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召集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張新仁 校長,教育部建立教師多元升等運作制度工作圈教學實務組,2015年06月25日,教學實務工作圈小組,1,2,簡報大綱,為適用不同類型學校、不同特質的教師,各盡所能、各得其所之目標,將教學實務升等分成二類:,3,一、教學實務升等途徑規劃說明,規劃兩種類型教學實務升等軌道/途徑,主要是讓各校可依據自己學校發展之特色選擇適用者,並提供不同特質的教師適性發展之途徑教學實務升等提供多元升等途徑,但應與其他途徑等值,避免流於次等標籤化附件表格提供資料中,“”是供各校選用之指標。特別要澄清:並非所有的指標都需要放入,各校 可根據其差異化需求而選擇適用的項目,4,一、教學
2、實務升等途徑規劃說明(續),一、教學實務升等途徑規劃說明(續),建議各校教學、研究、服務與輔導成績,應結合 教師評鑑之項目與內涵建議各校在教學、研究、服務與輔導之項目與配分規劃上,可納入高教司、技職司教學卓越計畫重點。設有師資培育單位之機構,可納入師培司師資培育相關計畫重點。建議各校進行教師教學實務外審程序時,應提供 外審委員說明頁,說明學校所採用之教學實務升等類型,以及規劃之項目與配分,讓外審委員了解後再進行審查工作。,5,何謂教學實務升等? 是指:教師以教學實務作為研究內涵,以各教育 階段別的教學場域及受教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學生學習成效之應用性研究。研究主題可包括:撰寫教學專用書,創新課
3、程設計,研發教材教具、教學策略與方法、班級經營策略、學習評量方式,或科技融入教學等,且經實施後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對校內外推廣具有社會影響力。,二、教學實務升等定義,6,名詞解釋教學專用書:某一教育階段或年級所使用之教學專書。課程設計:包含目的(目標)、內容(知識)、活動、媒體、資源、教學策略、評量工具等項目。教材教具:應著重配合課程設計適用的教材, 研發具有創新性的自製教具,能有效幫助學生 學習,而非模仿已有的教具成品製作,其教材 編寫應強調系統性、周全性、發展性。教學策略與方法:運用於課堂能有效協助學生 學習,並提升學習成效的教學策略或方法。,二、教學實務升等定義 (續),7,名詞解
4、釋班級經營策略:運用於課堂管理與學習環境經營,能有助於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策略。學習評量:能持續性蒐集多方面的資料,用於 評估學生學習成效的方法或工具,如紙筆測驗、實作評量或檔案評量等,能做為課程設計以及教學方法改善的依據。科技融入教學:將資訊科技融入課程、教材與 教學中,能有助於提升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成效。,二、教學實務升等定義 (續),8,三、申請門檻 (各校可選用或自訂),申請升等當學期往前推算累計六學期,教師教學 意見調查結果,無任一授課科目低於3.5分。(採五點量表,且須達有效人數之問卷,博士班至少2人以上,碩士班至少4人以上,學士班達選課人數百分之七十者)升等當學期往前推算累計六學
5、期,所有授課之教師教學意見調查結果,每學期各學制之總平均,高於或等於該學期同學制同系教師或全校教師之總平均。申請升等前3內曾獲校級教學優教師或等同 榮譽。申請升等之前3教學評估原始成績排名順序於全校(或全院、全系)教師前一定比例。,9,三、申請門檻(續) (各校可選用或自訂),至少三次不同科目之教學成果發表,每次繳交下列 兩種檔案,送交外審委員審查。教學成果發表影像檔:學期間教師實際堂課授課 教學影帶,或教學成果發表會之影像。以一堂課 五十分鐘為原則,且不得剪接,需燒錄成光碟。教學歷程檔案:拍攝教學影帶課程之教學設計(含目標、教學方法與策略、評量方式等)、學生學習成果分析、或教學成果發表會之相
6、關成果與回饋、教師教學之省思,以A4紙張規格大小資料冊或印刷裝訂成冊繳交。近年發表教學實務研究成果報告、教學實務研究、 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等,累積至一定程度者。,10,四、送審作品類型、格式及內容代表成果,教學實務升等,【教學實務研究】以教學實務研究著作作為專門著作送審,【教學實務成果】以教學實務成果技術報告代替專門著作送審,代表成果(50-70%),其著作方式 可包括下列項目:符合與開授學科、教學場域有關,並有助學生學習成效之教學實務技術報告具各學科特色之課程設計或創新教學策略之教學實務 技術報告以多元方式評估學生有效學習成效之教學實務技術報告,代表成果(50-70%) (與教學相關之
7、研究 成果),其著作方式可包括下列項目:已出版公開發行之教育或教學相關之專書、專章於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 (含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之教學實務研究論文於國內外具有正式審查程序研討會發表且集結成冊出版公開發行 (含光碟發行)之教學實務研究論文(依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 第十一條規定如列),11,12,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十四條第三項:大學、獨立學院及專科學校體育、藝術、應用科技等以技能為主之教師聘任或升等,得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代替專門著作送審。致力於教學實務研發或創新者,屬於技術應用,在不變動母法架構原則下,可根據教育人員 任用條例第十四條第三項之說明,將教學
8、 實務升等套用技術應用升等規範中,以教學實務成果技術報告代替專門著作送審,四、送審作品類型、格式及內容參考成果,13,不論教學實務研究或教學實務成果升等,其參考成果均可包含四大類:一、教學實務研究著作二、教學實務成果技術報告三、一般學術研究專門著作四、應用技術類技術報告,14,研究主題:教學實務研究理念與研究背景之探討與重要性、相關文獻評論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能檢驗教材內容與分析方法之適切性研究發現或教學應用價值:研究成果在教學實務應用上具創新性及可行性,問題的獨特性與重要性、改善策略之可行性及研究結果推廣應用效益等(項目各校可自訂),研究理念與學理基礎:教學研發理念之創新與所依據之基本學理主題
9、內容與方法技巧:符合研發理念與學理基礎、學習對象教材內容與分析方法之適切性、創新性等成果貢獻:教學研發成果之創新性及可行性,在教學實務應用上及對提升學習成效之具體貢獻(項目係依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第十八條附表二規定訂定),四、送審作品類型、格式及內容(續),15,五、教師升等採計教學、服務與輔導成績之 審查項目配分比例 (各校可自訂或選用),16,17,五、教師升等採計教學、服務與輔導成績之 審查項目配分比例 (各校可自訂或選用),18,五、教師升等採計教學、服務與輔導成績之 審查項目配分比例 (各校可自訂或選用),19,五、教師升等採計教學、服務與輔導成績之 審查項目配分比例 (各校可選用或自訂),六、外審審查機制,(一) 各職級審查標準 (各校可自訂),20,六、外審審查機制(續),(二) 教學實務外審委員建置 (各校可自訂),21,六、外審審查機制(續),(三) 成果配分權重及審查基準 (各校可自訂),1.教學實務研究升等,22,六、外審審查機制(續),(三) 成果配分權重及審查基準(各校可自訂),2.教學實務成果升等,23,七、各級教評會審查 (各校可自訂),24,八、學校相關支持配套措施 (各校可自訂),25,26,教育部建立教師多元升等運作制度工作圈教學實務組,2015年06月25日,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