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综述.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764904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记承天寺夜游》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记承天寺夜游》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记承天寺夜游》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记承天寺夜游》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探索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姓 名: 杨丹丹 专业班级 : 教育学 13-2 学号: 20130501141013 指导教师: 朱建军 1目录一、文体确定 .2二、文本解读 .3(一)视角 .31.作者视角:把握文本的基本价值 .32.读者视角:读出自己的独特感悟 .33.语文的视角:彰显学科的本质特征 .34.学生的视角:符合主题的认识规律 .3(二)“闲”字的解读 .4(三)月色交流知音 .6三、教学设计的思考 .7(一)导入 .71.质疑式导入 .72.内容式导入 .7(二)教学设计的评析 .8四、小结 .923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探索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摘要:文言文教学作为中学语

2、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从文本确定、文本解读、教学设计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文本确定、文本解读、教学设计的思考对记承天寺夜游这一文本进行一个细化的阐述。关键词:文本解读;文体;记承天寺夜游;质疑;朗读一、文体确定记承天寺夜游全文只有八十四个字,短小精练却“意境超然,韵味隽生”,情景交融,行文自然流畅,语言通俗易懂素有宋代笔记小品中“妙品”的美誉。然而,关于这篇文章的体裁,语文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一篇记叙文,因为文章记叙了夜游承天寺一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抒情文,作者通过文字抒发了苦闷凄凉的情感;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游记,讲述了“

3、我”游览承天寺的过程还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日记,记录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发生的事情。张彦儒认为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八十四个字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景、抒情皆具。所以他认为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日记这一观点是更加合理的并且理由充分。11 张彦儒.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兼与小石潭记相比较J. 语文教学,2014(10 )4刘中黎认为尽管记承天寺夜游与“普通日记”有很大不同,但它仍属于日记,是作者对当下日常生活中某时、某地、某境中某一段自我生命历程的真实记录。然而,因为作者注意了以上两点做法,文本就精致了、雅化了,“小小篇什,婉曲有致”的小品文特性也就形成了。 2二、文本解读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

4、让学生能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样,要想达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解读文本是关键。(一)视角许周文认为教师可以从作者、读者、语文和学生四个视角进行文本分析:1.作者视角:把握文本的基本价值逆境中的淡定,孤独中的人格升华,是这篇文章的真正的价值取向。2.读者视角:读出自己的独特感悟教师不仅应在把握文本基本价值取向的同时,对教材文本给出自己的理解和意义的建构,还应着眼于帮助学生对教材样本给出他们的独特理解和感悟。3.语文的视角:彰显学科的本质特征语文教师必

5、须有“语文”的敏感,即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进行2 刘中黎.迁移与转化: 从日记到小品文试析苏轼日记记承天寺夜游的文体跨界写作J.古代文学,2012(3)5富有语文学科特点的取舍。4.学生的视角:符合主题的认识规律综合考虑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学的、应学的、能学的”内容基础上,确定出学生在这节课中要学的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利于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3(二)“闲”字的解读关于此文的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文章是否流露出遭遇贬谪的悲凉之情。孙丽红对此进行了阐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以平淡朴实的文字诉说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仔细品

6、味,其深重地流露出作为“闲人”的惆怅和愤懑。因此,讲解当时背景,苏轼贬居黄州,政治上受排挤,造成他内心的苦闷。另一方面,如果说记承天寺夜游写在苏轼被贬黄州之初,那时他可能有些许“郁闷”,还可能流露出作为“闲人”的惆怅和愤懑。但三年之后,陶醉于躬耕垄亩生活的苏轼,我想他此时的心境已经不是忘忧,而是无忧,不是求解脱,而是求之不得了。所以与其将“闲人”解读为“惆怅之人”,未若解作“快乐的仙人”更佳。 4谢建武和赵厚存在比较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对“有我”和“无我”这个点出发,对苏轼的“闲”进行分析:他们认为从思想境界来看,苏轼还处在“有我之境”,比陶弘景还差一层次。再深入文本,细

7、嚼慢咽一番,会发现是从“有我”走向“无我”,完成了苏轼的自我救赎。 53 许周文.从记承天寺夜游看文本解读与教学内容的选定J.教育探索, 2010(23 )4 孙丽红.记承天寺夜游解读J. 语文月刊,2010(7)5 谢建武,赵厚存.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J.学语文,2012(4)6唐文成认为苏轼是愿意做一个“闲人”的,“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也许这个大千世界里的“真闲人”就是在这样的月夜下忽悟“闲”之真谛的吧。悠悠万世何夜无月,茫茫大地何处无竹柏,芸芸众生哪里有闲人。一念及此,感慨系之。只有扫除一切杂念,达到空明澄澈、内外如一之境地,方是真闲,方

8、能消受得了清风明月。而“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是将这种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表达到了顶峰。这种豁达与乐观已经达到了“禅”的境界,正所谓“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东坡志林)。 6刘中黎也认为苏轼宁愿做一个“闲人”。苏轼在一首词中唱道:“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显然,这种“闲”打上了他自觉投身于艺术的印记。记承天寺夜游的“闲人”一词饱含了苏轼对人生之“忙”与“闲”关系的哲性思辨,也隐含了他对高居庙堂却忙于争权夺利、算计攻讦的高官政客以嘲弄、讽刺的心理。 7徐江对上述观点有相反的看法,他认为从事件的时间上看“夜”,“解衣欲睡”, 可知

9、不但是深秋, 而且是在“深夜”, 游者连秋寒侵袭都不顾及了。由此可以看出他内心不宁静的程度。从地点上看, 是在承天寺。寺院, 是人们修行养性之地, 是“空”、“定”之所。游者在这清静之地 , 心情且不宁静, 他时时刻刻都在念着“吾”, 这更说明他无法摆脱人世间各种事情的干扰和牵挂。“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作者把此时此景与社会现实作了一个同异比较。境相同, 人相异。现实的世俗世界里“少”“吾两人”, 其实就是说“吾两人”对于那个世界来说是“多余”的。这说明他的“心”并未如“止水”, 他在叹自己不为世容,不为世用。 8袁开勇认为苏东坡既有宗教的出世思想,又有儒家的入世

10、思想,两种思想6 唐文成.解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23)7 刘中黎.迁移与转化: 从日记到小品文试析苏轼日记记承天寺夜游的文体跨界写作J.古代文学,2012(3)8 徐江.克服语文教学中的“愚化倾向”J.语文教学通讯,2008(1)7难免会产生矛盾。他认为,“闲”既有悠游自然的快乐,又有对那些忙于政务者辜负了良辰美景的慨叹,当然未尝没有“有志不能伸”的无奈,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东坡大约未能完全释怀吧。 9许兆真对“闲”也提出了其看法。他认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问得好,问得巧,问得妙,接发问,引人注意,问后作答,引人深思。只有苏轼与张怀民

11、是“闲人”,是闲人,才有闲情逸致,才会夜游,才懂得赏月的妙处。不闲,则无暇顾及也无兴趣领略这寂静的寺院中特有的月色,但这“闲”并非心甘情愿。苏轼乐观狂放,虽累遭贬滴,并不悲伤憔悴,他有志用世,并不愿当闲人,只是因贬得“闲”,“自放于山水之间”,赏明月,观竹柏,随缘自适,聊以自慰,可并不得意,故而产生难于排遣的心理负担。夜不能寐,就是这种心理的表现。 10许余宏辉和甄元福对于此文的解读,认为应该扣住“闲”“闲吗”来理解。闲,是此短文的“文眼”,紧扣“文眼”,我们解读文章,就了然于胸。表现在:1.闲而起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闲而寻友: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12、张怀民。3.闲而散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4.闲而赏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5.闲而自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纵然如此,苏轼真的是一个清闲之人吗?非也。苏轼这一时期的作品,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大多表现了旷达而又失意的矛盾心情。本篇也不例外,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1083 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由此观之,闲,乃心胸旷达耳;不闲,才为真意! 119 袁开勇.谈谈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J.中华活页文选,2016(2)10 许兆真.随物赋形 空灵拔俗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J.古典文学知识,2001 (2)8(三)月

13、色交流知音余耀清认为本文仅用 85 个字,选取了特定而美好的生活片段,月夜庭院、玩竹赏柏,将月光下的竹柏之影视作水中摇曳的藻荇,沉醉其中、超然物外,真切地表达了虽被贬谪却也豁达开朗的情怀。古人常借月光书写愁绪、孤独,而苏轼反弹琵琶,借月光抒发乐观之心境。表明一样的月光,别样的心情。 12李吉东的文章中认为苏轼的旷达虽然在文人中无人可比,但并不十足比如“大江东去”句,虽然风格豪放雄浑,但最终还是有“人生如梦”、大业难成的悲哀与感慨。他认为苏轼在写作此文时,心情应是极度平静的,生活闲适安乐。一天夜里,苏轼“解衣欲睡”之时,因为“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引起下文。起承相接,苏轼找到张怀民,与张怀

14、民“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三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明丽寂静、无法言喻的境地这时时空与“我”皆不存在,身心无限清净欢喜。 13许兆真认为文章可分为三段:首先从记事入手。许兆真认为,“月”不仅是交代了时间,更重要的是作者心情的寄托。作者由月写起,见月起行,最后又以月作结。“月”作为象征,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孤独寂寞的心理,反映了失落者寻求解脱与慰藉的心理,是文人士大夫逃避苦难、超群脱俗的象征。作者“欣然起行”,寻怀民同乐,而“怀民亦未寝”,这是知己间的心有灵犀。下面描绘月光下的景物则是第二段。这一段语言简练传神。二人信步庭中,产生幻觉,看到了水中藻荇,后来才明白是

15、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其中“积水空明”既说明了月光的清澈明净,又显示出了承天寺的清幽洁净。至此为文章第二段,剩下到结尾为文章的第三段。第三段两问一叹,以抒情作结。全文段落分明,记事、写景、抒情,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意蕴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1411 余宏辉,甄元福. 闲,闲吗?记承天寺夜游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J. 文科指导-语文,2016(5)12 余耀清.一样的月光,别样的心情记承天寺夜游文本解读J.湖南教育,2012 (9)13 李吉东.意有所趋,境犹未至 重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J.宋代诗文研究,2014 (20 )14 许兆真.随物赋形 空灵拔俗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J.古典文学知识,2001

16、(2)9闲 凉交流 景 + 友心在景在 (叙描)(遇)三、教学设计的思考(一)导入1.质疑式导入于世龙认为引导学生质疑,是阅读教学走向有效、走向深入的门径。尊重学生初始阅读体验,以初始阅读体验出发,从“时间与起因”“地点与人物”“经过与结局”三方面对记承天寺夜游开展质疑探究,使学生习得“以疑促读”的阅读能力。他将对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质疑学习化为“三问”:1、时间与起因之问一个最容易被忽略的留白2、地点与人物之问一种情思,两处“闲”愁3、经过与结局之问有多少景可以重来 152.内容式导入马亚丽认为以“形式”上来定位的导语,轻浮有余,厚重不足。因为它们15 于世龙.文本解读,从质疑开始记承天寺夜游三问导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