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2008年科技工作情况及2009年工作思路.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14325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美区2008年科技工作情况及2009年工作思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集美区2008年科技工作情况及2009年工作思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集美区2008年科技工作情况及2009年工作思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集美区2008年科技工作情况及2009年工作思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集美区2008年科技工作情况及2009年工作思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集美区 2008 年科技工作 情况 及 2009 年工作思路 集美区科技局 一、 2008 年科技 工作 情况 2008 年,区科技局结合工作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紧密围绕集美区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和“集美区 “十一五”科技发展 专项规划” 的基本思路, 服从服务于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部署, 加大了 各项科技 工作力度,推进了我区科技进步。全区 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明显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 ,产学研、社会发展科技等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1

2、、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升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 围绕 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 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积极引导 我区企业向 高新技术 企业发展,指导和协助企业 开展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申报 工作。 2008 年,围绕国家科技部新发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区科技局在全区企业中广泛宣传、组织讲座、座谈和培训班,深入企业为企业申报认定开展咨询服务工作。目前, 我区通过 新 认定管理办法认定 的 高新技术企业 7家。面对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影响等诸多困难,我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总体仍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我区

3、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 值排在全市各区的前列。 2008 年,全区 31 家企业列入厦门市重点高新技2 术企业; 被确定为最具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 2 家、最具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 3 家 。 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 55.8%。 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快发展,使我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了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 发挥科技计划项目的引导作用,推进企业科技创 新活动开展。 围绕鼓励科技创新及促进我区产业科技进步,按照今年度国家、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指导和协助企业做好申报工作。先后 组织了

4、 国家、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专题 培训和区级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 培训 ,强化了 政策措施引导和科技 项目实施,扶持了一批对促进我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科技项目。 2008年,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等 2项; 列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8 项( 其中火炬计划 3 项、星火计划 2 项、重点新产品计划 2项、中小企业创新 资金 1 项);列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22 项。获得国家、市级科技项目资助资金 2960 万元。 2008 年前三季度共组织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项目 29 项,投入科技三项经费 948 万元。 3、 落实 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若干意见 , 推进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把鼓

5、励 自主创新和 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具体 政策措施纳入“ 集美区 关于 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若干意见 ” 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加以落实 ,先后 对 3 个 新建立的 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项目和 10 项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给予配套资金扶持 ,并对企业 研发机构开展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科技计划立项扶持, 加快了我区研发机构和自主创新型 示3 范企业建设 。 2008 年全区新建立了“ 国家认可实验室” 1 家 ; “国家 级企业技术中心” 1 家;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家; 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1家 ; 厦门市 自主创新型“ 示范企业” 2家、“试点企业” 5 家、“种子企业” 1家。被确

6、定为“厦门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 家。 4、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 。 为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工作, 加大了产学研工作力度,加强了与集美大学、理工学院和华侨大学等院校的联系与合作,鼓励企业与院校开展产学研协作, 加大对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专利成果转化项目和成果对接项目给予优先立项和项目资金倾斜。 先后引导企业与集美大学、理工学院、中科院城环所等开展多个 产学研项目开展合作,并强化了对项目的支持。 例如, “大客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研究”研发项目列入厦门市重点产学研项目。 为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区科技局积极配合区发改局开展省6.1

7、8 成果项目对接,在今年的第六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 ,我区共完成对接项目 57 个,项目总投资 6.12 亿元,涉及制造技术、现代农业、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等行业。其中项目成果类对接 36 项,总投资 5.02 亿元;技术需求类对接 21 项,总投资1.1 亿元。 6.18 成果交易会期间,我区有 4 家企业 参加了项目签约,5 个项目获省 6 18 专项扶持资金。 5、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 培育自主核心技术 。 围绕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加大保护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法规的科4 技宣传力度,在“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咨询宣传活动,组织企业

8、参加专利保护专题讲座、培训班,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立项开展“集美区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调研,积极营造自主知识产权形成和产业化环境, 发挥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企业研发机构的作用,大力支持骨干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促进一批专利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 落实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创 商标品牌 。 2008 年 1-6 月份,全区申请专利数 176 件;获得授权专利数 174 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10 件。 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4项,三等奖 5项。

9、到目前,我区已拥有 2个中国驰名商标企业, 6 个中国名牌产品, 27 个省著名商标企业, 24 个福建名牌产品, 32 个市著名商标企业。 6、持续增加 科技投入,推进 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建设。 围绕推进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 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建设。一是 持续 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 2008年区财政预算安排科技技术创新与研发资金 1337 万元。二是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税收政策。我区 鼓励自主创新税收优惠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具体规定来实施, 落实了 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等政策。 三是利用政府采购制度激

10、励自主创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5 知(国发 20066 号),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 鼓励、扶持自主创新产品的研究和应用,规范政府首购和订购活动,我区贯彻执行财政部关于印发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 2007120 号)。四是引导金融机构对自主创新的支持。 区政府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采取具体措施支持自主创新及产业化。 利用基金、贴息方式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通过安排科技三项费用,以贷款贴息形式,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利用担保方式引导商业性金融

11、机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例如担保公司自今年 4 月份成立以来,为我区的科技型企业 厦门宝龙工业、龙鹏食品、松德电子等企业提供了资金贷款担保,缓解了其融资难的问题,为企业寻求自主创新的道路提供了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促进了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科技投入,加速了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周期。 7、大力发展科普事业, 科技普及活动深入开展。 今年来 ,我区大力发展科普事业,积极推进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普队伍建设。全区二镇四街成立科普工作站,全区56 个村居,社区都建立了“一站、一栏、一员”,初步形成区、镇(街)、村(居)、社区三级科普网络。科普经费逐年增加投入到位。 2008年安 排科

12、普专项经费 63万元,人均 1.5 元。 加快 推进了街道、社区和镇、村的科普网络、科普队伍建设和科普阵地建设。加快科普画廊科普教育基地设施建设。 2008 年科普画廊增加到 50 个,其中高标准画廊 42个,全年画廊共制作出刊科普宣传栏 132 期次。组织本辖6 区内中小学生 8批次,共 560 人次参观科普教育基地。群众性的自主创新和科普活动广泛开展。科技人才活动周以及科技三下乡、科普进社区、科技夏令营 等科普活动 。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携手建设创新型厦门”的科技人才活动周 ; 各社区举办各种科普讲座,科普进镇村 举办了各种农业先进适用 技术培训班期 。引导扶持农技协会。集美区近几年来成立的

13、农技协有:“集美区养峰专业技术协会”“集美区仙灵旗羊业专业合作社”“集美区农富花卉专业合作社”。农技协的发展,为新时期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推进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试点),我区罐口田头村被我市和国家科技部列入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试点)。 一年来科技工作取得进展和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存在问题有: 创新工作力度不够, 产学研合作 还不够广泛, 产学研结合的 工作有待深入 ;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具有带动作用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和市场占有率高的重点高新技术产品不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研发投入普 遍不足, 掌握有核心技术 的 企业不多, 自主

14、创新能力建设工作力度待进一步增强等 。在新一轮跨跃式发展的大形势下,如何适应科技工作改革步伐,加强科技管理规范的建设,提高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以改进。 二、 2009 年 贯彻落实若干意见 的 工作 思路: 1、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市、区)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闽政办 2008 187 号)以及国家、省、市制定的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制订鼓励自主科技创新的具体7 措施,创建集美区良好的区域创新政策环境。重点落实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以及人才政策、财政扶持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等;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

15、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改革和完善科技进步奖励制度;落实厦门市人才引进的各种优惠政策 , 鼓励以企业为主的人才引进 ,营造良好的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尊重人才的政策氛围和社会氛围。 2、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制定的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 持续 加大财政对科 技的投入。 2009 年科技创新与研发资金的预算支出比例比 2008 年提高 0.5%。进一步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税收政策;利用政府采购制度激励自主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对自主创新的支持, 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采取具体措施支持自主创新及产业化。 为企业寻求自主创新的道路提供了政策与资金的支持,推进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

16、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建设。 3、 加大鼓励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 一是 贯彻“扶优扶强、扶自主创新、扶产业配套”的导向,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 提 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二是 对新引进落户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 给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资金 扶持;对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及重大产业化项目进行增资扩产的项目, 给予 科技计划 项目资金 扶持。三是 对成长快、效益好的民营科技创新型企业,在项目扶持、企业融资等方面给予 扶持 政策倾8 斜。优化科技投入结构,扶优扶强,壮大 产业规摸。 4、 加快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一是对引

17、进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 加大鼓励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力度 ;二是围绕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和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发展,加快以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为重点的二次创业,努力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鼓励和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促进产品优化升级和产业聚集 , 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区域优势特色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5、培育创新主体,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一是鼓励和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对产业有扩散带动作用的重点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

18、机构,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研发科技项目给予科研经费资助,增强企业 的原始创新能力;二是优先扶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把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开发以及专利成果转化项目作为重点优先扶持项目,促进一批专利技术实施转化;三是 培育一批 “厦门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厦门市自主创新试点企业”等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争创驰名品牌、重点新产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技术人才、开发新产品、拓发新产业,促进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和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6、 集成科技资源,构建产学研互动平台。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互动的技术研发与开放集成创新平台,致力于把集美文教区发9 展成为一个应用 型高校

19、云集的人才培养基地,一个教育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主要基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新的更高平台。一是利用中科院在厦门启动“院地科技合作工程”的有利条件,依托集美文教区的人才、科研设备、技术成果等资源环境,发挥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的区位优势,以“创新、产业化”为主线,以建设技术转移体系为体系为支撑,通过完善技术、人才、资本三大要素的结合,为海峡两岸从事数码科技及相关行业的中小科技型企业研发及产业化搭建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产学研结合与互动等为载体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吸引高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项目集聚,促进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二是发展以项目为基础的产学研合作,引导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

20、学研协作,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大学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促进知识流动、人才培养、科技资源的共享,落实一批市地校产学研协作项目和省“ 6.18”成果对接项目,做好牵线搭桥和服务工作,强化对科技成果对接项目的支持。 7、实施现代服务业科技示范工程。 一是在现代物流、数字媒体、数字旅游等领域,开展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与应用推广,培育若干个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二是重点突破供应链管理技术、现代物流过程优化与监控技 术等关键技术,鼓励扶持现代物流管理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改变制造与流通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产业运作效率。三是建立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高度重视社会资源整合与协同,注重调动全

21、社会的积极性,综合利用社会各方面的优势服务和技术资源,形成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10 要发挥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推动、促进现代服务业科技成果研究和应用转化,在现代服务业相关领域引导并建立现代物流等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发挥我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的作用。 8、发挥区位优势,促进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 充分利用集美、杏林两个台商投资区的优势,两岸科技交流和合作的有利资源,加强集美区与台湾两地在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方面的信息交流,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的引进;制定有利于吸引台商在集美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政策,探讨建立两地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分工与合作新关系,

22、共建集美与台湾大型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生产和研发基地,着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9、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新农村建设 提供 科技支撑。 围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利用现有的经济基础、科技创新成果发展集约、高效、多重功能复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强化农业科 技培训、科技示范和科技项目实施。 1、强化 全区 64 名村级农民技术员培训, 发挥农技推广网络作用。利用现代服务手段,开展“ 969155”农业热线与 110 联动服务。印发集美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并在集美农业网页发布;举办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水产品健康养殖技术等各类培训班。 2、开发特色农业新品种,实施龙眼荔枝等水果高接换种;建设“矮密早”无核荔枝、晚熟优质荔枝新品种引进栽培示范基地、台湾绿竹笋、软枝杨桃、红肉密柚示范片,进一步提升我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可持续发展。 3、 推广农业精深加工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