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两种教法引发的思考 吴江市梅堰实验小学 吴晓雄 在一次校内课堂教学评估中,两位教师在教学 “ 分数的意义 ” (苏教版教材第十册 P73 74)时,采用了如下两种教法: 教法一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分数,请大家说说下面这些图例所表示的意义( P73上的 3 张图)。 生填写后交流(交流略)(师板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 师:上面都是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我们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物体,比如一堆桃子、一批 玩具、一个班级的学生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出示桃子集合图。 师:这张图把什么
2、看作一个整体? 生:把 5 个桃子看作一个整体。(师板书:一个整体) 师:每个桃子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生:每个桃子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 师: 2 个桃子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生: 2 个桃子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二。 师追问:这个五分之一表示什么?五分之二又表示什么? 师出示泥人集合图。 师:这 里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泥人? 生:这里把 8 个泥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 2 个泥人。 师: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生 1: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八分之二。 生 2:我认为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师:为什么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而不是八分之二? 生:因为
3、它把 8 个泥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4 份,所以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师:那么 6 个泥人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生: 6 个泥人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三。 师: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把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以上图例都是把什么平均分? 生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 生 2:还有一个整体。 师:对,无论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一个整体,我们通常叫它单位 “1” 。(师板书:单位 “1” ) 师: 1 为什么要加引号? 生 1:因为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1。 生 2:因为它会有特殊的意义。 生 3:因为它可以表示一个整 体。
4、 师:对,它有特殊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加引号。你能说说,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 “1” 吗? 生 1:我们可以把一个班的学生看作单位 “1” 。 生 2:(受前一位同学的影响)我们可以把整个学校的学生看作单位 “1” 。 生 3:我们可以把一个商店里的苹果看作单位 “1” 。 师:那么什么叫分数呢?请大家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全班汇报。 生:把单位 “1” 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的数叫分数。(师板书) 师:都 是几份,不太合适,我们可以把前面的几份改成若干份。 生: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的数,叫分数。 师:表示一份可以吗? 生:可以的。 师:谁
5、再来说说,怎样的数叫分数? 生: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师:对,这就是分数的意义,大家齐读一遍。 生齐读。 教法二 师: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些什么? 生 1:我知道分数的读法,如 读作五分之三。 生 2:我知道分数的写法,例如 应先写分数线,再写 5,再写 3。 生 3:我知道分数各分部名称: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 师:这样吧,老师请大家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给你们的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 6 块橡皮,8 支铅笔)尽可能多地创造出一些分数。 学生分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生 1:我们小组是把 6 块橡皮平均分成 3 份,每
6、份是 。 生 2:我们小组是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 生 3:我们小组是把 8 支铅笔平均 分成 4 份,每份是 。 生 4:我们小组是把 6 块橡皮平均分成 6 份, 5 份是 。 生 5:我们小组是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 4 份, 2 份是 。 师随机板书:一米长的绳子,一张长方形纸, 8 支铅笔。 师:像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称它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板书:一个计量单位),那么,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什么平均分? 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师:对,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板书:一个物体),那么把 8 支铅笔和 6 块橡皮平均分,又可以称之为把 什么平均分呢
7、? 生 1:把一堆物体平均分。 生 2:把一批物体平均分。 师: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板书:一个整体) 师:指着黑板,我们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称为单位 “1” ,(板书:单位 “1” ),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 “1” ? 生 1:把 100块橡皮看作单位 “1” 。 生 2:把一个班的学生看作单位 “1” 。 师:刚才我们是把单位 “1” 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 1 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那么,怎样的数叫分数呢?请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同桌两人交流,全班汇报。 生 1:把单位 “1” 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的数叫分数。 生 2:把单位 “1” 分成几份,
8、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生 3:不对,应该是平均分。 师:说得对,我们刚才都是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平均分的,那究竟怎样的数是分数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在书上找一找。 生找到后齐读分数的意义。 这两种教法引起了我的 思考。 思考一 “ 呆板的教法 ” 封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教法一还是传统的 “ 学生视听为主 ” 的封闭式教学,教师授课时忠于自己的教案,按 “ 套路 ” 引着学生一步一趋地走教案,诱导学生回答出老师早已准备好的 “ 最好的答案 ” ,直至全部走完。这中间,往往有多处学生可以展现自己思维过程,可以争论、讨论的地方,也就是有多处学生可以创新、应用知识的时机,却都被教师
9、的 “ 教案 ” 给挤掉了。我们都知道,教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它经常与授课时学生的实际表现或状况产生矛盾,如果不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死死地 “ 忠于 ” 自己的教案, 随着课堂的进程,学生学习的热情逐渐被消耗掉了,在这种呆板的教学方法的严重束缚之下,孩子的创造之树将枯萎凋零,想象之鸟将被折翅而不再高翔。 思考二 “ 开放的教学 ” 唤醒了学生的创造欲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 我们的教学方法就应冲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拓宽 “ 开放型 ” 教学的广阔天地。在教法二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六块橡
10、皮、八支铅笔),让学生自己创造分数,学生在创造分数的同时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 了满足。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互补。这一点在课中交流时,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分数就是很好的证明。实践证明,实行 “ 开放的教学 ” 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权,拥有更多的自我探索、自我表现的机会,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 “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 。 思考三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但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材料,它需要每一个教师实践、丰富、完善。在教法一中 ,教师
11、完全是按教材内容编写教案,教学就是 “ 走教案 ” ,学生是在听数学、看数学。而在教法二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使教学内容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真正使学生在 “ 做中学 ” 。在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门前有一块标牌,上面写到: “ 我看见了,但可能忘掉;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 ” 我们提倡 “ 做数学 ” ,而不是看数学、听数学,其道理就在这里。小学生已经具有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有较强的求知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以教材为依据,但又不拘泥于 “ 依纲靠本 ” ,大胆处理教材,使问题情境尽量贴近学生身 边的事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利用自己的
12、经验,探索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掌握学习的本领。 思考四 怎样对待学生的认知基础 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对一个五年级学生来说, “ 分数 ” 的知识绝不是一张白纸。在教法一中,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显然预计不足,认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必须从头学起。在教法二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先让学生说说已经了解的 “ 分数 ” 知识,既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学生已经清楚的知识不必再讲,模糊的、有争议的知识有待讨 论,未知的内容需要重点研究,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却常常被我们忽略。 思考五 “ 打乒乓式的问答 ” 有损无益 在上述两种教法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
13、教师与某一个学生之间一问一答式的对话,其他学生成了 “ 陪客 ” ,顾汝佐老师称这种形式为 “ 打乒乓式的问答 ” 。这种 “ 打乒乓式的问答 ” 最大的弊端是不能启发全班学生参与学习与思考,将集体的学习活动变成了个别考核,更谈不上发掘全班学生智力的潜能。久而久之,会养成与己无关的旁观者的不良学习态度。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真正转变到“ 教师是学生 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 的角色上来。教师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就应当发挥组织者的作用,在每一个学习活动的环节上,都要考虑到如何组织全班学生参与到问题的研究上来。如在教法二中,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活动:尽可能多地创造分数。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要思考什么,怎样解决,结果得多少。在交流中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提出不同见解。这样也就不会出现 “ 打乒乓式的一问一答 ” 了,从而真正做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提高。 吴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 小学数学之家 ” 沈建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