存
14、在着较强的虚荣心、个人主义、脱离群众等致命的弱点,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1.人性的缺陷膨胀了他个人的私欲,使他最终在人5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爱情和野心从来碰不到一起。当高加林的思想完全被野心所占据的时候,爱情变得是那么微乎其微和脆弱。加林把“金子”像土疙瘩一样扔掉了。值得敬佩的是巧珍坚强的性格和宽阔的胸怀,即使在遭到沉重的打击的时候,也没有轻易的消沉、寻死觅活。但迎接她的又是一个悲剧,爱人抽身离去的巧珍的心,让让越发自卑,她终于接受了现实给她安排的只是丈夫没有爱人的命运。刘巧珍虽然有现代女性的那种个性解放,对爱情大胆、狂热的追求和“我是我自己的” 。2.他始终没有脱离那个时代农村妇女的思想枷锁
15、,即嫁一个好男人,做个贤妻良母的追求,她知道用“金子”般的心去爱,却没有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改变自己的地位,乃至命运。所以,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首先是个人的性格悲剧。二、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如果高加林没有被顶去民办教师的工作,他和巧珍之间会产生这样的恋情吗?我们的回答肯定是不会。因为任何事情的产生、发展都是屈从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路遥曾说:我的作品的题材范围,大都是我称之为“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五光十色的世界。 人生正式以文革结束后的社会转型期为背景,描述陕北高原城乡交叉地带的农村年轻灵魂骚动的小说。(一)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
16、,是特殊环境的造就。高加林和刘巧珍就是生活在一个能够呼吸到城市文明的气息,却又保留着落后习俗的农村高家庄。在高加林身上集中着传统与现代,文明与落后,乡村由城市以及乡村和城市内部的种种矛盾。他的悲剧就是出于这种矛盾的人生追求的悲剧,是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而构成的悲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开展,但是在这片“城乡交叉地带” ,改革的春风还只是微微吹拂到这里,农村中的投机分子也趁机谋取私利。高明楼的儿子高中毕业,高加林就只好回家当农民,加林进城工作,如鱼得水,大展才华,却因“走后门”一事被解雇回乡。这片改革刚刚起步的“交叉地带”不完备的改革体制,选用人才的落后标准都与高加林这样有才
17、华的青年背道而驰,导致了高加林个性发展与历史进程的不协调,在高加林身上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也体现出农村走向城市者的自身素质,高加林的人生似乎如此,当高加林成为6正剧时,环境却成为悲剧,而当环境力量成为正剧时,高加林又成为一个悲剧。高加庄是一块新旧文化交杂的土地。一方面巧珍感受和理解新事物能力很强,她喜欢接受新事物的影响。她和心的对象应该是普通农民“更有意思”的人,应该是有一些文化趣味的,而这样的对象在高家村的大马河川能用接触到得,有这种机缘的就只有高加林。另一方面,巧珍读的书不多,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对外面的世界又缺乏清楚的认识,对高加林的心理更是把握不够,对自身生存价值有着重重顾虑
18、。因而她有着朴素的爱情追求。在旧道德、旧习俗都还浓厚地残留在高家庄,就连刷牙这样的文明小事,在人们心中也有着严格的等级意识,被人们看做是“西洋景” 。国家干部之类才会做的事,巧珍这种农民怎可能做呢?他和高加林纯真的爱情,在这里遭到了瘟疫般谣言的袭击,这些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东西,需要巧珍鼓起勇气去适应与抗争。这些对于一心向往城市文明生活的高加林更是感到不适应,所以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是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产物。(二)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不只是他们个人的悲剧。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演绎爱情悲剧的又何止他们连个人呢?在这必须面对而又难以应付的人生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生活中“丑就是美得旁边,
19、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就藏在崇高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与共” , “万事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现实的美” ,而且看到了不管多么伟大的热情,多么崇高的理想,都要受到现实的牵制,都必须经历种种艰难的斗争,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阶段的悲剧。总之, 人生中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不仅是他们的性格悲剧,而且是那个时代所有青年或者人生道路上所追求的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人生这部优秀的中篇小说,曾经影响了难以计数的面对选择的人们,现在也必定影响着在人生道路上迈步兼程的人。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带给我们的是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作者路遥先生虽然没有给正在面对或者将要面对人生中的选择的人们指出明确的方向,但是他以撕破了的美7好爱情启示我们:善待人生。以一颗平常心,切实的努力和社会责任感去追求人生,改变人生!参考文献:1路遥:人生 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2 月。2鲁迅:伤逝 中国青年文摘 2010 年第 16 期。3魏蓉蓉:浅释路遥小说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六期。 4邓中南,赵恒,郭颖 :路遥小说选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第四期。5白烨:高于个性的艺术探究评路遥的小说创作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894 年 3 月。二一一年十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