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 学案(人教版选修 4) 学习目标 1.理解合理的城镇布局能取得的效益。2.了解城镇布局是否合理的考 察内容,以及如何逐步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学会分析一个区域内的 城镇应如何实现合理布局。3.了解城乡经济差别产生的问题。理解为消除城乡差别,以实 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4.通过本节的学习,理解城乡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途径之一,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 一、城镇合理布局与联系 1城镇合理布局 (1)意义:合理的城镇布局,可使一定地域范围内规模、职能各异的城镇,组成具有一 定_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进而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取得最佳社会效益
2、 和经济效益。 (2)影响因素:_部署、自然和历史因素、 _、城镇布局的 现状和问题。 2区域城镇体系 (1)概念: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相关的城镇、联系网络以及相应的辐射范围,按照一定 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分类:_体系、_体系、 _体系。 (3)构成条件 a在地域上邻近,具有便捷的_。 b具有稳定的_联系和明确的合理分工。 c各城镇从大到小,_,从中心城市到一般集镇,共同构成整个系统的 等级系列。 二、城乡协调发展 1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的不合理现象 (1)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贫困现象严重。 (2)城市向农村的_导致农村环境恶化。 (3)城乡之间人口流通不畅,影响了劳动力转移。 (4)
3、_缺乏统筹安排,使城乡之间争地、争水、争项目等现象发生。 2城乡协调方法 (1)加强城乡间的_。 (2)加强城乡间的_。 (3)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强化科学管理。 (4)城乡统筹,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3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 (1)苏南模式。 (2)温州模式。 (3)_模式。 (4)宝鸡模式。 (5)诸城模式。 一、不同标准下的城镇体系分类及城镇合理布局 1在一定的区域内,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可有不同类型的划分体系,总结如下: 区域城镇体系 划分标准 分类 城镇规模体系 人口、用地、经济规模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 城市(镇) 城镇职能体系 城镇在一定区域的各种职能组合状 综合性中心城市、地
4、方性中心城市、 况以及它们之间的产业联系 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旅游城 市、边境口岸城市、特区城市 城镇空间体系 在一个区域内,城镇的地理分布情 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地域联系 城市群、城市带、区域城市网络体 系 2.要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应各级规模城镇并存,城市规模越小,数目越多。各类职 能城镇并存,实现城镇职能互补,并按照一定的模式实现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需遵循的 原则是:(1)大中小城市数量比例协调、规模有序分布;(2)高级中心城市带动较低级城镇, 促进周围乡村发展。 【思维拓展】 城镇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性:区域城镇体系由点( 相关的城镇)、线(联系通道) 、面(相应的辐射范围)等多
5、 种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某一要素的变化,如新交通线开通,会对城镇的发展产生 影响。 (2)层次性:全国性的区域城镇体系由大区级、省区级体系组成,下面还有地区级或地 方级体系等,呈现出一定的等级。 (3)动态性:区域城镇体系是区域内各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区域城镇体系往往受到来自地区内部、外部的复杂影响,导致区域城镇体系的动态变 化。 典例 1 将长江三角洲城镇与其主要城市职能连接起来。 上海(A) 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杭州(B) 全国重要的制造业、科教和研发基地 宁波(C) 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 南京(D) 全国历史文
6、化名城,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苏州(E) 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信息、航运中心,为综合性服务中心 镇江(F) 长江三角洲港口海运基地之一,临港型工业发达 答案 A B C D E F 解析 此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各城市职能,可根据城市规模先进行等级划分,然后根据 等级判断主要城市职能。第一级上海,承担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信息、航运等职能, 为综合性服务中心。第二级南京、杭州,分别承接上海的部分职能,为次级地区综合性服 务中心。第三级苏州、宁波,为地区性制造中心,可根据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 济条件分析其城市职能。镇江为第四级的城市。 【变式训练 1】 下列有关城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7、区域城镇体系类型包括等级体系、职能体系、空间体系、交通网络体系 在城镇 体系中处于较高层次的城镇数量多、规模大 一个区域的城镇体系是否合理,主要从城 镇的等级规模结构、不同城镇的功能定位、区域分工、城镇之间的联系网络等方面进行考 察 目前,中国比较成型的城镇体系有辽中南城镇体系、京津唐城镇体系、长江三角洲城镇 体系和珠江三角洲城镇体系 A B C D 二、城乡协调发展 要以协调的理念为指导,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使生产要素得以合理配 置,最终消除城乡差别。 1城乡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城乡发展中的问题 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措施 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贫困现象严重;城市 向农村的污染转移
8、导致农村环境恶化;城乡 间人口流通不畅,影响劳动力转移;资源缺 乏统筹安排,城乡间有争资源的现象 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加强城乡间的产业 协调;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强化科学管理; 城乡统筹,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2.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 协调方面 内涵 生产力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城乡差别完全消失,城乡关系完全融洽 资源 城乡协调不是城乡差别消失,而是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 利益 通过城乡结构和功能的改善,实现城乡利益均享和利益再分配 生活 在保持城市和乡村鲜明特色的前提下,使城市和乡村居民的生活都获得最大的 满足 【思维拓展】 1大、中、小城市与镇协调发展 大、中、小城市和镇各司其职,只能互相补
9、充,不能互相代替。每一个区域的城镇体 系都是不同规模的城镇相互结合的网络。每一座城镇的规模都反映腹地范围的需要。 大城市的经济效益一般高于中小城市。我国历年公布的城市人均工业总产值等指标, 200 万人口以上城市都高于其他级别城市。城市越大,土地利用的效率越高。大城市集中 全国文化、艺术、科技队伍的精英,是全国文化的心脏。 2我国城乡协调的成功模式 江苏苏南模式: 乡 镇 企 业 兴起 与 繁 荣 吸 收 农 村 劳 动力 ,小 城 镇 发 展 农 村 地 区 城 市化 和 现 代 化 浙江温州模式: 以 家 庭 经 济 兴办 小 商 品 市 场 促 进 城 镇 和人 口 聚 集 带 动 整
10、个 农村 经 济 振 兴 福建晋江模式: 利 用 侨 资 和 外 资 兴 办 联 户 企 业发 展 外 向 经 济 带 动 城 镇 兴 起和 农 村 繁 荣 陕西宝鸡模式: 军 工 企 业 横向 经 济 联 合 军 工 企 业 与 农村 经 济 共 发 展 城 乡 互 助工 农 相 扶 山东诸城模式: 农 产 品 加 工链 条 延 伸 “公 司 农 户 ”“工 厂 农 户 ”城 乡 经 济协 调 发 展 典例 2 分析下列城乡协调成功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江苏苏南模式: 乡 镇 企 业 兴起 与 繁 荣 吸 收 农 村 劳 动力 ,小 城 镇 发 展 农 村 地 区 城 市化 和 现 化 代
11、浙江温州模式: 以 家 庭 经 济 兴办 小 商 品 市 场 促 进 城 镇 和人 口 集 聚 带 动 整 个 农村 经 济 振 兴 福建晋江模式: 利 用 侨 资和 外 资 兴 办 联 户 企 业发 展 外 向 经 济 带 动 城 镇 兴 起和 农 村 繁 荣 (1)我国的城乡之间为什么要进行协调发展? (2)江苏苏南城乡协调的成功是利用当地邻近_ 的优势发展乡镇企业,乡镇 企业在城乡协调中的作用是_。这种方法即是从_方面入手 实现城乡协调的。 (3)福建晋江是利用当地是_的优势,从_方面入手实现城乡协调的。 (4)从三种城乡协调的成功模式可以看出,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可根据当地 _、不
12、同的_选择不同的_,实现城乡协调。 答案 (1)由于政治、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城乡间存在诸多如城乡经济 差别大,农村贫困现象严重,城乡间争地、争水、争项目等不协调的现象,所以我国要进 行城乡协调发展。 (2)长江三角洲 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 (3)侨乡 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 (4)实际状况 发展基础 道路 解析 本题考查城乡协调发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本题中提供的城乡协调模式与实 现城乡协调的方法密切联系。城乡间要协调发展,是因为城乡间存在诸多如城乡经济差异 大、农村贫困现象严重等等不协调的现象。实现城乡协调的方法有:加强城乡间的空间 联系;加强城乡间的产
13、业协调;城乡统筹;强化科学管理。从三种成功模式看,江 苏苏南和浙江温州都是发展小城镇,实现人口的集聚,应为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的方法, 而福建晋江模式是从企业的联系及结构来实现城乡协调的。 实现城乡协调的方法有: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城 乡统筹;强化科学管理。从三者的成功模式看,江苏苏南和浙江温州都是发展小城镇, 实现人口的集聚,应为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的方法,而福建晋江模式是从企业的联系及 结构来实现城乡协调的。 【变式训练 2】 下列有关浙江温州城乡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家办小商品市场,促进城镇和人口集中,扩大了城乡差距 B家办小商品市场,促进城镇
14、和人口集中,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振兴 C温州城乡协调发展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形成的,城乡差别完全消失,城 乡关系完全融洽 D温州城乡协调发展是通过城乡结构和功能的改善,实现城乡利益均享和利益再分 配 图 2.14 长江三角洲城镇的不同等级规模(2002 年底) ,据图分析: (1)长江三角洲城镇的等级规模是怎样划分的? (2)长江三角洲各级城市之间有什么变化特点? (3)长江三角洲形成了什么样的城镇规模体系? 提示 (1)第一级别为特大城市上海,是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全国性中心城市;第二级别 包括特大城市南京和杭州,分别为本区两翼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三级别为苏州、 无锡、宁波等大城市;第
15、四级别为常州、南通、镇江、湖州、扬州、嘉兴、绍兴等中小城 市;第五级别为其他小城市和卫星城镇。 (2)总体来看,各级别城市之间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发展指标,都呈现出“渐变” 的梯度等级,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规模体系,为城镇要素的逐级转移,以及进一步合理 分工创造了条件。 (3)形成了多元化、多级别的城镇规模体系。 图 2.16 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据图分析: (1)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市的地位是怎样的? (2)长江三角洲地区哪三个城市联合起来,其服务对象和辐射范围是整个区域? (3)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有什么特点和优越性? 提示 (1)上海承担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信息、航运等职能,
16、定位为区域综合性服 务中心。 (2)上海、南京、杭州三个特大城市构成了一个三角,其服务对象和辐射范围是整个区 域。 (3)特点: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各级城镇相互嵌套,分工合理,职能明确,城镇与 交通网有机结合。优势:可以发挥比较优势和关联带动作用,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社会经济 的协调发展。 图 2.17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交通示意,据图分析: (1)图中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之间有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有什么特点? (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有什么积极作用? 提示 (1)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 (2)长江三角洲各城镇之间凭借着良好的水
17、运基础和较强的经济实力,形成了水运联系、 高等级公路联系、快速通道联系、综合交通联系等,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网格状的交通运 输网络。 (3)积极推动区域的综合发展和城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材料展示 什么是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首先应该是一座绿色的园林城市,城市绿地覆盖率较高(50%以上) 。市区内遍 布公园、街心花园、草坪广场,住宅庭院化,街道林荫化。绿地点、线、面连接成片。市 区周围的山丘也为绿树遮掩。海滨、湖滨和河流旁形成一条条绿色走廊。 生态城市又是一座环境质量良好的城市。空气清新,有害气体的含量保持在最低水平 (污染指数在 50 以下,即一类空气标准 )。无酸雨、扬沙之虑。河水清澈,水质应
18、保持 12 级。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后被安全输出。城市通风良好,排水顺畅。 生态城市还是一座宁静的城市,生产和车辆发出的噪声被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噪 声源和居民区之间被森林、高墙等隔开。 知识链接 (1)城镇布局原则;(2) 城镇布局特点及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题目设计 (1)在生态城市中,分布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是( )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绿地 (2)生态城市中,城市绿地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为( ) A调节气候 B降低噪声 C保持水土 D涵养水源 (3)破墙透绿的环境功能为( ) A净化空气 B消烟除尘 C美化环境 D增加湿度 1有关区域城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城
19、镇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与交通网之间、城 镇与区域之间的有机结合 B区域城镇体系可以从等级体系和职能体系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C完善城镇体系可使城市的区域中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用 处不大 D目前,中国比较成型的城镇体系有辽中南城镇体系、京津唐城镇体系、长江三角 洲城镇体系和珠江三角洲城镇体系 2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职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上海市承担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信息、航运等职能,定位为区域综合性服务 中心 B南京承接上海的部分职能,可以在综合性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C苏州的发展方向是整个地区的制造业中心 D常州可以分担较大城镇的部分
20、职能,成为相应区域的集聚中心 3下列有关城镇合理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镇合理布局主要是考察其城镇分工和联系网络 B城镇合理布局主要是考虑城镇布局的现状和问题 C城镇合理布局的目的是一定地域内职能各异的城镇组成一定地域结构并相互联系 的有机整体 D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的方法是调整结构、合理分工,一步到位 4城镇合理布局是指( ) A一定地域内城镇多少,大小范围的布局 B一定地域范围内规模、职能各异的城镇,组成一定结构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C把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镇,按计划、按规模进行城市功能定位 D一定区域内的城镇都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
21、国城市化进程。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 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 1980 年和 2004 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 意图。 (1)读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思考 P36 不是。它能促进沿线地区商品的流通、信息的交流等,还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条件, 从而带动周边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活动 P36 (1)由于农村贫困化严重,受教育程度低,人口素质降低,在贫富差距的刺激下,部分 人走上了犯罪道路。 (2)因城市的发展向外扩张,需要占用农村大量的土地和水
22、资源,城乡因涉及经济利益, 而发生冲突。 (3)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如造纸厂、油漆厂纷纷在农村落户,不仅污染了大气,更污染 了地下水和河流水。农民用污染的水灌溉,又污染了土壤。 (4)城市中一些工矿企业因利益的驱动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只雇佣一些临时工和农民工, 使劳动力来源受到限制。 活动 P38 此类题目属于社会实践活动,可锻炼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和社会活动、交 往能力。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和兴趣,选择一个主题,列出需调查的内容,有针对性地 到相关部门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对信息加以整理、比较、分析,写出调查报告。调 查报告可主要从城乡之间不协调现象的表现、原因及解决方案三个角度撰写。
23、 答案 基础梳理 地域结构 区域整体 经济基础 城镇规模 城镇职能 城镇空间 空间联系 社会经济 从主到次 污染转移 资源 空间联系 产业协调 晋江 重难突破 【变式训练 1】 D 区域的城镇体系类型包括等级体系、 职能体系、空间体系,而 交通运输网络是城镇间最直接、最主要的联系形式。在城镇体系中,处于较高层次的城镇 规模大,作用大,数量少,处于较低层的城镇规模小,作用小,数量多。 【变式训练 2】 BD 浙江温州的城乡协调是比较成功的,主要是通过家庭兴办小商 品市场,促进城镇和人口集中,形成了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承接了县城的部分职能,为 农业发展提供如信息、技术、人才和市场等条件,带动了整个
24、农村经济振兴。 题目设计 (1)D 生态城市首先应该是一座绿色的园林城市。城市绿地覆盖率较高,在 50%以上, 所以在生态城市中分布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是绿地。 (2)A 城市绿地有许多方面的作用,如:净化空气、吸烟滞尘、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减弱噪声等,其中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即降低城区温度的功能,应属调节气候。 (3)C 破墙透绿的功能,应属于美化环境。 自主练习 1D 本题是对区域城镇体系概念的理解。区域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相 关的城镇、联系网络以及相应的辐射范围,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区域城镇体 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完善的城镇体系可使城市的区域中心作用得以充分
25、发挥, 并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2D 苏州、常州、无锡、宁波的发展方向是整个地区的制造业中心。 3C 城镇合理布局不仅要考察其城镇分工和联系网络,而且要考虑其等级规模结构, 不同城镇的功能定位。实现城镇合理布局应充分考虑的是区域发展整体部署、自然和历史 因素、经济以及布局的现状和问题,方法是调整结构,合理分工,但不能一步到位,也不 可能一步到位。 4B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要使地区城镇合理布局,必须从自然环境条件、现有 产业基础、交通运输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既要使大、中、小 城镇数量比例协调、规模有序分布,又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以高级中
26、心城市带动较低级 城镇,同时促进周围乡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5(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 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 主。 (2)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 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 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解析 (1)图甲反映的是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变化和东、中、西部城市化速度的差异, 图乙反映的是我国城市等级的变化,据图总结出城市化的特点即可。(2)从题意看,题目中 的说法可对可错,只要理由正确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