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常识.doc

上传人:bo****0 文档编号:3894995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画常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画常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画常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画常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画常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国画常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画在艺术形式上有哪些特点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洋画的黄金分割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洋画的黄金分割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能够很好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同时,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与西洋画也是不一样的。透视是绘画的术语,就是作画的时候,把一切物体正确地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使之有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因透视的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常常称作”远近法“。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

2、定在一个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否则就照不下来。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不得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在用笔和用墨方面,中国画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中国画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诗书画印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中国画特有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工笔,与”写意“对称,简单地说,就是细致写实,亦称”细笔“。其重要的特色是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一种工整细致的密体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

3、,清代的沈铨花鸟走兽画等。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有”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之说,工笔的要求乃属于后者。工笔画的技法有:描、分、染、罩等。所谓描指的是白描,画者分别用浓磨,淡磨描出底稿;分别指用磨色上色,用清水分蕴开来,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染和分是一个意思,只不过用的不再是磨色,而用彩色来分蕴画面;罩色指的是整体上色,比如整片叶子上的绿色。写意,俗称”粗笔“,与”工笔“对称。它是一种通过简练放纵的笔致着重表现描绘对象的意态风神的画法。清代恽寿平说:”宋人谓能到古人不用心处,又曰写意画。两语最微,而又最能误人,不知如何用心,方到古人不用心处,不知如何用意,乃为写意。 “宋代韩拙说:”用笔有

4、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 “前者乃指”写意“。写意技法的特色,在于不着眼于详尽如实、细针密缕地摹写现实,而着重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客观物象的神韵和抒写画家主观的情致。如南宋梁楷、法常、明代陈淳、徐渭,清初朱耷等,均擅长此法。中国画技法名-皴法皴(cn)法,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技法之一。早期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以线条勾勒轮廓,之后敷色。随着绘画的发展,为表现山水中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逐渐形成了皴擦的笔法,形成中国画独特的专用名词”皴法“。其基本方法是以点线为基础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凹凸) ,因地质构造的不同,因地质构造的不同,表现在山石的形貌亦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类型

5、的皴擦方法与名称,一般称为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卷云皴(云头皴) 、雨点皴(雨雪皴) 、弹涡皴、茶叶皴、矾头皴、骷髅(k lu)皴、鬼皮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马牙皴、斫皴、点错皴、豆办皴、刺梨皴、破网皴、折带皴、泥里拨钉皴、拖泥带水皴、金碧皴、没骨皴、直擦皴、横擦皴等。在中国画的山水画中,皴法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真正走向成熟。随着中国画的不断发展,千百年以来皴法已经从基本技法演化成了具有生命和精神的艺术语言形式,它不仅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皴法还体现出不同时代的审美特征。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白描白描,是中国画技法的一种。有单勾和复勾之分。用同一墨色的线

6、勾描整幅画的叫一色单勾。有浓淡不同墨色勾成的,如用淡墨勾花,浓墨勾叶叫浓淡单勾。要求线描准确流畅、生动、笔意连贯。先以浓墨全部勾好,再以浓墨对局部或全部进行勾勒叫复勾,多以加强所描物象的精神和质感。总之,白描具有朴素简洁、概括明确的特点。多见于人物画和花鸟画。中国古代有许多白描大师,如顾恺之、李公麟等。国画的一种画法-泼墨泼墨技法,始于唐代王治(又名王墨、王默) , 唐代名画录 、历代名画记都有记载。王洽喜豪饮,醉后解衣磅礴,激情迸发,用墨泼在绢上,然后根据墨迹的形态,画成山石林泉,云雨迷茫,浑然一体,时人称他为”王泼墨“。后世所谓泼墨法,用指落笔大胆、点画淋漓,水墨浑融、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法。

7、运用这种技法,手笔要大一些。用饱含水的笔头,蘸上浓淡得宜的墨汁,大胆落笔,点拓出山石的形体。运笔要胸有成竹,轻重得宜,可以重笔,也可有飞白,随物形而变化,获得墨色丰富、滋润生动的效果。”十八描“是怎样分类的”十八描“,中国画技法名。中国古代画家曾总结有 18 种描线方法,简称”十八描“。这 18 种方法中,有些描法在唐代以前就有,有些则是以后逐渐总结出来的, ”十八描“约在明朝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后成为传授人物绘画的基本程式。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载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亦见于明代汪硐玉珊瑚网 。清王瀛将其付诸图画,并注明每种描法的要点,现简述如下:(1)高古游丝描:用笔尖园匀细致描出,要用秀劲

8、古逸之气为好。(2)琴弦描:用中锋悬腕笔法,留得住如颤笔皴法,心中相应不乱。(3)铁线描: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无丝毫柔弱之迹方为合格。(4)混描:以淡墨皴衣褶纹,加以浓墨混成之,故称混描。(5)曹衣描:衣褶纹多用直笔紧束,所谓曹衣描笔法最讲沉着。(6)橛头钉描:用秃笔,坚强挺拨中要含有婀娜之意,最忌粗恶。(7)钉头鼠尾描:有大兰叶、小兰叶两重皴法,如写兰叶法。(8)折芦描:此由圆笔转为方笔之法,仍须方中有圆,用隶书为之。(9)枣核描:亦如橄榄描法,石涛画笔中往往有之,是善于学古者唯不可于行迹拘之,多观古画自得。(10)马蝗描:伸屈自然,柔而不弱,无臃肿断续之迹。(11)橄榄描:用笔最忌两头有力

9、中间虚弱,起讫极轻中又极沉着,如敦煌发现唐人佛像正用此意。(12)柳叶描:李后主金错刀书法,忌与浮滑轻薄之习。(13)减笔描:马远梁楷多为减笔以少胜多,少难于多。(14)竹叶描:视芦叶为短,如柳叶为长,仍用金错刀书法,中锋写之。(15)蚯蚓描:春蛇秋蚓以壁作书无骨之弊染险恶太过。尤多近俗蚯蚓当如篆书圆笔为佳。(16)战笔水纹描:战战兢兢之颤,要留而不滑,停而不滞。(17)枯柴描:山水画有乱柴皴,人物衣褶亦有枯柴描,刚中有柔,整而不乱为好。(18)行云流水描:用笔如云舒卷,似水转折不滞。上述各种描法,都是根据历代各派人物画的衣褶表现程式,按其笔迹形状而起的名称。芥子园画谱有示范稿本。中国传统绘画

10、中的一种特殊的画法-指画指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画法,又称指头画、指墨黑。因是手指代笔作画,故称。多是指甲、指背、掌心和指侧并用作画。这种画法历史悠久,据清张彦远画史外传载,始于元代大画家金篷头,其于绢上作画,谓之”手摸绢素“。指画用指主要是食指,次之大指和中指,以配合做粗细线条。中指和无名指适用于大泼墨之涂抹。用这种方法作画,具有浑厚朴拙、变化无穷之妙。如画人物之须发或衣褶之类的细线时,运用较尖的指甲勾勒,可以达到细如毫发,随意飞动的艺术效果。同时,指头和指甲的蓄水有限,且流速又快,需要不间断的蘸水。所以长线多由短线接成,往往出现似断非断的情形,颇耐人玩味。与毛笔相比较,指头更能传其

11、神,易于收到那种神到形不到,韵到墨不到的好处。历史上清代高其佩、近代潘天涛、洪世清所作指画作品影响较大。顾恺之对绘画艺术做出了什么贡献顾恺之(344405 年) ,原名长康,字虎头,出生于晋陵(江苏无锡)一个官僚家庭。年轻时做过官,有机会游览各地的名山大川。他性格诙谐,精通诗文,时人称他”才绝、画绝、痴绝“,画史上关于他的轶事有不少记载。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他的”传神“主张。史书记载,他画人物像,曾数年不点瞳仁,人问缘故,他说:”四肢的美丑,无关于人的奥妙。传神写照,全在眼睛里。 “嵇康送秀才入军诗中有这样的句子:”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顾恺之从绘画角度总结说:”画手挥五弦容易,画

12、目送归鸿意在像外,要把这种意蕴通过绘画表现出来是十分困难的。殷仲堪一只眼瞎了,顾恺之要给他画像,他死活不干。顾恺之劝他说:“你不用怕。我只画你的瞳仁,然后用飞白的方法拂掠,你的眼睛就会像轻云蔽日一样啦。 ”飞白是书法的一种,笔画中露出丝丝白地,如枯笔书写。顾恺之用这种方法画殷仲堪的眼睛,果然非常有神。顾恺之绘画的笔迹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又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通称为高古游丝描。着色则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藻饰。他善于用睿智的眼光来审察题材和人物性格,加以提炼,因而他的画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耐人寻味。顾恺之在绘画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他留下来的论著有论画 、画云台山记等。王维在绘画艺术上

13、有哪些主要成就王维(701761 年) ,字摩诘,祈(今山西祁县)人。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开启了唐代的水墨山水画风,并对后世文人画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从此绘画已不再完全依赖色彩,一种以水、墨作为表现手段的“写意画”逐渐取代了浓艳富丽的重彩,中国画家们更是以毕生的精力研究笔、墨的审美因素,并赋予了原本单纯的表现形式以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美感。 “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唐王维山水诀 ) 。他一生把所有的感情尽情挥洒于山水之间,寄情造意,诗从胸发,画由意出,情景交融,诗画同工,曲意盎然,达到了诗画相融的最高境界。袁安卧雪图是王维的一幅佳作。其中雪中芭蕉的意喻得到后世的推崇

14、,这种超越于生活常理之外的艺术处理,确立了“神情寄寓于物”的表现手段,也进一步深化了“意在笔先”的思维方式。王维好画雪景,也常用剑阁、栈道、捕鱼、山居的描绘:沉静的田园意趣,远离尘世的风景,确实令人有清新脱俗之感;渔人村民的生活作为一种山居野趣,也点缀在悠闲清雅的画面之中。 “富贵山林,两得其趣” ,既是历人名士的渴望,也是王维的向往。王维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开创了诗情画意的境界,诗与画在意境上的交融,赋予了真正的气韵生动的美感,从此诗的情怀进入了绘画,逐渐成了重要的审美标准之一。王维的水墨画风,几乎影响着中唐以后的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全部历史。至少可以说,占据中国古代山水画主流的文人画,都接受了王维

15、的影响。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赞语,奠定了王维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明朝董其昌的文人画理论,把文人画的内涵,全部归宗于王维,称王维是南宗画之祖。中国画史上的名作-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约 910980 年) ,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元宗、后主时任画院待诏。工画人物,用笔圆劲,简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以连环长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此图以手卷形式,一共用 5 个场景-琵琶独奏、六么独舞、宴间小憩、管乐合奏、夜宴结束,描绘了整个夜宴的活动内容。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由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风情。由于作者的细微观

16、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设色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韩熙载面部的胡须、眉毛勾染的非常到位,蓬松的须发好似从肌肤中生出一般。人物的衣纹组织的既严整又简练,非常利落洒脱,勾勒的用线犹如屈铁盘丝,柔中有刚。敷色上也独具匠心,在绚丽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人物服装的颜色用的大胆,红绿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用色不多,但却显得丰富而统一。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服装上织绣的花纹细如毫发,极其工细。所

17、有这些都突出地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工笔彩画的杰出成就,使这一作品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阎立本的人物画有哪些主要特色阎立本(?673 年)唐朝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隋将作少监阎毗第三子。少时好读书。武德时为秦王(李世民)府库直,贞观时为主爵郎中,显庆中任将作大匠,代兄立德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 年)升任右相,封博陵县男,咸亨元年(670年)迁中书令。咸亨四年卒。阎立本人物画的主要特色表现如下:首先是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政治意义。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当时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侧重描绘著名历史人物,用以警示后人,弘扬治国安邦之大业。他曾为唐太宗画像,在凌烟阁画过四功臣像等。这与同

18、代其他人物画家主要服务于宗教的绘画倾向有明显区别。此外,阎立本的线描风格稳重坚实,设色较前代更趋于浓重精细,有时还使用金银作颜料。如果说两晋人物画已由汉代的简朴、稚拙发展为“迹简意淡而雅正” ,那么阎立本则是在此基础上,又将中国绘画向盛唐的“焕烂而求备”推进了一步。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画家。据画史记载,阎立本的作品有六七十件之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为绢本,现存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画的是古代的十三个帝王。其中有刘秀、曹丕、司马炎、杨坚这样的开国明君,也有陈叔宝、杨广这种的昏君;有崇尚佛道之帝,也有毁灭佛法之皇。在表现帝王的形象时,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面容、眼神、眉宇和神情,来刻画不同的个性、气质,以表达作者对前代帝王的评价。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