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融立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整理.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366749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融立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北京融立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北京融立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北京融立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北京融立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北京融立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整理) 相对流动性过剩与经济转型及金融重构 作者: 木子 来源: 基金分析 文章性质: 普通文章 发布时间: 2007-5-10 16:41:07 查看: 双击滚屏 栏目: 名家视点 无论从各类媒体的报道还是经济学专家的论坛,流动性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一切经济现象,只要被贴上流动性过剩标签,就被描绘成洪水猛兽。然而,竟无人追问,这棒 杀一切的流动性过剩,真是矛盾之根本吗?以水为喻,河伯之水注于小泽,流动性过剩泛滥而洪水滔天,若注于大海,又何来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关键不是洪水如何凶猛,而是注之小泽还是大海。 流动性过剩,只具有相对性,没有绝对性,与相应的经济、

2、金融等结构所构筑的当下资金吞吐能力相关。洪水,只能疏导而不能截堵,任何用各种行政、金融手段来截堵流动性过剩的,鲧就是其命运。而只有将水道疏导而使之归于大海,才能彻底对治流动性过剩。资金如水,有着各种存在形态。地球水循环之所以能稳定维持,就在于各种形态之间能顺畅转换,而金融结 构对经济的存在,与之类似。储蓄、债券等如同大海,股票、期货等如同冰川,生产、消费等如同江河云雾。各种资金形态能否顺畅转换,其前提在于是否有对海量资金能进行长期有效吸纳的资本市场。一个强大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2 非但不是流通性过剩的罪恢祸首,而且只有超常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才是解决相对流通性过剩的正途。 目前,中国正面临社会

3、、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型,需要对大量的经济、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这一切同样迫切要求一个强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而相对中国当下金融结构而存在的流通性过剩,为此提供了最基本的前 提。那些把流通性过剩归罪于资本市场的人,不仅倒因为果,而且本末倒置。目前的流通性过剩非但不是一个具有高度危害性的经济现象,而且还是中国完成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深刻转型的必要前提。没有完善的金融结构、强大的资本市场,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进行强大、有效的资源配置,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可见的未来,特别在人民币币值依然有着广阔上升空间而中国贸易顺差的趋势依然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相对流动性过剩必将是中国经济的常态,从而为中国

4、资本结构、融资结构、财富结构等升级换代提供契机与动力。在不可逆转的资本全球化历史潮 流中,中国必然崛起的标志不是成为一个制造大国,而是要成为资本大国,只有成为资本大国,才有真正的经济大国可言。资本大国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有一个能容纳海量资金以及充分流动性的金融市场。而一个超常规发展的资本市场,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 目前出现的相对流动性过剩,归根结底是因为前期经济转型及金融重构的步子迈得太小,资本市场的扩张速度太慢,对中国成为资本大国的速度估计太低所致。在 2002-200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从3 2864亿美元快速增长到 10663亿美元时,金融市场的建设步伐却严重滞后。到如今,国债、债券 等基础

5、性市场的规模依然严重偏小,而创业板继续在无休止的创业设计中,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一如既往地只闻其声,金融衍生品市场带来的更是一次次关于风险的口水战。而同时,那些号称国外资金流入制造流动性过剩的言论却甚嚣尘上,但却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在中国必将成为世界最大资本大国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金融市场必将超大规模地吸纳全世界的资金,现在这些流入的资金与之相比,只不过是沧海一栗。 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不是流动性过剩、不是通货膨胀、不是其他任何可能的经济现象,而是在资本全球化这当下最大的历史潮流中错失发 展的机遇,使得中国的资本大国之梦永远是梦。任何经济现象,都有相应的破解方式,但历史性的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

6、,错失就是永远的错失,这才是面对当下一切经济现象时必须保持的一个最基本视角。站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资本大国的历史进程中,按照相应规模与标准重构金融市场,超常规地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从而驾御流动性过剩,使之万流归海,为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型提供强劲而又可控的动力输出,这才是解决当下问题的根本之道。 (本刊特聘高级顾问 木子) 大牛市的序幕,还未真正拉开 4 股市走势看似复杂,其实有规律可言 。这轮已延续两年的上涨行情,在技术上其实十分简单,为了能清楚说明,必须先揭示一个上证指数的历史走势规律。为了简单起见,只以月线时间之窗为例。 1992年 5 月,上证指数创出 1429 点的第一个历史高点,其

7、后的历史高点,都与该点位及时间有着密切关系。 1993年 2月,上证指数 1558点的历史性大顶,恰好触及 1429点开始,每年上涨 180 点,每月上涨 15 点的压力线,当月该线在1429+159=1564 点。 2001年 6月,上证指数 2245点的历史性大顶,恰好触及 1429点开始,每年上涨 90 点,每月上涨 7.5点的压力线,当月该线在1429+1097.5=2246.5 点以上两个历史大顶都是上证指数历史上最重要的顶部点位,都与 1429 点开始的按某速率上涨的压力线高度相关,这显然不能以巧合来敷衍解释。有人可能要问,相应速率是否随便设置?答案是否定的。 众所周知,圆周是 3

8、60 度,这构成分析的基础。以每天上涨 360点为基准,相关压力线速率以其 1/4、 1/2、 3/4 等比例构成。显然,在上述两例子中, 压力线速率分别由 1/2和 1/4构成。 由此不难理解, 从 2007年 1月开始的 3000点下盘整,不过是突破1/4 线 后的强势回调整理, 3 月,该线在 1429+1787.5=2764 点。经过 13月的调整,在 3月初确认对该线突破的有效,而所谓的“227” 大暴跌,不过构成对该线的最后一次回抽确认,其后出现5 的大幅上涨,在技术上理所当然,不过是 1/4 线突破确认后,展开对1/2 线顺理成章的攻击。只是不学无术的空头,对此茫然不知,演出了一

9、场企图在 2700 点放空的闹剧。 2007年 5 月, 1/2 线在 1429+18015=4129 点,该点位在技术上有强烈意义。从时间上看, 1429点开始有着同样重要的历史规律。1558点与 1429点 相差 9个月, 2245点与 1429点相差 9年,而今天5 月,是 1429 点以来的 180 个月, 360 的一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间之窗,其后,不发生点事情,显然是不可能的。 从纯技术的意义上, 1/2 线能否有效突破,是考验本轮大牛市的真正试金石,不能有效突破该线, 将使得受制于十几年来 1/2压力线的运行模式依然延续。反过来说,到目前为止,这两年股市的上涨极端温和,是旧有的

10、股市运行内在速率引导下的恢复性上涨,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真正有效突破 1/2 线,一轮脱胎换骨的大牛市,才真正拉开序幕,否则,不过是 以往节奏、速度与模式的重复而已。 因此,能否有效突破该线,构成对多头的真正考验,而空头,必然以此为屏障展开反攻。围绕该线的争夺,将构成两年以来第一次真正有分量的多空对决,一场决定行情新旧模式的大对决。相应走势,只有三种可能的演化: 一、 在该线前止步或在该线上形成多头陷阱进而形成一个大级别顶部; 二、 突破该线并围绕该线进行强势的、 如 1-3月在突破 1/4 线6 后进行的类似盘整,然后寻机突破。 三、 强力突破并远离该线后,以一个强势的回

11、调来确认对该线的突破,然后再展开对 3/4线的攻击,目前该线的位置在1429+27015=5479 点。 无论市场采取哪种选择,对该线的突破、回试、确认等,都至少需要 3 个月的时间,因此至少在 7 月之前,该线将主导着大盘的走势。至于大盘究竟采取哪种选择,无须预测。一切市场走势都是市场所有参与者合力的结果,并没有上帝事先确定。而市场的选择,当下地在走势中呈现,只要对市场日线以下级别的走势规律有足够认识,不难从中提前发现。 无论市场最终如何选择,都不过构成超级大牛市的一个小片段。该 1/2线是新旧两种模式的分水岭,一旦有效突破这每年上涨 180点、一直控制大盘十几年的压力线,就 能把该线有效转

12、化成其后行情发展最坚实的底部支持。突破是迟早的事,而基础打得越扎实,对行情发展越有利。 (本刊特聘高级顾问 木子 ) 加息,真是一剂良药吗? 作者: 木子 来源: 基金分析 文章性质: 普通文章 发布时间: 2007-5-25 18:31:14 查看: 双击滚屏 栏目: 名家视点 7 加息如期而至,央行那几板斧无须预测,谁看谁知道。几乎所有人,都正迷失在加息等央行板斧是否适当、有效的争论中。但无论央行这程咬金三板斧是否适当、有效,都掩盖不了这样的事实:目前的金融结 构体系必须彻底改革。 在目前国内的金融结构下,在西方被广泛采用的利率工具究竟有多大意义,就很值得怀疑;而大量发行的票据与存款准备金

13、的提高,究竟能对所谓的流动性过剩有多大作用,同样值得怀疑。但一个最直接的效果却是无可怀疑的,就是,这些西式教科书指导下的所谓调控已经并继续使得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得越来越难看,而历史上很多的困难,往往是因为把自己当上帝进行盲目调控而造成的。当然,央行不会被 ST,但即使是央行,显然也不能因为绝对不会被 ST 就可以不顾效果地继续挥舞那程咬金的几板斧。政策资源也是有限的,三板斧挥多 了,轻则不灵,重则自残,这不可不防。 理论上,这种教科书式的调控是以线性连续为基础的,而中国目前的金融结构存在结构性奇点,这种结构性奇点的存在,就在于中国金融结构是由差异性极大的成分所组成。这就像如果你要应用欧氏几何来

14、解决问题,那你首先要确认考察的对象是满足第五公设的,否则就是无的放失。而要让货币手段能发挥其作用,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建立一个符合让该货币手段发挥作用的金融结构体系,显然,这是比忙于摆弄加息、准备金、人民币波幅限制等更为根本、更为迫切的事情。 即使该体系前提已经成立,那么目 前这种加息等程咬金游戏又能8 延续多久?人民币与美圆之间的基本息差要求使得加息空间是有边界的,而美圆一旦加息周期结束,这其中的压力与风险,难道不需要警觉?人民币现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美国需要通过美圆贬值来把其前期积累的经济风险转嫁到世界其他经济体所造成的,如果不站在货币战争的视角上谈论人民币问题,永远都只能是隔靴搔痒。

15、而目前中国这种外汇储备的总体结构决定了,这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将是一个极大的命门。如果说现在通过大量减持美圆在外汇储备中的超配比重已经有点不切实际,那么用稀释的方法尽快把该比重调节下来,才是迫在眉 睫的事情。 至于把货币政策调整的目标与资本价格直接挂钩,大概是这星球中最无意义的事情了。其实,如果真想要把股市搞下来,一个最简单并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经济搞下去,其他一切方法,从本质上都是无效的。一切因素,在市场中都只能是市场的因数之一,市场是所有方面的合力结果,这些合力都是在同一个整体的经济基础上,除非直接破坏这个基础,才会使得市场的分力有了一个相同的维度变化,否则都会在差异性中延续其自然的过程。

16、一个历史的事实是可以重温的:在最近不断被提及的 1996 年所谓的 “十二道金牌 ”后,深圳成分指数 5 个月后, 从 2792 点一直上攻到 6102 点,在其 1/2 线的技术压力下才无政策打压地自然见顶。 可以断言,如果不像股权分置改革之于股市那样从根子上对金融体系结构进行彻底改革,现在所面临的金融结构难题是不可能通过诸如加息之类头痛涂脚气药的方法解决的。加息,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之9 轻。一个具有结构性奇点的经济体系,如果不进行彻底的金融结构体系改革,胡乱按照西方教科书来给经济下药,不仅使得抗药性积聚增加,最终导致相应政策完全失效,而且不排除最终将引发政策自导式危机,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本来

17、只是感冒,最终吃药给吃出癌症来了,发 生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天方夜谈。 西方的调控手段,类似西医,当然有其有效性,但也有其弊端,如果学而不通,依书照搬,其危害就更大了。经济体系,如同人体,不妨也多从中医的角度看问题。对于经济调控者来说,有三句中医的话是必须知道的: “凡药三分毒 ”、 “上工治未病 ”、 “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师于古而不泥于古 ”。当然,最后一句,更应该改成 “师于西而不泥于西 ”。(本刊特聘高级顾问 木子) 监管、调控模式的与时俱进才是市场最大的基本面支持 作者: 木子 来源: 基金分析 文章性质: 普 通文章 发布时间: 2007-6-8 19:24:00 查

18、看: 双击滚屏 栏目: 名家视点 10 虽然本栏目在 5月 12 日的第 5 期已明确指出 “5月,是 1429 点以来的 180 个月, 360 的一半,一个极为重要敏感的时间之窗,其后,不发生点事情,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 4341 点, 2 月 6 日 2541 点上来 1800 点本就构成强大的技术调整压力,但像 5 月 30 日这样依然重复十几年来的老套路对市场进行人为干预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这再次表明,与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监管、调控体系依然未被建立。而没有成熟的监管、 调控体系,没有成熟的市场管理者,就不会有真正成熟的市场与市场参与者。 且不说在市场交易费用不断下降的世界

19、潮流下大幅增加投资者交易成本是如何短视并将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造成多大损害,就说在一个不恰当时间发布一条如此重要的政策变动,其严肃性与谨慎性显然要被严重质疑。这里涉及管理者与投资者关系的深层次问题,两者不是主仆、不是父子、更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市场各方归根结底都是市场建设者,其地位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平等制约。和谐社会,市场管理者与投资者更应学会和谐共处,多沟通、多了解,不应把对方 当成对手,甚至玩伏击、搞暗算。 即便一件好事,如果所用手法与时机选择有问题,其效果将适得其反,而监管与调控,无论其措施如何必要,但必须有最基本的底线,就是不能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市场管理者更应明确自己裁判身份,不能人为去干预比赛进程,甚至成为其中的一员参与比赛;不能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任何对市场有影响的政策、言论,都必须由统一的部门进行协调、制订、发布、实施,任何政策的制订、发布都应该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