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from one neuron to next 一、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方式 the patterns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from one neuron to next (一 )化学性突触 (Chemical synapse) 又称经典突触 (Classical synapse) 1 化学突触 的结构: 突触小体: A.小体轴浆内有:线粒体;内 含神经递质 neurotransmitter 的大小形态不同的囊泡 vesicle B.前膜 : 突触间隙( Synaptic cleft
2、): 宽 20nm, 与细胞外液相通;神经递 质经此间隙扩散到后膜;存在使神 经递质失活的酶类。 突触后膜 ( Postsynaptic membrane) : 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特异受体、 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后膜对电刺 激不敏感(直接电刺激后膜不易 产生去极化反应) 2 突触 的分类: 根据神经元的接触部位分为: 轴突 -树突式突触 轴突 -胞体式突触 轴突 -轴突式突触 树突 -树突式突触 其它方式:树突 -胞体式突触;树 突 - 轴突式突触;胞体 -轴突 式突触;胞体 -树突式 突 触;胞体 -胞体式突触 等。 特殊部位的突触:如神经 -骨骼肌 接 头等。 根据突触的组合形式分为: 根据
3、突触的传递功能分为: 兴奋性突触 (Excitatory synapse) 抑制性突触 (Inhibitory synapse) (二 )电突触 Electrical synapse 1 结构特点: 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 Gap junction 两个神经元间紧密接触部位膜 间距仅为 2-3nm; 膜两侧胞浆内不存在 vesicle, 两侧 膜上有沟通两细胞胞浆的水相通道 蛋白质,允许带电离子通过; 无突触前、后膜之分,为双向传递 ; 电阻低,传递速度快,几乎不存在 潜伏期。 2功能意义: 使许多 神经元 产生同步性放电或 同步性活动。 (三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Non-synaptic che
4、mical transmission 1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结构: 2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特点: 不存在特化的突触前、后膜结构; 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一个 曲张体可支配多个效应细胞; 曲张体与效应细胞间离一般大于 20nm,远者可达十几 m ; 递质扩 散距离远,耗时长,一般传递时 间大于 1s; 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效应 器细胞有无相应受体。 二、突触传递过程与突触后电位 The process of synaptic transmission & Postsynaptic potential (一 ) 突触传递过程 process of synaptic transmission 1
5、.突触前过程: 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 梢 突触前膜去极化 电压门控 Ca2+ 通道开放 膜外 Ca2+内流入前膜 轴 浆内 Ca2+升高 降低轴浆粘度; 消除前膜内侧负电荷 促进囊泡向 前膜移动、接触、融合、破裂 以出 胞作用形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入间隙。 (囊泡膜可再循环利用) 2间隙过程:神经递质通过间隙并扩散到后膜 。 3突触后过程: 神经递质 作用于后膜上特异性 受体或化学门控离子通道 后膜对某 些离子通透性改变 带电离子发生跨 膜流动 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 产生突触后电位 Postsynaptic potential 。 总之,在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 前末梢去极化是诱发递质释
6、放的关键 因素; Ca2+是前膜兴奋和递质释放过 程的耦联因子;囊泡膜的再循环利用 是突触传递持久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 ) 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记录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RP= -70mV, 电刺激传入纤维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 元发生去极化,产生 EPSP。 随刺激强度增加, EPSP发生总和而 逐渐增大 ,当 EPSP总和达到阈电位 -52mV 时,就在轴突始段出现电流密度较大的 外向电流,从而爆发可扩布性的 AP EPSP产生机制: 突触前神经元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 作用于后膜受体
7、,提高后膜对 Na+ 和 K+, 尤其是 Na+的通透性,导致后 膜局部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记录 IPSP产生机制: 突触前神经元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 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 膜,后膜 Cl-通道开放, Cl-内流, 膜发生超极化; 对 K+的通透性增 加、 K+外流增加,以及 Na+ 或 Ca2+ 通道关闭,膜发生超极化。 3突触后电位的特点: EPSP和 IPSP均属局部电位 等级性:大小与递质释放量有关; 电紧张扩布: 这种作用取决于局 部电位与邻近细胞 RP之间的电位
8、 差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电位差 . 越大,距离越近, 影响越大。 可叠加性 4 EPSP和 IPSP在突触后神经元的整合 ( integration) 同时与多个神经末梢形成突触的突 触后神经元,其电位变化的总趋势 取决于同时所产生的 EPSP和 IPSP的 代数和。 三、突触的抑制和易化 Synaptic inhibition & Synaptic facilitation (一 )突触抑制 1突触后抑制 Postsynaptic inhibition 突触后抑制特点:由抑制性中 间神经元活动引起;突触后神 经元产生 IPSP; 突触后抑制的分类及意义: 传入侧枝性抑制 , 又称为交互抑制
9、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 Reciprocal inhibition 意义: 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 起来。 回返性抑制 (recurrent inhibition) 意义 :使发出兴奋的神经元的活动 及时终止;使同一中枢内许 多神经元之间的活动步调一 致。 2突触前抑制 Presynaptic inhibition 突触前抑制的概念:通过某种生理 机制改变突触前膜活动,使其兴奋 性递质释放减少,造成突触后神经 元产生抑制效应。 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轴 轴 型突触的存在。 图中 A纤维末梢与神经元 C形成突触, 可兴奋该神经元 C; B纤维末梢与 A
10、纤 维末梢形成轴 轴型突触。 B纤维兴 奋可引起 A纤维膜部分去极化。 如先兴奋 B纤维,当 A纤维再有兴奋 AP传 到其末梢时, AP的幅值会相对减小,由 此引起进入 A纤维末梢的 Ca2+数量减少 , A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 , 使 神经元 C的 EPSP变小,达不到阈电位, 造成神经元 C抑制。 突触前抑制产生机制: B纤维兴奋 释放 GABA 激活 A末 梢 上 GABAA受体 A末梢 Cl-电 导 (通透 性 ) Cl-外流 A末梢去极化 传到 A末梢 AP幅值 Ca2+内流入 A 末梢量 递质释放 突触后 EPSP变小 神经元 C抑制。 在脊髓后角初级感觉传入神经元和交 感神
11、经末梢 (相当于图中 A末梢 )存在 GABAB受体 。 B末梢释放 GABA与 GABAB受 体结合 G蛋白介导 A末梢膜上 K+通 道开放 K+外流 Ca2+内流入 A末梢数 量减少。 (或对百日咳敏感的 G蛋白可 阻滞 Ca2+内流入 A末梢 递质释放 ) 除 GABA外,其他递质也能通过 G 蛋白介导影响 K+通道和 Ca2+通道 功能而介导突触前抑制。 突触前抑制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是一种去极化抑制;多发 生于感觉传入路中;需经两个以 上中间神经元多突触传递;产生 的潜伏期长( 20ms); 意义:调制感觉传入活动 (二 )突触前易化 Synaptic facilitation 在
12、与突触前抑制相同的结构基础 上,由于 A纤维动作电位时程延长, Ca2+通道开放时间增加,递质释放 增加,神经元 C的 EPSP变大而产生 的。如:海兔缩鳃反射的敏感化 (sensitization)的产生。 四、突触传递的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synaptic transmission (一 ) 单向或向前性传递 (二 ) 突触延搁 (Synaptic delay), 又称中枢延搁 (Central delay)。 (三 ) 总和 (Summation) (四 )兴奋节律的改变 (五 )易疲劳 (六 )对环境因素变化敏感:突触部 位 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的影响, 如碱
13、中毒、酸中毒、低氧、药 物 等,而发生传递能力的改变。 (七)具有可塑性 (Plasticity): 突触易受 已进行过活动的影响而发生传递 效能的改变,此现象称为突触功 能可塑性。如:突触易化、长时 程增强 (LTP)、 长时程抑制 (LTD) 、 强直后增强等。 五、神经递质和受体 Neurotransmitter & Receptor (一 )神经递质 1神经递质的概念:在突触间起 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 2确定神经递质的条件 3神经调质 Neuromodulator 的 概念及调质的调制作用 神经调质:虽由神经元产生,也作 用于特定受体,但不在神经元间起 信息传递作用,而是调节信息传
14、递 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的一 类化学物质。 调制作用 ( Modulation) : 调质所 发挥的作用称为调制作用。 例:阿片肽对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 甲肾上腺素的调制作用: 作用于 - receptor, 促进末梢 释放 NE, 加强血管收缩。 作用于 - receptor, 抑制末梢 释放 NE, 抑制血管收缩。 4 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 的分类 胆碱类 Cholines: 单胺类 Monoamines: 氨基酸类 Amino acides: 谷氨酸 (Glu), 天冬氨酸 (Asp), - 氨基丁酸 (GABA), 甘氨酸 (Gly)等,前两种为兴奋性氨基酸, 后两种为抑制性氨基酸。
15、 Peptide(肽类 ): 下丘脑调节肽 阿片肽 胃肠肽 其他:血管紧张素 ,血 管加 压素 (VP), 催产素 (OXT), 心房 钠尿肽 嘌呤类 Purine: 腺苷 adenosine, ATP; 脂类 Lipid: 花生四烯酸及其衍生物, 如前列腺 Prostaglandin(PG) 气体类: NO, CO; 5神经递质的共存 戴尔原则: 一个神经元的全部末梢均释放同 一种递质。近年来递质共存现象 的发现突破了这一原则,该原则 应修改。 递质共存现象: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一个 神经元内可以存在,同时末梢也可 释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神经递质 (包括神经调质 )。 如:外周颈上神经
16、节中有些神经元 末梢可同时释放 NE和 NPY(神经肽 Y); 有些腹腔交感神经纤维可同时释放 NE和生长抑素; 递质共存的意义: 协调某些生理过程: 如:支配猫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 ACh 和 VIP共存 : ACh: 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不增加 唾液腺血液供应; VIP: 不引起唾液腺分泌,但增加唾 液腺血液供应,增加唾液腺上 ACh受体的亲和力,从而增强 ACh分泌唾液的作用; 可能与信息的化学编码有关。 ( 4)戴尔原则似应修改为: 一个神经元的全部末梢均释放相 同的递质。 (二 )Receptor(受体 ) 1 Receptor的概念 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 物质(如递质、调质
17、、激素等) 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 的特殊生物分子。一般位于细胞膜 上的 receptor是带有寡糖链的跨膜 蛋白质分子。 2 受体 的激动剂和拮抗剂 Agonist and Antagonist 激动剂: 能与 Receptor发生特异性结合 并 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化学物质 ( 一 般指药物制剂 )。 拮抗剂: 只与 Receptor发生特异性 结合 , 但并不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化学 物 质 (一般指药物制剂 )。 配体 (Ligand): 激动剂、拮抗剂及神经递质、 神 经调质、激素等化学信号物质 统 称配体。 3 Receptor与 Ligand结合的特性 相对特异性; 饱和性; 可
18、逆性; 竞争性 ; 4关于神经递质受体 受体有亚型:对每个配体来说, 有数个亚型。这样同一 ligand 在 与不同亚型受体结合后,可 产生多样化效应。 受体存在部位:受体不仅存在于突 触后膜,而且存在于前膜。大多数 前膜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其作用是 抑制前膜递质的进一步释放,如 NE 作用于前膜 2受体可抑制 NE的释放 。 少数突触前受体能易化递质释放。 受体的分类: 根据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 突触后膜产生生物学效应的 机制的不同,受体分为两类: 与离子通道耦联的受体:此类受体又 称化学门控通道。如: A 位于终板膜和自主神经节节后神经 元膜上的 N型 ACh门控离子通道受体; B 氨基酸类
19、递质的促离子型受体。 通过 G蛋白 和蛋白激酶途 径的受体。 大多数神经 递质受体为此 类受体。如: 自主神经节节 后纤维所支配 的效应器细胞 膜上的受体。 (三 )外周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Peripheral neurotransmitter & Its receptor 1 A h及其受体 在外周神经系统,末梢释放递质 ACh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 Cholinergic fiber。 胆碱能纤维的分布: 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支配骨骼肌血管舒张的交感神经 的节后纤维; 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胆碱能受体: A 胆
20、碱能受体分类: 分 N、 M两类。 N受体:即烟碱受体 Nicotinic receptor, 是配体化学门控通道。 a ACh与其结合所产生的效应称为 烟碱样作用( N样作用)。如: 兴奋自主神经节节后神经元、引 起骨骼肌收缩等。 b N受体又分为 N1、 N2两个亚型。 N1亚型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 神经节节后神经元膜上,又称为 神经元 (节 )型烟碱受体 ; N2亚型分布于骨骼肌终板膜,又称 为肌肉型烟碱受体。 c N受体的阻断剂是筒箭毒碱 (Tubocurarine); N1受体的阻断剂是六烃季铵 (Hexamethnium); N2受体的阻断剂是十烃季铵 (Decamethoni
21、um) a ACh与其结合所产生的效应称为毒蕈 碱样作用( M样作用)。如心脏活动 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 平滑肌收缩、消化腺分泌增加、汗 腺分泌增加、骨骼肌血管舒张等。 M受体:即毒蕈碱受体 Muscarinic receptor b M受体又分为 M1、 M2、 M3、 M4、 M5等亚型。 M1亚型在脑内含量丰 富; M2亚型存在于胰腺腺泡和胰 岛组织,介导胰酶和胰岛素分泌; M2和 M4亚型存在于平滑肌; M3 和 M5亚型作用不清。 c M受体的阻断剂是阿托品 (Atropine) 。 B 胆碱能受体的分布: 分布于胆碱能纤维所对应的突触 后膜上,即: 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神经元
22、细胞 膜上: (N1受体 ); 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所支配的 汗腺腺细胞膜上 : (M受体 ); 交感神经的节后舒血管纤维支配 的骨骼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 (M受体 ); 副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神经元细胞 膜上: (N1受体 );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 应器细胞膜上: (M受体 ); 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骨骼肌终板膜 上 :( N2受体) *: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产生一 种对抗和破坏骨骼肌终板膜上 N2受 体的抗体,使骨骼肌不能接受运动 神经元释放的 ACh的调控而产生肌无 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2 NE 及其受体: 在外周神经系统,末梢释放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纤维称为肾 上腺
23、素能纤维 (Adrenergic fiber)。 肾上腺素能纤维的分布: 除了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交 感神经节后纤维以外的所有交感神经 节后纤维。 肾上腺素能受体: 能与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 NE) 结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但 作为外周神经递质来说,只有 NE。 肾上腺能受体分类及阻断剂: 1受体:哌唑嗪 ; 酚 妥 拉 明 2 受体激动剂 :可乐定 Clonidine。 由 于其可激动 2受体,抑制 NE释放, 因而用于治疗高血压。 受 体 2受体:育亨宾 ; Prazosin Yohimbine Phentolamine 对 1受体 作用强 。 1受体:阿提洛尔 普拉洛尔
24、2受体:丁氧胺 3受体:参与脂肪 代谢。 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心脏病患者应 该用心得宁。 受 体 Propranolol心得安 普 萘 洛 尔 Atenolo氨酰心安 Practolol心得宁 Butoxamine 心得乐 肾上腺能受体的分布: 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 应细胞膜上 (汗腺和受交感舒血管纤 维支配的骨骼肌血管除外 )。但不一 定都有 和 受体,有的仅有 受体 (如,皮肤血管),有的仅有 受体 (如,支气管平滑肌),有的 和 受体均有如,心肌)。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后的效应: A 与受体特性有关: 肾上腺素和 NE与 受体 (主要是 1 受体 )结合产生的平滑肌效应以兴 奋
25、为主,如:血管收缩,子宫收 缩,扩瞳肌(虹膜辐射肌)收缩 等;但也有抑制性的,如小肠舒 张。 肾上腺素和 NE与 受体 (主要是 2受体 )结合产生的平滑肌效应以抑制为主,如 :血管舒张,子宫舒张,支气管舒张等 ;但与心肌 1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是兴 奋性的。 a NE对 受体作用强,对 1受体作 用弱,对 2受体几乎无作用。 NE与 受体结合,使皮肤血管、胃 肠道及肾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 血压上升。(用作升压药) *: NE用于抗休克,提升血压;用于消 化道出血,收缩血管产生止血效应 B 与配体的特性有关:(以其对心血 管的作用为例) b 肾上腺素对 和 受体作用均强。 与 1受体结合:心肌收缩
26、力 ,心 率 心输出量 血压 与 受体结合:皮肤粘膜血管、内 脏尤其肾血管收缩 血压 与 2受体结合:骨骼肌血管、冠脉 舒张 血压 由于对骨骼肌血管的舒张作用抵消 了皮肤粘膜血管的收缩作用,故血 压总的变化不大,只是血流在身体 各部位的重新分布。这样 ,对 1受 体的作用变得突出,故肾上腺素是 强效心脏兴奋药。 c 异丙肾上腺素对 受体作用强。 与 1受体结合 :对心肌有正性变时 、 变力、变传导作用,缩短收缩期和 舒张期。与肾上腺素比较,其加快 心率、加速传导作用较强。 与 2受体结合:使骨骼肌血管舒张,对 冠脉也有舒张作用。在以每分钟 2-10g 速度静脉滴注时,由于心脏兴奋和外周 血管舒
27、张,使收缩压 、舒张压略 , 此时冠脉流量增加;但如静脉注射给药 ,则引起舒张压明显 ,降低了冠脉灌 注压,此时冠脉流量不增加; 舒张支气 管平滑肌作用比肾上腺素略强。 用于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骤停,但冠心病禁用。 C 取决于器官上两种受体的分布情况 : 如器官上有 和 两种受体,其效 应取决于何种受体数量上占优势。 例如:血管平滑肌上有 和 受体,在 皮肤、肾、胃肠的血管平滑肌上 受体数量上占优势, 肾上腺素 产生 的效应是血管收缩;而骨骼肌和肝 脏的血管 受体占优势, 肾上腺素 产生的效应是血管舒张。 (四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Central neurotransmitter & Its receptor) 将在后续课程中结合神经系统 各部分的功能予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