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济南版生物八下7.1.2《食品贮存》word教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57100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春济南版生物八下7.1.2《食品贮存》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春济南版生物八下7.1.2《食品贮存》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春济南版生物八下7.1.2《食品贮存》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春济南版生物八下7.1.2《食品贮存》word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春济南版生物八下7.1.2《食品贮存》word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课题:第二节 食品保存 课型:新授课 1 课时 授课时间:2015 年 4 月 14 日 , 星期 二 第 3 节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微生物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明确食品贮存的原理。 重、难点 2、通过设计活动“尝试对食品进行贮存“,探究食品保鲜的简单方法,并且在 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重点 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收集与分析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合作交流以及学 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通过探究实验“食品腐败的原因” ,明确食品储存的原理,利用已有 的生活经验,进行启

2、发式教学;课前组织好有关食品保存资料的搜集,引导学 生合作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在本次课前 4 天做好 教材 103 页实验的准备工作。 学生准备:分别收集和整理食物保存的不同方法,预习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 教师的引导 学生的探究 设计意图 问题情景 激发兴趣 3 分钟 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买来 的蔬菜水果、猪肉等等吃不完的话, 你们是怎么放置的?为什么要这样保 存呢? 引入新课 学生据老师谈话的 内容思考,众说纷 纭 放在冰箱里、盐腌

3、 通过谈话激发学 生的兴趣。在轻 松愉悦的气氛中 巧妙的导入新课 。 一、食品保存的原理 提问: 在现实生活中,你见到哪些关于食 品腐败的例子? 课件出示有关食品腐败的图片: 联系实际回答:苹 果腐烂、夏天米饭 变馊、食物长毛等。 通过贴近学生现 实生活的实例分 析,使学生知道 更多食 品保鲜的 运用,不仅活跃 了课堂气氛,而 自主探究 层层推进 30 分钟 讲述:食品腐败变质会造成一定的经 济损失,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误 食后会导致食物中毒,产生腹泻、发 烧、呕吐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还会造 成人死亡。那么, (课件展示): 引起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 请同学们完成探究活动:探究食品腐 败的原

4、因 (一)提出问题:食品为什么会腐败 变质? (二)作出假设: 。 (三)制定计划: 1、 材料用具:新鲜豆浆、消毒锅、 烧杯、三角烧瓶、量筒、漏斗、 脱脂棉、质量分数为 5%的山梨 酸钾溶液、蒸馏水、清水。 2、 方法步骤: 向甲、乙、丙 3 只三角烧瓶 里分别注入 50 毫升新鲜豆浆,在甲、 丙两瓶里分别加入 5 毫升蒸馏水, 在乙瓶里加入 5 毫升质量分数为 5% 的山梨酸钾溶液。甲和乙敞口,丙 用脱脂棉塞紧瓶口。 将 3 只三角烧瓶放入盛水的 消毒锅隔水加热,使消毒锅里的水 沸腾 5 分钟。取出三角烧瓶,冷却。 学生观察图片 了解食品腐败造成 的危害。 根据出示问题作出 假设 食品腐败

5、变质是有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引 起的 根据出示的材料用 具,分组讨论制定 计划 学生认真观察教师 且拓展了学生的 知识面。 引起学生强烈的 探究欲望。 通过对实验现象 的观察、比较、 分析得出结论, 训练了学生分析 归纳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易于 激发学生探究的 积极主动性。 课件展示突出重 点,同时训练了 学生的归纳总结 能力。 将 3 只三角烧瓶同时放在阴 暗的地方,温度保持在 20左右。 每天观察三角烧瓶里豆浆的 变化。 (四)实施计划:探究小组进一步完 善探究方案并实施。 展示教师的准备实验 (五)得出结论: 。 (六)表达交流 根据课下各小组分配的实验设计,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探究

6、食品腐败 的原因”的观察。现在请根据你们的 观察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课件 展示) 1、你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哪只三角 烧瓶内的豆浆更容易变质?请解释 原因。 2、你认为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小结: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 的大量繁殖。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必须尽可能的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 物的繁殖。控制环境温度,调节食品 自身的含水量,也可以减慢微生物的 繁殖速度。 过渡: 放置时间过久的水果、蔬菜等会萎 蔫,口感和营养价值也会降低,这是 为什么呢?怎样延缓它们的保存时间 呢? 二、食品保存的方法 引导交流:我们在生活中是怎样来保 存食物的呢?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温馨提示:食

7、品保鲜的基本原理是 采用一定的方法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在 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 出示图片并总结食品保存的方法: 提前准备的实验 预测实验结果并得 出 结论 学生结合自身实验 的观察,积极讨论 交流对上述问题的 看法。 总结发言、理解记 忆。 学生结合植物的呼 吸作用的知识,理 解问题并回答。 各小组根据自己了 解的有关知识,积 极讨论、交流。 总结、发言。 低温 糖 渍 烟熏、腌 渍 利用学生已有的 知识引出新知识, 同时又体现了知 识的连贯性和系 统性。 通过创设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 , 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训练学 生的收集和处理 信息的能力、语 言表达能力;教 师在适当之时用 问题向深

8、层发展。 突出了重点,解 决了难点。 通过出示图片使 学生理解现代食 品贮存的方法: 罐藏、脱水、冷 冻、真空包装、 传统的贮存方法:晒干、风干、腌 渍、糖渍、烟熏、酒泡等。 现代的贮存方法:脱水、灌藏、冷 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注:在食品保存的过程中,很多时候 都是几种方法并用。 巴氏消毒法 真空包装 学生认真聆听并积 极讨论、回答问题 添加防腐剂等。 课件展示突出重 点,归纳概括水 到渠成。 归纳总结 形成体系 3 分钟 小结: 1、根据板书强调的重难点,构建本节 的知识结构。 2、本节课的收获与疑惑是什么? 重温本节课的重难 点知识,构建知识 结构。 便于行成完整的 知识体系。

9、使学 生在自己的头脑 中形成知识网 络从而达到提 纲挈领的目的。 自测评价 迁移应用 9 分钟 拓展提升 A 类:(知识目标 1) 1、剩饭可以用保鲜膜包起来短时间储存,保鲜膜的作用是( ) 。 A隔绝空气,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食物 B释放出化学物质杀死 细菌 C隔绝空气,把食品中的细菌闷死 D挡住灰尘 2、保存鲜牛奶最佳的办法是( ) 。 A真空包装 B冷冻 C添加防腐剂 D 高温 3、在食品的保鲜方法中,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是( ) A利用溶菌酶保鲜鱼虾 B添加防腐剂 C真空包装 D冷冻 保存 4、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杀死细菌和真菌 B降低细菌和真菌的繁殖能力 C抑制细菌的生

10、长繁殖 D杀死细菌和真菌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 殖 5、我国民间常用腌渍方法来保存食品,其中生物学道理是( ) 。 A食盐可以使细菌毒素实效 B食盐中缺乏细菌需要的营 养 C食盐中有杀菌物质 D食盐使细菌细胞脱水死亡 6、超市销售的袋装“上好佳”薯片采用的贮存方法是( ) A真空包装 B气调包装 C添加防腐剂 D干燥处理 B 类:(知识目标 1) 7、右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8、大量细菌可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

11、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是因为 冰箱中( ) 。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 C 类:(知识目标 2) 9、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 瓶、B 瓶内都装有肉汤,甲 图表示 A 瓶煮沸,B 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 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 ,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 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 气中的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乙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改变量的

12、方 法则是_。 (3)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 论?_ (4) “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 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通过自我测评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 答案:1、A 2、A 3、B 4、D 5、D 6、B 7、D 8、B 9、(1)A 微生物 (2)B (3)是 (4)A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食品保存 一、食品保存的原理 尽可能的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控制环境温度。 调节食品自身的含水量。 二、食品保存的方法 腌渍、糖渍、烟熏、脱水、灌藏、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改精神,采用引导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从日常普遍存 在的现象入手,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科技进步带 来的益处。教学中,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让学生感受、理解了 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和创新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