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 8 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标要求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2.认识中国科技发明 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 献。 一、四大发明 1表现 (1)造纸术 105 年,东汉宦官_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 写的“_” ,这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 隋唐之际,出现了_印刷术,宋代人们已经使用了_技术,宋刻 本被后世视为珍品。 11 世纪中叶,北宋平民_发明_印刷术,它既经济,又便捷,是 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3)火药 _,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_为了抵御辽、 西夏和金的进攻,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
2、药。 (4)指南针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的“_” 。_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影响 (1)造纸术传入欧洲,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_和_ ,促进了_ 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_战胜了骑士阶层。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_,推动了_ 时代的到来。 (4)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欧洲的_和_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 会进步。 细节点拨 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影响巨大。恩格斯指出:火药、指南针、 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二、 九章算术和珠算 1 九章算术 (1)约成书于_。 (2)内容:采用_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3)地位
3、书中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_著作。 标志着中国古代以_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 2算筹 (1)早期采用的是_,后来演变成为_。 (2)_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人们可以用珠算法解决_和 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问题。 (3)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_、_、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地区。 【问题思考】 1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条件 三、 石氏星表和浑仪 1原因 (1)我们的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_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 告农时,逐渐积累天文知识。 (2)尧设有火正、羲和之官,负责观察日月星
4、辰。 2成就 (1)中国古代历朝设有专门的_机构。 (2)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_、月食、太阳黑子及_ 的记录。 (3)战国时期天文学家_,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 _的位置。后人根 据唐代天文学著作的内容辑成_ ,成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4)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_ 、_等。 细节点拨 注意掌握我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深 刻认识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地位。 四、 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历法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_ ,商朝改进为“_ ”。 (2)元朝郭守敬编订了_ ,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比现行公历的 颁行早了_年。 2农学 (1)西
5、汉氾胜之的_ 、北魏贾思勰的_ 、元朝王祯的 _及 明朝徐光启的_ ,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农书。 (2)齐民要术 内容:记录了东汉以后 500 多年间_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介绍了季节、 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强调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提倡精耕细作,培育 优良品种。 地位:是我国现存_、_、_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五、 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 黄帝内经 _问世、_编定,是_的奠基之作。 2 伤寒杂病论 (1)东汉未年,_总结前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与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而写出的集大成的_专著。 (2)创造性地提出_的方法,奠定了后世_ 的理论基础,被誉为 “_”。 3 本草纲
6、目 (1)内容:记录各种药物 1892 种、药方一万多个,绘制了一千多幅 _图。 (2)地位:是对 16 世纪以前_的系统总结,被誉为 “_”。 细节点拨 中国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既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又有一些行之有效 的临床治疗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医疗体系,是中国的国粹之一。 【问题思考】 2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能取得巨大成就? 3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1问题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哪些特点? 2问题 明清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二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问题 中国领先世界的天文学成就有哪些? 2.材料 马克
7、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 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 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 问题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过哪些贡献? 典型例题 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 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书 C 农政全书 D 四洲志 思维流程 变式训练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 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8、)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儒家学说 解题技巧 单项肯定选择题的一般解法 (1)特点:单项肯定选择题,是选择题中最简单且使用最多的一种题型。它要求学生按 照题意,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应该肯定的一项即可。它的四个选项同属于一个历史范畴或具 有相同的属性,因此,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2)解题思路:单项肯定选择题包含了多种类型的单选形式,可根据不同的题型采取不 同的方法,如直接选择法、排除法、综合分析法等。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国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 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 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9、 ) 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重视实用技术 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理论体系完整 A B C D 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 则极为神速。 ”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32009 年 7 月 22 日的日全食已成为一次科普盛会,不少天文爱好者被罕见的天文奇 观所吸引,竞相到书店查阅、购买相关书籍“恶补”天文常识。在学习过程中,有人发现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曾使用自制的天文仪器观测天象。这一天文仪器是( ) A司南 B简仪 C算筹 D针灸铜人 4造纸术发明于汉代,
10、751 年开始西传,1276 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 年传至 莫斯科。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 A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 B道路阻隔,交通不便 C西方国家统治者拒斥 D中国不愿意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 5唐朝中期到宋元时期是我国数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一大批有影响的数学专著问世,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多数印行于此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印刷术的改进为数学著作的印刷创造了条件 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为数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涌现出一大批在数学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学家 A B C D 6下列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黄帝内经是药物学的奠基之作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
11、学的理 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 本草纲目是对中国 16 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 A B C D 7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指出:“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 际上已经超过了 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和欧洲的水平。 ”但宋朝并未发生类似于欧 洲的科技革命,其原因主要是( ) A宋朝的统治阶级十分腐朽 B宋朝对工商业不够重视 C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D当时社会环境十分动荡 8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
12、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图表: 材料一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年代 科技 发明(件) 项目数 百分比 项目数 百分比 公元 1 400 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 401 1000 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 1001 1500 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 1501 1840 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科技
13、发明占世界比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的两个显著变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两个特点的历史原因。 第 8 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前准备区 一、1.(1)蔡伦 蔡侯纸 (2) 雕版 彩色套印 毕升 胶泥活字 (3)唐末 宋朝 (4)司南 北宋 2.(1) 羊皮 小牛皮 欧洲文化 (2) 资产阶级 (3) 远洋航行 地理大发现 (4)文艺复兴运动 宗教改革 二、1.(1)东汉 (2) 十进位值制 (3)应用数学 计算 2.(1)算筹 算盘 (2)明清 加减乘除 (3)朝鲜 日本 三、1.(1)农牧业 2.(1) 天象观测 (2)日食 哈雷彗星 (
14、3) 石申 恒星 石氏星表 (4)浑仪 简仪 四、1.(1)夏小正 殷历 (2) 授时历 300 2.(1) 氾胜之书 齐民要术 农书 农政全书 (2)黄河中下游 最早 最完整 最系统 五、1.战国 西汉 中医学 2.(1)张仲景 中医 (2)辩证施治 中医临床学 万世宝 典 3.(1)药物形态 (2)中医药学 东方药物巨典 问题思考 1(1)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唐代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发 展,使伟大的发明在当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业提出了新要求,促进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3)唐代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使得指南针在北宋时被用
15、于航海。 (4)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这促进了火药的发展。 2(1)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 (2)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了“授命于天”的依据。显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 (3)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实地观测和研究。 3(1)中国最早建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 (2)统一是历史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 (3)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能不断吸取外 来先进文化提高自己。 (4)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 (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 (6)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 课堂活动区 探究一 1(1)
16、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 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 2(1)统治者对科技发展重视不够,使科技领域再难取得进步。 (2)物质基础和动力缺乏。自然经济的长期主导地位的存在,国家经济实力有限,使科 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3)“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封建闭关政策既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
17、动权, 更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考试制度日益落后,政府实行反动文化政策。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使读书人不讲究 实际学问,清代的“文字狱”更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都使中国科技的发展失去了客观 条件。 探究二 1(1)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2)中国不仅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慧星的记录,而且编 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3)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后人根据唐朝 天文学著作编辑成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 (4)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2四大发明传入
18、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造纸术、印刷 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 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 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 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解题方法探究 典型例题 C 变式训练 C 培根所说的在文字、战争和航海方面的东西分别指印刷术、火药和指 南针等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 课后练习区 1B 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就是重视实用技术,而缺乏科学实验,同时也没有形 成完整的理论体
19、系。 2C 梦溪笔谈是北宋时期的科技著作,从题干材料可知,它描述的是毕升发明 的胶泥活字印刷术,铜活字印刷出现在元朝。 3B A 项司南是战国时期测方向的仪器,C 项属于数学方面, D 项与医学有关,B 项是郭守敬发明的天文观测仪器。 4A 首先解读材料:从汉代到 1576 年,造纸术的外传经历了 1 000 多年,说明传 播速度之缓慢。其次注意本题考查的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 ,B、C 、D 都属于具 体原因。之所以传播慢,其根源在于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 5A 6D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所以含的选项是错误的。 7C 结合欧洲工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可知“市场”的大小是决定因
20、素,C 项符合 题意。 8C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四大发明在中西方的不同作用做出了深刻的 反思,出现这种状况,其根源在于不同的社会环境。 9(1)秦汉至明朝前朝,中国科技发明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明朝中期以后至鸦 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明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2)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强大的封建帝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 善;封建经济繁荣;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交流密切,民族融合加强。明朝中 后期以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主义钳制了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实行闭关锁国 的政策,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确立了先 进的资本主义制
21、度,理性主义确立,促进了科技的迅猛发展。 第 9 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标要求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2.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从诗经到唐诗 1 诗经 (1)内容:是中国第一部_总集,收录了西周到_ 的三百多首诗歌, 分为_、_、_三部分。 (2)特点:以_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 _强。 (3)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1)特点:屈原以_为基础,采用_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句式_,易于表达_,又称“_” 。 (2)离骚:想象奇特,具有_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
22、人 民的无比热爱。 3汉赋 (1)形成:汉朝时,文学家以_为基础,创造出_ 的综合文体 汉赋。 (2)特点:_华丽,_夸张,_丰富,表现出 _时代恢弘的 文化气度。 (3)代表作:西汉_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 _ 。 4唐诗 (1)原因 唐朝_与_的社会环境。 _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发展概况 时期 代表诗人及作品特色 初唐 初唐的著名诗人有_、_等人。 高适、岑参的_,写出了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 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 孟浩然、王维的_,景物如画,意境幽深, 富于诗情画意。 李白以_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 盛唐 杜甫以_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 中唐 白居易主
23、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的_。 细节点拨 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 位。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原因 _的发展,_的繁荣。 _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能适应_的需要,受到市民 欢迎。 【问题思考】 1唐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2)特点 _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句子_,便于抒发感情。 是宋代文学的_和标志。 (3)代表人物 著名词作家有婉约派的_、_,豪放派的_、_等人。 2元曲 (1)形成 宋代:民间兴起新的诗歌形式,即_,题材广泛,可雅可俗,_兼 长,更为生动活泼。 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_一起,
24、合称元曲。元曲大多通俗生动, _。 (2)代表:以_、_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细节点拨 分析宋词的特点时,要注意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要善于运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分析认识历史现象。 三、明清小说 1兴起 _,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发展 唐朝的短篇小说_和宋朝供说话人使用的_,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新阶 段。 3繁荣 (1)背景 _进入强化阶段。 经济领域手工业、商业繁荣,_出现。 _阶层壮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特点 _繁多,_多样,_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3)代表作品 四
25、大名著:_ _ _和_等四部长篇 小说最为著名,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其他:文言短篇小说集_和讽刺小说_等。 细节点拨 小说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 【问题思考】 2宋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3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一 从诗经到唐诗 1材料一 离骚诗句摘录与译文: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难道我还害怕什么灾祸吗?我担心的是祖国遭殃。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长声叹息泪流满面,是为百姓的多灾多难而伤悲。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我心中总是牵挂着祖国的安危,即使九死一生也不后悔。 材料二 问题 我国有在端午节划龙舟、吃
26、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1953 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 把屈原列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出现上述历史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面的诗句思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问题 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名家迭出,流派纷呈。请说出上面诗句各自 的特点及所处的时代特征。 探究二 宋词和元曲 1材料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 令 寻寻觅觅,冷冷清
27、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 慢 问题 材料中的两首词均出自李清照之手,但风格却有天壤之别,请你联系所学知识 找出其中的原因。 2材料 响当当的铜豌豆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的戏剧家。与郑光 祖、白朴、马致远合称“元曲四大家” ,并位居其首。1958 年曾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在中 外展开了关汉卿创作 700 周年纪念活动。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
28、日文等,在 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问题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剧目窦娥冤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探究三 明清小说 1问题 明清小说的特点有哪些? 2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有何趋势? 典型例题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些诗词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宋词、唐诗、楚辞 B楚辞、唐诗、宋词 C楚辞、汉赋、唐诗 D唐诗、宋词、元曲 思维流程 解题技巧 名句诗歌题的一般解法 1特点:名句诗歌类题,一般为选择题所用,作为高考命题取材容易采用,切入路径 广。名句诗歌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
29、济、文化、生活现状,具 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因而成为近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引用材料。近年各地高考试题中较 典型的有川江号子、童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山歌、大学校歌、楹联等。 2解题思路:不仅要求学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更需要学生对 诗歌的背景,以及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和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 一、选择题 1屈原千百年来受到世人的尊敬,时至今日仍然有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最 主要的原因是( ) A屈原创造了楚辞诗歌体裁,在文学史上地位很高 B屈原主张改革却遭人诬陷被流放 C屈原写出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离骚 D屈原始终热爱楚国和楚国人民 2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
30、丰富,表现了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这是 下列哪一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 A楚辞 B汉赋 C乐府诗 D宋词 3 “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 满着沉郁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4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诗词与下图所反映 的时代背景相同的是( ) 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31、深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关汉卿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指杨花雪,溪又斜, 山又遮,人去也!”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欣赏上面两首文学作品,指出别情与秋思的共同点有 ( ) 寥寥数笔,其情尽出 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彷徨和愁苦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A B C D 6明清时期,我国小说、戏剧繁荣兴盛,其所具有的特征是( ) 小说创作繁荣,戏曲丰富多彩 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 以反映商品经 济的繁荣景象为主题 宣传了民主思想,主张“人民为主” A B C D 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
32、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8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 展趋势是( )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历代词话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 “柳郎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 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请完成: (1)材料中的“东坡” “柳郎”是谁?请列举他们的词作品各
33、一篇。 (2)材料中“学士”的词有什么风格?他与柳郎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3)词曲为何会成为宋元时期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4)各列举一位同东坡、柳郎词风相同的宋代词人。 第 9 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前准备区 一、1.(1)诗歌 春秋中期 风 雅 颂 (2)四言 现实感 (3) 现实主义 2(1)南方民歌 楚国 灵活 情感 骚体 (2)浪漫主义 3.(1)楚辞 半诗半文 (2) 词藻 手法 内容 大一统 (3)司马相如 二京赋 4(1)开放 繁荣 科举考试 (2)王勃 陈子昂 边塞诗 山水诗 浪漫 主义 现实主义 讽喻诗 二、1.(1)商业 城市 市民 市井生活 (2)唐代 长短不齐 主流形
34、式 (3) 柳永 李清照 苏轼 辛弃疾 2.(1)散曲 抒情叙事 元杂剧 豪放飘逸 (2) 关汉卿 马致远 三、1.魏晋南北朝 2.传奇 话本 3(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资本主义萌芽 市民 (2)数量 体裁 表现手法 (3)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问题思考 1(1)唐代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发达,为诗歌的繁荣创造了雄厚的 物质基础。 (2)唐代统治者实行较为开明的思想文化政策,是诗歌繁荣的有利条件。唐代统治者对 诗歌的爱好和提倡,也形成了整个社会崇尚诗歌的风尚。 (3)科举制的推行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唐代的科举考试以进士科最为显耀,而进士科又 以声律取士
35、,推动了诗歌的创作和发展。 (4)南北文化的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诗歌高潮的到来。唐代以前五言、七言 诗所取得的成就,对唐诗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唐诗的繁荣也是诗歌本身不断发展变革和大量诗人勇于创新的结果。 2(1)经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阶级: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娱乐生活,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3)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4)其他:科举制的推动、社会的变迁等也是宋词发展的原因。 3(1)素材来源: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明清时期腐朽的封建礼教、科举制等为 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
36、文学素材。另外,一些神仙方术、迷信、佛教等思想以及各 种历史人物的轶闻琐事也是小说素材的来源。 (2)物质基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 (3)社会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 对文学作品的要求进一步通俗化。 (4)社会识字率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5)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课堂活动区 探究一 1材料反映了屈原热爱祖国和人民并忠诚于祖国和人民,关注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生活 艰难的爱国主义情怀;材料还反映了屈原在困境中探索,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精神;屈原创 立“骚体”诗,在文学上的贡献突出。 2第一
37、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 限热爱,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第二首诗作于安史之乱中,叛 军攻陷了都城长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诗人在长安城内忧虑国家命运,惦念家人的下 落,哪怕是春天的鸟语花香,也只能引起诗人的伤感悲哀。忧愁使诗人日渐衰老,白发掉 得更多了。 探究二 1北宋重文,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李清照的如梦令主 要描写的是她青少年时期的生活,表现出她对大自然的喜爱或对爱情的追求;两宋之际, 太平景象被金人铁蹄踏破,士人南下、流落异乡, 声声慢主要描写个人遭遇,抒发故国 之思,渗透着她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2
38、 窦娥冤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朝时期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 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探究三 1(1)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盛况空前,如西游记等。 (2)短篇小说对社会风俗和人情世故的描写更加精炼和精彩,如“三言” “二拍”等。 (3)清代小说种类繁多,各种体裁的小说蓬勃发展,富有总结性,如儒林外史体现 了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 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衰落的历史趋势。 (4)分标章节回目,首尾完整相连。直接反映了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商人、工匠、市 井游民和普通妇女也成为小说的主人公。 2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仗
39、工整、句式严整的 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 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 解题方法探究 典型例题 A 课后练习区 1D 此题考查人物评价的基本方法:抓住人物的主要历史贡献加以评价。屈原受 到人们尊敬的主要原因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2B 由题干可以推断这是汉赋的特点。 3C 诗言志,两位大诗人不同的生活时代和境遇导致其诗歌风格的不同,李白生活 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4A 5C 6A 明清小说数量多、体裁多、表现手法多,而且明清小说大多以抨击封建礼教 和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自由为主题。与史实
40、不符。 7B 解答本题要从散曲、小说繁荣的原因方面来考虑。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 荣,市民阶层的壮大,是这两种文学体裁发展的重要原因,散曲、小说的发展也在客观上 反映了城市经济的逐渐繁荣。 8A 汉赋讲究排比,辞藻过于华丽;唐代诗人辈出;宋词也是由于市民队伍的扩 大而繁荣;小说是一种世俗文学,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逐渐走向平民化。 9(1)苏东坡的作品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 ,柳永的作品有雨霖铃 。 (2)学士的词属于豪放派。他与柳郎的不同说明了词有不同的风格,也说明社会是复杂 多样的,各阶层都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3)宋词的繁荣,首先是由于宋代封建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商业和
41、城市的繁荣, 市民队伍的壮大,人们的思想感情更加丰富,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同 时,词的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反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社会现实,表 达忧国忧民的思想。 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生动活泼的形式,庄谐杂出,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元朝时推 行民族分化政策,阶级矛盾尖锐,许多进取无望的汉族文人常用散曲来抒发感情。 (4)与东坡词风一样的词人有辛弃疾,与柳郎词风一样的词人有李清照。 第 10 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标要求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 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 络。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一、汉字与
42、书法艺术 1汉字 (1)演变 起源:汉字是世界上_的文字之一。起源于“_” 。 成熟:至_,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演变:汉字按照_、大篆、小篆、_、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2)特点:演变的总趋势是_。 2书法 (1)阶段特征 _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 魏晋时期开始进入_阶段。从此,中国书法兼具_与 _,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主要代表 楷书:特点:笔画详备,结构_,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 _价值。 代表:魏晋的钟繇、_,唐朝的欧阳询、_、柳公权。 发展:_楷书有定鼎之功,_楷书步入盛世。 草书:特点:_,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_。 发展:_以
43、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代表:东晋的王羲之、_,唐朝的张旭、_等。 行书: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_价值,又具_价值, 雅俗共赏。 代表:东晋的_、唐朝颜真卿、北宋_、元朝_、明朝文征明等。 细节点拨 涉及书法、书体特点内容的记忆较多,学习过程中可以图片为模本,结合 特点记忆。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先秦时期 (1)远古:彩陶画_是其中的杰作。 (2)战国:帛画_ _ ,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2秦汉时期 (1)特点:中国画又称国画,注重_,追求“得意忘形 ”。 (2)秦汉以后的历代画家们,用_、墨和矿物颜料,在 _、绢等材料上创 作出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人物画、_和花鸟画。 3魏晋时期 (1)特点: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_,提出 “_”,画人物要 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2)代表:东晋画家_留下了女史箴图 _ 等传世佳作。 【问题思考】 1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条件有哪些? 2元明清的写意画有什么特点? 4隋唐时期 (1)特点: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吸取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