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844049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导 论第一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一、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涵义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的行为模式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它是发展心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分支学科。(一)儿童期的年龄界定年龄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前苏联心理学界曾把发展心理学称为年龄心理学。人们一般从个角度去衡量一个人的年龄大小:实际年龄,也称时序年龄或自然年龄,它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天然周期来衡量一个人在世界上的生命历程,即一个人出生后实际存活时间的久暂。生理年龄,这是从生理学的角度来标识大多数同龄人达到某一实际年龄时,机体结构和机能发育或退化的程度。青年中期末(约22岁)体质和体能的发展水平达到一生

2、中的巅峰状态。心理年龄,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标识大多数同龄人达到某一实际年龄时心理水平的高低。关于心理毕生发展的观点已被国际心理学界所普遍接受。个体的心理发展几乎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之中,人只有在临终之前才会出现短暂的普遍的心理衰降。卡特尔认为流动智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等,在青少年期就达到一生的巅峰;而结晶智力,如言语能力、判断力、专业知识技能等,在成年后仍不断发展。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是两种智力兼用,因而从总体上看,成年人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化,智慧总是在不断发展着;情感、意志和个性也将随着社会化水平的提高而发展。社会年龄,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标识某一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在一定的时距内,

3、在某个社会实践领域中的社会适应的程度有多高。一定的社会文化对其社会成员的角色身份所应具备的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要求和期望,个体的行为方式逐渐符合社会对其角色身份的期望的过程,即是一个人的社会适应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同个体在某一具体的社会实践领域中的资历有一定的关系,如学龄、工龄、教龄、职龄、党龄、军龄、婚龄等等,都是按特定的社会生活实践来界定的社会年龄。多种的具有相应社会功能的社会年龄交织在一起,勾画出一幅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大致图景。一个人对事业的使命感和工作业绩,及其人际关系的协调水平,是衡量其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指标。实际年龄通常简称年龄,人们习惯于以年龄为时间标尺来衡量某一年龄或某一年龄区

4、间的大多数人在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化发展方面所能达到的真实水平。任何一个具体的个人只有同这个参照标准(即年龄常模)相比较,才能显示出他的发育或发展水平是超前或是滞后,还是属于常态水平。不同的个体在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化的发展方面都存在着个别差异。同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成熟也并不同步。然而,对于儿童期的年龄界定,必须考虑大多数的儿童在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化的发展方面的一般状况,对他们的生理年龄、 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进行综合考察。 儿童年龄越小,生理发育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就越大,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趋于减弱;然而,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儿童社

5、会化的发展是整个心理发展的基础,并且二者日益紧密地融汇在一起,因此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也可以合称心理社会年龄。一个多世纪以来,儿童的生理成熟的前倾化趋势明显,男女两性的性成熟期均逐代提前到来。另一方面随着个体的高学历化,社会成熟的年龄又不断后延。同时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成熟又有性别上的差异,因此儿童期是一个模糊概念。根据大多数心理学家的意见,狭义的儿童期是012岁,广义的儿童期是018岁,儿童期终结的实际年龄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本书是研究广义的儿童期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儿童心理发展是毕生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二)行为模式行为模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它

6、既包括外显的行为特质,也包括内隐的意识特征。儿童心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反馈环路系统中发生发展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使主体的行为模式趋于结构化,表现“主体客体真理”的认知模式,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必须脱离自我中心状态,面向客体,运用结构化的动作格式系统去整合客体,并服从于客体运动的规律,才能认识客观真理。动作格式并不是对动作的知觉,而是动作本身的概括化,不同的格式可以整合为一个动作格式系统,还可以迁移到不同的客体上去,并能内化为认识结构的组成元素。譬如,当岁左右的婴儿伸手拿不到毯子上的玩具时,偶然间拉动了毯子的一角,他通过观察发现,毯子动,毯子上面的玩具也跟着动,于是他就学会了用拉动毯子这

7、个手段,去达到获取玩具这个目的,手段和目的之间是协调的,拉动毯子和抓握玩具这两个动作格式也是协调的,因而这整个动作过程体现了一种实践性的智慧。 此后, 这婴儿可以运用由“拉动”和“抓握” 整合而成的动作格式系统, 去获取毯子上的其他物品(如钢笔、项链等) 。 另一方面, 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主体的行为模式趋于价值化,表现为“客体主体价值”的情感模式,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变化规律能否按主体的内在尺度来满足主体的需要,是否与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相一致,这种作用或关系的表现就成为价值。主体的价值体系是情感和意志得以产生的基础,又是主体行为的驱动力。道德价值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处于整个价值体系的核

8、心地位上;社会性客体又是儿童道德价值取向的强大源泉。总之,儿童的行为模式是由认知和情感(包括意志)两个领域整合而成的现实的心理组织系统。(三)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同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个体心理的发展也是呈现阶段性的。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和儿童一定的实际年龄的时距相联系的,我们称之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如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等就是一些具体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中所表现出来的占主导地位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特征,即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它具有整体结构性,而不是一些无关特性的并列和混合。每一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包括开始形成的准备水平和随后的完成水平。因此,在某一阶段之初,

9、可能保存有大量的前一阶段的心理特征;而在这同一阶段之末,也可能产生较多的后一阶段的新质。尽管如此,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之间仍然存在着质的差异。 譬如,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儿童占主导地位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如幼儿能倾听成人讲述童话故事, 便是凭借具体形象思维来领会故事情节。 然而,幼儿初期的儿童思维就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若是离开了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思维也就常常随之停止或转移;在幼儿晚期,儿童的思维开始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成分,他们能掌握一些初步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但是,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都不是幼儿占主导地位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因而幼儿的心理年龄特征同婴儿的

10、或学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有着质的差异。儿童心理的发展虽然是在时间的维度中显示出年龄的阶段性,并以实际年龄的时距来标识心理发展的阶段,但儿童年龄的增长同其心理水平的提高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一)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涉及到个基本理论问题:()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及其机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儿童心理发展的非线性模式。其中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及其机制是整个发展心理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涉及个体乃至种系心理发展的实质问题,可以揭示儿童行为模式发展的终极原因,可以说明个体心理反映的客观性过程;它还可以进一步解释制约着儿童

11、心理发展的诸因素的协同作用,以及儿童心理发展进程呈阶段性的非线性模式。(二)研究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儿童心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规律是通过儿童心理年龄特征表现出来的。研究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应包括两个主要的部分和四个有关方面的问题。两个主要的部分是:儿童行为模式中以结构化特征表现出来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 记忆、 想象和思维等,关于儿童思维模式的年龄特征研究是其中的重点。儿童行为模式中以价值化特征表现出来的情感(包括意志)过程,关于儿童道德感的年龄特征研究是其中的重点。儿童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是同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密不可分,尤其是情感方面的发展同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关系更密切,因此对儿童心

12、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研究必然蕴含着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探讨。四个有关方面的问题是:每一年龄阶段中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其中教育是最主要的社会生活条件。每一年龄阶段中儿童的生理发育状况。每一年龄阶段中儿童动作和活动的发展。每一年龄阶段中儿童言语的发展。我们通过对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探讨,可以获得一般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常模, 同时,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展示了儿童行为模式发展的一般趋势,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心理发展基本规律的理解。(三)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及其成因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性别之间、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儿童,心理发展的潜势、速率各不相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体系也千差

13、万别。如何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探明个别差异的成因,将有助于我们因材施教,也有利于改善特殊(超常和低常)儿童的教育工作,并做好罪错青少年的挽救工作。(四)探讨儿童心理研究的方法论一门学科的发展同它的方法论的改进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心理研究的方法论,从高到低可以分为个紧密联系的层次: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技术。哲学方法论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我们必须自觉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我们的研究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的灵魂。一般科学方法论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各个领域,具有跨学科的普适性,是哲学方法论和各种

14、具体科学方法技术之间的中介和桥梁,其代表是“老三论”中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以及“新三论”中的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新、老三论也称横向科学或系统科学。系统方法有三个显著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佳化。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坚持从儿童自发的和整体的活动模式中去探求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并对儿童心理的结构成分、转换功能、相互联系方式、历史发展过程等运用控制论模型进行综合性考察;而最佳化就是系统自动调节所追求的目标,平衡化就是主体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反馈环路系统中追求一种愈来愈佳的平衡,使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得以协调。具体科学方法技术是指直接适用于特定学科的专门的研究方法技术。个体、刺激和反应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基本变量,在明确了研究问题和所要探讨的变量之后,就要考虑选用合适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根据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对研究条件的控制程度上的差别,我们常见的低控到高控的具体研究方法有:A.档案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测验法、E.实验法。前四种方法只能研究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共存关系和共变关系,不能说明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最后一种实验法则能探明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方法论既是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促进本学科自身走向成熟的基本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