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766569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酮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奶牛酮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奶牛酮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奶牛酮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奶牛酮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李宏喜:三例奶牛酮病的诊断与治疗- 0 -三例奶牛酮病的诊断与治疗李宏喜(清水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清水 741400)摘要:奶牛酮病是兽医临床上遇到的常见疾病之一, 对奶牛养殖 业的影响巨大。 2011 年在清水县永清镇兽医站诊疗过程中,遇到三例 发病奶牛,表 现 出低血糖症、高酮血症、高酮尿症和高酮乳症等主要特征,根据 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奶牛 酮病。然后 对发病奶牛采集血液、乳液和尿液,分别采用酮粉法和 试纸法对其进行酮体检测 ,检查结果呈阳性。同时又对奶牛的血糖进行生化分析,分析结 果显示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 围,于是确 诊为奶牛酮病。根据诊断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 疗方法,三例病牛 经过

2、34 天的用药后都逐渐康复,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关键词: 奶牛 酮病 诊断 治疗奶牛酮病是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性疾病,为多发生于高产奶牛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1。一百多年来,奶牛酮病在世界许多国家流行,严重影响了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奶牛酮病尤其是亚临床酮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酮病的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 2%20%,亚临床酮病的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 10%30% 2。本病多发生于产犊后的第一个泌乳月内,尤其在产后 3周内,但以 36 胎的母牛发病最多;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根据临床症状,一般可分为消瘦

3、型、神经型和瘫痪型,以低血糖症、高酮血症、高酮尿症和高酮乳症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迅速消瘦;便秘,产奶量下降,乳汁易形成泡沫,严重的病例排出的乳、尿液和呼出的气体中都有酮体气味,尿液呈现浅黄色,加热酮体气味更加明显;病牛呈拱背姿势,表现轻度腹痛,凝视;大多数病牛嗜睡,少数出现狂躁,表现为转圈,摇摆,无目的的狂叫,向前冲撞;治愈的奶牛下次分娩可再次发病,而且常常伴发子宫内膜炎、前胃弛缓、生产瘫痪等,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材料1.1.1 病例 1 清水永清镇奶牛养殖基地 2011年 3月 15日 024号牛在产后 3周发病,6岁,体重 52

4、0Kg,日产奶 28Kg。饲养员诉说母牛精神沉郁,食欲减少, 反刍停止,凝视,步态蹒跚,粪便干燥带有黏液且臭味大,呼出气体有酮体气味。李宏喜:三例奶牛酮病的诊断与治疗- 1 -1.1.2 病例 2清水永清镇奶牛养殖基地 2011年 5月 06日 012号牛在产后 15天发病,7岁,体重 480Kg,日产奶 27Kg。饲养员诉说奶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反刍减少,嗜睡,起立困难,易于倒地,肌肉无力,产奶量下降,乳汁易形成泡沫,逐渐消瘦,病牛呈拱背姿势,表现轻度腹痛,尿呈浅黄色,有轻度的烂苹果味。1.1.3 病例 3清水永清镇奶牛养殖基地 2011年 7月 10日早上 07号牛在产后 24天发病,

5、8岁,体重 550Kg,日产奶 25Kg。饲养员诉说病牛突然发病,表现为惊慌、哞叫、性情凶暴、向前冲撞、目光呆滞,1.5h 后开始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中午病情加重,感觉过敏,肩部肌肉和眼球震颤,有时兴奋和沉郁交替进行。1.2 设备与器械试管,吸管,冰袋,药勺,针头,注射器,听诊器,体温计,载玻片,移液枪,计时器,离心机,5ml 离心管,容量瓶,采血针管,无菌试管,血糖仪(REFLOLUX-S型,台湾惠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试剂与药品1.3.1 试剂 蒸馏水,硫酸铵,稀盐酸,3.8%柠檬酸钠,亚硝基铁氰化钠,无水碳酸钠, 20-800R型试纸条(天津亿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标

6、准编号 YZB/津1193-2010) , BHBA检测试剂盒(厦门慧嘉生物公司生产) ,尿液分析试纸条(上海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等。1.3.2 药品 50%的葡萄糖,安钠咖, 地塞米松,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水合氯醛,氯酸钾,维生素 B1,维生素 C,促反刍液(浓氯化钠) ,5%碳酸氢钠,辅酶 A,中草药方剂等。1.4 临床诊断 经检查病例一、病例二、病例三体温分别为 37.0、36.9、38.1,较正常体温略有降低;呼吸频率分别为 25次/min、27 次/min、30 次/min,呼吸深而慢, 略带啰音。眼眶下陷,瘤胃蠕动微弱,四肢末梢冰凉,病例一和病例二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嗜睡安静

7、,乳汁和尿液中有酮体味;病例三狂躁不安,惊慌,哞叫,性情凶暴,目光呆滞,向前冲撞,根据以上典型症状初步诊断为奶牛酮病。1.5 酮体检测分别对三例病牛颈静脉采血 4 ml,各加入 3.8%的柠檬酸钠 0.2mL,立即放入冰盒李宏喜:三例奶牛酮病的诊断与治疗- 2 -内,取 2 ml血液室温静置 30min 后提取血浆,分别标为 1号、2 号、3 号血浆;再取2 ml血液以 3500r/min 离心 20min 提取血清,分别标为 1号、2 号、3 号血清;同时用无菌的试管采集待检乳牛的新鲜乳样和尿液,放入冰盒用于检测酮体。1.5.1 酮粉法:王俊东等人检测酮体的方法 3,将亚硝酸铁氰化钠 3g,

8、无水碳酸钠 50 g,硫酸铵 100g,研细,均匀备用。用药勺移取少许粉剂于载玻片上,再用吸管吸分别取血清、乳液、尿液各 23 滴滴于粉剂上,约 3min 后判断结果,无颜色变化者为阴性,颜色变粉色以上者为阳性。其中阴性为“-” ,粉红色为“+” ,红紫色以上为“+” 。41.5.2 试纸法:采用张志刚等人检测酮体的方法,用手拿试纸末端的塑料部分,将试纸条测试区浸入被检的血液、乳液和尿液样品中,30s 后取出,在容器边缘上将多余的被检样品除掉,将试纸条测试区与瓶子上的比色区相对照,本方法以比色区粉色血清BHBA的浓度为 1.47mmol/L(150mg/L) 5-6为判断标准,颜色在粉色以上者

9、,即血清BHBA的浓度大于此值为阳性 7。1.6 血糖检测(血糖仪测定血糖法)1.6.1 血糖浓度的测定:取三例患病奶牛的血浆各 2ml,分装于 3支试管,分别标记为1、2、3 号。按 ON/OFF钮,开启血糖仪,用吸管各吸取 1、2、3 试管号的血液一滴,滴在试纸条的试验区(注意血量应足够大地覆盖整个试验区),立即按“Time”钮,仪器自动显示血液需要在试纸条上的反应时间“-60 秒” , 60秒后用干棉球轻轻拭去血滴,然后将试纸条插入血糖仪测试孔,注意测试面应面对 ON/OFF钮方向,当 120秒后血糖仪将自动显示测定结果,并自动储存记忆该次测定的血糖值和日期,测试完毕后抽出试纸条,按 O

10、N/OFF钮,关闭仪器。1.6.2 结果判定正常奶牛的血糖浓度为 2.80mmol/L(500 mg/L) 8,如果低于 2.80mmol/L,即判定为血糖浓度偏低。1.7 治疗方法对病例一和病例二,进行静脉注射 50%的葡萄糖溶液 500ml,长时间静输,并注射10%安钠咖 20 ml, 地塞米松 10mg,维生素 C和维生素 B1各 20 mg。8 小时后重复注射一次。同时由于病例一和病例二瘤胃蠕动微弱,在输液结束后,又给病牛灌服了 500 ml促反刍液以促进其瘤胃蠕动。对于病例三,口服水合氯醛 30g,继之再给予 7g,每天李宏喜:三例奶牛酮病的诊断与治疗- 3 -2次,再配合促肾上腺皮

11、质激素(ACTH)200600IU 和辅酶 A肌肉注射,5%的碳酸氢钠溶液 500-1000ml静脉注射,再辅以中药疗法,即:当生 60g,白术 40g,茯苓 40g,当归 30g,熟地 30g,川穹 30g,白芍 30g,半夏 30g,陈皮 30g,草蔻 25g,厚朴 30g,黄连 25g,木香 30g,六曲 60g,山楂 40g,莱菔子 30g,甘草 20g,苍术 60g,煎服 1剂/d,连用 5-7剂。2 结果与分析2.1 诊断根据发病奶牛表现出的临床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少, 反刍停止、凝视,呼出气体有酮体气味(烂苹果味) ,产奶量下降,乳汁易形成泡沫,逐渐消瘦,病牛呈拱背姿势,表现轻

12、度腹痛,尿呈浅黄色,水样。肩部肌肉震颤,四肢麻痹,体温正常或下降,步态蹒跚,粪便臭味大,叩诊肺浊音区扩大,感觉过敏,有时兴奋和沉郁交替进行,初步诊断为奶牛酮病。2.2 酮体检测对三头奶牛的血液,乳液和尿液分别采用酮粉法和试纸法进行酮体阳性检测,发现病例一和病例二呈现一定的阳性,病例三呈现强阳性,结果见表 1。表 1.酮体检测结果牛 号检测项目病 例 一血液 乳液 尿液病 例 二血液 乳液 尿液病 例 三血液 乳液 尿液酮粉法试纸法 2.3 血糖检测对三头奶牛的血糖的进行实验测定,结果显示病例一的血糖浓度是 1.28 mmol/L,稍低于正常值,实验显示病例二的血糖浓度是 1.70mmol/L,

13、低于正常值,实验显示病例三的血糖浓度是 3.10 mmol/L,高于正常值,奶牛血浆中血糖的含量正常值为:500 mg/L,血糖测定结果见表 2。表 2 三头奶牛血浆中血糖的测定结果 单位:mmol/L牛号 病例一 病例二 病例三血糖含量 1.28 1.70 3.10李宏喜:三例奶牛酮病的诊断与治疗- 4 -注:奶牛血浆中血糖的含量正常范围为 2.80mmol/L( 500 mg/L) 。通过以上实验数据显示,三头奶牛的血液,乳液中的酮体测定均为阳性,尿液成部分的阳性,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而奶牛酮病发病的临床最大的特点就是高酮血、酮尿、酮乳和低血糖,再结合其临床症状确诊为奶牛酮病。2.

14、5 治疗静脉注射 50%的葡萄糖 3小时后,病例一和病例二都有显著效果,病牛体况开始恢复。而病例三没有出现大的改观,马上进行激素疗法,配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中药治疗。通过 3天的输液和中药治疗,病例一和病例二及病例三均康复,不过病例三由于病情严重,辅以减量输液和中药疗法,经过四天的治疗后康复。3 讨论3.1 发病原因调查发现病例一和病例二乳牛高产,这是奶牛发生酮病的一个诱因,因为乳牛产牛犊后 4-6周已出现泌乳高峰,但其食欲恢复和采食量高峰在产牛犊后 8-10周,所以在这段时间内乳牛的能量和葡萄糖本来就不能满足泌乳消耗的需要,而如果母牛泌乳量高,则势必加剧这种不平衡。在调查养殖场后,又发现养殖场

15、奶牛日粮营养不平衡和供给不足,饲料品质低劣,青贮饲料水分太多,饲料单一,粗饲料不足,精料过多,所以这种日粮不平衡引起奶牛能量的负平衡,从而产生大量酮体而引发酮病。发现病例三乳牛产前过度肥胖,干奶期能量水平供应较高,于是母牛产前过度肥胖,产后采食量明显减少,所以机体的生糖物质缺乏,导致能量负平衡。产生大量酮体而发病,这也是引起奶牛酮病的另一个原因。另外,研究发现酮病的发生与肝脏疾病以及矿物质如钴,碘和磷的缺乏有关 9,但奶牛养殖场没有添加微量元素等相关物质。3.2 治疗对病例一和病例二,主要采用了替代疗法,即对病牛进行静脉注射 50%的葡萄糖溶液 500ml,长时间静输,并注射 10%安钠咖 2

16、0 ml, 地塞米松 10mg,维生素 C和维生素B1各 20 mg,8h 后再注射一次,同时由于病例一和病例二瘤胃蠕动微弱,在输液结束后,又给病牛灌服了 500 ml促反刍液以促进其瘤胃蠕动。治疗结果显示,替代疗法效果较好,病牛经治疗后病情马上好转,但有一个缺点是注射糖皮质激素后病牛食欲和产奶有明显的下降。因此,在治疗奶牛酮病时,可以使用葡萄糖,但建议少用或不用糖皮质激素。对于病例三采用激素疗法和中医疗法,开始口服水合氯醛 30g,继之再给予 7g,每李宏喜:三例奶牛酮病的诊断与治疗- 5 -天 2次,连续几天,配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200600IU 肌肉注射和辅酶 A,5%的碳酸

17、氢钠溶液 500-1000ml静脉注射,由于病情严重,后来又变为中药疗法,治疗结果显示,病牛治疗时间较长,愈后较慢,但愈后良好。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在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建议采用中医疗法。另外,对症治疗也是十分有必要的。4 预防在饲养管理中,一定要重视圈舍的防寒保暖,圈舍长期保持干燥。除了畜体内代谢紊乱外,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使经络闭塞,气血凝滞,气血运行不畅,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病因。请养殖户对饲料和矿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制定更加合适的日粮配方,使得日粮的营养物质丰富并且比例适当。对高度集约化的牛群,要严格防止在泌乳结束前过度肥胖,同时,在产前 4-5周应该逐步增加能量改供给,直至产犊和泌乳

18、高峰期,在增加饲料摄入的过程中,不要轻易的变换饲料配方,期日料配方中粗料和精料的比例应当适当,其中精料中粗蛋白的含量以不超过 16%-18%为宜,碳水化合物以磨碎的玉米为好,在达到产乳高峰期,要避免一切干扰其采食量的因素,要定时饲喂精料,让牛接受充足的运动吸收,也可以在无形中防止本病的发生,所以加强饲养管理预防本病的发生尤为重要。建立监测制度,定期检测酮体含量。此外,在酮病的高发期饲喂丙酸钠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参考文献1西北农业大学.家畜内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290295.2王建华.家畜内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75176.3王俊东. 兽医药实验室检测技术

19、 M.北京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75.4刘宗平 动物营养代谢病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93.5Jorrisma R, Baldee S.J, Schukken Y.H, et al. Evaluation of milk test for detection of subclinical ketosisJ.Vet Q,1998,20(3):108110.6Carrier J, Stewart S, Godden S, et al. Evaluation and use of three cowside tests for detection of subclinical ketosis in early postpartum cowsJ.Dairy Sci,2004,87(11):37253735.7张志刚,刘国文,王哲,等.牛旁检测诊断产后初期奶牛亚临床酮病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8):40.8韩兆玉,丁立人,唐志刚,等.奶牛酮病的检测与分析J.畜牧与兽医,李宏喜:三例奶牛酮病的诊断与治疗- 6 -2009,41(8):8082.9 王小龙,畜禽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4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