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外周并发症.ppt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823557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入外周并发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介入外周并发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介入外周并发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介入外周并发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介入外周并发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冠脉介入治疗的外周并发症冠脉介入治疗的外周并发症内二科内二科 陈国钦陈国钦冠脉介入治疗径路冠脉介入治疗径路 股动脉径路 桡动脉径路 尺动脉径路 肱动脉径路股动脉径路股动脉径路 强调以股骨头为中心,上以腹股沟韧带为界,下以股骨头下缘水平为界,为正确的穿刺点。 保证穿刺点后壁有骨性支撑。 不穿破动脉后壁。 股动脉径路股动脉径路 局部出血、血肿 腹膜后血肿 (0.2-0.3%) 假性动脉瘤 (0.05-6.25%) 动静脉瘘 动脉夹层 动脉血栓、闭塞和远端栓塞 (0.05-0.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急性肺动脉栓塞 股神经分支损伤 血管迷走反射 (3-5 ) 脑血管栓塞 (0.05-0.38%)

2、股动脉径路股动脉径路局部出血、血肿 最常见。 鞘管周围出血或血肿是由于损伤了股动脉所致,术中或术后出现, 可换大一号鞘管、压迫止血或长时间压迫止血。失血过多时,伴低血压、贫血貌和血红蛋白,应给予扩容和输血。 大血肿可压迫股神经,使股四头肌无力,可自行恢复。 股动脉径路股动脉径路腹膜后血肿 穿刺位置过高,又损伤后壁时,出血或血肿则可上延至腹膜后引起腹膜后血肿。 腰背痛,失血性贫血甚至休克。 出血量大,早期难以发现,往往等到有血压或血红蛋白下降时,才得到怀疑。 腹部超声、 CT可确诊。 治疗应停抗凝药,在动脉穿刺点处压迫止血,扩容和输血。若无效,请外科行动脉缝合止血。股动脉径路股动脉径路假性动脉瘤

3、 经皮穿刺后血液通过动脉壁裂口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并形成一个或多个腔隙(瘤腔) 收缩期动脉血液经过载瘤动脉与瘤腔之间的通道(瘤颈部)流入瘤腔内,舒张期血流回流到动脉内的一种病理现象。 此瘤壁无动脉组织,故被称为假性动脉瘤。 发生率为 0.05-6.25%,但彩超检出率为 14-27 %。 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 股动脉径路股动脉径路假性动脉瘤 穿刺部位偏低。一则血管口细小易损伤,二则拔管后因血管后壁均为软组织不易压迫止血。 压迫止血不充分,形成了血肿有关,因为血肿启动了内部溶栓活性可溶解封堵穿刺点的血栓,易形成假性动脉瘤。 动脉导管或鞘管的型号过大( 8F)。 反复穿刺及球囊导管回抽不充分时拔管使动脉创口扩大。 术中及术后使用抗凝药物。 术后过早活动,腹压增高。股动脉径路股动脉径路假性动脉瘤 局部疼痛、搏动性肿块、血流杂音或震颤、贫血、患肢无力及神经功能障碍。 多数 PSA不能自愈,并可不断长大而伴发或压迫症状加重、栓塞甚至破裂出血。 股动脉径路股动脉径路假性动脉瘤 危险因素是老年、女性、肥胖和接受较大剂量抗凝剂。 预防的关键是准确的股动脉穿刺和拔除鞘管后的有效压迫止血和加压包扎。 延长压迫止血法,即停止压迫无出血后再继续压迫 5min,发现有助于降低股动脉 PSA的发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