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创新 第一讲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引言: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创新因而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点。 本次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 系。 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 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 人”的课程目标;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 内容;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 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第一节 关 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和协调发 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首先力图
2、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 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其次,国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 为和“知识与技能”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 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的重要价值视其本身为重要的目的,而非作 为获取“知识与能力”的手段。 2、谋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发展 新课程首先用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从三大关系上规划培养目标,即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培养价格 统整的人。其次,新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强调向儿童的生活 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来源。 第二节 统整学生的
3、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1、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2、 凸显课程的综合化 课程体系在整体上谋求走向综合化,具体体现为:首先,从小学三 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课程所坚持 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恢复儿童生活的完整性,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 程脱离儿童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选 择感兴趣的探究主题,过自己的有价值的生活。其次,新课程还对 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设置许多“综合性学科” ,着意推进课程 的综合化。再次,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 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第三节 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构建 1、确立新型的知识观; 2、
4、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3、构建发展式的评价模式 第四节 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1、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 2、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3、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第二讲 新课程的规划及其课题 引言:新课程的基本内容:一是新课程规划的背景,着重介绍新 中国成立以来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新课程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与国 际走势;二是新课程在规划过程中着重考虑的因素,重点讨论新课 程是如何处理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传统与创新、统筹规划与分段 设计的;三是新课程涉及的基本课题,粗略地介绍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试行) 所涉及的要素,旨在帮助读者构建有关新课程的 全貌式图景。 第一节 新课程规划的背景 1、我国
5、课程改革的历史回 顾 2、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1)课程目标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严重 的偏离;(2)课程内容偏多偏难,要求偏高与课程目标有一定偏离; (3)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不容乐观;(4)考核方式单一,结果处 理不当。 3、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1)全球化趋势;(2)信息 化趋势;个性化趋势。 第二节 新课程的规划 1、新课程规划中着重考虑的因素: (1)在国际视野中寻求中国特色; (2)在继承传统中寻求课程创新; (3)在统筹规划中进行分段设计。 2、新课程的决策方式:研究与对话 3、新课程规划的流程。 第三节 新课程规划涉及的课题 1、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
6、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 下,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 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 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 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 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 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7、一代新人。 2、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 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 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 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 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 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 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 导学
8、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 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 生的适应性。 3、课程结构的重建;4、国家课程标准;5、教学过程的改进;6、 教材的开发与管理;7、发展性的课程评价;8、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9、教师的培养与培训;10、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第三讲 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一节 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的功能: (1)课程目标的功能; (
9、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或阶段: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 验,评价结果。 ) (2)课程目标的确定;A 明确课程目标的价值取 向(从历史上说,课程目标基本上有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社会本 位的课程目标;学生本位的课程目标;学科本位的课程目标。 )B 考 察影响课程的各种因素。 (第一,研究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发展需要; 第二,研究当代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和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标准的 要求;第三,研究具体学科领域的专家对本学科发展现状的概括及 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 2、新课程的目标:(1)新课程目标的确 定;(2)基础教育各阶段的课程目标。 (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发展目 标;义务教育课程目标;普通高中课程
10、目标。 ) 3、新课程目标的时 代意义:(1)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2)对以往学生的发展 要求进行了新的界定;(3)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些新的 发展目标:A、创新精神;B、实践能力;C、科学与人文素养; D、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第二节 课程结构 1、课程结构的 含义:(课程结构是对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中各要素及其所形成的关 系形态的总称。 ) (1)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指体现课程目标要 求的由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共同组成的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材 料。 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 程中积累下来的间接经验以及相关的直接经验;关于开展实践活动 方面的内容
11、;旨在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内容;旨在形成学生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容等。 ) (2)科目;(科目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 以特定的逻辑线索体现某一具体科学领域或范畴的课程内容组织形 式,它们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 基础教育阶段的科目主要有 语言、数学、思想品德类课程、社会、科学、艺术、体育、技术、 综合实践活动等。 ) (3)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是具有属性相同、 组织方式相同或功能相近的课程的总称,每一种课程类型都具有其 独特的教育价值。 ) 2、课程结构的呈现形式(1)体系结构:A、课程计划与课程方案; (课程计划是指国家或地方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为特定阶段学生制 订的课程修习计划,该计划一方
12、面体现了国家或地方的教育意志, 是通过开发和设置课程的方式具体反映教育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 课程计划明确了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以及每一种课程所占的比重或 所拥有的课时总量。 )B 课程表。 (课程表是学校根据教育目标的要 求,将课程计划或课程方案进行实践转化所形成的课程实施方案。 ) (课程表分为:班级课程表、年级课程表和学段课程表) (2)科 目结构(科目结构是指在某一具体科目中所形成的课程内容的结构, 它包括各类课程内容之间及同类课程内容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形态, 即课程内容各所形成的关系形态,如学科知识之间的结构关系、知 识与技能的结构关系等。 ) 3、课程结构的确定:(课程结构的确立, 首
13、先需要将国家的教育意志和教育目的转化为课程目标;其次,根 据课程目标规划与设计课程体系中的所有要素,使之成为一个有机 的整体;最后,制定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基本策略和方案。 ) 第三节 新课程的结构和特点 1、新课程的课程结构; 2、新课程结 构的特点: (1)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结构原则:均衡性原则;综合性原则;选择 性原则。 (2)形成了较严密的课程综合与分化的体系结构;(3)对 一些传统课程进行了改造或整合;(4)普通高中新课程呈现出三级 结构。 (学习领域、科目、模块) 第 4 讲 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意义 第一节 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框架 1、课程标准的性质(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
14、 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和单项技 能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内容要领等) 。 (2)课程标准主要规定 某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达 到的要求,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 最高要求;(3)课程标准主要服务于评价,是对国家或地方的课程 质量、学校教育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依 据。 (4)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可理解的、可达到 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5)课程标准 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它统领课程的管理,评价、 督导与指导,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与正统性。
15、) 2、我国现阶段课程标 准的框架; 3、学段与水平的划分。 第二节 课程标准的陈述 1、 教育目标的层级性 2、课程标准陈述的基本方式:(1)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2) 体验性目标的陈述方式;(3)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3、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1)行为主体;(2)行为动词;(3) 行为条件;(4)表现程度。 第三节 国家课程标准的意义 1、它标志着全面推进与具体落实素质教育成为现实;2、它标志着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3、它标志着教材真正走向 多元化有了可能;4、它标志着教学方式的革新有了标准;5、它标 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6、它标志着减轻学生心理负 担有了
16、希望。 第 5 讲 新教材的设计与呈现 第一节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材转型 1、教材概述(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 体。通常按照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 顺序编辑,包括文字教材(含教科书、讲义、教授提纲、图表和教 学参考书)和视听教材。 ) 2、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的教材转型;(新教材的设计和呈现方式发 生了根本转变,就是走向以学习为中心,促进新的学习方式的产生。 ) 3、教材和教师的关系。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材通过预先 设定内容来决定教学活动和教学进程的状况将发生改变,教材将由 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直接面对的对象这一中心地位转向为达到课程标 准的
17、要求而选择的学习资源之一的工具性地位。 ) 第二节 以学习为 中心教材设计与呈现 1、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2、按照 认知螺旋上升的规律,不断拓展和深化学习内容;3、重视学科大观 念和方法;4、将知识与问题、任务与活动相结合;5、给学生的思 维和探索留下充分的空间;6、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合作; 7、体现时代的精神与最新研究成果。 第 6 讲 学习方式及其转变 第一节 学习方式及其意义 1、学习方式的含义 学习方式的三个特征:第一,它具有差异性,亦即有“质”的“优 劣” 、 “量”的“是否充分” 、 “形式”的必要性。如果学习方式东具 备差异性,也就失去了“转变”的必要性。第二,它
18、具有可变性, 亦即它可以随着学习情境的变化而改变。如果学习方式无法改变, 也就失去了“转变”的可行性。第三,它具有多样性,亦即有多种 表现形态。如果学习方式只有一种或为数极少的几种表现形态,也 就失去了“转变”的可能性。 学习方式的定义:学习方式泛指学习者在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中所 采取的具有不同动机取向、心智加工水平和学习效果的一切学习方 法和形式。 这一定义有两层含义:其一,学习方式既包括学习方 法,也包括学习形式。其二,学习方式具有情境依赖性。其三,评 判学习方式的主要依据是学习者的动机取向、心智加工水平和学习 效果。 2、学习方式的类型及其关系 (1)学习方式的分类: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19、机械学习与有意义演 习;维持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体验式学习与学术学习;情境学习 与抽象学习;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研究性 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探究学习。 (2)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首先,某些学习方式在内涵上有一定交 叉,其次,它们之间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再次,尽管研究者所划分 的某些学习方式是成对出现的,但是它们之间不是二元对立、非此 即彼的关系,最后,由于学习方式的划分维度存在交叉的可能,从 而使得各种学习形式可能出现某种组合。 3、转变学习方式的意义: (1)转变学习方式是提升教学质量的要求;(2)转变学习方式是 回归学习本质的要求:自主性、建构性、社会性;(3)转变学习
20、方 式是提升学习质量的要求。 第二节 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的含义:我国的学者认为,自主学习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对自身学习的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 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身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 制。 一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2、自主学习的条件: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也就是要 “能学” ;必须以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也就是要“想学” ; 必须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做保障,也就是要“会学” ;必须以 意志控制为条件,也就是要能够“坚持学” 。 3、自主学习
21、的教学指 导:(1)宏观层面的教学指导: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学 生自学教材内容、自学检查、组织讨论、教师重点讲解、练习巩固、 课堂小结。 (2)微观层面的教学指导。 第三节 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的含义及意义:合作学习应具备五项要素:一是积极的 相互依赖。二是面对面的互动。三是个体责任。四是人际交往交往 和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五是集体评判。 2、有效合作学习情境的特征:异质性小组、明确的目标、小组成员 的相互依赖、教师充当监控者和学习资源、全体责任、资深小组的 成功、自我评价、变化合作时间。 3、合作学习的教学实施:贯穿一节课的合作学习;作为教学环节的 合作学习(其中的六种形式:拼接法
22、、思考结对共享法、三步 面谈法、循环式头脑风暴法、数字提名法、团队成对独立法。 第四节 探究学习 1、探究学习的含义及类型 (1)探究学习的含义: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 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 活动。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探究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基于已有的 知识、技能主动提出(或接受)问题,进而综合运用新旧知识、技 能生成新的问题解决规则产品的过程。它不同于以记忆为基础的学 习,也不是基于模仿而进行的学习,而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积极、 主动、自觉地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2)
23、探究学习的类型: 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 2、探究学习的条件:(1)探究 学习的内部条件:从学习动机看,它更多地需要以学生的求和欲、 好奇心、兴趣等在内的学习动机为前提;从学习过程看,探究学习 需要高水平的认知技能,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2)探究 学习的外部条件:首先,学习的内容必须具备可研究性;其次,探 究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不是讲解;最后,探究学习更需要小组协 作。 3、探究学习的教学指导:(1)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学习:对结 构良好问题的探究学习、对结构不良问题的探究学习。 (2)研究性 学习课程中的探究学习:对结构良好问题的探究学习、对结构不良 问题的探究学习。 第 7
24、讲 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 第一节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一、新课程倡导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二、基于标准的教学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二)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三) 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 三、如何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一般程序(二)基于课程标准编制学 年/学期课程纲要(三)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教案 第二节 有效教学的框架 一、构建有效教学框架的基本思考 二、有效教学的框架:(一)创 建促进学习的环境:(1)创建安全的学习环境;(2)创建支持性 的学习环境;(3)创建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二)研究并理解学生: (1)深入地研究学生;(2)移情地研究学生;(3
25、)差异地适应学 生;(4)积极地期望学生。 (三)明晰目标与组织内容(四)提供 多样的学习机会(五)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六)持续的教学反思与 创新。 第三节 主要教学行为策略:一、呈示行为策略(依据使用手段的不 同,呈示行为主要包括语言呈示、文字呈示、教学媒体呈示和动作 示范四种方式)二、对话行为策略(课堂对话主要有问答与讨论两 种行为)三、指导行为策略 第 8 讲 课程评价制度的创新 第一节 从“外部评价”走向“内部评价” 一、内部评价的优势:可以根据评价情境来设计和实施,能更好地 适合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评价对象可以介入评价内容的确定、评 价方式的选择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因此评价结果更易为评价
26、对象所 接受,更易促进评价对象的自我反馈;评价的实施比较便利,评价 信息的传递更为快速,能更好地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可以运用多 样化的评价方式,比如表现性评价等。 二、内部评价的边界 有效的内部评价必须具有一些不同于外部评价的性质:首先,评价 是收集信息以支持决策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其次, 评价是一个研究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评定过程。最后,评价的 核心在于反馈,而不在于证明。 第二节 教学评价 一、从“奖惩”走向“发展”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综合框架 (一) 确定评价维度 1、课堂教学的输入维度(包括情境因素和教师的教学准备) 2、课堂教学的过程维度(包括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学
27、的内容以 及教学发生的环境,主要是课堂文化。 ) 3、课堂教学的结果维度 (二)收集评价信息(三)提供改进建议 第三节 学习评价 一、从“甄别”走向“发展” 二、学习评价的综合框架 (一)确定 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标准:(1、综合素质评价 2、学业成就评价) (二)选择评价方法(三)分析评价信息(四)及时反馈 三、课堂评价艺术:1、一分钟试卷 2、模糊点技术 3、一句话总结 4、应用卡片 第四节 方案评价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就是指学校、教 师根据有关的课程文件,对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确定、 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方面做出的一种规划 和设计。 校
28、本课程开发方案又可以分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规划方 案和教师的课程纲要 。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是学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思路的概略性 描述,它具体包括课程规划的基础研究、校本课程 的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以及保障措施等。 课程纲要是指教师在开发具体一门校本课程时所做出的一种设 计方案。包括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 施建议、课程评价建议等内容。 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评价的综合 框架 (一) 背景评价(背景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使校本课程目标合理、 有效。 ) (二)输入评价(三)过程评价(四)成果评价 第 9 讲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 课程资源概述 一、什么是
29、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 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 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 件性资源两大类。 二、课程资源与课程的关系 :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 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而言,有课程就一定要有课程资源 作为前提。 三、素材性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可以分为非生命载体和生命载体 两种形式。 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泛指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存的非生命物化形 式,主要表现为各种课程教学材料的实物形式。 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主要是指掌握了课程素材且具有教育教学素养 的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学
30、科专家、课程专家等教育研究人员。 第二节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理念 一、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二、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三、 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第三节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与途径 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 源的基本原则:(一)优先性原则(二)适应性原则(三)科学性 原则 二、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 (一)调查研究学生的 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二)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及相 应的教学材料;(三)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四)安排学 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五)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六)总结和 反思教学活动;(七)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八
31、)发挥网 络资源的作用;(九)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 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风俗 习惯、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 第 10 讲 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 第一节 课程管理体制的现实问题 一、课程管理体制的模式:第一种是“国家本位课程” (又称中央集 权制)第二种是“地方本位课程” (又称地方分权制) 第三种是“学校本位课程” 二、课程管理体制变革的趋势 其一,课 程行政管理体制与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有着内在关联,但两者之间 并非简单的直接对应关系,它还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 教育自身发展甚至国际潮流等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其二,虽然近 几十年来
32、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全球化潮流可用均权化来表述,集权 与分权作为两种不同的权力结构类型,各自在向其权力在国家、地 方和学校三个层面的分配作适度的调整。 三、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现实问题 弊端:其一,课程开发受技术理 性支配;其二,传递单一的知识观。其三,造成课程生态系统失衡。 第二节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一、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框 架 (一)国家课程;(二)地方课程: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 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 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三)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 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
33、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 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的课程管理 第三节 改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建议 一、需要相配套的课程 政策:(一)提高课程政策的一致性;(二)改善课程政策的指示 性 二、需要实施新体制的环境:(一)善用各种课程管理策略(二) 关于学习别人的经验(三)营造改革的氛围三、需要“第一责任人” 的意识 第 11 讲 普通高中学分制管理 第一节 学分制及其意义 一、什么是学分制:学分是指成功地完某项科目所获得的分值单位, 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所需要的学习量。 学分制就是以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管理制度。具体而言, 它是
34、一种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 分作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基本条件的课程管理制度。 二、学分制的形式:学分制有各种不同的实施模式,如完全学分制、 学年学分制、计划学分制、实绩学分制、复合型学分制、整合学分 制、全面加权学分制、绩点学分制,以及学分相通制、学分互换制 等。 其中完全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是学分制管理的两种基本形 式。 三、学分制的意义:(一)有利于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理想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三)有利于促进教师 的专业发展(四)有利于引发学校课程管理的变革 第二节 普通高 中新课程学分制方案解读 一、课程结构与学分配置;二、学分规定与毕业要求;
35、三、学分结 构与学生发展空间;四、学分制管理的现实需求。 第三节 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管理的建议 一、重建学校课程结构 二、 学分认定与登记:(一)学分认定;(二)学分登记 三、学生选课 与指导:(一)建立学生选课制度;(二)制订选课指导教师计划; (三)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年度课程修习计划 四、编班与学籍管理: (一)编班(二)学籍管理 五、学分互认:(一)同类学校间学分 互认(二)不同类学校间学分互认 六、学分管理信息化 七、与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衔接 第 12 讲 校本课程的开发 第一节、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顾名思义,校本课程是指学校自主 开发的课程,这是对于校本课程最为简单的理解。 ) 一
36、、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二、校本课程开发 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三、校本课程开发要善于利用现场课程 资源;四、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置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来理解 第二节、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 从已有的课程实践来看,开发校本课程的操作模式主要应该包括六 大步骤:组织建立、现状分析、目标拟 8 定、方案编制、解释与实施、评价与修订。 一、 建立组织;二、 现状分析; 三、目标拟定 目标拟定至少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个是针对教师的专业 发展目标及其相应的开发成果,另一个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即 校本课程开发既要促进的个性发展,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程目标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
37、个是一般目标,就是我们说 的教育目的,它与整个教育系统的哲学或价值观基础密切相关;另 一个是具体目标,就是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应该获得的能力与态度。 四、方案编制 五、实施与评价 第三节 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类型 从开发的程度来看,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大体可以归为课程选择、课 程改编和课程新编等三种类型。 一、 课程选择:(一)开列项目清 单(二)确定选择标准(三)综合评估 二、课程改编:进行课程改编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 素大致赖以归纳为五大类:目的;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学习经验; 学习资料。 三、课程新编 第四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 一、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一)校 本课程规划的基础(二)
38、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三)校本课程的一 般结构(校本课程的结构,包括校本课程的门数、每门课程的课时 要求以及限制性条件等。 (四)实施与评价建议以及保障措施 二、 课程纲要 三、 课程说明 第 13 讲 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位与设计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位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 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 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体系 中的地位 (一)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必修课程:其内 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 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从小学三年
39、级开始开设。 (二)综合实践活 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校本开发的课程 这表明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表现在:1、它是国家课程计划中规 定的一门必修课程,严肃性和正统性;2、它是一门没有课程标准和 教材的课程,所以能够充分体现其生成性和适应性,是一门国家规 定课名、课时和一般要求,地方统一协调和指导,由学校自己开发 的课程。 (三)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学科并列而不从属或依附于学科的经验课 程 二、 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视野中,课程成为师 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即教学与学习展开的历程;教学成为创 生课程事件的过程,即课程开发的历程;而学习成为在教学交往中 建构知识与人格的过程。 ) (
40、一)重建课程观弥合个体与课程的断裂(这种转换首先表现 为课程概念的转变;其次,课程概念的转变随之带来课程形态的变 化。 ) (二)重建教学观弥合个体与教学的断裂(师生在生活世 界中通过交往共同建构意义的活动。 (三)重建学习观弥合个体 智力与人格发展的断裂(综合实践活动打破知识的“霸权性” ,使学 生个体的理解、想象和创造得到确认。学习作为建构新知识的活动 成为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历程。 ) 第二 节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框架:(一)综合实 践活动的组织线索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框架(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以学生的活动 为中心,充分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41、,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 三者之间的联系。 )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 1、选题策略(源于学生的生活、指向现实、具有可行性)2、组织 策略(学生自愿、限制规模、鼓励打破班级界限) 9 3、计划策略(可行性、具体化、有效性、多样化)4、实施策略采 用督促手段,落实活动方案;运用教育机智,把课题引向深入;注 重成果的总结与事理;鼓励学生建立个人小档案,以记录自己的行 动、发现与感想,进行自我监督与反思,形成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 的态度。5、交流策略(注意以下问题:展示并非最终目标,要注意 避免功利化倾向,避免在展示中进行评优、评奖活动,以致出现为 展示而展示的状况;展示形式力求多样,避免单一雷同
42、;自然、真 实的展示,防止教师过多干预;把握时机,即时展示,强调激励机 制。 )6、反思策略 二、当前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流于技术的操作, 缺乏整体的规划(二)与知识学习割裂,缺乏探究的深度(三)以 事实研究为目标,缺乏价值的关照 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 一、确定研究课题;二、设计研究计划;三、展开实践活动(一) 调查(二)创作 四、展示活动成果五、反思活动历程 第 14 讲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节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状况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对教师专业发 展方式的认识 第二节、教师专业
43、发展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提 出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作为专 业人员的教师在教学专业上不断成长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教师 得以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水准、获得持续发展,它包括职 前教师的培养、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和在职教师的持续进修三个有机 统一的阶段。具体含义如下: (一)教学是一门专业,教师是专业 人员(二)教师是持续发展的个体,教师的发展应坚持终身学习的 理念(三)教师专业发展以求得教师专业结构的丰富和专业素养的 提升为宗旨)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一)教师知识研究 的概况(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关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第三节、新课程背景下老师
44、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以校为本的教 师专业发展 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现了如下理念:首先,学校是教师专业 发展的场所,教师专业发展不外在于教师与学校,而是在具体的学 校情境中朝廷;其次,教师专业发展要基于教师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根据这些需要确定专业发展的活动内容;再次,教师专业发展是教 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区别于传统的阶 段性的在职进修。 具体活动类型: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针对某一专题邀请校外专家来学校做讲座;根据学校的需要和自己 发展的需求进行个人化的学习和自修;有经验的教师对新教师的辅 导;同事之间的观摩研讨;开展各种公开课和讲课比赛;
45、跨学校的 教师经验交流;以教育科研课题为纽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主 要有两条,一是开展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实验,二是进行校本课 程开发。 二、教师的自主发展(可以遵循如下步骤:第一,确定发展目标。 第二,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第三,设计发展重力;第四,评价学 习结果。 ) 三、通过校本教研促进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中小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三,以提高课程实施与教学实践的效果 为理论旨趣。 校本教研的开展需要三个基本要素:教师的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 专业引领。个人反思意味着教师要以自己的教育教
46、学实践作为反思 的对象,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研究的剂量;同伴互助意味着教 师要形成研究的团队,在推进研究的过程中进行智慧的分享,共同 推进课题的研究;专业引领意味着校本教研需要专业人员的支持和 帮助,通过专家和教师的紧密合作,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校本教研有很多具体的形式,如以课例为载体的教 学研究、以课题为导向的教学研究、以常规教学为主题的教学研究、 以个人反思为基本方式的教学研究(如教学日记、教学反思札记、 教育叙事)等。 校本教研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教师来说,通过开展教学研究, 可以引起他们对课程改革的重视,激发他们参加教学研究的热情; 而且通过参加教研活动,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基层学 校新课程实验排忧解难。 四、教师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者为了解决课程问题、 提高实践的质量而进行的研究。它具有实践性、参与性、试验性和 批判性等特征。 一般来说,按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明确问题;第二、收集数据; 第三、分析并解释数据;第四、确定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