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12章.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4117426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12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12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12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12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12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章的主要知识点:1经济学产生的根源资源稀缺性与人类需要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产生以下四个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4)经济增长。2经济学的定义与经济学的划分(1)经济学的定义;(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经济人假定;(2)经济模型;(3)均衡及其种类;(4)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存量与流量;(5)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6)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4学习经济学的意义一、单项选择1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的区别主要在于( )。 a它们是否有用;

2、b获取它们时,是否要付出一定的费用; c它们价格的高低; d它们的效用高低。2资源稀缺性的含义是指( )。 a资源的数量较少; b获得一定量资源所必须耗费的成本相当高; c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来说,再多的资源也显不足; d资源的价格很高。3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b收入的短期波动; c收入的长期增长; d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4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b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c如何生产; d为谁生产。5西方学者认为,现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都是( )。 a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 b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 c自然经济体制;

3、d混合经济体制。6下列四个命题中,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命题是( )。 a货币数量影响价格水平; b技术水平影响经济增长; c石油价格影响汽车需求; d预算赤字影响储蓄水平。7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实证经济学的命题为( )。 a专家认为我国目前的失业率高达10%; b高失业率在短期没有下降的趋势; c我国的高失业率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 d失业率应该降低到8。8下列命题中不属于规范经济学命题的是( )。a将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支付给穷人能提高社会福利; b不完全竞争市场不能合理配置资源;c资本家的利润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收入分配应该公平。9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它们的数值是

4、否由模型本身决定; b它们的定义域不同; c它们的变化速度不同; d它们是由经济因素决定还是由非经济因素决定。10存量与流量的关系是( )。 a流量决定存量; b流量来源于存量又归之于存量; c存量来源于流量; d存量来源于流量又归之于流量。11( )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a亚当斯密; b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c米尔顿弗里德曼; d阿弗里德马歇尔。12( )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a亚当斯密; b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c米尔顿弗里德曼; d阿弗里德马歇尔。13如果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那么,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这种推理所犯的错误被称为( )。a类比谬误; b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c合成

5、谬误; d后此谬误。14有利于个体或局部的事情也一定有利于总体或全局。这种推理所犯的错误被称为( )。a类比谬误; b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c合成谬误; d后此谬误。15在经济学中,均衡的最主要特征是( )。a经济模型中的各决策主体都有正确的预期; b各种力量势均力敌; c各种变量相对静止不变; d社会福利最大化。二、名词解释1经济资源; 2经济学; 3微观经济学; 4宏观经济学; 5均衡; 6实证分析法; 7规范分析法; 8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9存量和流量; 10静态分析法; 11比较静态分析法; 12动态分析法。13后此谬误; 14合成谬误。三、简答题1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

6、哪些主要弊病?2微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做价格理论?3宏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做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静态分析法和比较静态分析法有哪些异同点?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经济学根源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2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3为什么说“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4学习经济学的意义主要有哪些?5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高于计划经济体制?6萨缪尔森认为,人们在研究经济事物的过程中,常常会犯哪些思维方面的错误?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1需求(1)需求的定义及其分类 (2)需求曲线、需求表、需求规律 (3)影响需求的因素

7、和需求函数 (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2供给(1)供给的定义及其分类 (2)供给曲线、供给表、供给规律 (3)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函数 (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3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及变动(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 (2)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4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弹性的含义 (2)需求价格弹性 (3)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5)需求交叉价格弹性(6)需求收入弹性(7)恩格尔定律 (8)供给价格弹性(9)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10)间接税负担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该商品的( )。 a需求

8、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 2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 a消费者收入变化; b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 c其他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 d消费者偏好变化。 3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将导致( )。 a供给增加; b供给量增加; c供给减少; d供给量减少。 4生产者预期某种商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生产者对该商品当前的供给会( )。 a增加;b减少;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 )上升。 a供给; b需求; c价格; d均衡价格。 6如果商品A和

9、商品B是替代关系,则商品A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 a商品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商品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商品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商品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7( )情况下,均衡价格将只会上升。 a需求和供给都增加;b需求和供给都减少; c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d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降10%,能够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是( )。 a富有弹性的; b缺乏弹性的; c单元弹性的; d不能确定。 9对于低档商品而言,其需求的收入弹性值为( )。 a大于1; b等于0; c小于0; d大于0。10若X

10、和Y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值为2.3,则说明( )。 aX和Y是替代品; bX和Y是正常商品; cX和Y是劣质品; dX和Y是互补品。 11若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值( )。 a相同; b不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依切点所在位置而定。12若需求曲线为正双曲线,则商品价格下降将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上述三种情况均可能。13若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变动时,卖者的总收益会( )。 a不断增加;b不断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14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

11、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 )。 a大大增加;b稍有增加; c下降; d不变。15对一斜率为正且从右向左先与价格轴(纵轴),再与数量轴(横轴)相交的直线型供给曲线,其供给价格弹性值( )。 a.等于0 ; b.等于1; c.大于1; d.小于1。二、名词解释1需求; 2供给; 3均衡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 5需求收入弹性; 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7供给弹性; 8恩格尔定律; 9支持价格; 10限制价格。三、简答题 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有什么区别?2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和总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3为什么说“谷贱伤农”?4为什么说“薄利多销”?四、论述题1试述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及影响供给的过

12、程。2试述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3运用供求理论与弹性原理分析税收负担。五、计算题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505P,供给函数为=10+5P。 (1)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2若市场需求曲线为,求价格P=4时需求价格的点弹性值,并说明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得收益增加。 3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4某消费者消

13、费X商品的数量与其收入的函数关系是:。计算当收入M=6400时的收入点弹性值。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单项选择1b;2c;3d;4a;5d;6c;7d;8b;9a;10b;11b;12a;13d;14c;15a。二、名词解释1经济资源: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叫资源。资源分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必须花费一定代价才能得到的资源叫经济资源,即经济资源有一个大于零的价格。反之,不需花费任何代价就能得到的资源,如阳光、空气等等,叫自由取用资源或非经济资源。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或欲望的科学。简言之,经

14、济学是研究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所谓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率。当资源的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任何一种新的配置在不减少其他人的福利的前提下,不可能增加任何人的经济福利时,资源的配置就是有效率的或合理的。所谓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指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让它们处于闲置状态。3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的分析,研究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说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稀缺资源如何在各部门和各经济主体之间得到合理的配置。4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

15、置的基础上,通过总量(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国民收入、货币存量等等)分析,研究社会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常常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衡量。任何国家的收入在短期总是具有波动的趋势(有时繁荣,有时萧条),在长期则不断增长。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短期波动(失业与通货膨胀)和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故宏观经济学也称作国民收入决定理论。5均衡:均衡原来是物理学中的名词。物理学认为,当某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时,若合力为零,该物体将保持原先的状态不变,这种情况就是均衡。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模型中的所有经济主体都选择了最优决策(人们预期这种决策将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从而不再改变

16、自己决策时的状况。正确的预期,是均衡的基本特征。6实证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是描述与预测经济事物的方法,它研究或回答经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等问题。采用实证分析法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可以用经验数据加以证实或证伪。主要利用实证分析法进行研究的经济学被称作实证经济学。7规范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是一种对经济事物进行主观评价的方法,研究“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等问题,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使用规范分析法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不能证实或证伪。主要利用规范分析法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叫做规范经济学。8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变量究竟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取决于该变量值是否由某个模型本身决定。内生

17、变量是指变量值由模型本身决定的变量;数值不能由模型本身决定而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叫做外生变量。9存量和流量: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变量的数值。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变量变动的数值。流量来自于存量又归之于存量。10静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撇开时间因素,主要研究变量的某种均衡状态与均衡机制。它假定变量从非均衡状态走向均衡状态是瞬间完成的,几乎不化费时间。11比较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撇开时间因素,对变量在不同的均衡状态进行比较研究。它假定变量从一种均衡状态走向另一种均衡状态是瞬间完成的,几乎不化费时间。12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考虑时间因素,研究变量从一种状态走向另一种状态的时间轨迹。13后此谬误:如

18、果仅仅因为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就认为前者是引起后者发生的原因。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被称为后此谬误。实际上,前后发生的两种事情之间可能没有什么因果关系。14合成谬误:有利于个体或局部的事情,也一定有利于整体。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被称为合成谬误。总体不等于局部的机械的加总,有利于局部的事情不一定有利于总体。例如,一位经济主体获得更多的货币,他的境况肯定会改善。但如果所有的经济主体都获得了更多的货币,整个社会的境况不仅得不到改善,甚至将变得更糟。三、简答题1答: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公有制与集中决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主要由政府占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和经济增长等4个基

19、本经济问题由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解决。这种经济体制存在技术与激励两方面的弊病。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由于社会供求信息十分庞杂且瞬息万变,人们无法及时地制定正确的将产品供求衔接好的计划。由于计划赶不上变化,按计划生产,必然导致产品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的弊病。计划经济体制更严重的弊病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人们的收入与工作业绩没有多大关联,当局即使能够及时地制定出将产品的供求衔接得很好的计划,也无法激励人们按照计划进行生产。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必然缺乏效率。2答: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的分析,研究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的

20、决定过程,解释“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即收入如何分配等问题,说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稀缺资源如何在各部门和各经济主体之间得到合理的配置。实际上,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资源的配置过程。一方面,人们总是根据产品价格的高低对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做出相应的选择;另一方面,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收入的分配过程。因此,微观经济学也叫价格理论。由于价格是在市场上形成的,所以,微观经济学又叫市场理论或市场经济学。3答: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总量(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国民收入、货币存量等等)分析,研究社会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常常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衡

21、量。任何国家的收入在短期总是具有波动的趋势(有时繁荣,通货膨胀;有时萧条,失业率上升),在长期则不断增长。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并为减轻国民收入波动,促进国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故宏观经济学也称作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答:静态分析法和比较静态分析法的共同点是都撇开了时间因素,假定变量从一种状态走向另一种状态是瞬间完成的。它们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研究的内容上。静态分析法主要研究变量从非均衡状态走向均衡状态的机制,描述变量在某种均衡时的状态;比较静态分析法研究变量从一种均衡状态走向另一种均衡状态的原因,并对新旧两种均衡状态进行比较。四、论述题1答:经济

22、学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来说,满足欲望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足的。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以下四个基本经济问题的产生。(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不能生产出白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而只能生产那些在当前人们最需要的产品。但是,什么是当前最需要的产品呢?这些产品生产多少最适当呢?这就是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2)如何生产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就必须考虑选择最有效的生产方法,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果。但是,什么样的生产方法才是最有效率的呢?是多用劳动少用资本还是相反?是大规模生产还是小规模生产?是使用

23、A种技术还是使用B种技术?是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这就是如何生产的问题。 (3)为谁生产产品在进入消费之前,先必须进行分配,以确定每个社会成员所能得到的份额。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产品的有限性,使得产品不能按照人们的需要或欲望来分配。那么,社会产品应该按照哪种方式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呢?这就是为谁生产的问题。(4)经济增长资源稀缺性带来的产品的有限性,使得人们目前的生活水平总是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过上更富裕的生活,人们必须谋求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经济学就是为了解决上述四个基本经济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在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24、和经济如何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等问题上,必须做出选择,以便对现有的稀缺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欲望。由此,便引出了经济学的定义。所谓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或欲望的科学。2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假定前提、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等三个方面。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的分析,即通过个量(某种产品的价格、某种要素的价格等等)分析,研究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资源的配置过程。一方面,人们总是根据产品价格

25、的高低对“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等问题做出相应的选择;另一方面,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收入的分配过程。因此,微观经济学也叫价格理论。由于价格是在市场上形成的,所以,微观经济学又叫市场理论或市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总量(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国民收入、货币存量等等)分析,研究社会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常常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衡量。任何国家的收入在短期总是具有波动的趋势(有时繁荣,有时萧条),在长期则不断增长。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短期波动(失业与通货膨胀)和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并为减轻国民收入波动,促进国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提出相应的

26、政策建议。故宏观经济学也称作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互相将对方的研究对象当作自己研究的假定前提。因此,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经济学。第二,由于总量分析必须建立在个量分析基础之上,故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3答:经济人假定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所有经济主体的行为动机和最终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满足或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2)经济主体在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时,都能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以最小的成本追求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他们精于计算,理性从事,不会犯任何错误。故经济

27、人假定常常被叫做理性人假定。(3)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能够极大地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其效果比个人直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效果还要好。 “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选择,以便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欲望的科学。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必要性从本质上来说,根源于个人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无限的欲望。如果人们都不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么,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必要性就不复存在,进而也就没有经济学了。4答:学习经济学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1)了解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运行机制在生活中,你可能对这一事

28、情惊奇不已:在没有任何人指挥与计划的情况下,各地的人们在市场上竟能够轻易地买到每天所需要的各种东西。学习经济学可以使我们理解现实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比其他经济体制在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方面更有效率,并弄懂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汇率变动、失业率上升和政府对经济为什么要干预以及为什么这样干预等很多重大经济问题,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有头脑的选民,投出理性的政治选票。(2)可以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增加自己的效用人在一生中,无论是学习、工作、休闲与娱乐,还是进行政治选举和其他活动,时刻要做出选择(是否考大学、是否好好学习、是否考研究生、是否考公务员、是否结婚、是否要孩子、是否储蓄、是

29、否增加劳动时间等等)。经济学本质上是有关如何正确选择的科学。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自己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3)经济学除了有用以外,它本身是一门充满魅力的科学经济学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博大精深。它运用数学和统计工具,借鉴历史经验,经过缜密的逻辑思维,对各种经济现象和其他社会问题做出理性的解释与预测。被萨缪尔森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越学经济学,人们的兴趣常常会越加浓厚。(4)经济学理论是应用经济学等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国际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会计学等研究领域都以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经济学理论甚至被引入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用

30、于研究人的各种决策行为。学好“经济学”,对于更好地学习各种应用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5答: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与集中决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或社会资源在宪法意义上归全体公民所有,实际由政府代表全体公民行使资源的所有权,所有的企业归政府所有。因此,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基本经济问题,由政府通过编制庞杂的指令性计划决定。国有企业是政府编制的指令性计划的实施者,本质上是政府机构的延伸,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独立的决策主体。这种经济体制由于存在计划不完善与缺少激励机制等两方面的弊病,资源的配置效率很低。为了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各种产品的供给和需

31、求都必须相等。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由于社会供求信息十分庞杂且瞬息万变,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需要较长的时间,人们不可能及时地制定出正确的能够将各种市场供求都衔接好的计划。由于计划本身的缺陷,企业按计划来生产,必然导致市场上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同时长期并存的弊病。计划经济体制更严重的弊病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领导和企业职工的收入是固定的,不与企业完成计划的情况好坏挂钩。因此,即使计划当局能够及时地制定出科学的生产计划,也无法保证人们有足够的积极性来完成计划。由于计划常常不符合现实情况,企业可以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不能完成计划任务进行辩护。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必然

32、缺乏效率。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分散决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主要由私人占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基本经济问题,主要由私人部门自己决定。相对于社会总体生产规模来说,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可以灵活地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来调整生产决策,使得各种产品的供求持续相等,即各种市场持续出清。另外,由于企业归个人所有,为了最大化私人利润,企业主一定会努力经营企业。因此,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避免计划体制下存在的计划不完善与缺少激励机制等两大弊端,其资源的配置效率必然大大地高于计划经济体制。6答:在萨缪尔森看来,人们在研究经济事物的过程中,常常会犯后此谬误、不能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和

33、合成谬误等三种错误。如果仅仅因为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就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这样的逻辑思维错误叫后此谬误。实际上,前后发生的两种事情之间可能没有什么因果关系。例如,在美国,一些人观察到,在商业周期扩张之前夕与扩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工资和价格上升的现象。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这些人主张采用提高工资和价格的方法来治疗大萧条。然而这是无效率或低效率的政策建议。一方面在萧条时期,由于产品卖不出去,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减少,失业率上升,厂商既不会提高产品价格,也不会提高工资。另一方面,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提高也不可能推动经济复苏。因为它们会相互抵消,使得实际总需求保持不变,从而就业率与产

34、量不变。有时,人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不能保持其他相关条件不变。例如,土豆的需求量受其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如肉、蛋等食物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和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土豆的需求量与其价格负相关。但在其他因素也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土豆的需求量不一定与价格负相关。如果在土豆价格上升的同时,一方面,肉、蛋、大米和白面等相对高档的食物的价格也相应上升;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收入大大减少。那么,土豆的市场需求量不仅不会减少,而且会增加。如果一些人由此得出土豆是吉芬商品,其需求量与价格正相关的结论,显然是犯了不能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这个思维错误。有些人认为,既然整体是由

35、众多个体组成的,那么有利于个体或局部的事情,也一定有利于整体。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被称为合成谬误。总体不等于局部的机械的加总,因此,有利于局部的事情不一定有利于总体。例如,在一个国家中,一位经济主体获得更多的货币,他的境况肯定会改善。但如果所有的经济主体都获得了更多的货币,就会发生通货膨胀,整个社会的境况不仅得不到改善,甚至将变得更糟。第二章 需求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a; 5b; 6d; 7c; 8a; 9c; 10d; 11a; 12c; 13c; 14c; 15c。二、名词解释 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

36、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3均衡价格: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市场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该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5需求收入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映程度。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7供给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该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

37、的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8恩格尔定律:指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家庭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降低。9支持价格:指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10限制价格:指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三、简答题1答:需求的变动,是指当商品自身价格不变时,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化所引起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 2答: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1)当1时

38、,即需求富有弹性时,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呈负相关,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2)当=1时,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当=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因此当厂商降价或涨价时,其总收益不变。(3)当1时,即需求富有弹性时,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呈负相关,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当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是增加的,这就是所谓的“薄利多销”。四、论述题1答: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及

39、影响供给的过程可以表述为:(1)商品自身的价格。商品价格是影响供给量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一般情况下,商品供给量与其自身的价格正相关。(2)要素价格、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的生产成本。商品供给与其生产成本负相关;要素价格越低,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越高,单位产品的成本就越低,在商品价格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就越多。(3)厂商对价格的预期。商品的供给与厂商的预期价格负相关:当厂商预期某产品的未来价格上涨时,就会囤积这种商品,从而减少该商品的当前供给;当厂商预期某产品的未来价格将下降时,必然大量抛售,增加这种商品的当前供给。(4)相关商品的价格。某种商品本身价格虽无变动,但与

40、之相关的商品价格变动,也会影响对这种商品的供给。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厂商将转产替代品的生产,这种商品的供给就要减少;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这种商品的供给就要增加。(5)自然条件。很多农产品的供给还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年份,它们的供给都会有所不同。 (6)其他因素。厂商的数量、厂商的规模、信贷难易程度、利率政策、政治局势等,也会对供给产生影响。2答: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可以表述为:(1)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2)均衡价格的形成。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

41、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一般说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均衡的状态会逐渐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的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说明: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面对这种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的市场状况,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数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在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为止。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面对这种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商品短缺或超额

42、需求的市场状况,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数量,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在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由此可见,当时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总存在使实际价格变动的力量,使其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价格。3答:政府的税收有定量税和比例税两种。为了简单起见,下面以政府征收定量税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1)如果政府征收的是定量税,意味着无论商品的价格有多高,政府都在该价格上增加一定的数额作为消费税。无论税收是向消费者征收还是向生产者征收,消费者最终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提供商品时的价格之间存在一个差额,这一差额即为政府征收的消费税的数额。政府征税会使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其移动的距离为征税额(T)(图形略)。(2)征税后的结果,消费者以较高的价格消费较少的商品数量,生产者以较低的供给价格供给较少的商品数量。在短期,间接税由厂商与消费者共同负担,他们各负担多少,取决于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的相对大小。给定供给价格弹性不变,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则消费者承担的税负就越少;给定需求价格弹性不变,供给价格弹性越大,则生产者承担的税负就越少。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五、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