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猫》教案..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889161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振铎《猫》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郑振铎《猫》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郑振铎《猫》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郑振铎《猫》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6 猫郑振铎教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引导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养过这三只小猫之后,他家永不养猫,为什么呢?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探究其中原因。二、作者介绍。郑振铎(18981958) ,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 年 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 中国俗文学史 欧行日记 海燕 山中杂记等。三、检查生字词污涩(s ) 蜷伏(qun ) 惩戒(chng) 诅骂(z) 红绫 (lng ) 虐待(ne)怂恿(sng yng):鼓动别人去做。怅然(chng):不愉快的样子。妄下断语(wng): 胡 乱 地 说 出 断

3、定 的 话2四、整体感知,初步触摸不同的猫。1、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提示: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2、找出描写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地位及结局的词语或句子,填写下表。学生速读课文,找出相应内容,组内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明确:养的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第一只猫 隔壁要来的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活泼 宠物 死亡第二只猫 舅舅家抱来的浑身黄色,很可爱 较第一之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宠物

4、丢失第三只猫 张婶捡来的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若有若无,不大喜欢死亡五、定焦第三只猫1、第三只猫有没有偷吃鸟呢?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个环节拟一个小标题。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相互交流、讨论,教师随机引导,小标题的拟定只要意思对即可。2、写第三只猫结局时用了哪些语言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味这些词语。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应内容,交流、体味。3.说说为何“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讨论、明确: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

5、到冤苦无发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4、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3讨论、明确:“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这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那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干脆不养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这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六、探究写作技巧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

6、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教师根据情况适当引导,归纳、明确: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明确: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明确: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

7、衣无缝。3、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明确:便于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文章显得亲切自然。七、拓展延伸,联系生活1、周家的丫头是否应该收到责备,她代表了怎样一种人?2、 “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代表了怎样一种人?3、 “我”为什么会“妄下断语”?教训是什么?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八、总结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九、布置作业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家人、朋友及所有身边的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课后说给其他同学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4板书设计: 猫郑振铎养的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第一只猫 隔壁要来的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活泼 宠物 死亡第二只猫 舅舅家抱来的浑身黄色,很可爱 较第一之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宠物 丢失第三只猫 张婶捡来的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若有若无,不大喜欢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资料库 > 生活指南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