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2.1 工程简介 .12.2 主要工程数量 .12.3 设计技术标准 .22.4 相关单位 .32.5 自然地理特征 .32.5.1 场地地形、地貌 .32.5.2 场地岩土层的构成与特征 .32.5.3 气象条件 .52.5.4 水文地质 .53.工程重难点分析 .63.1 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63.1.1 交通组织困难 .63.1.2 水中钻孔桩施工难度大、工期紧 .63.1.3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水保要求高 .73.2 工程重点、难点的施工对策 .74.施工进度计划 .75.施工工艺技术 .85.1 总体施工工艺 .85.2 施工准备 .105.2
2、.1 技术准备 .105.2.2 场地准备 .105.2.3 机具、材料等准备 .105.3 桩位放样 .115.4 护筒埋设 .115.5 钻机就位及泥浆制备 .115.5.1 钻机就位 .115.5.2 泥浆制备 .125.6 钻孔 .125.6 成孔验收及清孔 .135.6 钢筋笼制备及安装 .135.6.1 钢筋骨架的制作 .135.6.2 钢筋骨架的起吊和就位 .145.7 安放导管 .155.8 二次清孔及混凝土灌注 .165.9 桩基检测 .166.资源配置计划 .176.1 劳动力配置计划 .176.2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177.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87.1 安全目标
3、 .187.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87.3 安全管理制度 .197.4 综合安全保证措施 .197.5 安全技术措施 .207.5.1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207.5.2 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207.6 应急预案 .217.6.1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217.6.2 应急组织职责分工 .217.6.3 应急联络电话 .237.7 各类事故的现场救援预案 .237.7.1 触电事故的救援预案 .237.7.2 机械伤害事故的救援预案 .237.7.3 物体打击事故 .237.7.4 质量控制应急预案 .248.其他技术保证措施 .258.1 质量保证措施 .258.1.1 质量保证体
4、系 .258.1.2 主要质量保证措施 .258.2 雨期施工措施 .288.3 冬期施工措施 .298.5 工期保证措施 .298.5.1 组织措施 .298.5.2 管理措施 .308.5.3 技术措施 .308.5.4 经济措施 .308.6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311南京市秦淮区纬七路东进二期建设涉水工程水钻灌注桩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2-2008)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5)建筑
5、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14) ;(9) 工 程 测 量 规 范 ( GB500262007) ;(10)南京市纬七路东进二期工程设计图纸,招投标文件和相关答疑文件;(11) 施工调查报告、项目管理策划书、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现场情况以及国家、地方政府等的相关法律、规定、规程、规则、条例。2.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本次二期工程涉及的秦淮河堤防共 3 段,分别为常家圩段左岸约400m,跨河段左岸约 300m、跨
6、河桥段右岸约 300m,涉水工程工程结合本次道路、桥梁工程,按流域规划及城市防洪规划等对以上堤防进行达标整治。水钻灌注桩常家圩段(桩号 K16+185.8-K16+365.8) ,跨河桥右岸段(桩号 K17+245.3-K17+345.3) ,桩径 1m、桩长 18m,间距 2m。22.2 主要工程数量钻孔桩基础工程数量见下表:表 2.2-1 钻孔桩基础工程数量表序号 部位 单根桩长(m)桩径(m) 桩数(根) 桩长小计(m)备注1 常家圩 18 1 91 16382 跨河桥右岸 18 1 51 918合计 142 25562.3 设计技术标准1、工程等级:堤防为 1 级。 2、设计标准(1)
7、防洪标准:左岸 200 年一遇,右岸 100 年一遇。(2)抗震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2.4 相关单位建设单位:南京智慧新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设计单位:中国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监理单位:南京第一建设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2.5 自然地理特征2.5.1 场地地形、地貌总体地形呈东高西低,原地面标高为 712.5m。2.5.2 场地岩土层的构成与特征根据外业勘探结合室内岩土试验综合分析,场区岩土层自上而3下综述如下:-1 层杂填土:杂色,松散,填料主要为
8、碎砖、碎石及亚粘土,部分地段表层为厚约 20cm 混凝土地坪或路面。层厚 0.53.8m,分布不均。 -1A 层淤泥:灰灰黑色,流塑。层厚 1.01.5m,主要分布于秦淮河河道底部,沿线河、沟塘底部也有十几几十厘米厚度不等的分布。- 2 层素填土:灰色灰黄色,软塑为主,局部硬塑,为亚粘土混少量碎砖、碎石填积,土质不均。埋深 0.03.8m,层厚0.06.0m。-1 层亚粘土:灰黄色,软塑硬塑,现路基下部位多呈硬塑状,局部夹粘土。埋深 0.57.5m,层厚 1.04.1m。-2A 层亚砂土:灰色,软流塑,低塑性,夹淤泥质亚粘土薄层,局部呈互层状,水平微层理发育,主要分布于除响水河、秦淮河及其两岸
9、数百米范围内的其它地区。埋深 2.08.2m,层厚2.513.9m。-2B 层淤泥质亚粘土:灰色,流塑,局部夹亚砂土薄层。主要分布于响水河、秦淮河两侧数百米范围内,埋深 1.09.0m,层厚 3.814.1m。-3 层亚砂土夹粉砂:灰色,亚砂土呈流塑状,局部夹亚粘土薄层,非均质,水平层理发育,主要分布于西部大明路以东约 250m范围、规划的苜蓿园大街以东,拟建路基段约 500m 范围,以及上述的范围间拟建沿修二路及其东侧约 50m 范围内,埋深 8.018.0m,层厚 4.516.4m。-1 层亚粘土:灰绿褐黄色,硬塑。埋深 7.020.2m,层厚3.312.3m,在场地内有-3 层土分布的地
10、段缺失。-2 层亚粘土:褐黄色夹灰色,软塑,夹亚砂土薄层。埋深413.425.0m,层厚 1.29.2m,场地内有-3 层分布地段缺失或分布较薄。-2A 层亚粘土夹粉砂:褐灰、褐黄色,亚粘土硬塑为主,粉砂中密。分布于响水河西约 150m 处,向东至规划的苜蓿园大街范围内,埋深 19.028.6m。层厚 2.69.9m。-3 层亚粘土:褐灰色,局部夹亚砂土,硬塑软塑。埋深21.036.5m。层厚 6.78.4m,场地响水河东部及冶修二路一带局部缺失。-4 亚粘土夹砂:褐黄色,中密密实,局部以粉细砂为主。埋深 23.028.8m。层厚 0.95.7m,分布于场地东端。亚粘土混粗砂卵砾石:褐黄黄色,
11、稍中密,亚粘土为软硬塑,卵砾石含量不均匀,一般在 1050%,粒径 210cm。层顶埋深 25.039.5m,层厚 0.33.0m,规划的苜蓿园大街以东秦淮河段缺失。-1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风化强烈,遇水软化;局部为粉砂质泥岩。层顶埋深 25.540.7m,层厚 0.33.5m。-2A 弱风化粉砂质泥岩:棕红色,钙质胶结,局部夹泥质粉砂岩,少量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质较硬,遇水软化。层顶埋深 32.938.0m,该层未揭穿。-2B 弱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钙质胶结,局部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质硬,局部夹砂岩、泥岩。层顶埋深26.041.0m,该层未揭穿。2.5.3 气象条
12、件南京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水资源充足,年平均温度为 15.7,最高气温为 43(1934 年 7 月 13 日) ,最低气温为-16.9(1955 年 1 月 6 日) ,最热月平均温度为 28.1,最冷月平均温度为-2.1。年平均降雨 117 天,降雨量 1106.5mm,5最大平均湿度为 81%。最大风速 19.8m/s。土壤最大冻深-0.09m。夏季主导风为东南、东风,冬季主导风为东北风、东风。无霜期为237 天。每年 6 月下旬至 7 月中旬为梅雨季节。2.5.4 水文地质根据地下水的赋存、埋藏条件及其水理性质,本次勘察揭示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和微承压水。孔
13、隙潜水主要赋存在层、层松散土层中,由于多为低塑性土,因此渗透性较好,含水量较丰富。微承压水赋存在层砂性土层中和层亚粘土混粗砂卵砾石层中,对本工程影响不大。表 2.5.4-1 地基土渗透性评价一览表层号 名称垂直渗透系数Kv(cm/s)水平渗透系数Kh(cm/s)渗透性评价 填土 (1.010 -52.010 -6) 弱透水-1 亚粘土 4.010-7 (4.010 -6) 微透水-2A 亚砂土 4.010-5 弱透水 -2B 淤泥质亚粘土 2.010-5 (5.010 -5) 弱透水-3 亚砂土夹粉砂 (4.010 -3) -1 亚粘土 (1.010-7) (3.010 -7) 不透水-2亚粘
14、土夹亚砂土 (1.010-6) (1.010-5) 弱透水-2A 亚粘土夹粉砂 1.010-3 透 水备注 ( )为经验值。南京地区地下水水位最高一般在 78 月份,最低水位多出现在旱季 12 月份至翌年 3 月份,勘察时间为 2006 年 6 月。主要接受秦淮河水、大气降水及城市管网渗漏水的入渗补给,水位受季节性影响,年变化幅度在 0.51.0m。勘察期间,测得孔隙潜水初见水位埋深 0.82.3m,稳定水位埋深 0.52.0m(水位为 7.0m 左右) 。最高地下水水位埋深可按 0.5m 考虑。6地下水和地表河水对砼无结晶类腐蚀和分解类腐蚀以及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3.工程重难点分析3.1 工
15、程重点、难点分析3.1.1 交通组织困难(1)本工程处于宁杭高速高桥门立交出入口,外秦淮河河堤两岸,日常车流量大,车速快。桩基施工封闭道路难度大,风险高;(2)施工场地跨秦淮河,施工机具进出不便利。3.1.2 水中钻孔桩施工难度大、工期紧本工程部分抗滑桩位于秦淮河水中,水中钻孔施工风险高、难度大。根据以往经验,该处秦淮河汛期一般在 78 月,涉水工程施工日期避开汛期,但进场条件较为困难,工期压力大。3.1.3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水保要求高施工场地地处南京市秦淮河区域,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对施工安全环水保要求较高,施工中需制订严格的环保目标及详细的环保措施。3.2 工程重点、难点的施工对策针对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工程,认真分析地质资料、现场调查结合项目特征研究对策,主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详见下表:表 3.2-1 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措施表序号工程重点及及难点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严格按照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减少扰民的原则,把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小;1交通组织困难 综合考虑交通组织和周边地区车流、其它交通设施的关系,系统规划,合理安排,使其衔接顺畅,配合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