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生物典型考题精选及解析.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3939115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模生物典型考题精选及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模生物典型考题精选及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模生物典型考题精选及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模生物典型考题精选及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模生物典型考题精选及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11一模生物典型考题精选及解析爱智康高中学科部 钟凯老师转眼时间来到 3 月份,距离高考仅剩不到 100 天,同时也进入了关键的二轮复习阶段。在二轮复习中,生物科目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从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为主变成了以题型考点的练习提升为主。而理综生物最有区分度的考点就是实验和遗传了,尤其是遗传探究的解答题,更是具有压轴效果的。下面为同学们整理了 5 道与实验和遗传相关的一模经典考题和解析,供大家进行练习提高。1.下列对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将组织中提取的 DNA 丝状物直接放入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后冷却变蓝B.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时,若菌液浓度太高,培养基上菌落会相互重叠C.PCR

2、 技术要求反应体系中,要有一种与目的基因互补的 DNA 引物链D.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的蔗糖用葡萄糖代替后不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答案:B解析:将组织中提取的 DNA 丝状物溶解于氯化钠溶液中,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冷却变蓝,不能直接放入二苯胺试剂中,A 错误;2 / 11PCR 技术要求反应体系中,要有两种引物链,C 错误;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的蔗糖用葡萄糖代替后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D错误。故选择 B 选项。2.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 Myc 和 Ras 两种癌基因导入小鼠体内,检测转基因小鼠的癌症发病率,结果如下图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乳腺和唾液腺的癌变率较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可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癌基因导入小鼠体内B.两种癌基因共同作用使细胞更易发生癌变C.只要有 Myc 或 Ras 基因,细胞就会癌变D.Myc 和 Ras 基因的表达没有组织特异性答案:B解析:3 / 11考查分析能力和基因工程相关知识。农杆菌转化法适用于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而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往往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A 错误;由坐标图曲线变化趋势可以明显看出,两种癌基因共同作用使细胞更易发生癌变。B 正确;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导入 Myc 或 Ras 基因后,无肿瘤小鼠数量并未下降至0,而且小鼠是否出现肿瘤还跟年龄有关系,所以并不是有 Myc 或 Ras 基因细胞就会癌变。C 错误;根

4、据题干信息“乳腺和唾液腺的癌变率较高”可知 Myc 和 Ras 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D 错误。故选择 B 选项。3.家兔睾丸中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细胞分裂前都进行 DNA 分子的复制B.每个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都进行联会C.每个细胞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都分离D.每个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中都含性染色体4 / 11答案:D解析:有丝分裂的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 DNA 分子的复制,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前 DNA 不再复制,所以并非每个细胞分裂前都进行 DNA 分子的复制,比如次级精母细胞。A 错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无同源染色

5、体联会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即次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 错误;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C 错误;有丝分裂后的子细胞与母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含 XY 两条性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均得到一条性染色体 X 或 Y 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只含有一条性染色体 X 或 Y 染色体)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产生的子细胞为精细胞,每一个精细胞均得到一条性染色体。D 正确。故选择 D 选项。4.家蚕是二倍体生物,雄蚕的性染色体为 ZZ,雌蚕的性染色体为 ZW 。 研究发现雄蚕比雌蚕食桑量低,产丝率高。为了达到只养雄蚕的目的

6、,科研人员做了下列研究。 5 / 11(1)家蚕幼虫的皮肤正常和皮肤透明受一对等位基因 T 、 t 控制,用正常皮肤的雌蚕与透明皮肤的雄蚕交配,后代中皮肤透明的皆为雌蚕,皮肤正常的皆为雄蚕。由此判断皮肤正常为 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根据这对相对性状可以在幼虫时期淘汰雌蚕。(2)为了更早地进行雌雄筛选,科研人员利用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卵色的一对基因(A 、a)采用下图所示方法培育出限性黑卵雌蚕。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为 ,变异家蚕的减数分裂中能够产生 种配子。用培育出的限性黑卵雌蚕与白卵雄蚕交配,后代 卵发育成雄蚕。(3)为了省去人工筛选的麻烦,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一只特殊的雄蚕(甲) 。甲的

7、Z 染色体上带有隐性胚胎致死基因 b、d 及它们的等位基因。利用甲与普通雌蚕进行杂交,杂交后代雌蚕在胚胎期死亡,可达到自动保留雄蚕的目的。 甲的基因型为 ,其与普通雌蚕杂交,后代雌蚕胚胎期死亡的原因是 。在实际杂交中后代雌:雄1.4:98.6 ,推测少量雌蚕能成活的可能原因是 。6 / 11为能代代保留具有甲的特殊基因型的个体,科学家将 B 基因转接到 W 染色体上构建与之对应的雌性个体(乙) ,其基因型为 ,甲乙交配产生的后代出现胚 胎期死亡的比例为 ,成活个体可保持原种特性。 答案:(1)显性 ZTW、 ZtZt(2)染色体结构变异 4 白(3)Z BdZbD 雌蚕只获得父本的一条 Z 染

8、色体,必定含有一个隐性致死基因,且无相应的等位基因。雄蚕甲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导致产生 ZBD 的配子。Z bDWB 1/2解析:(1)由题易分析出杂交组合为: ZTW(正常皮肤) ZtZt(透明皮肤) ZtW(透明皮肤) 、 ZTZt(正常皮肤) (2)由题知图中变异家蚕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属染色体结构变异。该变异家蚕产生的配子染色体组成类型有 4 种:常染色体(含 A 基因) 、 Z 染色体;常染色体(含 A 基因) 、 W 染色体(含易位片段的 A 基因) ;常染色体(因缺失不含 A 基因) 、Z 染色体;7 / 11常染色体(因缺失不含 A 基因)W 染色体(含易位片段的

9、 A 基因)用培育出的限性黑卵雌蚕和白卵雄蚕交配:aaZW A aaZZ aaZZ (白卵) 、aaZW A(3) 由题中“甲的 Z 染色体上带有隐性胚胎致死基因 b、d 及它们的等位基因”可知甲的基因型可能为Z BDZbd或者 ZbDZBd; 再由“甲与普通雌蚕杂交,后代雌蚕均在胚胎期死亡”可知甲的基因型只能为Z bDZBd,这样,甲后代雌蚕的基因型就只能为 ZBdW 或Z bD,据题意, 这两种基因型均胚胎期致死。 在甲与普通雌蚕实际杂交后代中,有少量雌蚕成活,推测很可能是甲(Z bDZBd)在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 ZBD的配子,基因型为ZBDW 的后代雌蚕可成活。 由题知构建

10、出的乙基因型为 Z_WB,甲的基因型为 ZbDZBd,甲乙杂交后需要保留甲的特殊基因, 可推知乙基因型应该为 ZbDWB, 这样,甲乙的杂交结果为: 甲 ZbD ZBd乙 ZbD WB ZbD ZbD(胚胎致死) 、 ZbDZBd、 ZbDWB、 ZBdWB(胚胎致死) ,后代胚胎期死亡比例为 1/2。 5.帕金森综合征(PD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发性 PD 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一般发病年龄45 岁。(1)图 1 为某早发性 PD 家系图。据图可以初步判断此病的遗传方式为 。8 / 11(2)已知 Parkin 基因编码 Parkin 蛋白,该基因有 12 个外显子(基因中可

11、以表达的部分) ,结构如图 2 所示。对上述家庭六位成员的 DNA 测序分析发现,患者 Parkin 基因的外显子 7 存在序列异常,基因相关区域用 MwoI 酶处理后,电泳结果如图 3(bp 表示碱基对) 。II2 和 II4 电泳显示三个条带的片段长度分别为 272bp、181bp 、97bp ,结果说明,与正常人相比,患者的 Parkin 基因的外显子 7 序列异常的具体改变为 ,从而导致 ,出现图 3 所示结果。据电泳图分析可知患者的 Parkin 基因组成为 (填“纯合”或“杂合” )状态,其致病基因来自 ,该电泳结果不能将 II2 和 II4 患病的遗传基础解释清楚。(3)研究者推

12、测该家系的 Parkin 基因可能还存在其它外显子的改变,利用荧9 / 11光定量 PCR 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相同的 PCR 条件下,设计 4 对荧光引物,同时扩增外显子 4、7、8 、11 ,检测 PCR 产物相对量,结果如图 4。结果显示,患者细胞中外显子 4 的含量为本人其它外显子的一半,说明患者Parkin 基因的外显子 4 有 1/2 是突变的,此变异来自于亲代中的 。外显子 7 的序列改变在此项检测中并没有显现,试分析原因:。请综合图 1、3 、4 结果,解释 II2 患病的原因:。(4)研究发现一些早发性 PD 患者的 Parkin 基因外显子 11 的某位点 G 被 T替

13、换,为研究该突变与 早发性 PD 的发生是否有关,请写出调查研究思路:。若调查结果为 ,则表明该突变与早发性 PD 的发生有关。10 / 11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 缺失 6 个碱基对(碱基对缺失) MwoI 酶切位点消失(无法被MwoI 酶切) 杂合 I2(3)I 1 碱基序列的改变不在引物结合区(碱基序列改变不影响引物与模板的结合和 PCR 扩增过程)患者一个 Parkin 基因外显子 7 碱基对缺失(突变) ,另一个 Parkin 基因外显子 4 突变(4)分别调查若干正常人和早发 PD 患者, DNA 测序(DNA 分子杂交)检测是否发生外显子 11 的这种突变(检测外显子 11 这种突变基因频率)早发 PD 患者外显子 11 突变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解析:(1)患者父母均为正常,无中生有则该病为隐形疾病。如果是伴性遗传,女患者的父亲一定患病,而图中女患者的父亲正常,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2) 由图中电泳结果显示,患者出现三条条带,且对比正常人多出来的第三条条带碱基对长度略低于另外两条之和,故推测患者因为外显子 7 发生碱基对缺失 6 对导致外显子 7 中的 Mwol 酶识别序列消失,因此无法剪切而出现了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