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园田居(其一教案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 力,这节课旨在以学生 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 学生、教 师、文本间的对话 ,来实现对田园诗的把握。理清 由“归”字折射出 的几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从而深入体会陶渊明归隐后 怡然自得的心境。 三维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 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2. 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
2、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他曾饮酒而歌 “ 采菊东篱 下 , 悠然见南山 ” , 他曾为 世人描绘了 “ 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 的世外桃源 , 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 “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 的乡村美景 他的名字是 ?(陶渊明 ,由上可 知 , 他最美的诗情来自田园 , 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归隐田园之后的 其一 。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 (因作 五 柳先生 传 ,谥号“靖节先生” 。被后世人称为“ 百世田园之主,隐逸之宗” 。 祖父、父亲曾做过
3、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 时,家世衰落 ,家境贫寒。他青年 时代曾有建功立 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几做个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 风险,加之政治腐 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于官场 与田园之间,最后, 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 41岁,直到他 63岁去世,终老乡村。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 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 不断得到发展,到唐 代就已形成了田
4、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 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 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挂印回家。从此结束 了时隐时仕、身 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分别从辞官场、聚亲 朋、乐家事、 访故旧、 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而充 实的隐居生活, 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 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 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三、诵读 请同学们欣赏诗歌朗读,同时解决难读的字词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羁鸟 j 荫后檐 y n 暧暧i 墟
5、x 吠 f i 桑颠 di n 樊笼 f n 二、 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听名家范读。 2、自由诵读,根据注释及手头资料疏通课文。 3、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往往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 这个标 题能告诉我们哪 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 四、探究、合作 以“归” 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具体分析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 一词,足见他 对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 “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
6、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 陶渊明既不愿成为 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 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 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 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 ”(实应为“十三年” 用夸大 了的数字,说明 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明确:官场生活。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为何而归? 明确:A 、性本爱丘山( 本性。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 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 。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 误。 (注意炼字“误” 养家糊口 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 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
7、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 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门阀制度:封建等 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后人 就把世代为官的 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到 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 为官的大姓豪族。势力飞扬 跋扈,统治阶级热 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 不愿同流合污,只 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 场生活不适应。“适俗” 就是 适应仕途中繁 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 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 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 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8、屈原 :“固时俗之工巧兮 竞周容以为度” , 而他选择的是 “ 回朕车以复路兮 之未远 制芰荷 以为衣兮 长余 偑 之陆离 ” 追问:所以“性本爱丘山” 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 键的原因呢? 请 同学们继续寻 找文中信息.(提示:点题句是哪一句? 明确:B 、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 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 如果 不归园田就不 能守拙 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 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 良环境的影响而失 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 的现象。 这样, 一
9、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 小结:所以“归园田” 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他沉痛悲吟 ,幡然醒悟到“既自心为 形役”“何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 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词语含 义、特点、情感 明确:(1“羁鸟” 是关在笼中的鸟; “池鱼”是禁在池中的 鱼。 (2特点 :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 如同“羁鸟”、 “ 池鱼” 一般 ,失去自由。(“ 羁鸟”、“池鱼” 是陶渊明自比 (3运用 比喻 说明作者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3、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
10、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明确: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 概括追问: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 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 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 胧,这是美 似仙境的田园, 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 近景 ,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 ,住 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 自由自在的心灵 栖息之所。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 雅美丽! 这里衬
11、 托出 了作者恬然自足、怡然自乐 的愉悦心情。 这正如他自己所歌的“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 书以消忧”,又如刘 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暧暧远 人村 ,依依墟里烟”写 远景 ,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 的。 “狗吠深巷中 ”写远闻, 以动衬 静 ,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 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总之, 这八句话, 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 用 白描 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 由近到远, 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 朴拙自然、宁
12、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 这一切又与 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 倾轧、争斗、混乱、 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宁静和谐的心境。 4、归去如何? 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无尘杂” /有余闲 /久 /复( 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 明确:因为厌恶官场所以更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问,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 鸡鸣狗吠津津乐道, 如数家珍呢? 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的缘故,作者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
13、那就其乐无穷、 俯仰之间处处春了,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 也是对已经开始 的新生活的欣喜之情的外露。 五、总结全文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 情。这种情 绪,用一 个词组来概括叫做“ 返朴归 真” 。第一是“真”, 做人要正直真实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 第二是“朴”, 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慕浮华利禄,而是快意吾心、怡然自乐,恣意游弋,纵情挥洒。这 是一种与污浊 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六:拓展: 1、 陶渊明思想的溯源: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
14、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 庄子持竿不顾。也没有让这两位风尘仆仆的大夫太难堪。 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 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 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 骨而贵” 呢, 还 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 ? 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 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 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 我 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是
15、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 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 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 为什么没有丢失 ? 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2、 赏析山水田园诗 山居秋瞑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 七、作业: 1. 背诵归园田居。 2. 陶渊明的归隐,是否可行?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 欣赏音乐:听羽泉的歌曲归园田居。 这首歌曲正是田园乡谣风格,它仿佛是一泓清泉静静流淌在我们心头,正契合了 我们回归自然、 寻找自我的想法。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