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口服药与循证医学.ppt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806804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385 大小:5.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口服药与循证医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5页
糖尿病口服药与循证医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5页
糖尿病口服药与循证医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5页
糖尿病口服药与循证医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5页
糖尿病口服药与循证医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总 论,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一、“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背景,世界糖尿病流行现状与趋势糖尿病(DM)主要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均明显增加DM 的主要并发症已经成为病人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用于DM的医疗费用约1000亿美元DM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卫生保健问题对DM及其并发症防治的研究是20世纪后20年国际研究的重点,From P.Zimmet et al.:Bulletin of 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48:13,2003,糖尿病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世界各国DM的

2、发病率均在上升,其中90%为2型糖尿病据国际糖尿病研究所(IDI)2003年报告,全世界现有糖尿病(已经诊断)约1.94亿,到2025年将突破3.33亿发展中国家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200%比45%),21世纪DM 将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流行,中国糖尿病流行的现状近20年我国T2DM患病率急剧上升全国部分省市的调查1980年 0.67% 人均年收入 376元1996年 3.21% 人均年收入 1271元2002年 45% 人均年收入 7078元我国DM患病率还会继续增加,糖尿病合并症患病率高问题严重2001年糖尿病学会对30省市住院病人调查: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 60%合并

3、肾病、眼病患者各占 34%成为糖尿病人主要致残、致死原因,糖尿病人的医疗费用成为社会主要负担美国DM医疗费约1987年240亿美元1998年980亿美元2002年1320亿美元中国2002年17省会城市调查:DM医疗费188.2亿人民币,约占卫生事业费4%平均普通DM病人3726元/年/人(占19%)有并发症病人13897元/年/人(占81%),糖尿病年人均治疗费用(欧元),T1DM:,T2DM:,糖尿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糖尿病的认识公众对糖尿病认识差,防病意识差已诊病人对治疗认识差专业人员的认识不足人员问题专业人员不足现有专业人员,因地区、单位、本身专业水平不平衡经费不足,根据我国糖

4、尿病流行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了加强我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委托,组织编写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并将在全国推广将首先在全国省市级以上城市组织以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为中心内容的教育培训工作主要目的是通过贯彻与推广指南,使我国糖尿病防治规范化,提高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推广工作项目目标将在2003年2005年覆盖全国重点城市中的三级医院约900家,培训医生人数约3600人全国300个重点地县级医院约1000家,培训医生约30005000人,二、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编写,指南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在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指导和支持下,组织糖尿病及其相关

5、专业的专家20余人集体编写,已经九易其稿,参加编写指南的专家钱荣立、项坤三、刘力生、潘长玉、徐诚斌、黎晓新、赵福运、谌贻璞、李江源、杜寿玢、向红丁、李秀钧、李光伟、杨文英、刘秉锟、陆菊明、纪立农、许樟荣、邓正照、倪桂臣、童光焕、马学毅、刘彦君 等,编写指南的经过2002年初开始编写,专家写出初稿后,多次集体审稿,最后先由四位教授汇总,再由钱荣立教授和项坤三教授统稿2003年7月25日,指南基本定稿,送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审阅由中华糖尿病杂志编辑部编辑加工出版,三、指南的主要内容和主导思想,指南以“九五”国家糖尿病防治规划纲要为基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糖尿病降低糖尿病发病率预防并发症减少糖尿病

6、并发症,明确和统一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类、规范化治疗、管理和教育的认识重点开展对T2DM高危人群的干预筛查宣传教育、生活方式、药物干预,预防和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的早诊断、早治疗糖尿病的治疗教育糖尿病的强化管理全面控制多重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逐步建立三级防治网以三级医院为中心,二级医院为骨干,辐射到社区条件好的医院开展多学科协作,减少致残和死亡,指南编写过程中,参考了ADA临床指南、IDF-WPR指南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临床指南指南的编写是结合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实际,特别注重实用性,四、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推广,推广前准备工作统一制作推广教材幻灯片,专业人员编辑;明确或统一若

7、干界限标准,如诊断、达标血糖、血压、血脂、高危人群等;监测的方法,如血糖(静脉血、全血)、体重、腰围测量等;监测和治疗的流程,如HbA1c、筛查、尿白蛋白的随访,指南推广工作的质控与评估建立参加指南推广学习人员的基线资料数据库授课者要提供一定的简单而明了的测试题,其他事项建立指南推广项目三级指导组指南各级工作小组将有明确的工作职能与责任义务为确保各地区认真、切实地执行本项目推广工作,各地区项目负责人(单位)将与项目指导小组签署协议项目指导小组将向各地区讲者及项目负责人颁发聘书,推广步骤(一)指南第一轮推广范围:中华糖尿病学会及各地分会委员、各大区学术带头人及专业技术骨干等推广主要内容为第一级项

8、目指导小组专家负责讲解指南内容、针对指南展开讨论,统一学术认识、集中备课卫生部将发文支持指南推广工作,推广步骤(二)参加第一轮推广的各地学术带头人将组成第二级项目指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第二轮的推广培训工作第二轮推广培训工作将覆盖全国近36个大城市三级医院专科医生共约3600名(约5名/医院)。推广培训主要以面授形式开展,推广步骤(三)参加前两轮推广活动的各地学术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将组成第三级指导小组(即各省(市)分支)负责组织开展第三轮的培训工作第三轮推广培训工作计划覆盖各省(市)300个重点地县,培训医生共约30005000人,推广培训主要以面授形式开展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推广培训工作将纳入

9、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时间进度计划总体上,3年完成2003年,编写和出版指南办第一轮学习班以及研讨有关问题,统一认识2004年,推广到省市自治区2005年,到县一级指南主要面向全科医生、地县级的内科医生,而不是面向三级医院的糖尿病专科医生,谢谢大家!,致 谢,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推广项目 赞助单位:中国糖尿病管理工作项目诺和诺德 (中国)制药有限公司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糖尿病患病率与日俱增,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型及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

10、逐年升高,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从而引起各国政府、卫生部门以及大多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1型糖尿病(T1DM),T1DM发病率特点,世界不同地区发病情况差异巨大,以北欧国家为最高,而东南亚国家则相对较低中国是世界上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1996年 T1DM 发病率为 0.5710万,全国约300万中国人口基数巨大,故1型糖尿病患者的绝对例数亦不少,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5%左右T1DM发病率有一定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1996年1型糖尿病发病率(1/10万),年龄校正发病率(14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及糖耐量受损,T2DM患病率特点,患病率急剧增加发病年龄年轻化血

11、糖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大量存在各地发病状况差异巨大农村城市化,糖尿病患病率增加,患病率急剧增高,T2DM患病率:1979:1.00 1996:3.21 2002:4.37 年增 0.1以上,全国约4000万,T2DM发病年龄的年轻化,逐代年轻现象:子代发病年龄低于父母近年来儿童2型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值得关注,血糖增高者大量存在(%),糖尿病分层标化患病率,1996年资料,年龄对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1996年资料,全国住院病人慢性并发症调查,200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对全国30省市自治区2万余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及其相关疾病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资料准确起见,

12、研究中所观察的对象均为大城市大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病人,而不包括门诊或者其他科室的患者这次调查首次提供了关于我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血管疾病较完整、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样本量大,分布平衡,中国糖尿病伴发疾病患病率,诊断标准出处:方圻主编现代内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版,我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特点,我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慢性并发症肾脏、眼底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已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糖尿病住院病人大血管病变现状,高血压患病率增高的倍数

13、与国外相似,而冠心病及脑卒中的患病率增高的倍数则远远高于国外资料可能是由于在我国,大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缺乏简便易行的流行病检测手段,难以进行人群普查,表中所列的总人群百分比较实际为低。本研究为住院病人,糖尿病相关大血管病变的检出率较高,我国糖尿病住院病人微血管病变现状,双目失明患病率增高的幅度较小,仅为非糖尿病者失明率的2倍左右。可能由于我国非糖尿病人群双目失明患病率很高所致尿毒症患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增幅极高,可能说明糖尿病肾病是对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巨大威胁,糖尿病并发症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的类型、发病年龄、病程,以及体质指数、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吸烟和性别等等糖尿病发病

14、年龄及病程与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而且危险系数较高。发病年龄越低,病程越长,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越高,代谢控制与慢性并发症(1),在危险因素中,体质指数、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出现的频率较高体重大的患者胰岛素抵抗明显,这可能是引起体质指数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的原因,同时提示减肥有可能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代谢控制与慢性并发症(2),高血压与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神经并发症均密切相关,收缩压与各种并发症均相关。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因素,说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L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等血脂异常对并发症的影响,提示我们在糖尿病并发症

15、的预防中,不但要关注血压的控制,也要关注血脂的调节,代谢控制与慢性并发症(3),DCCT和UKPDS等研究报告,已经确定血糖与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及神经并发症的相关关系,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目 录,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分型,糖尿病的诊断,普通人群中空腹及2小时血浆糖水平的频率分布,糖尿病的诊断由血糖水平确定,其判为正常或异常的分割点则是人为制定,主要是依据血糖水平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随着血糖水平对人类健康影响研究的深化,对糖尿病诊断标准中的血糖水平分割点会不断进行修正,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16、CDS)推荐在中国人中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新标准,诊断新标准的解释,糖尿病诊断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空腹指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OGTT是指以75克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 (如用1分子结晶水葡萄糖,则为82.5克),口服OGTT试验,早餐空腹取血(空腹8-14小时后),取血后于5分钟内服完溶于250-300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75克(如用1分子结晶水葡萄糖,则为82.5克)试验过程中不喝任何饮料、不吸咽、不

17、做剧烈运动,无需卧床从口服第一口糖水时计时,于服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及3小时取血(用于诊断可仅取空腹及2小时血),口服OGTT试验,血标本置于含0.1ml氟化钠(6%)/草酸钠(3%)(烘干)抗凝管中,搓动混匀后置于0-4立即或尽早分离血浆及测定血糖(不应超过3小时),口服OGTT试验,试验前3日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克试验前停用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肾上腺能阻滞剂、苯妥因纳、烟酸3-7天,服用糖皮质激素者不作OGTT,血糖测定,推荐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测定,血糖测定,糖尿病诊断注意点,在无高血糖危象时,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18、者必须在另一日按诊断标准内三个标准之一 复测核实。如复测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则需在随防中复查明确急性感染、创伤、循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增高,不能依此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 激过后复查,糖尿病诊断注意点,流行病学调查最好进行OGTT。如因任何原因不能采用OGTT,则可单用空腹血糖进行调查,但是仅2小时血糖增高的糖尿病者会被遗漏,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IGR),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任何类型糖尿病(DM)的糖尿病前期状态,糖调节受损(IGR)有两种状态: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及糖耐量

19、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原称糖耐量减退或糖耐量低减)。IFG及IGT可单独或合并存在,IGR(IFG及/或IGT)及糖尿病诊断标准(静脉血浆糖值),IGR(IFG、IGT)的血糖诊断标准,糖尿病的分型,糖尿病分型,临床阶段正常血糖正常糖耐量阶段高血糖阶段糖调节受损糖尿病病因分型1型糖尿病:两个亚型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八个亚型妊娠期糖尿病,* 部分患者可能需胰岛素以维持生存,病因分型与临床阶段的关系,糖尿病分型:与以往的不同,不再应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保留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名称,用阿拉伯数字

20、表示取消原NIDDM(2型糖尿病)中的肥胖及非肥胖亚型妊娠糖尿病的定义与以往不同,涵盖了以往的妊娠糖尿病及妊娠糖耐量受损两种情况,妊娠糖尿病(GDM),妊娠中初次发现的糖尿病(妊娠前已知有糖尿病者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75g OGTT中所见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DM/IGR)产后6周需复查OGTT,重新确定诊断正常IFG或IGT糖尿病重新分型,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八个亚型,细胞功能的遗传缺陷:常染色体或线粒体基因突变致胰岛细胞功能缺陷使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严重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伴黑棘皮病为特征胰腺外分泌病变:胰腺炎、创伤/胰腺切除术后、胰腺肿瘤、胰腺囊性纤维化、血色病、纤

21、维钙化性胰腺病及其他内分泌腺病:肢端肥大症、柯兴综合征、胰升糖素瘤、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生长抑素瘤及其他,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八个亚型,药物或化学物诱导:Vacor(杀鼠剂)、戊脘眯、烟酸、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二氮嗪、-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噻嗪类利尿剂、苯妥英钠、-干扰素及其他感染: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其他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僵人”综合征、抗胰岛素受体抗体及其他,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八个亚型,伴糖尿病的其他遗传综合征:Down综合征、 Turner综合征、Klinefeter综合征,Wolfram综合征、Friedrich共济失调、Huntington舞蹈病、Lauren

22、ce-Moon-Beidel综合征、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卟啉病、Prader-Willi综合征及其他,MODY型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同胞及子女三代中均有糖尿病患者家族内至少有一个患者起病于25岁以前确认为糖尿病后初两年无需用胰岛素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母系遗传女性患者传递给下代,男性患者不传递给下代起病早常伴神经性耳聋,尚可有其他器官损害病程中常最终需用胰岛素治疗,母系遗传,+突变检测阳性-突变检测阴性,-,+,+,-,+,-,-,-,+,-,-,+,+,+,+,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中介性(1A型)起病急(幼年多见)或缓(成人多见)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23、需应用胰岛素以达充分代谢控制或维持生命针对胰岛细胞的抗体如ICA、IAA、GAD、IA-2常阳性可伴其他自身免疫病如Graves病、桥本氏甲状腺炎等,1型糖尿病特发性(1B型)酮症起病,控制后可不需胰岛素数月至数年起病时 HbA1c水平无明显增高针对胰岛细胞抗体阴性控制后胰岛细胞功能不一定明显减退,2型糖尿病,最多见:占糖尿病者中的90%左右中、老年起病:近来青年人亦开始多见肥胖者多见:常伴血脂紊乱及高血压多数起病缓慢,半数无任何症状,在筛查中发现发病初大多数不需用胰岛素治疗,伴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 细胞遗传缺陷 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 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非常见免疫中介型 妊娠糖尿病 内分泌腺

24、病 药物 胰外分泌病 感染,糖尿病分型及病因机制的关系,遗传因素,环境因素,III-HIII-AIII-BIIIIII-GIVIII-DIII-EIII-CIII-F,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不足,糖尿病与肥胖病及代谢综合征,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1型糖尿病发病的致病因素,遗传易感性免疫功能紊乱:针对胰岛细胞抗原的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牛乳喂养药物及化学物,2型糖尿病发病的致病因素,遗传易感性体力活动减少及/或能量摄入增多肥胖病(总体脂增多或腹内体脂相对或者绝对增多)低体重出生儿中老年吸烟、药物及应激(可能),肥胖病,肥胖病是指体内的脂肪总含量及/或局部脂肪含量过多,其程度已达到危害健康

25、或寿限的情况肥胖病的发病过程是由于能量摄入量增加及/或能量消耗量减少导致能量正平衡肥胖病的发病因素可分为遗传及环境因素两类。大多数肥胖病是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且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病,简易体脂含量的评估方法,体质指数(BMI):直立、免冠、脱鞋并仅穿内衣情况下测体重及身长BMI=体重(kg)/身长 (m)2腰、臀围及腰臀围比值(WHR)腰围(W) 测定时需两足分开(25-30cm)并直立 ,测量部位在骨性胸廓最下缘与髂脊最上缘的中点水平面。臀围(H)测定时则并足直立,测量部位在臀部最宽处。使用软皮尺测量,让皮尺贴着皮肤表面但不压迫软组织腰臀围比(WHR)=W(cm)/H(cm),身高和体重

26、,查表法,生物电阻抗法(BIA),原理:脂肪组织导电量不如含电解质的组织,可通过身体导电性或电阻程度计算人体脂肪含量%低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适用流行病学调查,仪器测量,计算截面的脂肪面积,SA,VA,MRI-脂肪测定,中国人超重/肥胖(BMI 25)患病率在增长,20-70岁成人,肥胖病伴发的健康问题(WHO 1998),中国肥胖工作组建议的超重和肥胖诊断分割点,世界上成人中用BMI估测超重/肥胖,中国人BMI及腰围与肥胖相关疾病相对危险度的关系,* 相对危险度是指与BMI及腰围正常者相比,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度,中国上海市区40岁以上人群BMI分布频率,4.5 38.91

27、,61.93,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Framingham研究结果吸烟总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Framingham研究之后尚见的因素高胰岛素血症凝血机制异常微量白蛋白尿多种脂质参数异常中心性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血脂紊乱(高TG及/或低HDL)糖调节受损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全身性肥胖 腹型肥胖高尿酸血症PAI-1升高异常LDL微量白蛋白尿等,代谢异常集结存在情况的命名及含义,DM/IGR:糖尿病/糖调节受损; CHD:冠心病; HTN:高血压; UA:尿酸; DYS:血脂紊乱; MAU:微量白蛋白尿;OB:肥胖; 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IR: 胰岛素抵抗,W

28、HO(1999)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工作定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暂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的中国人诊断分割点: 超重:BMI 24、肥胖: BMI28、中心性肥胖:腰围 男85cm,女80cm,血浆甘油三酯增高1.7mmol/L 及/或 低HDL-C,男性0.9mmol/L(35mg/dl),女性1.0mmol/L(39mg/dl)中心性肥胖,即WHR男性0.90,女性0.85,及/或BMI 30*微量白蛋白尿20ug/min或白蛋白/肌酐30mg/g,中国上海市区中国人中常见成人代谢病的目前状况,中国上海市区40岁以上中代谢综合征患病与BMI的关系,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Frequ

29、ency(%),BMI25BMI 18.5-25,普通人群中代谢紊乱组合成分(糖尿病/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紊乱),%,上海市区中国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0%(不包括肥胖病)至20%(包括肥胖病)60-69岁者是20-29岁者的10倍,成人代谢综合征发病示意图,高危人群筛查及三级预防,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糖尿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目前全世界糖尿病人数已逾一亿,其并发症已成为主要的和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2型糖尿病占我国糖尿病人群的90%以上,它的血管并发症使人们丧失劳动能力,预期寿命缩短8-12年糖尿病治疗的花费也成为许多国家不堪重负的压力美国1987年糖尿病耗资204亿美元美

30、国1998年糖尿病高达1000亿美元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要想在血糖、血压及血脂方面得到充分的治疗,每月治疗费用也近1000元人民币这种花费有一半是用于大血管并发症治疗,循证医学的提示,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芬兰的DPS(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美国的DPP(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欧洲的 Stop-NIDDM研究糖尿病是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IGT、IFG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伴有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龄、糖尿病家族史则危险性更大筛查方法简单易行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确实有效,可同时降低血压和调整血脂,在高危人群

31、进行干预预防糖尿病的合理性,2型糖尿病发病存在两阶段模式从糖耐量正常(NGT)演变为IGT在此阶段胰岛素抵抗起主要作用从IGT进一步恶化为糖尿病在此阶段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损害都起重要作用胰岛素抵抗来自遗传和“有害”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环境因素中饮食摄入过多和体力活动减少引起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在全世界流行的最重要的因素健康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干预将有助于高危人群预防糖尿病,降低研究对象的血压及血甘油三酯水平,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药物干预预防糖尿病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局限性,大庆研究生活方式干预使胰岛素抵抗较轻组的IGT者每百人年糖尿病发病率下降44.3%在胰岛素抵抗严重

32、组仅下降28.8%国外的研究生活方式干预在非肥胖者糖尿病每百人年发病率下降63%,在肥胖者每百人年发病率下降49%在OGTT2小时血糖173mg/dl者每百人年发病率下降47%有相当数量的IGT者对生活方式干预疗效尚不满意,需考虑药物干预,全世界有几个药物干预预防糖尿病的临床试验,涉及的药物有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胰岛素增敏剂、奥利司他和格列齐特国内外的研究都证明药物干预预防糖尿病是有效的,药物干预预防糖尿病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局限性,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在一般人群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在重点人群开展糖尿病筛查在高危人群如糖调节受损、肥胖的患者中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开

33、展药物预防,一般人群加强宣传糖尿病知识,如糖尿病的定义、症状、体征、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危险因素提倡健康的行为,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及早地实行干预,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筛查方法推荐应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OGTT有困难的情况可仅监测空腹血糖。仅测空腹血糖而有漏诊的可能性毛细血管血糖只能作为筛查糖尿病预检手段,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重点人群为:年龄45岁体重正常体重的115或体重质量指数(BMI)25kgM2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以往有IGT或IFG者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

34、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有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重点人群为: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有曾分娩大婴儿(出生时体重kg)者;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重点人群中预防糖尿病的措施糖尿病教育,特别是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如肥胖、活动减少、不适当的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加强筛查,尽早检出糖尿病利用分期分批进行特殊人群体检,如干部体检、单位集中体检利用其它的体检方式,如司机体检、婚前体检、出国前体检通过各级医院门诊检查加强对非内分泌专科医生的培训,

35、使之能尽早发现糖尿病对于一些因大血管病变、高血脂、肥胖及其他与糖尿病有关的疾病住院者,进行常规筛查,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生活方式干预,相对中等程度地纠正生活方式就会产生效益主食减少2-3两/日运动增加150分钟/周体重减少5%7%改变生活方式的目标使BMI达到或接近24,或至少减少5-7%至少减少每日总热量400500卡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糖尿病的可行性瑞典Malmous研究和中国的大庆IGT研究分别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尿病发病率降低50%和30-50%芬兰的DP

36、S研究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58%美国的DPP试验,研究对象3200人,随访3年,结果表明,生活方式干预使美国人糖尿病发病率降低58%这些结果不仅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在全世界范围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而且显示中等强度的干预既有效又能为广大人群接受并常年坚持,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药物干预,有相当数量的IGT者对生活方式干预疗效尚不满意,需考虑药物干预目前在全世界有几个药物干预预防糖尿病的临床试验药物干预对糖尿病的预防作用均比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略逊一筹,药物干预,什么人群需要进行药物干预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药物干预应用何种药物干预干预要进行多久抑或终生费用与疗效的分析(卫生经济学

37、方面都研究)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考虑,一级预防的目标,纠正可控制的糖尿病危险因素,降低糖尿病患病率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糖尿病,糖尿病的二级预防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是尽早地发现糖尿病,尽可能地控制和纠正患者的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肥胖以及吸烟等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病人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以及相关疾病的筛查,了解病人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有关的疾病或代谢紊乱,如高血压、血脂紊乱或心脑血管疾病等,以加强相关的治疗措施,全面达到治疗的目标,代谢控制和治疗的目标,对所有糖尿病患者,加强糖尿病并发症教育,如并发症的种类、危害性、严重性及其危险因素等和预防措

38、施等。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强调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对于每例糖尿病患者,都应确立血糖控制目标1型糖尿病患者应该尽早地开始行胰岛素治疗,在加强血糖监测的基础上,控制好全天的血糖。同时,注意保护残存的胰岛细胞功能,代谢控制和治疗的目标,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强调必须强调糖尿病治疗要全面达标,即除了血糖控制满意外,还要求血脂、血压正常或接近正常,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并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血压的控制和血脂紊乱的纠正以及戒烟等至关重要加强糖尿病教育,使患者掌握有关知识。积极开展和推广自我血糖监测技术,教会患者如何监测血糖以及监测的频度,对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应学会自己调整胰岛素用量的方法,有条件的医

39、院应加强糖尿病专业与有关专业的协作,开展多学科协作进行糖尿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有科学依据的高质量的和便捷的综合服务,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对于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应尽可能早地进行并发症筛查,以尽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筛查眼视力、扩瞳查眼底心脏标准12导联心电图、卧位和立位血压肾脏尿常规、镜检、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血肌酐和尿素氮,并发症筛查神经四肢腱反射立卧位血压音叉振动觉或尼龙丝触觉足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情况和缺血表现皮肤色泽、有否破溃、溃疡、霉菌感染、胼胝、毳毛脱落等询问有关症状血液生化检查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L

40、DL-胆固醇和HDL-胆固醇)、尿酸、电解质,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必要时作进一步检查对于眼底病变可疑者或有增殖前期、增殖期视网膜病变者应进一步作眼底荧光造影有下肢缺血者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测定、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比值疑有心脏病变者心脏超声、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血压监测肾脏病变者肌酐清除率测定怀疑有神经病变者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痛觉阈值测定等,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必要时作进一步检查对于青少年发病的和怀疑有1型糖尿病可能的患者查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和谷氨酸脱酸酶抗体以及血胰岛素或C肽水平等对于有胰岛素抵抗表现的患者测定空腹血胰岛素和C-肽等,完成并发症筛查后,决定患者随访时间及

41、下一步处理对于无并发症的患者,原则上,2型糖尿病患者应每年筛查一次。1型糖尿病患者如首次筛查正常,35年后应每年筛查一次尽可能地利用计算机建立糖尿病资料库,以便于随访和开展临床研究,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减少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DCCT试验和UKPDS试验均已证实,严格地控制好血糖和血压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和残废率通过有效的治疗,慢性并发症的发展在早期是可能终止或逆转的,预防失明:定期地进行眼底并发症的筛查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对于有激光治疗指征的视网膜病变,及时给予治疗视网膜剥离和糖尿病性青光眼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而避免患者失明糖尿病合并的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而使患

42、者重见光明,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减少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预防肾功能衰竭严格控制好血糖和血压首选的降压药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其受体的抑制剂有效地控制好血糖、血压,适当地限制蛋白摄入尤其是植物蛋白的摄入,能明显地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减少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如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可在血糖满意控制并稳定一个时期后,病情可以得到缓解或好转严重的糖尿病足病变可以导致患者截肢教会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糖尿病控制和足的保护,可以是截肢率明显下降,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减少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发

43、症预防的基本原则,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理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的基本原则尽可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控制好血压纠正血脂紊乱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定期随访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患者要学习和应用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医疗、护理和保健知识,医生要充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使之能够处理常见的糖尿病及其有关的问题,糖尿病的一级预防主要是在社区完成,在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支持下,需要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加强社会的组织和动员二级预防是在综合性医院糖尿病专科指导下,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更好的管理、教育、护理保健与治疗三级防治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社区医疗单位的关心、督促与随

44、访帮助,需要综合防治与专科医疗相结合,确保患者得到合理经济的有效治疗,并发症预防的基本原则,糖尿病管理和教育,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终身疾病,糖尿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并随病程的进展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 ,它包括根据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和病情及时调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教育,以帮助患者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技巧糖尿病并发症的监测和治疗 糖尿病患者相关数据的系统管理,糖尿病管理和教育的组织,参加糖尿病管理的相关人员内分泌医生糖尿病专科护士营养师眼科医生心脏科医生神经科医生肾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心理科医生足医其他医务人员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工作的与糖尿病管理相关的人员,糖

45、尿病管理和教育的组织,糖尿病教育应被视为糖尿病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对治疗的补充 有计划、有程序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和教育 制定符合当前糖尿病管理标准的糖尿病管理的流程和常规(管理手册),(一)提供高质量糖尿病管理和教育的组织结构,与糖尿病相关的医务人员糖尿病管理流程和工作常规提供糖尿病教育专职人员足部治疗的专职人员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的相关信息电子的和书面的记载患者病程、检查结果和治疗过程的详细记录,(二)提供高质量糖尿病管理和教育的组织结构,严格定期随访制度提供与糖尿病相关化验和检查的实验室对糖尿病管理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的机制对参加糖尿病管理的人员进行再教育的机制,糖尿病管理中所提供的基本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