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原则v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 马歇尔和罗宾 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 Hp),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一研究成果最终于 20多年后获得了 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v 幽门螺杆菌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 世界上几乎没有一种慢性传染病会使全球超过半数的人口受到感染,且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我国于 2012年,在江西井冈山召开了 “第四届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 ”,发表了 第四届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该报告以 2007年庐山共识报告为基础,参考国际上最新的亚太地区、世界胃
2、肠病组织、马斯特里赫特( Maatricht )共识报告,并结合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国情修订而成。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普遍性和隐蔽性v 幽门螺杆菌能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又能通过粪便及唾液排出体外,人是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口 -口传播、粪 -口传播、内窥镜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我国是一个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发国家,无症状人群普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40-60;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 90。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致癌性v 目前已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腺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瘤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并明确为胃癌的危险因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v 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会发展成胃体 -胃窦为主的胃炎或全胃炎; 15%-20%的 HP感染者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胃癌和 MALT淋巴瘤的风险较未感染人群增高了 2-6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