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062510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口腔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黏膜病。临床上以出现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易复发。(一)病因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所致的皮肤黏膜病。HSV 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是发现最早的人疱疹病毒,20 世纪初人们已明确认识到 HSV 及其引起的疾病。20世纪 60 年代发现自口腔 HSV 感染处分离的 HSV 接种到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形成的疱较小,而自生殖器感染处分离的 HSV 同样接种形成的疱较大,因此,当时将形成小疱的病毒称为I 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 ,将形成较大疱的病毒称为 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 。这两种病毒在生物学、血清学和致病性等方

2、面有所不同。型单纯疱疹病毒,主要引起皮肤黏膜感染;11 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病损主要发生在生殖器和肛门。(二)临床表现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最常见的由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以 6 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 6 个月至 2 岁更多,因为多数婴儿出生后,即有对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抗体,这是一种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46 个月时自行消失,2 岁前不会出现明显的抗体效价。(1)前驱期: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发病前常有接触疱疹病损患者的历史。潜伏期为 47 天,以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肉疼痛,甚至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下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唾液,拒食、烦躁不安。经过 l2 天后,

3、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附着龈和龈缘也常出现急性炎症。(2)水疱期: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皆可发生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特别是邻近乳磨牙(成人是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更明显。水疱疱壁薄、透明,不久溃破,形成浅表溃疡。(3)糜烂期:尽管水疱较小,但汇集成簇,溃破后可形成大面积糜烂,并能造成继发感染,上覆黄色假膜。除口腔内的损害外,唇和口周皮肤也有类似病损,疱破溃后形成痂壳。(4)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约需 7l0 天。但未经适当治疗者,恢复较缓慢。患病期间,抗病毒抗体在血液中出现,发病的 1421 天最高,以后,抗体下降到较低的水平,虽可保持终生,但不能防止复发。少数情况,原发感染可能

4、在体内广泛播散,在极少数病例,HSV 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脑膜炎。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原发性疱疹感染愈合以后,不管其病损的程度如何,有 30%50% 的病例可能发生复发性损害。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故叉称复发性唇疱疹。复发的口唇损害有两个特征: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常为多个成簇的疱,单个的疱较少见。损害复发时,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邻近原先发作过的位置。诱使复发的刺激因素较多,包括阳光、局部机械损伤,特别是轻度发热,如感冒等。在许多病例中情绪因素也能促使复发。复发的前驱阶段,患者可感到轻微的疲乏与不适,病损区有刺激、灼痛、痒、张力增加等症状。大约在 10 小时以内,

5、出现水疱,周围有轻度的红斑。一般情况下,疱可持续到 24 时以内,随后破裂,接着是糜烂、结痂。从开始到愈合约 10 天,但继发感染常延缓愈合的过程,并使病损处出现小脓疱,愈合后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着。(三)诊断及鉴别诊断口腔考试网 大多数病例,根据临床表现都可做出诊断。如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和口唇周围可出现成簇的小水疱。疱破后,口腔黏膜形成浅溃疡,口周皮肤形成结痂。复发性感染成人多见,全身反应轻。在口角、唇缘及皮肤出现典型的成簇小水疱。口腔单纯疱疹应与以下疾病鉴别:1. 口炎型口疮 损害为散在分布的单个小溃疡,病程反复,不经过发疱期,溃疡数量较多,

6、主要分布于口腔内角化程度较差的黏膜处,不造成龈炎,儿童少见,无皮肤损害。 疱疹性龈口炎与口炎型口疮的区别 疱疹性龈口炎 口炎型口疮好发年龄发行情况病损特点婴幼儿急性发作、全身反应较重1.成簇小水疱,疱破后成为大片表浅溃疡2.损害扁及口腔黏膜各处包括牙龈、上腭、舌、颊和唇黏膜3.可伴皮肤损害 成人反复发作、全身反应较轻1.散在小溃疡,无发疱期2.损害多发于口腔的无角化黏膜3.无皮肤损害2.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颜面皮肤和口腔黏膜的病损。水疱较大,疱疹聚集成簇,沿三叉神经的分支排列成带状,但不超过中线。疼痛剧烈,甚至损害愈合后在一段时期内仍有疼痛。本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生,愈

7、合后多不再复发。3.手足口病 是因感染柯萨奇病毒 A16、A5、A10 和肠道病毒 EV71 型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病。前驱症状有发热、困倦与局部淋巴结肿大,然后在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现散在水疱、丘疹与斑疹,数量不等。斑疹周围有红晕,无明显压痛,其中央为小水疱,皮肤的水疱数日后干燥结痂。口腔损害广泛分布于唇、颊、舌、腭等处,初起时多小水疱,迅速成为溃疡,经 510 日后愈合。但根据国内外资料,与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相比,由 EV71 型感染引起的疾病发生重症感染的比例较大,病死率也较高,重症病例病死率可达 10%25%,应该引起重视。4.疱疹性咽峡炎 由柯萨奇病毒 A4 所引起的口腔疱疹损

8、害,临床表现较似急性痘疹性龈口炎,但前驱期症状和全身反应都较轻,病损的分布只限于口腔后部,如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处,为丛集成簇的小水疱,不久溃破成溃疡,损害很少发于口腔前部,牙龈不受损害,病程大约 7 天。5.多形性红斑 多形渗出性红斑是一组累及皮肤和黏膜,以靶形或虹膜状红斑为典型皮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黏膜病。诱发因素包括感染、药物,但也有些找不到明显诱因。黏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红斑及水疱。但疱很快破溃,故最常见的病变为大面积糜烂。糜烂表面有大量渗出物形成厚的假膜。病损易出血,在唇部常形成较厚的黑紫色血痂。皮损为常对称分布于手背、足背、前臂,损害为红斑、丘疹、水疱、大疱或血疱等。斑疹为水肿性红斑

9、,呈圆形或卵圆形,可向周围扩展,中央变为暗紫红色,衬以鲜红色边缘,若中央水肿吸收凹陷成为盘状者,称为靶形红斑。(四)治疗1.全身抗病毒治疗(1)核苷类抗病毒药:目前认为核苷类药物是抗 HSV 最有效的药物。主要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和更昔洛韦。原发性疱疹性口炎:阿昔洛韦 200mg,每天 5 次,5 天为一疗程;伐昔洛韦 1 000mg,每天 2 次,10 天为一疗程;泛昔洛韦 125mg,每天 2次,5 天为一疗程。原发感染症状严重者:阿昔洛韦 150mg/(kgd)分次静脉点滴,5 次为一疗程。阿昔洛韦对病毒 DNA 多聚酶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不良反应有注射处静脉炎、暂时性血清肌酐

10、升高,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频繁复发(1 年复发 6 次以上):为减少复发次数,可用病毒抑制疗法,阿昔洛韦200mg 每天 3 次,口服;或伐昔洛韦 500mg,每天 1 次,口服,一般需要连续口服 612个月。(2)广谱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主要通过干扰病毒核酸合成而阻止病毒复制,对多种 DNA 病毒或 RNA 病毒有效。可用于疱疹病毒等的治疗。口服 200mg,每天 34次;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 510mg ,每天 2 次;不良反应为口渴、白细胞减少等,妊娠早期禁用。2.局部治疗 口腔黏膜用药对原发性 HSV 感染引起疱疹性龈口炎是不可缺的,常使用的制剂有溶液、糊剂、散剂及含片。0.1%0.

11、2%氯己定溶液、复方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漱口,皆有消毒杀菌作用。体外研究认为氯己定液对型单纯疱疹病毒的生长有抑制能力,浓度增高,抑制力越强,并对病毒的细胞溶解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体内试验认为 0.2%的氯己定对型单纯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3%阿昔洛韦软膏或酞丁安软膏局部涂擦,可用治疗唇疱疹。还可用溶菌酶片 20mg、华素片 1.5mg 等含化,每天 34 次。唇疱疹继发感染时,可用温的生理盐水、0.1%0.2%氯己定液或 0.01%硫酸锌液湿敷。锌可抑制型单纯疱疹病毒 DNA 聚合酶,进而直接影响病毒的复制。抗生素糊剂,如 5%金霉素甘油糊剂,或 5%四环素甘油糊剂局部涂搽。3.支持疗法

12、 急性疱疹性龈口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必要时可采取卧床休息,供给足够的营养。消除继发感染和减轻局部症状。若有高热,严重的继发感染,应使用全身抗菌治疗,酌情予以对症处理。4.中医药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属于口糜的范畴,是由脾胃积热上攻口舌、心火上炎或再兼外感风热之邪而致病。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相应地辨证施治。疱疹性口炎也可局部应用中成药,如锡类散、冰硼散、西瓜霜等。HSV-1 引起的疱疹性龈口炎预后一般良好。但有极少数播散性感染的患者或幼儿可引起疱疹性脑膜炎。(五)预防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均因接触单纯疱疹患者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可经口-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皮肤、黏膜、眼角膜等疱疹病灶处传染

13、。单纯疱疹病毒的活动感染患者与无症状的排毒者,他们的唾液、粪便中皆有病毒存在。故本病患者应避免接触其他儿童与幼婴。复发性单纯疱疹感染的发生是由于体内潜伏的单纯疱疹病毒被激活以后引起的,目前尚无理想的预防复发的方法,主要应消除诱使复发的刺激因素。第二节 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念珠菌病是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口腔黏膜疾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生菌群失调或免疫力降低,而使内脏、皮肤、黏膜被真菌感染者日益增多,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长期慢性口腔念珠菌病还有恶变的可能,应引起重视。口腔念珠菌病中白色念珠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一)病因念珠菌是一

14、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酵母样真菌,有学者译之为假丝酵母菌。迄今为止已发现 200 余种念珠茵。但条件致病性主要有以下几种: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类星形变种、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高里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乳酒念珠菌和 l995 年新发现的都柏林念珠菌等。其中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致病力最强,引起人类念珠菌病的主要是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高里念珠菌,占 60%80% 。近年来报道,念珠菌感染菌种存在变迁趋势,引起念珠菌感染中非白色念珠菌增多,且在病灶中可存在多种致病性念珠菌的混合感染。发病机制和易感因素:虽然健康人可带有念珠菌,但并不发病,当宿主防御功能降低以后,这种非致

15、病性念珠菌转化为致病性的,故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念珠菌引起的感染又称为机会性感染或条件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其毒力、数量、入侵途径与机体的适应性、机体的抵抗能力及其他相关因素。(二)临床表现1.口腔念珠菌病分型 口腔念珠菌病分型尚不统一,可按病损特征及病变部位等分型,目前普遍采用 Lehner(1966)提出的分型标准,即将口腔念珠菌病分为假膜型、萎缩型、增殖型念珠菌病,及与念珠菌感染有关的疾病如正中菱形舌炎、念珠菌唇炎等。(1)急性假膜型(鹅口疮):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但以新生婴儿最多见,发生率为 4%,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鹅口疮病。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

16、。病损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新生儿鹅口疮多在出生后 28 日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自如雪的柔软小斑点,如帽针头大小,不久即相互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并可继续扩大蔓延至扁桃体、咽部、牙龈。早期黏膜充血较明显,故呈鲜红色与雪白的对比。而陈旧的病损黏膜充血减退,白色斑片带淡黄色。斑片附着不十分紧密,稍用力可擦掉,暴露红的黏膜糜烂面及轻度出血。患儿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有时有轻度发热,全身反应一般较轻;但少数病例,可能蔓延到食管和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少数患者还可并发幼儿泛发性皮肤念珠菌病、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2)急性萎缩

17、型(红斑型):急性萎缩型念珠菌性口炎多见于成年人,常由于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而致,且大多数患者原患有消耗性疾病,如白血病、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肿瘤化疗后等。某些皮肤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天疱疮等,在大量应用青霉素、链霉素的过程中,也可发生念珠菌性口炎,因此,本型又被称为抗生素口炎。应当注意的是,这种成人急性念珠菌性口炎以舌黏膜多见,两颊、上腭、口角、唇等部位亦可发生。可有假膜,并伴有口角炎,但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糜烂及舌背乳头呈团块萎缩,周围舌苔增厚。患者常首先有味觉异常或味觉丧失,口腔干燥,黏膜灼痛。(3)慢性肥厚型(增殖型):慢性肥厚型念珠菌性口炎又称念珠菌性白斑,可见于颊黏膜、舌背

18、及腭部。由于菌丝深入到黏膜或皮肤的内部,引起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上皮增生、微脓肿形成以及固有层乳头的炎细胞浸润,而表层的假膜与上皮层附着紧密,不易剥脱。组织学检查,可见到轻度到中度的上皮不典型增生,有人认为念珠菌性白斑病有高于 4%的恶变率,特别是高龄患者应提高警惕,争取早期活检,以明确诊断。本型的颊黏膜病损,常对称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呈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固着紧密的白色角化斑块,类似一般黏膜白斑。腭部病损可由义齿性炎发展而来,黏膜呈乳头状或结节状增生;舌背病损,可表现为丝状乳头增殖。肥厚型念珠菌性口炎,可作为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疾病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见于免疫功能不全综合征和内分泌功

19、能低下的患者。(4)慢性萎缩型(红斑型):慢性萎缩型念珠菌性口炎又称义齿性口炎,多发生于戴义齿的患者。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之腭、龈黏膜,多见于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义齿承托区黏膜广泛发红,形成鲜红色弥散红斑。在红斑表面可有颗粒增生。舌背乳头可萎缩,舌质红。2.与念珠菌感染有关的疾病(1)念珠菌性唇炎:可伴有口角炎或唇炎。患者自诉口干、灼痛及刺激痛。病程数月至数年。本病为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唇炎,多发于高龄(50 岁以上)患者。一般发生于下唇,可同时有念珠菌性口炎或口角炎。(2)念珠菌口角炎:本病的特征是常为双侧罹患,口角区的皮肤与黏膜发生皲裂,邻近的皮肤与黏膜充血,皲裂处常有糜烂和渗出

20、物,或结有薄痂,张口时疼痛或溢血。此种以湿白糜烂为特征的真菌性口角炎,应与维生素 B 缺乏症或细菌口角炎区别,前者同时并发舌炎、唇炎、阴囊炎或外阴炎,后者多单发于一侧口角,细菌培养阳性(以链球菌为主) ;而念珠菌口角炎多发生于儿童、身体衰弱患者和血液病患者。年长患者的口角炎多与咬合垂直距离缩短有关,口角区皮肤发生塌陷呈沟槽状,导致唾液由口角溢入沟内,故常呈潮湿状态,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儿童在寒冷干燥的冬季,因口唇干裂继发的念珠菌感染的口角炎也较常见。(三)诊断明确诊断口腔念珠菌病,除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外,还需要实验室检查证实损害组织中存在病原菌。念珠菌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涂片法、分离培养、组织病

21、理学检查、免疫学和基因诊断等。一般来说,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前三种。1.涂片法 只能发现真菌而不能确定菌种,对于口腔黏膜干燥的患者阳性率也较低。(1)直接涂片:取口腔黏膜区假膜、脱落上皮等标本,涂一薄层于载玻片上,滴入10%KOH 溶液,微加热以溶解角质。光镜观察,可见折光性强的芽生孢子和假菌丝,从而在数分钟内提供念珠菌感染的证据。(2)革兰染色:用棉签或竹片刮取损害组织后趁湿润时固定,常规革兰染色呈阳性。(3)PAS 染色:标本干燥后用 PAS 染色,芽胞呈红色,假菌丝较蓝,较便于观察。2.培养法 将标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经 34 日后,形成乳白色圆形突起的菌落。若接种在玉米琼脂培养基上,则菌

22、落发育更旺盛,中心隆起。镜检若查见厚壁孢子,可确诊为白色念珠菌。(1)棉拭子法:用棉拭子在病损区取材。(2)唾液培养法:收集非刺激性唾液 l2ml 接种。(3)含漱液浓缩法:取 1ml 灭菌磷酸盐缓冲液充分含漱 l 分钟,离心后弃上清,取1ml 接种。(4)纸片法:应用选择性培养基与化学指示剂吸附于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印制的圆片,取刮片标本接种其上,37培养 24 小时,可出现棕黑色菌落。3.免疫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和非刺激性混合唾液的抗念珠菌荧光抗体。因存在较强的免疫交叉反应性,故假阳性率(误检率)较高。4.活检法 对于慢性或肥厚性损害可进行活检,将组织切片用 PAS 染色,镜下可见

23、增生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间有芽生孢子和菌丝。5.基因诊断 近年来,分子水平的研究使得对念珠菌的认识突破表型鉴定的局限,应用基因分型方法对念珠菌进行种间鉴别和种内分型,为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更能反映物种本质的工具。(四)治疗口腔念珠菌病以局部治疗为主,但严重病例及慢性念珠菌感染常需辅以全身治疗才能奏效。1.局部药物治疗(1)2%4%碳酸氢钠溶液:用于哺乳前后洗涤口腔,以消除能分解产酸的残留凝乳或糖类,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可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轻症患儿不用其他药物,病变在 23 天内即可消失,但仍需继续用药数日,以预防复发。也可用本药在哺乳前后洗净乳头,以免交叉感染或重复感染。(2)

24、甲紫水溶液:口腔黏膜以用 0.5%浓度为宜,每日涂搽 3 次,以治疗婴幼儿鹅口疮和口角炎。(3)氯己定:0.12%溶液或 l%凝胶局部涂布,冲洗或含漱,也可与制霉菌素配伍成软膏或霜剂,其中亦可加入适量曲安奈德,以治疗口角炎、义齿性口炎等(可将霜剂涂于基托组织面戴入口中) 。以氯己定液与碳酸氢钠液交替漱洗,可消除白色念珠菌的协同致病菌革兰阴性菌。2.抗真菌药物治疗口腔助理医师考试 (1)制霉菌素:局部可用 5 万l0 万 U/ml的水混悬液涂布,每 23 小时一次,涂布后可咽下。也可用含漱剂漱口,或制成含片、乳剂等。儿童(12 岁)口服 l0 万 U/次,每日 3 次;成人口服 50 万l00

25、万 u/次,每日 3次。(2)眯康唑:散剂可用于口腔黏膜,霜剂适用于舌炎及口角炎,疗程一般为 10 日。(3)氟康唑:为新型广谱高效抗真菌剂。成人首剂 200mg/d,以后每日 1 次,每次l00mg,疗程至少 2 周。(4)对氟康唑耐药的感染可以选用伊曲康唑治疗,l00mg/d,疗程为 l014 日。3.综合性治疗 除用抗真菌药物外,对身体衰弱,有免疫缺陷病或与之有关的全身疾病及慢性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常需辅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综合治疗措施,如注射转移因子、胸腺肽、脂多糖等,补充铁剂、维生素等。4.手术治疗 对于念珠菌性白斑中的轻度、中度上皮异常增生,经以上药物治疗后(疗程可达 36 个月) ,

26、可能逆转或消失。对于此种癌前损害,在治疗期间应严格观察向斑的变化,定期复查,若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患者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应考虑手术切除。(五)预防1.避免产房交叉感染,分娩时应注意会阴、产道、接生人员双手及所有接生用具的消毒。2.经常用温开水拭洗婴儿口腔,哺乳用具煮沸消毒,并应保持干燥,产妇乳头在哺乳前,最好用 1:5000 盐酸氯己定溶液清洗,再用冷开水拭净。3.儿童在冬季宜防护口唇干裂,改正舔唇吮舌的不良习惯。4.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均应警惕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特别要注意容易被忽略的深部(内脏)白色念珠菌并发症的发生。口腔粘膜病 第一章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27、口腔助理医师试题一、A11、下列药物中,不能用于口腔念珠菌病局部治疗的是A.2% 4%碳酸氢钠B.西地碘C.制霉菌素、咪康唑D.肤轻松软膏E.龙胆紫水溶液2、最接近急性红斑型念珠菌型口炎的临床表现的描述是A.病损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B.病损区黏膜表现为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固着紧密的白色角质斑块C.病损区黏膜呈亮红色水肿,或见斑点状假膜D.病损区黏膜充血糜烂,舌背乳头成团块萎缩,周围舌苔增厚E.病损区黏膜出现珠光白色网纹伴充血3、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多发于A.老年人B.青少年C.新生婴儿D.更年期妇女E.40 岁左右的中年人4、念珠菌性口炎临床上可分为以下 3 型A.急性

28、假膜型、急性红斑型、慢性肥厚型B.慢性肥厚型、急性红斑型、溃疡型C.急性假膜型、急性红斑型、充血型D.急性假膜型、急性红斑型、坏死型E.急性假膜型、急性红斑型、萎缩型5、口腔念珠菌病按其主要病变部位可分为A.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念珠菌口角炎、雪口病B.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念珠菌口角炎、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C.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义齿性口炎、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D.增殖型念珠茵口炎、念珠菌唇炎、一念珠菌口角炎、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茵病E.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抗生素口炎、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6、雪口病的病因是A.链球菌感染B.结核杆菌感染C.B 族维生素缺乏导致的营养不良D.口腔念珠菌

29、感染E.病毒感染7、人类口腔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是A.热带念珠菌B.假热带念珠菌C.克柔念珠菌D.白色念珠菌E.近平滑念珠菌8、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口腔感染性疾病的是A.带状疱疹B.复发性疱疹性口炎C.口腔结核D.鹅口疮E.复发性阿弗他溃疡9、下面哪项是球菌性口炎的治疗方法A.口服酮康唑:成人剂量为每日 1 次口服 200mg,24 周 1 个疗程B.注射干扰素或转移因子,口服止痛药物C.注射链霉素每日 0.5g,或异烟肼每日 0.1g 局部封闭,每日或隔日 l 次D.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局部可用氯己定漱口剂E.全身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10、下面哪项描述不是球菌性口炎的临床表现A.口腔黏膜充血

30、,局部形成糜烂或溃疡B.溃疡或糜烂的表面上覆盖假膜C.口腔黏膜出现白色网纹样病变D.患者唾液增多,疼痛明显E.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11、球菌性口炎的主要致病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乳酸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链球菌C.脑膜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淋球菌E.溶血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淋球菌12、带状疱疹的致病病原微生物是A.支原体B.衣原体C.真菌D.病毒E.细菌13、下面哪项描述是带状疱疹的主要临床表现A.单侧性皮肤-黏膜疱疹,沿神经支分布及剧烈的疼痛B.成簇

31、小水疱,疱破后行成大片浅表溃疡C.散在小溃疡,无发疱期D.口腔黏膜突然发生广泛的糜烂E.口腔黏膜充血,局部形成糜烂或溃疡14、下列药物中,不适用于口腔单纯性疱疹治疗的药物是A.聚肌胞B.利巴韦林C.强的松D.干扰素E.阿昔洛韦15、下面哪项不是急性疱疹性口炎与疱疹样口疮的区别A.好发年龄不同B.性别差异C.前者为急性发作、全身反应较重后者为反复发作、全身反应较轻D.前者病损表现为成簇小水疱;后者病损表现为散在小溃疡E.前者病损可伴皮肤损害;后者病损无皮肤损害16、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复发时易感染的部位是A.舌腹面B.舌背C.软腭D.口唇或接近口唇处E.颊部17、最接近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临床表现是A.白色网纹样病变B.口腔深大溃疡C.红色增殖样变D.白色角化E.较严重的龈口炎18、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发病过程在临床上可分为A.前驱期、水疱期、糜烂期、静止期B.前驱期、水疱期、糜烂期、愈合期C.充血期、水疱期、糜烂期、愈合期D.前驱期、水疱期、静止期、愈合期E.前驱期、充血水肿期、糜烂期、愈合期19、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好发人群是A.老年人B.6 岁以下儿童C.青少年D.更年期妇女E.40 岁左右的中年人20、机体在对抗口腔单纯性疱疹感染过程中,最具作用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