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141 科蒂收购丁家宜科蒂收购丁家宜事件概述12 月 6 日,全球第一香水制造商、第五大化妆品公司科蒂集团与中国本土品牌丁家宜正式宣布双方达成了股份购买协议。根据协议,科蒂将获得丁家宜控股公司的大多数股份,双方预计交易将于 2011 年 1 月完成。 丁家宜媒介部负责人杨恒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确认,“目前双方已达成框架性协议,具体收购金额以及股份份额不便对外透露。” 而来自外电的消息称,此次科蒂对丁家宜“现金加股票”的交易总价值将达到 4 亿美元。 对于丁家宜最终被科蒂“俘获”的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日化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丁家宜的产品涉及洗面奶、防晒霜、面膜等多
2、个领域,品类比较分散,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日化行业很难站得住脚。“现在很多日化企业在做大后,都会变得很难做下去,特别面对外资的竞争后。”此前丁家宜一直在寻觅合适的买家,还曾与上海家化 等企业接洽。 而对于科蒂集团来说,自从 2004 年将羽西卖给欧莱雅之后,已经基本退出了中国市场。其旗下的品牌也通过国内公司代理形式经营。2004 年,上海家化就全权接手了科蒂旗下阿迪达斯个人护理用品及香水在大陆地区的销售。 不过,知情人士透露,鉴于中国市场的巨大,科蒂又开始寻找重新在中国发展生根的机会。在得知丁家宜欲出售的消息后,一拍即合。 对于科蒂等外资来说,收购丁家宜这样的国内品牌,无疑为其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
3、了强大的渠道力量。科蒂在此次收购后也表示,这一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增强和拓展科蒂的护肤品业务,包括在中国通过丁家宜既有的强大分销渠道拓展业务地域,并增强研发能力。 科蒂在最近收购举措连连。上周,科蒂同意以 10 亿美元收购指甲护理产品商 OPI。一周多前,科蒂更是以同样的交易金额收购了美容公司 Philosophy。而此前的 11 月 12 日,科蒂同样将德国美容公司 Dr.Scheller Cosmetics AG 揽入麾下,这次丁家宜则可能是该公司系列收购的收官之战。 2 / 142 科蒂收购丁家宜而丁家宜与科蒂的合作在收购协议签署之前已经启动。10 月 28 日,丁家宜与科蒂合作推出了植物纯
4、萃品牌,并开始首次挤入日化专营店渠道。 据悉,在与丁家宜合资后,未来科蒂在华的各个品牌代理也将收归新公司,这也包括上海家化负责的阿迪达斯业务。 事件进展丁家宜“外嫁”全球香水老大 1流 传了好几个月的丁家宜被收购的传闻终于尘埃落定。昨日,全球第一香水制造商、第五大化妆品公司科蒂集团(Coty Inc.)与中国本土品牌丁家宜正式宣布双方达成了股份购买协议。根据协议,科蒂将获得丁家宜控股公司的大多数股份,双方预计交易将于 2011 年 1 月完成。 从去年开始,丁家宜将被收购的消息就已在业内悄然传开,但一直都没有得到证实。据业内知情者透露,丁家宜的母公司贝侬生化(苏州工业园区 )有限公司从 200
5、9 年开始,就在与多家外资企业频繁接触,其中就包括科蒂集团。今年早些时候,双方已基本达成协议,仅剩下关键的价格问题尚未敲定。 但此次,双方并未透露本次协议包括收购金额在内的具体财务条款。丁家宜一位高层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科蒂所获股份在 50%60%之间,同时科蒂承诺,将保留丁家宜现有的管理层和员工。 20 世纪 90 年代,大批中国企业为实现快速成长,纷纷走上与跨国公司合资的道路,结果却事与愿违。“小护士”等本土品牌在被外资收购后随即被“雪藏” 的历史,让人至今难忘。在全国拥有 4 个生产基地,旗下拥有“丁家宜”、“植物纯粹”等护肤品牌的丁家宜,是否也会重蹈覆辙 ?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化妆洗涤用
6、品分会副秘书长谷俊告诉记者,丁家宜的情况跟小护士不一样。当初,小护士是将全部股份转让给了欧莱雅。但是丁家宜原股东仍持有 40%左右的股权,相信丁家宜的团队还是希望把这个品牌做强做大,而不是换取直接的收益。 丁家宜市场部总监林莉也告诉记者,在跟科蒂合作前,丁家宜也长时间地考察过科蒂。科蒂是一个全面发展自己品牌的企业。而且,丁家宜原有团队仍持有部分股权和较大话语权。 谷俊还表示,不像小护士和欧莱雅下卡尼尔品牌有竞争,丁家宜品牌与科蒂的现有产品品牌基本不会构成直接竞争。丁家宜的产品多采取普通超市上架的渠道,而科蒂的现有品牌都比较高端,大部分品牌更多的是采取超市专柜的销售渠道。 3 / 143 科蒂收
7、购丁家宜不过,据记者了解,双方并未在并购协议上体现科蒂未来对丁家宜品牌的投入。丁家宜另一位高层透露,丁家宜已经和科蒂制定了一份关于丁家宜明年发展的规划。 日化专家冯建军认为,就市场格局而言,科蒂对于丁家宜的收购,很可能对中国日化的商超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包括洗面奶、面膜、防晒霜在内的丁家宜产品,目前的销售额在6 亿8 亿元。 “在超市等零售终端,他们的产品卖得还是挺好的,在国产品牌里面,可以保持在前三名的地位。”路透社的消息也称,丁家宜在 2001 年完成了在中国全国行销网络的布局,至今全国的销售网点约有两万个。 那为何丁家宜还要寻求与外资合作呢?丁家宜创始人兼董事长庄
8、文阳先生表示:“丁家宜希望能够依托科蒂的全球网络和营销专长,获得更快速的增长。”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丁家宜在国内日化企业中排名靠前,但是其多年来的发展一直是不温不火。妮维雅、玉兰油、卡尼尔、旁氏等外资品牌,同类产品的价格与丁家宜的差不多,所以在超市里对丁家宜的冲击还是很大的。此次与科蒂合作,丁家宜可以获得国际集团的投资,对丁家宜而言,是一件可以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好事。 国产丁家宜将被外资收购? 2继小护士、大宝等民族日化品牌纷纷被外资收购后,丁家宜也极可能开始一段“跨国婚姻” 。近日,有消息称,全球第一香水制造商、第七大化妆品公司 COTY(科蒂)集团将收购丁家宜。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致
9、电丁家宜媒体公关部,负责媒体宣传的吕姓经理告诉记者暂不方便透露此事。据知情者透露,丁家宜的母公司贝侬生化(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从 2009年开始就在接触多家外资企业,其中包括法国科蒂集团,今年双方已经基本达成协议,科蒂集团将收购丁家宜品牌甚至贝侬生化,目前只剩下最关键的价格问题没有敲定。 4 / 144 科蒂收购丁家宜丁家宜为什么将品牌卖给外资?日化营销专家、亚洲 PHPC 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谷俊分析认为,丁家宜可能要卖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别人的出价高;二是丁家宜目前可能出现了一些状况。 “科蒂并购丁家宜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不仅可以完善产品线 ,也能完善分销渠道。” 据国内日化营销专家高剑锋介
10、绍,丁家宜成熟的大众品牌形象及中低端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庞大的精品专卖店渠道,也对始终游移在中国大众化妆品市场外围的科蒂集团产生了足够的吸引力。 国际日化巨头围剿民族品牌 外资玩中药概念 38 月以来,国际日化巨头宝洁和联合利华在中国战火升温,首次出现在中国的定制电视剧丝丝心动和无懈可击成了巨头们继广告之外的新烧钱术。这两家最大的快消品巨头不约而同地瞄准了中国 13 亿市场。外企来势汹汹,民族品牌该如何应对? 国际巨头来势汹汹 “中国日化市场潜力非常大,每年增速高达 20%-30%。”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闫强说,快消品行业依靠消费者高频次的重复消耗使用,通过销售量实现利润, 因此市场规模至关重要
11、。中国13 亿人口的市场规模毫无疑问成为宝洁和联合利华这两家巨头的必争之地。 为争夺中国市场,宝洁和联合利华不惜斥巨资定制电视剧进行营销, 垄断了今年 8 月国内电视剧的黄金时段,将飘柔和清扬这两款洗发水的品牌定位分别巧妙地融合到了丝丝心动和无懈可击的片名和剧情之中。据悉,通过这场战争,清扬从海飞丝手中夺回了 5%的市场份额。在使出定制剧烧钱术的同时,宝洁和联合利华还不约而同地宣布加大市场营销预算。 据外电报道,1 年来,宝洁的广告开支增加了 10 亿美元,而且还将继续保持占全部营收额 11%的比例。而联合利华今年上半年的广告和营销开支都增加了约 4.62 亿美元, 去年底还首次参与了央视广告
12、招标,花重金拿下多个时段,直追三届“标王”宝洁。 “在过去的 22 年里,宝洁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超过 15 亿美元, 未来 5 年, 我们将继续投入至少10 亿美元” 。宝洁新任 CEO 麦睿博在他 8 月的中国之行公开表达了对中国的青睐。 重金打造研发中心 5 / 145 科蒂收购丁家宜8 月 18 日,投资总额高达 8000 万美元的宝洁北京研发中心在北京顺义天竺工业园新址落成。这是宝洁最大的全球性中心,拥有来自 16 个国家的 500 多名员工。相比上个世纪 80 年代, 宝洁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仅有 20 人的研发团队,如今确实不可同日而语。而更重要的是, 这还是宝洁第一次在中国拥有自己大
13、额投资的物业。 无比相似的是,1 年前刚上任的联合利华 CEO 保罗波尔曼造访中国也正是出席其上海研发中心开幕仪式。这个占地面积约 3 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市长宁区, 为了力保它全球第六大的地位,联合利华豪掷 5000 万欧元,甚至不惜弃守其在芝加哥和日本的研究所。 “若联合利华在中国做不好,那么在全球也不可能做好。”波尔曼表示。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与各大跨国公司自 1997 年以来在中国设的偏重下游研发的研发机构不同,这两家新的研发中心都将以高端研发为主。联合利华的上海研发中心包括了对于新产品开发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研究。而麦睿博则扬言北京研发中心代表了宝洁研发部门所有最尖端的技
14、术水平。 市场人士指出,这两家研究中心的建立,将把“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研究” 研究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喜好等,为这两大日化巨头逐鹿中国市场的霸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本土品牌危机重重 在中国的日化品江湖中,外资品牌高踞高端市场,本土品牌则多留守低端,但如今, 这一情况正迅速转变。 随着外资品牌在一线城市的饱和度提高,它们开始走向多元, 加大对更大的中低消费市场渗透,大肆收购小护士、丝宝、大宝等本土品牌,原本外资品牌与本土品牌分占高、低端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改变。强生保留并发展大宝品牌,目的就在于兼容这个品牌在低端消费市场的优势。 “国内品牌在商超的进场费用很高,被逼着去开拓农村市场。”闫强说
15、,外资品牌的运营和税收成本除了收购本土品牌以攻占中低端消费市场外,一些外资品牌也惯于制造各种危机来降低民族品牌的信誉度或资本市场上的价值,而后进行收购。被收购后, 民族品牌失去产品的主导力,而外资品牌则获得这些民族品牌的销售渠道和掌控权。比如当年曾是销售冠军的“中华牙膏”,在联合6 / 146 科蒂收购丁家宜利华主导经营权后,地位一落千丈。曾是“第一护肤品牌”的美加净也在联合利华合资后销售量急降,一夜蒸发。 近来,外资品牌冲击本土品牌又出新招。有消息称,家乐福近日向好迪、拉芳、霸王等本土日化企业下通牒:若想要继续上架,就要缴纳 8%15%的额外费用。有的媒体甚至把其解读为“宝洁联合家乐福扑杀本
16、土日化品牌”。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认为,如果消息被证实,对中国本土日化企业是很不利的,因为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相比,本来就缺乏品牌优势,再加上上架费的话,会使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甚至可能退出卖场。 外资也玩中药概念 “面对资金实力雄厚的外资品牌,民族品牌很难与之抗衡。”闫强说,大部分民族品牌因此选择了另辟蹊径,终于在传统的中药配方的日化用品上找到了市场突破口。 中草药养护功用在中国深得人心,中药作为中国的传统精粹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而正是凭着中草药配方,民族品牌在市场中开拓了一片蓝海。如今日化用品市场呈现出了“中药配方”、“化学配方” 和“ 其他配方 ”产品三足鼎立的趋势。 “云南白
17、药”牙膏只用了短短 5 年时间就成功打破了外资品牌佳洁士、高露洁、黑人等的垄断地位,占据了牙膏市场第五名的位置。自称源于“中药世家”的霸王洗发水则在潘婷、飘柔、海飞丝等强势外资品牌的重重围剿之下奋力突围,夺取洗发水品牌中市场份额第四名的座次。上海家化旗下的时尚中草药个人护理品牌佰草集更是走出国门,成功打入全球高档化妆品零售商丝芙兰的销售网络。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草药日化市场的份额远远超过 100 亿。民族品牌凭着中草药概念正在崛起。 中草药概念巨大的市场号召力,也引来外资品牌纷纷跟进。宝洁旗下的佳洁士草本系列牙膏的成功,与其“草本”概念的市场运作紧密相关。而佳洁士“汉草萃”牙膏,则更让人浮想连
18、翩。而联合利华大中华区副总裁曾锡文透露,其上海研发中心将开辟一整层楼, 专事中草药产品研发。 记者观察 安然无恙的强生 深陷泥淖的霸王 随着宝洁,联合利华斥巨资大举加码中国市场,民族品牌陷入了不利境地,其中主要是在产品上面临着外资品牌的“价格战”,中高端品牌开发滞后,使企业利润缩水, 如果销量跟不上,则没有资金去运营,更别说和外资品牌比拼营销策划和推广手段。 日化行业里,外资品牌依然占据大半江山,民族品牌以中草药概念在日化行业崛起,但是毕竟只有上海家化、霸王和云南白药等几个品牌。 7 / 147 科蒂收购丁家宜霸王事件中,虽然药监局出面澄清二恶烷并非人为添加物, 仅是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
19、产品,霸王洗发水的二恶烷含量也远远低于安全标准,却仍止不住舆论的连篇质疑,其声誉因此一落千丈。事实上,最早爆出含有二恶烷的是外资品牌强生的婴儿沐浴液, 结果强生没有什么事,霸王反倒演变成了公共事件。有业内人士指出,外资品牌无论资金还是公关能力, 都比民族品牌强很多,更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民族品牌好不容易才凭着中草药配方占据一席之地,却在外资品牌冲击下举步维艰。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外资品牌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和雄厚的资金, 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竞争对手暗中使坏的不正当竞争。除此之外,还要面对外资品牌的“价格战”和突发事件的“ 媒体战”。面对这种局面,民族品牌要崛起,除了差异化的中草药概念,
20、还要加强自身竞争力 ,努力塑造高附加值的品牌。 在国际巨头加码中国的情况下,民族品牌在日化行业要走出亮丽的风景, 必须增强自身竞争力,加大对中高端品牌的开发,这样才能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盈利能力。佰草集走入欧洲市场,隆力奇等本土日化企业也开发出自己的中高端品牌,这是一个好的开端。而对于政府来说, 也应该大力扶持这些民族品牌,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日化行业并购案例 4庄臣接管美加净 1990 年:美加净原为上海家化集团旗下知名品牌,一度占有国内日化市场近 20%的份额。1990 年,上海家化与美国庄臣公司合资成立了露美庄臣有限公司,美加净品牌由庄臣全面管理。随后“美加净” 商标被搁置,销量一落千
21、丈。上海家化于 1995 年出巨资购回美加净商标,但已错过了发展的宝贵时机。 宝洁买断“熊猫” 1994 年:宝洁公司以 1.4 亿元买断“熊猫”洗衣粉 50 年品牌使用权,此后熊猫洗衣粉销售量迅速下降。2000 年 9 月 10 日,北京日化二厂与宝洁达成协议,提前终止熊猫品牌的使用合同。 活力 28 交给美洁时 1996 年:活力 28 原为湖北沙市日化公司所有,曾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日化品牌。 1996 年,沙市日化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活力 28”品牌由合资公司 使用。现在,“ 活力 28”这个知名品牌已难觅其踪。 欧莱雅收购小护士 8 / 148 科蒂收购丁家宜2003 年:小护士创立
22、于 1992 年,曾是中国市场三大护肤品牌之一。2003 年 12 月,法国欧莱雅集团全资收购了小护士,随后该品牌被业界认为遭到“雪藏” ,取而代之的是欧莱雅旗下的卡尼尔品牌。如今,欧莱雅虽声称小护士发展良好,但业界均称大不如前。 拜尔斯道夫并购丝宝日化 2007 年:德国拜尔斯道夫以 3.17 亿欧元购入丝宝国际集团旗下丝宝日化 85%的股份,这也是 2003 年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后,国内日化界最大的一起并购案。对于业界一直担心的包括“舒蕾”、“ 美涛”等丝宝四大日化品牌“ 嫁”给德国拜尔斯道夫后被 “雪藏” 的问题,丝宝日化首席执行官吴勇男在 2008 年中曾表示,这四大品牌仍旧活跃,丝宝日
23、化 2008 年上半年销售比 2007年同期增长 18%。 大宝收入强生旗下 2008 年:大宝化妆品公司成立于 1999 年,其“大宝” 品牌一度在国内化妆品品牌中销量第一。2007 年初,大宝开始挂牌出售,雅芳、强生、联合利华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介入。2008年 7 月,大宝成为美国强生的全资子公司,业界称大宝近几年业绩逐年下滑。 “外资们”最想收购谁? 4美国雅诗兰黛全球 CEO 连翰墨 2004 年就曾预测,未来 10 年,中国本土化妆品公司将多半被国际品牌收购。 日化行业资深营销专家冯建军去年也曾指出,“外资疯了似地追逐中国本土低端日化品牌,这是今年出现的一个罕见现象。”外资似乎正蓄势
24、发动一场对新兴日化品牌的 “抢购潮”。那么,哪些品牌或企业是目前“外资们”最想收购的对象? 猜测 1:上海家化 作为长三角日化企业的杰出代表,由葛文耀掌舵的上海家化被称为化妆品行业民族品牌的“执旗手” 。如果说六神花露水、美加净手霜、高夫男士系列、家安家居是上海家化的骄傲,那么佰草集在高端护肤品的一枝独秀就更是上海家化的自豪,因为佰草集走出了“本土化妆品品牌无法做高端、无法进商场”的行业魔咒,成为中草药化妆品文化的代表。 业界对于上海家化“靓女先嫁”的猜测一直未曾停止过,不过作为上市的老牌国企,如果要进行并购,还是要先看中国政府监管部门的意见。 猜测 2:隆力奇 从“蛇油膏”做出名的隆力奇在
25、2006 年、2007 年表现很出位,之后就进行了多元化运营,还进入直销行业,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的盛誉。业界经常笑称,“虽然隆力奇终未完成由蛇到龙9 / 149 科蒂收购丁家宜的嬗变,但袋装蛇油膏的辉煌成为隆力奇自己无法逾越的高度与记录。”作为形象与感觉都相当不错的特色品牌,很受缺乏低端系列的“外资们”的欢迎。 猜测 3:采乐(南海圣芳) 采乐(南海圣芳)在业界的是非不少,这个做流通的本土品牌,采取的是大流通、大广告、粗放式的运作模式,因此窜货冲货、价格混乱、假货泛滥、零售店不积极推荐成为不可避免的顽疾。而其与西安扬森之间“采乐”的商标之争,却让大家记住了“去屑就是采乐” 这句话。正是“采乐”
26、(南海 )蕴藏的巨大价值,外资收购兼并“ 采乐”,就可直接一脚踏进 “去屑” 这座金矿上。 猜测 4:霸王 目前中国洗护发产品的年销售额约有 260 亿元,但绝大部分都被外资品牌占据,其中宝洁就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不过,霸王却是一个让宝洁非常“紧张” 的本土品牌。去年霸王在内地市场占有率约为 7.6%,而在中草药洗护发市场占有率则超过 46%。同时,随着霸王的突围,连宝洁为首的跨国公司也开始推出草本概念的洗护发系列,飘柔、夏士莲等也玩起了“汉方概念”。无可否认,在洗发水市场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中,霸王作为民族品牌确实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虽然二恶烷事件对霸王影响甚大,甚至至今未恢复正常销售,但业界
27、均认为,霸王已在中草药洗护发领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然也会颇受外资关注。 猜测 5:立白、纳爱斯 洗衣粉是中国本土品牌最早面对国际品牌竞争、竞争最激烈、也是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能进前三的日化领域之一。能让外资品牌头痛的两大洗衣粉本土巨头就是立白和纳爱斯,销售额都超百亿元,同时还具有庞大的生产基地,这些都让外资们又恨又爱,巴不得早日将之收入囊中。 不过,两家企业走至今时今日都已“财大气粗”,而且两家掌门人都是富有民族情结之人,要收购这两大巨头确实不易。 本土日化如何应对巨头收购 5最近,全球日化巨头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相继传出收购消息。其中,宝洁有意收购德国拜尔斯道夫,而联合利华将要收购美国护发
28、用品生产商雅涛,欧莱雅可能收购雅芳。收购消息频出,犹如日化行业又一波强震,面对如此重磅消息,身处其中的本土日化企业应该感觉到了初冬的寒意。 2010 年 9 月,宝洁公司 CEO 麦睿博表示,有意收购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而拜尔斯道夫称其尚不知晓宝洁的收购意向,该消息推动拜尔斯道夫在本土上市的股票大涨 10%以上。拜尔斯多夫最知名的产品是妮维雅,这也被认为是宝洁希望曲线收购其旗下的丝宝公司;几乎同时,10 / 1410 科蒂收购丁家宜联合利华公司确定同意斥资 37 亿美元收购雅涛公司及其旗下的 VO5 及 Nexxus 两个美发护发品牌。如果收购成功,联合利华也由此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美发、护发产品
29、生产商。另有媒体 10月 13 日报道称,欧莱雅可能报价每股 44 美元以上收购雅芳。 国际日化巨头“三足鼎立” 如果这几起收购达成,将进一步加剧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在日化行业的垄断格局,对中国 From EMKT 本土企业的冲击也将更加强烈。 目前,宝洁在中国日化市场居第一位,在洗护市场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宝洁洗发类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在 55%左右,联合利华在 11%13%。联合利华新推出的清扬洗发品牌已经抢占了 5%6%的市场份额。欧莱雅在 2009 年年底也已在我国占据 11.7%的护肤品市场份额。垄断的格局会使三家公司的版图扩张不断升级。 宝洁在护肤品领域不断地向利润较高的高端
30、市场倾斜,但其一直觊觎低端的大众市场。在中国市场,宝洁 SK-II 品牌重返市场后仍然主攻高端,玉兰油品牌把守中端市场,但在大众市场还鲜有作为,如果成功收购拜尔斯道夫,妮维雅品牌正好填补这一空白。而拜尔斯道夫旗下的丝宝公司拥有舒蕾、美涛、风影、顺爽几大品牌,更可加巩固宝洁在洗护发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 联合利华收购雅涛表明在洗发护发类产品领域拓展的决心,而这也是公司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如果收购达成,联合利华有望成为全球护发产品的龙头、洗发市场的老二以及造型类产品市场第三。这肯定会加强其在洗发护发用品领域的强势地位。 欧莱雅在中国现有高端品牌兰蔻、赫莲娜,中端品牌薇姿、理肤泉,以及低端品牌欧莱雅、
31、卡尼尔、羽西、小护士等,形成梯队鲜明的的整体布局。去年推出欧莱雅洗发水则表明其开始从传统强项护肤品向洗涤方向扩展,洗发是欧莱雅相对薄弱的环节。如果“拿下” 雅芳,不仅丰富其产品线,也意味着欧莱雅在日化行业又增加了一个强大的专营店销售渠道,这是宝洁、联合利华所没有的,也许欧莱雅想要在侧翼获取更强大的竞争力。 群雄割据时代逐渐远去,弱肉强食,行业巨头浮出水面,在中国市场,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这三大日化寡头不断抢占地盘,日益壮大,几乎鲜有敌手,“三足鼎立” 之势已然形成。 本土日化其境危兮 (小贴士)收购并不等同于垄断,但当收购进行到一定的规模时就会导致垄断的结果。巨头们或雪藏被收购品牌而任其自然消亡,或利用其拖垮竞争对手,或借机补充完善现有品牌产品结构。 面对这波全球性的日化收购风潮,中国本土日化企业肯定不能作壁上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本土品牌要面对越发强大的国际对手,也就意味着自身处境更加危险。 回顾过往,近年来,不少本土知名品牌已经被国际日化巨头们收入囊中,小护士、丝宝、羽西、中华、大宝这些带有典型民族色彩的品牌都已成为国际巨头们的囊中之物,本土品牌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