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分析比较作者:贸三 燕海龙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就各国的改革而言都是要改革不适应甚至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就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而言都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本国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所以从改革的动因、方向及目标上看,两种改革方式并没有大的差别。一、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主要观点激进式改革理论,也称之为大爆炸式改革或休克疗法,特指主要以狭义新自由主义与现代货币主义为其理论基础,主张在原计划经济国家实行
2、的,以迅速私有化、自由化、稳定化为手段,以建立自由市场经济秩序为归属的一整套体系。主要观点包括(1)着眼点是经济转轨的终极模式,强调立即实施能达到成熟市场经济终极模式的一整套措施,排斥所有与终极模式不相吻合的中间形态。 (2)强调破坏旧体制,认为旧体制的最终状态毫无价值。 (3)设计了一个理想的资源配置体制,希望一步到位。经济体制是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改革是一个严密的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局部改革不会收到效果。 (4)追求速度。它视速度为摧毁旧体制的工具。渐进式改革理论,采取先易后难, 先表层后里层的改革路径,在旧有制度的框架内渐进、 逐步地对旧体制进行制度创新。主要观点包括(
3、1)转轨是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从而与激进式改革理论所强调的过渡的终极相对立。 (2)渐进式改革的战略强调生产的稳定。他们看来,生产规模的下降比保持更低的经济绩效更坏,因为这会使转轨丧失动力。 (3)把社会看成是一种信息加工手段,任何改革方案最初都是以旧体制下所获得的信息为基础,对于未来,改革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4)不刻意追求速度,认为激进式改革不仅会破坏现有关系,而且会破坏现成的信息贮存。二、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区别1经济转轨的速度不同许多西方的经济学家认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一个危险的雷区。从一种体制向另一体制转换时,存在某种程度的经济衰退和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在转换过程中
4、,两种经济体制并存的状态是体制转换的最危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新 旧体制处于激烈冲突的胶着状态。这时,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建立新体制,使新体制起主导地位,才能尽快摆脱新旧体制并存所造成的混乱和危机。零敲碎打的改革只会延续现存的结构危机。采用激进的改革策略,可以使改革迅速而全面进行,但是对社会 的冲击面比较大,在一定的时期 内会导致生产的急剧下降和居民生活状况的恶化,所 以有些经济学家称某些东欧国家执行的激进改革策略为“休克疗法” 。采用渐进的改革策略,可以避免大的社会震动,减少改革的阻力,但是由于两种体制并存的时期比较长,容易导致腐败和混乱 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育和成长。2.经济改革的步骤不同激进式
5、改革策略主张价格改革先行,迅速而全面地开放价格。而渐进改革策略主张分阶段地逐步调整和理顺价格。赞成激进改革策略的人认为:市场关系的建立,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扭曲的价格体制不纠正,市场关系也建立不起来,而没有真正的市场竞争,价格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为了打破僵局,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先放开价格同时实行外贸 自由引进外国竞争,以加速市场经济的形成。赞成渐进改革策略的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 ,先要培育和发展市场,明确产权关系,对国营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造,然后才能全面放开价格;否则,在先行放开物价的情况下,由于缺乏竞争,国营大型企业可以制定垄断价格,减少生产,以获取超额利润,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6、,经济秩序混乱。3.稳定经济的措施不同激进改革策略认为:经济稳定集中体现在物价的稳定上 ,物价稳定是一切经济稳定的汇合点,稳定宏观经济的首要 目标是克服通货膨胀。为此,激进战略主张采取严厉的紧缩措施,取消补贴,减少预算赤字,控制货币的发行,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致平衡,为经济转轨创造前提。渐进策略信奉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实行贸易自由化和价格自由化。而渐进战略的支持者认为,在过渡时期国家的作用不应当削弱,为了克服经济衰退,政府必须对经济进行干预,扩大对本国产品的保护,继续向国营企业提供信贷和补贴,以避免生产滑坡和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4.改革成本和收益不同渐进式改革的阻力成本和
7、摩擦成本都是时间的正函数。在渐进式改革的初期阶段,改革总成本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总成本会不断增长。在渐进式改革初期阶段,改革的总收益会明显增加,但随着新旧体制摩擦加剧,经济体制运行效率下降,总收益增长开始缓慢,甚至会出现停滞或负增长的局面。渐进式改革收益曲线呈“小波浪型” 。激进式改革阻力成本是时间变量的反函数。由于新旧体制并存时间较短,改革开始阶段存在摩擦成本较大的现象,但旧体制很快被新体制所取代,摩擦成本会急剧下降。激进式改革由于对旧体制实行大手术,经济体制运行暂时失去连贯性,经济增长会明显减缓、停滞,甚至负增长。一旦新体制占据主导地位,并理顺了经济关系,改革收益将大幅度增长。激进式改
8、革收益曲线呈“大波浪型 三、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优劣从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上讲,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任何改革都是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的辩证统一,它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既有渐进式改革的阶段和方面, 又有激进式改革的阶段和方面, 没有只实行渐进式改革方式的改革, 也没有只实行激进式改革方式的改革。质言之, 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本质上是一种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两者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前者有后者的成分, 是后者的必要准备, 后者有前者的特征, 是前者的必然结果。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就是否认改革的发展。只承认渐进式改革, 否认激进式改革, 就是改革上的/ 庸
9、俗进化 87 论 0; 只承认激进式改革, 否认渐进式改革, 则是改革上的/ 激变论 00。而且, 正如量变和质变没有优劣之分一样,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作为改革的基本方法, 本身也无好坏之别, 只在于质变与量变的区别, 但就动因、方向及目标而言, 两者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都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于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孰优孰劣的问题,经济学家争论得十分激烈。以萨克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提倡激进的“休克疗法”,大多数的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一开始对经济转轨也报有很高的热情和希望,以为市场经济很快就能带来生活的改善,恨不得一下子就能完成向市场经济的
10、过渡。从整体上看,独联体和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速度相当快,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价格都已经基本放开,市场经济的框架已初步建立。即使一些试图实行渐进过渡的国家,也由于周边国家放开价格和市场的冲击,不得不匆忙放开价格。改革先行的国家,不仅在同其他改革较迟,正常的经济秩序尚未建立的国家的渐进交往中可以占据优势,而且在吸引西方国家的投资方面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人才、资金和在计划体制下享有国家补贴的低价商品都会流向已经开放,经济改革领先的国家,从而使坚持计划体制的国家经济状况更为恶化。所以,在独联体和东欧国家,渐进的路线一开始就占了上风,甚至像匈牙利这样一个一贯标榜“渐进改革”的国家,也大大加快了经济转轨的
11、速度。但是,匆忙和设计不周的改革,使一些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济严重衰退,于是,许多人又纷纷指责“休克疗法” 。其实,激进战略与渐进战略各有其优点和缺陷,每个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时的起点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究竟采用哪一种方法,应按照自己的国情来决定。一般而论,“休克疗法”适用于宏观经济严重失控,通货膨胀达到恶性程度的情况。重病需用猛药,保守的疗法起不了多少作用。而在市场取向的改革已有多年的基础,宏观经济失衡不太严重的情况下,经济转轨的步骤不妨可以稳妥些。经济体制的转换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都不相同,所采用的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简单地搬用“渐进”或“激进”的概念已不能说明问题
12、,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各种不同战略的交替,混合使用。因此,抽象地争论渐进战略和激进战略孰优孰劣已失去意义,目前只能从实践角度来观察各种不同战略在不同的条件下所产生的效果。四、对激进式和渐进式改革比较分析的总结选择何种经济体制转软方式,如同选择何种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一样,从根本上来说取决千各国的国情,取决于转轨成本与转轨效益的比较,没有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因为不同国家推行改革时所面临的环境和约束条件不同, 改革方式的选择就可能不同。而同一国家推行改革的期间, 它的国情和条件也不是凝固不变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要求使用不同的改革方式。一句话, 到底适用何种改革方式, 一切都应依条件、 地点和时间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