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散性血管内凝血.ppt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4067185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临床输血科临床输血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1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全身微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凝固亢进,形成以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微血栓。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并通过内激活途径激活了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2n 临床上除有原发疾病的表现外,常有广泛性出血、循环衰竭(休克)、微血管栓塞性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以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等 DIC表现。因此, DIC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严重的获得性血栓出血综合征。若不及早诊断和有效

2、治疗病死率极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3概念:致病因子激活凝血系统血液凝固性 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 血小板 激活纤溶系统血液凝固性 出血微循环障碍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4DIC的本质是什么?凝血功能异常!血液凝固性先升高 -表现为微血栓形成再转变为血液凝固性降低 -表现为出血5n 损伤内皮细胞n 激活血小板n 抗凝蛋白减少 n 激活凝血系统n 破坏红细胞 n 释放白细胞促凝物质 n 激活补体系统 一、 DIC的发病机制6损伤内皮细胞n 内毒素n 严重感染n 免疫复合物n 酸中毒n

3、体外循环n 败血症n 游离脂肪酸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致使内皮下组织暴露(一)损伤内皮细胞(一)损伤内皮细胞( 2)引起引起 DIC 的病因的病因7n 使单核 -吞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合成和释放白介素 -1( IL-1),促使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引起发热、中性粒细胞增多,从而损伤内皮细胞。n 炎症反应诱导 T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 TNF), TNF激活中性粒细胞,增强其趋化性,通过内皮细胞 -白细胞黏附分子( ELAM-1)等黏附于内皮细胞上,导致内皮细胞损伤。(一)损伤内皮细胞(一)损伤内皮细胞( 3)内毒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损伤内皮细胞内毒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损伤内皮细胞8n 炎症反应诱导产生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 PAF诱导血小板聚集,释放和脱颗粒,促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发生趋化反应和颗粒内容释放,损伤内皮细胞和发生休克。n 炎症反应时,补体被激活,促进白细胞黏附功能,中性粒细胞释放溶菌酶,损伤内皮细胞。n 内毒素与血小板、白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形成复合物,损伤内皮细胞,致内皮细胞脱落(一)损伤内皮细胞(一)损伤内皮细胞( 3)内毒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损伤内皮细胞内毒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损伤内皮细胞9(二)激活血小板( 1)血小板功能图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