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高考作文必备素材:*新热点时评 12 篇!一:共享单车 更需共治理两会上,共享单车成为一个小热点。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共享单车是模式创新,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共同努力,一定能发展好。从盈利模式与市场前景到传统自行车行业承受的冲击,从是否属于共享经济到文明用车与安全用车共享单车火起来之后,可说是引发了一场全民大讨论。 (点击标题下蓝色字:自主招生,关注获取更多精彩内容)时评:客观地讲,共享单车较好解决了城市交通*后一公里的问题。与过去多个城市推出的市政公共自行车相比,无桩的停放形式、即走即停的使用体验,成为共享单车流行的重要原因。然而,成也便捷,乱也便捷。车辆损毁、违规占道、私人侵
2、占、单车押金去向不透明、单车企业运营管理不善自去年 11 月以来,舆论所呈现的负面问题激增。没有确定法规约束下的任性行为、资本疯狂追逐下的无序竞争, “便捷” 反而成了共享单车的问题。可见,共享单车还处于市场扩容的“青春期 ”,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公共管理,成为摆在各方面前的一道考题。使用共享单车中的不文明现象不断见诸报端,一场有关“国民素质高低” 的争论也随之而来。实际上,所谓的“低素质者” ,只是在无规则规范、无法律约束状态下催生的“无监管人群”而已。简单以市民素质低来解释共享单车乱象频发,颇有以偏概全之嫌。虽然当下部分国民素质仍有待提升,但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并不妨碍共享单车行业在规则规范指
3、引下、在企业有力维护下、在社会共同监管下健康有序地发展。当前,全国多个城市市民响应“全国共享单车行业文明骑行倡议活动” ,主动规范自身用车行为;多地媒体曝光违规使用单车案例,报道被拘留、被批评教育的违规典型,号召市民文明出行、规范用车;解救失联共享单车、举报各种违规行为的“单车猎人” ,以“推动共享意识”为己任,在城市刮起一股“ 打猎风”,希望*终实现“无猎可打”。在社会各方通力合作的基础上,整个社会正在营造爱护共享物品、文明骑行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市民文明意识的觉醒,推动共享经济的更好发展。有人说,共享单车是公共管理的显微镜,凸显了法律法规、企业管理等在面对新现象、新挑战时的短板。莫让新
4、鲜事物无序发展,是各方所愿,自然也需要共同努力来解决。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也准备了有关共享单车的议案提案,正是在凝聚共识,寻求问题解决之道。相信有各方的共同努力,共享单车绝不会上演公地悲剧。二:从“中国味道 ”感受文化自信生活的乐趣可以有千万种,而对于很多像我一样的 90 后来说,美食是生命中一抹别样的色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与到中央电视台中国味道节目的制作,和许多像我一样热爱美食的同龄人一起,在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长河中追寻中华美食的踪迹,感受中国味道的传承。时评:经典作品中的美食,是一道耐人寻味的存在。比如在白鹿原中,为什么新娘会做一手好面条,是给娘家“长脸” 必需的本领?又比如 京华烟云
5、中,经历了那么多社会动荡和家庭变故的姚木兰,为什么还会有心思慢条斯理地花费一下午的时间,料理一道焖鸡榨菜蒸笋?对于中国人来说,吃饭不仅是为了果腹,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体现着生活智慧和生命尊严。而中国味道试图寻找一个崭新的充满烟火气息的温暖角度,感受经典作品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优雅和从容,领略千百年的寻常日子里,一茶一饭的生动气韵,在日用饮食之间带给人们强有力的文化归属感。起初,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过多把注意力放在美食上。随着对文学作品的深入了解,我们慢慢感悟出经典的韵味。一本京华烟云 ,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写出了人物对命运从无力到超然,再到宽怀、同情的境界;一本红楼梦 ,从诗词歌赋到酒
6、令灯谜,从说书笑话到医卜星相、栽种花果、畜养禽鸟,巨细无遗,活脱脱一本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在铺天盖地的资料中,我们*次知道,原来大部分前面挂一个“ 胡”的食物都是来自丝绸之路,如胡萝卜、胡麻子;大部分前面挂一个“番” 的食物都是来自海上丝绸之路,如番茄、番薯;而宋朝开始就有如今天这般围坐一桌的“合家欢” 饭局并开始使用公筷。更让我们欣喜雀跃的是,唐朝就有了冰激凌作甜品,还有一个非常美的名字 “酥山”。制作节目的过程,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充满惊喜、赞叹与自豪的寻宝之旅,经典作品就是我们的美食地图,每个人都在这里尽情地快意江湖。还有让我们为之骄傲的选手,倾尽全力要把经典作品里令人垂涎的美食变成现实。
7、“火肉久者无油,有松柏之味;风鱼久者如火肉,有麋鹿之味”,出生在金陵美食世家的杨天恒,翻遍古籍资料,希望复原 400 年前“南都繁会图” 里的金陵味道,看到成品的那一刻,他发现自己突然懂得了什么是“守护传承 ”。河南开封民间食肆手艺人刘建波是个钻研宋朝美味的鱼痴,*初为了店里生意好想复原“ 清明上河图”的姜辣羹,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他,*次翻开历史书研究千年前的繁华汴梁,靠一次次的尝试来破解配方,也正是这样的尝试,让他被千年前充满巧思的中国味道所感动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美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以前电视上做菜的节目五花八门,但观众看见的仅仅是一道道美食。而
8、我们想要运用丰富多样的电视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把美食与文化相融合,将文学作品中的力量,将每一道美食中的幸福满足感传递给大众。同时,也把中国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传递出去,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从美食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感受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生趣。三:以“精准灌溉 ”确保教育公平4 年时间, 1824 个县*教育督导评估认定。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6 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 。数字背后,凸显的是教育公平的推进。自 2013 年国家启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以来,我国已经有超六成县(区、市)实现了教育发展的基本均衡。更多的农村娃,拥有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时
9、评:“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型,为国家和民族立心铸魂。 ”教育是人的现代化 *核心的要素,保证教育公平,尤其是托起底部的公平,对促进社会公平意义深远。自 20 世纪 60 年代掀起教育改革浪潮以来,教育公平一直是各国政府和教育界*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我国而言,如何在“世界* 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中,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享有更好更公平的义务教育,更是一道前所未有的难题。近年来,我国对教育均衡发展空前重视,从各个方面编织起教育公平的保障网。投入数千亿资金,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校舍安全,实施城乡统一“两免一补” 标准,设立专项资金,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工作的教师给予必要的生活补助当然,一些地方
10、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此次公布的报告显示,2016 年接受督导的 26 个省份中,有8 个省份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未落实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关爱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措施不足,特殊群体学生教育机会未得到完全保障,等等。有去西部某省支教的学生回忆,在上*堂课时,他拿出一幅印有动物的图片,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道:“牛!” 但图中根本没有牛,后来才知道他们喊的是“鸟”。原来在当地方言中,牛和鸟的发音相似。因为缺乏师资,这里大多数学生不会讲普通话,甚至连听懂普通话都有困难。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在一些地区,基本办学条件仍存在薄弱环节,教师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资源使用率有待提
11、高正如报告中所指出的,让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必须在提升各地义务教育质量上下功夫,真正夯实教育起点公平的基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要做到“精准灌溉” 。地区、学校、学生不同,存在的教育发展问题也是千差万别。一位教育领域的干部坦言,西部农村地区教学点多、小规模学校多,学校撤并往往面临两难:撤了容易造成上学远、上学难,甚至引起辍学;不撤又无法解决学校规模小、师资差、质量低的窘况。如果没有经过事先周密调研,政策上搞“一刀切” ,盲目调整学校布局,看上去是扩大了学校规模,有利于学校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其实给农家孩子上学平添了不少负担。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了普惠性的政策,还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更加注
12、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兼顾教育发展需求与群众便利需要,确保教育公平稳步推进。“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 13 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精准发力、综合施策,补齐农村、贫困、边远等地区的教育短板,保障困难群体、残疾儿童、随迁子女与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才有可能使教育的涓涓活水,润泽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四:减去女儿手指,何止是“虐童”据东南早报报道,3 月 8 日晚, 12 岁女孩小莲在遭母亲威胁后离家出走,她到一家电子厂想找工作,却被工厂负责人发现小莲一身伤痕,工厂负责人遂报警。当着民警的面,小莲讲述了自己被母亲虐待的经过,其母
13、亲稍不顺心就对小莲非打即骂,乃至拿烟头烫她,三四年前,竟用剪刀剪掉女儿一截手指。民警表示:小莲在讲述这些过程时,她父亲就在旁边听着,既没否定也没肯定。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时评:从小莲口述来看,其母已涉嫌虐待罪。虐待罪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小莲母亲的行为,可以说已经“够格” 。而且,这也已经超出了一般虐待,剪去一截手指,更涉及伤害公民身体。根据*高法等五机构出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起码已达到轻伤标准。事实上,现实案例中,虐待罪中也往往伴随着殴打行为或故意伤害行为。就本案而言,小莲母亲也已涉
14、嫌触犯故意伤害罪。所以,其母的行为,又何止是虐童而已?小孩并不是父母的附属物,并不是可以被随意处置的东西,而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是国民的一分子。其人身等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得侵犯,包括父母也不例外。像小莲母亲那样,对小莲本该爱,偏却害,拿烟头烫身体,拿剪刀剪手指,用丧心病狂来形容并不为过。窃以为,对这样的父母,该追究刑责就得追究刑责,该剥夺监护权就得剥夺监护权。近年来,监护人严重损害被监护人权益的事时有发生。有鉴于此,日前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也提出:凡有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等三类情形的人,法院将依照有关个人或组织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可见,对于严重损
15、害被监护人权益的父母,法律并不是没有办法。希望民法总则草案获得审议*并正式生效实施后,能对一些“虎爸狼妈 ”的暴虐行为起到规制作用,以防类似小莲这样的悲剧发生。不过,类似这种虐待子女的案件,属于民不告官不究。以小莲为例,她也没有能力去法院控告自己的母亲。美国早在 1963 年就在立法中规定了儿童保护强制报告制度,要求一切与未成年人接触的人员,在发现儿童有被虐待或忽视行为时,有向专门机构报告的义务,并对未能报告的责任主体给予适当的处罚。对此,我们的司法体系也不妨借鉴。五:经济升级,决不容假货横行外代购猫腻多,监管如何突破瓶颈?山寨货横行乡里,傍名牌现象怎样整治?治理制假售假,如何走出“查了罚、罚
16、了放、放了重操旧业 ”的恶性循环?一年一度,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再次与我们相遇。如今, “315”不仅是消费者权益主张的一个节日,也日益成为汇集打假智慧的一个契机。时评:没有谁愿意让自己的生活被假冒伪劣所填充。两会前后,打假成为一个热门议题。从全国人大代表黄建平以自身企业经历为例,呼吁电商平台加大网络打假力度,到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致信代表委员,倡议“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假货” ,再到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主动回应,提出“天下少假” 是努力的目标,会里会外的讨论、热议甚至是激辩,从一个侧面说明,天下无假,是全社会的朴素心愿。假货面前,没有谁是赢者。消费者花了冤枉钱,买了心烦不说,甚至生命安全都可能受
17、到威胁。有人曾调侃:“假烟假酒还配上假广告,假情假意还带着假微笑,假人假事还拿着假钞票,怎一个假 字了得!”虽是戏谑之语,却足以道出假货对消费者伤害之深。而反观企业,下了大力气研发新产品,往往成本还没收回来,便可能被伪冒产品挤占市场份额。放纵假冒伪劣泛滥,任凭劣币驱逐良币之风盛行,*终只会让企业蒙受损失、让创新的热情熄火。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众汽车发动机厂维修部门高级经理徐小平的一席发言引人深思。他曾去一家民营企业调研,发现其产品做得非常好,却连“一个国产螺栓都不敢买” 。原因就在于, “市场上买到的很多螺栓,标号是对的,材质却不对” ,使用这样的产品,时间一长便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一面
18、是企业、消费者有旺盛消费需求,一面却是产品粗制滥造、质量低劣,国内有效供给不足,*终只能逼迫人们到国外“ 扫货”、在网上“海淘” 。从这个角度而言,进一步完善监管,打击假货,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打击假冒伪劣,早已成为全社会共识。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而在于如何打假。同样是治理顽瘴痼疾,不妨汲取正风反腐的治理智慧。正如有人总结的,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形成,得益于我们党把握住了治标与治本的辩证法,一方面是从治标入手、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另一方面则是标本兼治、以治本为治标巩固成果。解答好打假的“复杂方程式” ,也需要在治标和治本上下足功夫
19、。在治标上,加大打假力度,坚持对假货“零容忍” ,一个一个环节管、一个一个案子抓,积小胜为大胜;在治本上,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联合激励惩戒机制,让制假售假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以此倒逼企业自律、行业自律。而这需要解决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过宽、模糊、难以执行等问题,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将打击假冒伪劣纳入法治轨道。标本兼治,才能让质优者脱颖而出,从而弥合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裂缝。百年老店胡庆余堂的生产车间外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修合无人见,诚心有天知。 ”忠于质量的诚心,或许顾客看不见,但自己看得见,时间也看得见。让更多的企业成为百年老店,让商业正义更深入人心,让市场供给跟上消费者的需求。六:
20、人工智能如何打开未来“来!试试这杯机器人的手冲咖啡。 ”从下单到取咖啡只需十秒左右,在美国旧金山,一款咖啡机器人近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不少体验者认为,机器的手冲咖啡可媲美人工制作。无论是咖啡师、厨师,还是服务员、保洁员,以“机器人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时评:电影摩根的预告片出自人工智能之手,新闻消息由机器人完成,谷歌机器人在围棋的人机对战中屡尝胜果拥抱人工智能,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20 世纪 50 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 的概念。60 多年来,原本存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无人汽车到农牧自动化作
21、业,从医疗看护到育婴保姆,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对劳动力的解放也显而易见。但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变得更加从容,对其了解越深入越觉得担忧,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焦虑和恐惧。在好莱坞电影中,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后“造反” 的桥段不胜枚举。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答案依然在探索之中。今年 1 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预测,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 2055 年实现自动化。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 。埃森哲咨询公司在研究了美国、英国等 12 个发达国家后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 2035 年能将这些国家的生产率提高 40%左右。然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人工智能或许是
22、一个随时可能“ 张开獠牙”的影子。正如霍金所言, “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从“ 类人类”到掌握人类思维,科学家们的提醒,揭示了潜在危险所具有的巨大能量。不过,有一点是共识,即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近期,欧洲议会就正式向委员会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美国作家艾萨克 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曾设想“机器人法则”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能在人类受到伤害时袖手旁观。考虑到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比尔盖茨就提议向机器人征税,此前欧洲议会也对类似法律提案进行
23、过投票。制定法规,是否会造成过度干预,又该如何避免阻碍创新?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人类也在进行着去焦虑化和去危机化的制度探索。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 ”,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 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要严肃思考如何把今天的智能革命赋予大众,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 ”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力总和的“ 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24、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七:尴尬读成“监介” ,并不尴尬近日有网友发现,台湾教育部门重编的“国语辞典修订本” 中, “尴尬”的读音除了念“gn g”,还可以念成“jin ji”。很多网友表示,这让人很尴尬。时评:其实,尴尬读成 jin ji,并不尴尬。很多人之所以惊讶或者尴尬,是对语音演变不了解所致。这就需要从汉语言的特点说起,汉语言一直是双轨的,一面是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一面是方言。这种现象在人类文化史上都是很独特的。上古时代的汉民族共同语称为“雅言”,到了汉代称为“通语” ,明清时代称为 “官话” ,民国初年正式称为“ 国语 ”,1949 年以后,大陆称为“普通话”,名
25、异实同。民族共同语是怎样凝聚而成的呢?在漫长历史中,不同方言区的人们,为了沟通的需要,不断地相互模仿,相互迁就,相互调整,相互融合,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在社会群体间便自然孕育出一种彼此都能懂、一种中间形态的语言来,即共同语。可见,方言是共同语的基础。共同语产生后,它仍然会继续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演化,不断更新。演化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吸收各方言的成分,以丰富自己;另一方面,也会不断创造出新词汇,适应社会的变迁。比如,现在普通话中的“尴尬”“名堂”“揩油” 是从吴方言中吸收的, “煤炭”是从客家方言吸收的。只要大家在使用这个读音的时候,沟通交流不出现问题,就没什么好指摘的。具体从音韵来说,尴尬
26、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其中的“监介” 正是其声符,用来表示字的读音,可是随着时间流转,监介的读音已经从当初的 gn g 变成了今天的 jin ji,而尴尬的读音 gn g 作为一种语音化石,依然保留在方言中,进而进入到普通话中。简单来说,就是“监介”当初为“尴尬” 注音,时间一长,监介变音了,而尴尬还是原来的读音。这也是很多形声字在认字的时候不能只读半边的原因,因其声符标示的是古音,也正因如此,我们可以从形声字中发现、拟构古音。当有一天大多数人都把“尴尬” 读成“jin ji”,而字典里还是注音“gn g”的时候,那才是真的尴尬。八:媒体善意离不开新闻公正一位八旬老人开着无牌照的摩托车载着百岁母
27、亲看病,路遇交警被扣罚款。南京一家媒体刊登的这则新闻,让舆论为老人仁孝救母之举点赞不已,对当事交警的质疑不绝于耳。另一家上海媒体却同时报道了这件事的后续进展:当事交警不但通知了老人的家属,还开车将二位老人送到了医院,事情圆满解决,各方拍手称快。时评:先*赠送礼品、打温情牌和老人建立感情,获得信任后套取个人病史,再邀其参加假名医的演讲会诊,*后销售无资质的保健品。盘点骗子们的手段,并不高明,可为什么还是有不少老人“上钩 ”?从生理上看,因年龄老化,大脑前额叶皮层逐渐丧失结构的完整性,导致思维功能的衰退;从心理上分析,还是源于保健知识、网络知识和情感需求的多重缺失。还原老人被骗的因由,后者恐怕是主
28、要原因。健康长寿、日常陪伴,是越来越多老人的生活刚需。当攻克疾病、打败孤独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那些虚情假意的伪亲情营销,往往就容易赢得老人的好感。不管是轻信“花小钱、治大病”,还是随大流不听劝,对保健品营销趋之若鹜,背后隐藏着的都是一颗颗孤寂的老人心。人们常说,多一个尽责的儿女,就少一个被骗的老人。这里的尽责,其实不只是告诉老人哪些话不能信、哪些事不能做,还指向如何消除其内心的孤独感,促进其知识素养的有效提升。“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 ”今天,子女孝顺不仅仅是物质赡养,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事实证明,对于伴随互联网长大的我们而言,帮老人多装备几个“技能包”,为他们编织一
29、张厚实的精神防护网,并非难事。从绘制图文并茂的“ 微信操作说明书” ,到教父母熟练使用各种出行软件,来自后辈的“ 文化反哺 ”,既能避免老人因知识脱节而被边缘化,也能大大减缓其身处数字时代的寂寞空虚。试想,如果子女多花点心思,引导父母化解内心的焦虑,老人怎么还会听信那些不着边际的吹捧与忽悠?增进老年生活的幸福感,既少不了子女的精心照顾,也离不开社会治理方式和能力的改进。有位年过七旬的老读者,曾给人民日报来信,反映许多助老活动,仅限于学习雷锋日、重阳节、春节那几天。这正说明,营造良好养老环境,仅有宏大叙事是不够的,也要写好每一个章节。具体到保健品营销乱象,不少老年人从正规的医疗渠道无法得到满意的
30、保健服务,才使伪科学活动、伪健康讲座有了滋生的土壤。只有在不断提高监管精准度的同时,为老年人创造更加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环境,他们才有可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健康消费观,逐渐形成“慎买保健品,有病去医院 ”的行为自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老人来说,被人牵挂、被人需要的感觉是*有价值的,也是 *重要的心理支撑。无论是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服务,还是开拓参与社交活动的渠道,从长远来看,鼓励老人融入信息时代,在参与中丰富生活、感受快乐,用“有事干” 打掉内心的失落感和不安全感,正是提高其“防套路”能力的治本之策。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谁都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受骗上当,加大对
31、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用心填补老人的“心灵空洞” ,类似 “代天下儿女尽孝”的虚假宣传标语,才不会成为他们缓解孤独的兴奋剂。九:课后服务改革应追求多赢结果孩子下午三四点钟就放学了,家长没办法按时去接,长期为此揪心挠头。为解决这一现实困难,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明确中小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同时强调,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3 月 7 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时也表示,为此将考虑实行弹性放学时间。时评:相比社会
32、上形形色色的托管班,让中小学校主动承担课后服务责任,或许更能让家长放心。然而,把课后托管的责任放到学校,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防止变相“补课”,其次是如何厘清学校的责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过去几年间,包括南京、北京、长春、上海、成都、青岛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已经开始了弹性离校的试点工作,*把少年宫的活动搬入学校和课后一小时“ 课外活动计划”“家委会托管工作”等多种形式,探索课后服务的具体实施路径,切实解决学生放学照顾的难题,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但如何确保政策落实不走形,还是让教育主管部门颇费脑筋。尽管国家和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但在当下补课还是有着
33、巨大的现实需求,或明或暗的补习班许多都得到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在此前的试点中,如何对教师的额外劳动合理给予补贴,是一个尚未完全破解的难题。 意见提出,*“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这一办法在实践中能不能立得住,还要看具体议价过程的合理性及当地政府的补贴能力。可见,在这一课后服务政策即将在全国范围普遍推行之际,提前规避服务与补课界限不清、提防课后自主异化为学校做主,避免公共服务的初衷被消解或扭曲,并非多虑。事实上,这样的利益调整,仅仅靠立规矩还不够,还必须做好配套能力建设,应追求多赢,不能把一方的受益建立在另一方的受损
34、上,否则就很难形成课后服务工作的合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教师是*关键的角色。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政策不变形、不走样的落实,不可或缺。确保补贴合理到位很重要,从制度上树立对教师劳动的尊重和信任,同样重要。从深层次看,落实好这一政策,还要完成教育从管理向治理的观念转型。这件事,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保证投入、建章立制、督查考核、责任追究、规范管理,顶层设计要做好;合理完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要求,区分好集中学习与课后服务的界定标准,政府部门也责无旁贷。同时要意识到,没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只是政府一头热,这件事很难办好。政府不失位也不越位,促成共同参与、多元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多
35、方共赢,让家长不再为接送孩子而发愁,教师不为额外加班而焦虑,而学校也能用*大的善意去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十:整肃旅游不能单纯“谈业务 ”3 月 27 日,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对社会公布,内容涉及购物市场、旅行社、导游、景区景点、行业协会、监管、政府责任等 7 方面 22 条新规。云南省领导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承诺的这些“云南史上 *严治理措施”,能否尽快有效遏制云南旅游乱象,再次引发高度关注。时评:近年来,因低价游和强迫购物所引发的负面事件,不仅让“彩云之南,旅游天堂” 的美誉多次蒙垢,甚至对云南开放、和谐、安宁的整体形象造成直接伤害。虽然陆续采取了一些整治措施,但大多停留在治标阶段,
36、未能触及旅游市场的深层次问题。据人民网公布的数据,截至 2017 年 2 月,涉及云南的旅游投诉占全国总量的 34.8%,仍居全国* 。治乱首先要找准致乱的根源。 “不合理低价游,高额购物回扣” 的顽疾经常在整治之后又出现反弹,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斩断灰色利益链条,以至于破除旅游市场潜规则,需要省领导发狠话,责问某些嚣张的购物店背后是否“有人” ,直接要求工商、公安甚至纪检部门去查查。这清楚表明,市场乱象背后,有权力之手在寻租牟利;而在诸多旅游纠纷中,也不难看到权力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的影子,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由此被扭曲,市场秩序失范。因此,就不能将旅游市场的整治视为一项单纯的业务工作,而要从
37、落实党政同责,各部门齐抓共管,严肃党纪政纪,强化问责做起。从云南此次公布的整治措施看,除“取消旅游定点购物”“禁止不合理低价游”“建立旅行社黑名单制度”等外,特别强调建立旅游监管履职纪检监察机制,强化属地监管责任,明确州、市主要领导为旅游市场监管*责任人,并明显加大了监督考核问责力度。这体现了管住乱伸手的权力,真正动某些人的奶酪,从而带动行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好转的工作取向。治理旅游乱象,还要与促进旅游转型升级同步。应该说,观光旅游在云南起步早,经过 20多年的发展,2016 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 4.31 亿人次。但与此同时,旅游业的体制、机制却日益陷入游客和门票收入增长的路径依赖中,难以适
38、应旅游需求向高端化、特色化、多元化的转变,急需进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利益藩篱,释放创新动力,早日形成新型旅游业态,才能使云南旅游逐步从低价恶性竞争、靠购物高回扣维持的经营模式中走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这 22 条新规能真正落到实处,云南旅游市场有望逐步回归理性,赴滇旅游的报价将会提高,短期内团队游客人数可能下滑;同时,新旧经营模式转换,利益分配不断调整,旅游行业将迎来一段阵痛期,部分企业将被淘汰出局,部分不适应的旅游从业人员也将面临重新就业,这是产业转型升级必然付出的代价,业内外对此已有共识。政府和社会在以积极心态迎接新变化的同时,需要主动及时化解转型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将阵痛降到*
39、低程度。在 3 月 27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云南有关部门负责人再次承诺,确保在一年内旅游市场秩序根本好转。决心如果能够化为转变,必将产生辐射效应。云南面临的问题,相关各省区市也多少存在。云南不应成为整治的孤岛,各地方也不应等着旅游热起来、问题疼起来之后才行动。全面小康,不能落下旅游质量和群众体验的提升,真心希望全国旅游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越来越少。十一:弘扬传统文化应立足大教育今年全国两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次成为热点,代表委员们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比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从教育着手”“传统文化要进校园”“对各级各类学校教材进行修订,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等。时评:传承优
40、秀传统文化确实应当从学校教育着手。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打底色工程”,也是“铸魂工程”,学校教育无疑是重要阵地。但也应当看到,在向全球化、信息化和终身学习社会迈进的今天,教育的范围不可窄化,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不能仅仅框定在学校教育层面,而应立足大教育。如今,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社区、企业、家庭、公共文化机构等都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重要教育场所。许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校外教育机构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美国为了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艺术与人文素养,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对接融合,博物馆教育已成为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学校课
41、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德国对青少年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只是停留在学校教育层面,在社会教育机构中,甚至在社区的文化活动中也纳入相关主题,形成了“国家、机构、社会、社区、个人来共同实现教育目标”的综合育人体系。传统文化教育应当融入开放的、丰富的社会教育之中。目前,我国由政府投资兴建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共 1 万多所,许多校外教育机构都在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发适应中小学生需要的传统文化活动项目,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融入体验性的教育活动中,让青少年儿童在活动和体验中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比如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组织的走进古代钱币博物馆活动,除了带孩子们参观,还安排体验制作刀币,*让孩子
42、们了解我国古钱币的发展史和现代科技的进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民族自豪感。此外,以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的校外研学旅行活动,也成为很多地方进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形式和新亮点。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社会共同责任和共同利益机制,大力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协同与配合,形成“无时无刻”“ 无所不在” 和“ 无缝衔接”的传承发展综合育人体系,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贯通校内和校外的时空资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接融合、协同育人,传统文化的铸魂作用才能得到更充分、更全面的发挥。十二:在
43、两会奏鸣里倾听中国故事时序更替,早春时节的中国,即将进入两会时间。这个一年一度的盛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牵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经营小型农场的农场主*关注的是土地流转政策,快递小哥*希望的是完善行业就业保障,家政保洁阿姨*关心的是留守儿童教育 人们都渴望在这里聆听到春的讯息。时评:如果说治国理政是一部恢弘的乐章,那么两会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奏鸣曲。音符之上,倾诉着一个个鲜活的中国故事。这些故事里,有过去与未来的交汇,有梦想与智慧的激荡,有国计和民生的展望。这也是每年的两会,总会被中外媒体聚光灯包围的原因。而解码两会,倾听时代的奏鸣曲,不妨*这样三个 “中国故事”:两会,讲述着民主政治的故事。
44、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一条百米的“部长通道” 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从被追逐围堵,到主动向前发声、零距离反复沟通;从只言片语,到问不避讳、答不避难、干货满满,这些年, “部长通道” 上的变化,折射出政治文明的悄然转变。这是从中国土壤生长出来的民主政治智慧,也是凝聚共识的有效办法。部长们主动发声、与媒体交流,正是为了在消除信息不对称中畅通民意。两会展示的,不仅是政治运行的公开透明,更是公众参与的民主素养。*网络留言, “向总理说句话 ”;研究预决算报告,看看财政的钱花在哪了这些年,两会也激发了越来越多民众的参与热情。透过两会,人们可以直观感受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两会,讲述着人民至上的故事。一位参加
45、过多年两会报道的外媒记者注意到, “每年两会上的焦点,都能成为民众讨论的热点”。从 2014 年的“养老并轨 ”“带薪休假”“向污染宣战” ,到2015 年的“ 没有 铁帽子王”“有权不可任性”“ 互联网 ”,再到去年的“ 工匠精神”“达尔文死海”“海外仓”,每年的两会总会带火一些热词。原因就在于,它们触碰到了群众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堵点。 “舌尖上的安全 ”如何保证?“会呼吸的痛”怎么治理?怎样完善两孩政策配套措施,让一些家庭走出“生还是不生 ”的纠结?众人拾柴火焰高。代表委员,来自人民、根在人民,知道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更知道群众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好药方。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纳群言、广
46、集众智,两会可谓民意直通车。两会,讲述着中国道路的故事。今天的世界,又一次走到了历史的关口:经济增长低迷,“黑天鹅”乱飞,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拉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有人夸张地说, “我们的星球病了”。然而,回望中国发展,脉搏依然强劲,6.7% 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世界经济增长 33.2%的贡献率,生动诠释了什么是 “乱云飞渡仍从容 ”。这样的成绩单,也让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犹如墨水滴入水面,随着涟漪的扩大,影响层面愈来愈广,愈来愈广” 。正因此,“在两会读懂中国”“从北京汲取智慧” ,成为近几年外媒常用的话语。这让两会成为观察中国的窗口,分享发展经验、讲述中国故事的契机。“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两会是倾听十几亿人心声的时刻。代表委员肩负时代使命、承载人民重托,履职尽责不仅关乎“中国号” 航船前行的方向,更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期待各位代表委员以百姓之心为心,发出更多中国好声音,在两会年轮上书写下新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