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必修三思想文化史1.2.pptx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371443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X 页数:13 大小:7.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必修三思想文化史1.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必修三思想文化史1.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必修三思想文化史1.2.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必修三思想文化史1.2.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必修三思想文化史1.2.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 汉代儒学,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一、“焚书坑儒”批判1、实质:思想文化专制2、评价: 1)直接作用:有利于巩固刚建立的政权,维护专制统治; 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 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浩劫; 成为两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开中国政治干预学术、文化思想专制的恶劣先例:它从弱化士人精神、羞辱士人人格,直接转向毁灭他们的生命和整个民族的未来,不但毁坏大量珍贵文化典籍,迫害知识分子,更使春秋战国以来自由探索的学术精神遭到严重打击。,二、罢黜百家,1、背景: 大一统局面巩固,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但汉武帝即位时也面临一

2、系列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都迫切需要变汉初的“无为”为“有为”,那么,汉武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汉初的黄老“无为”思想无法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兼并,豪强势大,汉代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 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 125),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 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

3、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探究,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二、罢黜百家2、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前179一前104),董仲舒新儒学的思

4、想主张,(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3)针对统治秩序的需要:,(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特点:以公羊春秋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提出“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的政治思想.,提出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强调君王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成为封建伦理关系的准则,-儒家学说的自我调整,神化皇权,限制皇权,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统一思想,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春秋繁露),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

5、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春秋繁露),(1)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2)新儒学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 吸收大一统的思想,3、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 -马克思,汉武帝(前156前87),(1)实现: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6、建议, 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2)影响: A、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B、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4、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和影响,特别提示:1董仲舒利用“天人感应”学说宣传“君权神授”,从而达到“独尊儒术” 的目的,有利于树立皇帝权威、加强中央集权、警示君主约束自 己,但也禁锢了人们的思维,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2影响儒家思想地位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自身思想的变化。,政治:重用儒士参与朝政大事; 儒学作为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体现在察举制);教育:建立中央到地方教育系统(太学与郡学); 儒家经典“五经”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汉代出现的设

7、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的可补官。, 思考1:汉武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 其本质有何共同点?,(1)态度

8、不同: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本质相同:两者均属于文化专制政策, 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服务。, 思考2: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对当今社会发展有何现实意义?,(1)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2)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3)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思考3: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点,【题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2014佛山市质检)“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 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 A井田制的瓦解 B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C百家争鸣的出现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B,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夫为妻纲”,“以孝治国” 反映出儒家被统治者推崇成为主流思想,故B项正确。,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