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行柜面业务风险防范需注意几个“多一点”柜面业务作为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线平台,是客户直接接触金融业务的“门面” 。由于柜面业务的繁琐性,稍有不慎,就容易产生风险点,甚至有可能产生纠纷,影响与客户的关系,进而危及银行声誉。因此,有效地做好柜面业务风险防范,对每一个银行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一、多耐心一点,有效除去客户疑虑笔者曾经碰到过一位老年客户,办理一张无密码定期存单支取业务,柜员在业务办理完毕后与他核对时,他觉得与自己认为的对不上,立马在大厅大吵大闹。后来,经过一番耐心解释和反复沟通,发现他还有一张存单,是他自己记错了,拿错了存单。最后,客户对自己的无理取闹表示非常愧疚,为银行工
2、作人员的耐心细致表示非常满意,他说“人老了,记性也不好,给你们添麻烦了,虽然我不识字,但是就冲你们对我这老头的耐心,钱存你们这我放心。 ”在基层网点客户群体中,像这位老人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他们记性相对较差,而且在农村,很多老年人不识字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有的客户在办理完支取业务后,过一段时间又忘记了,以为自己没有支取又跑去银行,而与银行产生纠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银行,一是要注意保存好原始凭证,并且在办理业务时坚持要客户本人签名,如果是他人代办,则备注说明;二是柜面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柜面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做到“唱收唱付” ,以加深客户印象,这样做,既是保护客户利益,同样也是保护自己。三是建议
3、适当延长保存录音录像时间,目前银行机构监控录像一般设置为三个月滚动删除,对于一些不会签字的客户,如果录像查不到,即使查阅当时客户支取的凭证,上面留的也只是客户摁的指印,凭肉眼很难判断是否为客户本人摁的指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为客户解释的工作难度。二、多留心一点,有效解除银行麻烦现金存取是柜面业务中最常见的一种,基本上银行的柜台上都会放一块“现金当面点清”的温馨提示牌。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业务繁忙时,遇到一些客户着急支取大额现金,一不留心就容易出现争议。笔者也曾遇到这类情况。那天某村支书、会计等多人凭县财政开出的现金支票前来支取 50 万元现金。柜员为客户办理完毕,当面结清
4、。但是过了几天,客户带着盖有本行签章的封签、扎条与现金来到网点,说有一把扎好的钱中少了五张。随行的三人都证明确实如此,要求解决该问题。柜员当即表示,没有这种可能性,随即在请示上级部门后,调阅了监控让客户亲眼看到当天每一把钱都在监控下清点过,数字器上显示得清清楚楚。客户看过监控后,也无话可说,只好解释说可能是自己记错了。一般来说,现金差错会出现两种情形:一是客户在取款时由于银行工作人员失误多拿了钱。在经过与客户沟通,客户仍然拒绝返还的情况下,只要银行能提供证据如监控证明,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回。二是客户在事后说“钱少了”的时候,银行同样要拿得出证据能够说服客户,因此柜面人员应当坚持当面点清付出去
5、的钱款,所有扎把捆钞的流程一定要在监控下进行,即使是调度的整捆现钞,也不能认为是百分百准确,一定要在监控下复核一次。如果确实遇到有些客户支取大额现金,客户明确要求不必现场清点时,银行也应善意地提醒他,最好请客户在支取凭条背面注明“客户要求不清点”并签名确认。三、多注意一点,有效防范柜面风险柜面业务细致而繁琐,为有效防范柜面业务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规范操作流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不难发现,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柜面操作,如“唱收唱付” 、收付都要清点等。在柜面操作中,柜员应做到:核对客户身份证是否与客户一致;核对客户交易凭证;核对电脑屏幕信息;向
6、客户询问交易内容,比如转账的话询问要转多少金额,转给谁。同时像转账这类业务,还要向客户提醒,不要转给陌生人,防止诈骗等这些都确定后,再进行该笔业务,确保客户的钱财不受损失。此外,还要了解清楚柜面风险点,在熟知风险点的基础上,形成操作流程,将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相结合,形成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前台柜员业务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防范人为操作风险,从源头上遏制风险发生。强化教育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坚定不移地强化员工的合规理念教育,持之以恒地强化员工对内部规章制度的学习,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各类操作风险事件和风险提示,开展警示教育,让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明白“能为、不能为”
7、的底线,在办理好每一笔业务时,首先想到“制度规定我怎样做” ,真正让“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入口、入脑、入心、入手,形成“程序至上、合规为本、效益为重”的内控文化和“时时遵章、事事合规、自觉纠错”的合规文化。全面协调合作,夯实风险防范根基。银行工作人员之间要相互监督,相互提醒,避免侥幸心理和盲目信任,如柜员离柜不退出操作界面,现金、重空、印章、印鉴卡等重要物品不按规定妥善保管,办理开户、大额存取款、挂失等未按规定进行联网核查等,如为减少对公客户等待时间而不核对印鉴、随意泄露客户信息等行为,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隐患。银行方面也要加大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各类违规行为实现“零容忍” ,起到震慑一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