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在 2016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袁贵仁(2016 年 1 月 15 日)同志们: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和教育现代化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和“十三五”教育工作。中央领导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十二五 时期,全国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向同志们特别是长期奋斗在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衷心问
2、候!十三五 时期,望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围绕保障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调整教育结构;进一步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继续提高贫困家庭学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进一步提升教学和研究水平,重视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育更多管用实用的高技能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好关键支撑作用”。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 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深刻阐述了教育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刚刚过去的 201
3、5 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承前启后之年,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意义重大、极不平凡。过去一年,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谋划、统筹安排,精准施策、定向发力,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工作有进展、有亮点、有突破。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从严治党的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章党规特别是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讲好党课,开展专题研讨,深入查摆问题,强化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和建设,举办“全国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学习
4、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精神专题研讨班”,努力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力维护高校政治安全、校园稳定。积极主动配合做好中央专项巡视工作,把巡视作为对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次整体把脉,对干部队伍的一次全面体检,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坚决查处、公开通报。通过巡视,进一步深化了对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峻复杂形势的认识,强化了领导干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领导的责任担当。二是构建育人新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系统出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政策措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修订课程标准、完善课程设置、修订学生守则,建立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5、组织学校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在全国布局 8700 多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制定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构建美育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建立评价制度,评价结果记入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升学评优参考依据。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举办首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5 年创业及参与创业大学生总人数 42.3 万人,比 2014年增长 6
6、.8 个百分点。首批确定 165 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国务院首次将每年 5月第二周设为“职业教育活动周”,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加强家庭教育,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三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按照促进公平、科学选才原则,全面展开、有序推进。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 5 个百分点以内,比 2014 年下降1 个百分点。扩大实施专项计划,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定向录取贫困地区农村学生 7.5 万名,比 2014 年增长 10.5%。全国性高考鼓励类加分项目全部取消,地方性加分项目减少 63%。31 个省份
7、全面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自主招生调整为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重点考查学生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 实际录取比 2014 年减少 52%。通过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到招生计划数的 50%。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其余 29 个省份也陆续制定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 ,首次从国家层面为残疾人参加高考提供便利作出规定。四是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按照分类管理、多样化办学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多部门联合出台政
8、策措施,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新批准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支持有条件的大学走出国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办学。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完善制度入手,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配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 ,这是国家第一个专门就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下发的政策文件,29 个省份出台了实施办法。着力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中央财政核拨奖补资金 22.8 亿元,惠及乡村教师 94.9 万人。扩大实施特岗计划,除连片特困地区外,265 个省贫县也纳入了实施范围,工资性补助标准提高到西部人均每年 3.1 万元、中
9、部人均每年 2.8 万元。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发布普通高中校长、中职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出台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 。研制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 ,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校“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次设立青年学者项目。六是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针对薄弱领域,构建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国务院决定从 2016 年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两免一补”政策,实现相关经费可携带。建立完善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所有省份都制定了高职生均拨款标准,22 个
10、省份制定了中职生均拨款标准。进一步完善国家资助政策,高中阶段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每生每年从 1500 元提高到 2000 元,11 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中职学校农村学生全部纳入助学金范围。国家助学贷款最长期限从 14 年延长至 20 年,偿还本金起始年限由毕业后 2 年延长至 3 年。七是转变教育治理方式。系统谋划管办评分离路径,加快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评价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教育法 高等教育法修正案,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法首次执法检查。全部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清理工作,规范保留的教育行政审批流程,公开行政审批
11、服务指南,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全国绝大多数中小学幼儿园已建立家长委员会。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章程制定核准工作基本完成。在“一市两校”率先启动教育综合改革基础上,22 个省份、 100 多所部属高校完成综合改革方案编制报备工作。重视社会监督和评价,委托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中国残联等单位对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开展第三方中期评估。在第三方开展的国务院部门信息公开测评中,2014 年、2015 年教育部均名列第一。八是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拓展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 ,加强教育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制定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
12、深化沿线国家教育交流合作。全面启动非通用语种等五类国家急需人才培养工作。孔子学院、课堂遍布 134 个国家,孔子学院达 500 所、孔子课堂达 1000 个。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成为发展中外关系的三大支柱。一年来的工作,为“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普及程度快速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迈上新台阶。2015 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75%,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小学净入学率99.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10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普及程度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40%,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
13、均水平。教育公平政策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中央财政投入 1200 亿元,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学点的办学条件。投入 100 亿元支持中西部高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投入 60 亿元支持 14 个没有部属高校的中西部省份建设 1 所有特色、高水平地方高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1302 个县(市、区)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 ,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更好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受教育权利。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
14、建立,全国学生资助资金共计 5564 亿元,累计资助学生 4.1 亿人次,努力保障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 13 年超过 70%。教育内涵发展稳步推进,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全面修订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首次在全国启动义务教育数学、体育质量监测工作。全面对接职业标准,制定并公布 410 个高职专业、230 个中职专业的教学标准。完成全部 92 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制定工作。上海学生在世界经合组织开展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中连续两次获得第一。2013 年我国成为本科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协议成员,标志着我
15、国工程教育认证获得国际认可。我国高校600 余个学科进入世界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百分之一,约 50 个学科进入前千分之一。在刚刚揭晓的 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得 174 项,占通用奖总数的 74.7%。教育改革有序展开,教育活力持续增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取消下放 21 项教育行政审批事项,评审评估评价事项减少1/3。国务院出台 教育督导条例 ,成立教育督导委员会,设立教育督导局,整合监督评估职能,独立开展督学、督政和监测评价工作。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迈出关键步伐,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以高校章程为基础,以学术委员会、教职工
16、代表大会、理事会为支撑的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教育对外开放呈现出出国留学与学成归国同步扩大、来华留学与攻读学位同步增长、 “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步提高的新局面,我国正成为新兴留学目的地国。教育经费投入取得历史性突破,教育保障水平大幅提高。2012 年首次实现 4%目标。2014 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2.64 万亿元,比 2010 年翻了近一番。五年共招聘农村特岗教师 31 万名,为中西部 21 个省份、1000 多个县、3 万多所农村学校补充了新鲜血液。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 85%,数字教育设备和资源覆盖全国全部 6.4 万个教学点。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17、,持续保持和谐稳定良好局面。不断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广大青少年衷心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认同党中央治国理政大政方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坚定。教育系统妥善应对境内外、校内外敏感复杂事端,高校连续 26 年保持和谐稳定局面。教育规划纲要中期第三方评估表明,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这些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规划纲要为统领,汇聚各方力量。牢牢抓住教育规划纲要这张蓝图
18、干到底,最广泛地统一思想,最大程度凝聚共识,上下联动、各方协同,汇聚关心理解支持教育工作强大合力。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工作方针不动摇,保持战略定力。把育人为本作为核心内容,把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两大战略重点,把优先发展、改革创新作为两大重要保障,坚定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贯之、持续用力。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期待作为努力方向,认真解决教育热点问题。择校、减负、高考加分、随迁子女入学升学等群众关切的问题得到缓解,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始终坚持健全体制机制,狠抓工作落地落实。完善分工落实机制,提高落实能力,按照既定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明确实施进度和考核指标,及时跟进检查指导、督导
19、评估。我们始终坚持完善教育治理体系,努力提高治理能力。积极简政放权,重视标准和制度建设,完善学术治理,强化教育督导,发挥社会评价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社会真诚关心、积极支持的结果,是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党组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感谢!向长期以来奋斗在教育一线、为教育事业作出艰辛贡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由衷敬意!二、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教育质量的提高“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十三五 ”规划建议,描绘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新蓝图。我们要在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指引下,认真谋划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人才竞争愈加激烈。世界各国竞相聚焦教育竞争力,纷纷制定出台教育发展规划,强调教育为未来发展做准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出速度变化、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态势,亟需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厚植创新驱动根基。人口结构深度变化,老龄化加快、全面二孩政策对教育供给、布局和结构提出新的要求。要清醒看到,我们的教
21、育还不能很好适应这些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不够,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教育发展还不平衡,结构不尽合理,各级各类教育贯通衔接不够畅通,城乡、区域、校际资源配置存在差距。教育管理水平、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能力还不强,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全社会科学的教育观还未真正树立,实际工作、现实生活中背离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的情况还时有发生。要整体提高 50 多万所学校、2.6 亿学生庞大教育体系的公平和质量水平,全面提升 13 亿人口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我们的任务十分繁重、十分艰巨。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
22、是科学发展,以先进理念引领发展,牢固树立、全面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要创新教育观念,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促进学生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相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要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再少一些计划思维、少一些直接管理,更多一些实实在在的服务,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积极性,激发全社会教育活力。要创新教育内容方式,深入掌握不同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必须形成的核心素养,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掀起一场“课堂革命”,为大众创业、万
23、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以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上,经济社会发展要依靠教育,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学校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层次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区域教育发展上,要加大对中西部教育支持力度,全面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在城乡教育发展上,要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健全覆盖城乡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在普职教育问题上,要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在公办民办教育问题上,要更加注重释放社会力量办学活力,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创新和扩大教育服务多样化供给。以
24、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可持续问题。要深入研究、真正尊重、切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规律办学、按规律育人。要培养师生绿色观念,反对奢侈浪费,崇尚勤俭节约,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要建设绿色文明校园,以朴实、安全、适用为基本原则,杜绝豪华学校,营造浓郁人文环境,积淀深厚文化底蕴,提升办学品质,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扩大系统内部开放共享,校校协同、城乡一体、科教结合、大中小学有机衔接。要主动对社会开放,深化与社会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社会分享教育资源,形成家校共育、学校社会协同的良好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