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 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习顾问: 三省六部制 形成于汉代,正式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的一种古代中国中央政府机构 设置制度。这个制度中的三省在元朝灭亡之后,被明朝废除,而六部制沿用至 清代。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 部、工部。唐朝的三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 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 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尚书省下辖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六部分理各种行政事务,每部又领 四司,计 24 司。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他们议政的
2、场所叫政事堂。 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炀帝曾封杨素为尚书令) ,加之唐太宗 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 亦职为宰相。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 以“参知政事” 、 “参预朝政” 、 “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 “同中书门下三品(简称同三品、一度改称同二品) ”、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 称同平章事) ”等宰相名号。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皇帝任用宰相的范 围扩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长官;宰相成员增多,既便于集思广益,又使之互相 牵制,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这样,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皇
3、 帝大权旁落。六部中,吏部负责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负责人口户籍,赋 税财政等;礼部负责典礼、科举、教育等;兵部负责军事、防卫等;刑部负责 司法刑狱;工部负责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 下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 中书省 官署名。魏曹丕始设,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 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代因避讳改为“内史省”或“内书省” ,唐代 先后曾改称西台、凤阁、紫薇省,旋复旧称。在唐代,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 同为中央行政总汇,由中书省决策,通过门下省审核,经皇帝御批,然后交尚 书省执行,故实任宰相者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中书省长官在魏晋为中
4、书监 及中书令,隋代废监,仅存中书令一职。唐在中书令之下设有中书侍郎、中书 舍人,皆为要职。宋代虽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而中书省之权特重。 宋 史职官志说:“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 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宋代中书省之职是“掌进拟庶务,宣 奉命令、行台谏章疏,群臣奏请兴创改革及任命省、台、寺、监、侍从、知州 军、通判等官员。 ”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 “二府”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 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 掌握。边远地区,设十一个行中
5、书省分区统辖。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公元 1380 年)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机要之任则归“内阁” 。此后即无 中书省这一机构。 明朝的殿阁大学士与首辅 明朝废丞相后,朱元璋集皇权、相权于一身,每天要处理大量政事,为保 证君权不至于旁落,又便于处理政事,洪武十五年(1382 年) ,朱元璋仿宋制, 从翰林院等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 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批阅奏章,充当顾问。 明成祖朱棣又准许阁臣参予机务,但不置僚属,不得专制百官。从明仁宗 朱高炽开始,用六部尚书、侍郎兼殿阁大学士,阁臣权力渐重。明中叶以后, 阁臣又有了首辅、次辅和群辅的区别。首辅拥有
6、票拟权,位极人臣,一切朝政 皆归其调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阁权一代一代的积累,明中叶以后的殿阁大学 士已经掌握了一部分宰相之权,早已不是最初的皇帝“顾问”了,首辅已成为 实际上的宰相。内阁则成为事实上的全国行政中枢机构。但首辅的地位经常受 到专权宦官的挑战。首辅毕竟不是合法的宰相。明中期朝政的混乱与此有着密 切的关系。 翰林院 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初唐玄宗选擅长文词的朝 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后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为待 诏。起草诏制本是中书舍人的专职,但唐玄宗感到中书舍人草拟诏制的制度难 以保守机密和应付急需,乃一度挑选擅长文学的亲信官员充翰林院待诏,以
7、备 起草急诏(兼撰拟诗文) 。开元二十六年(738) ,又另建翰 林学士院,专供草 拟诏制者居住,供职者称翰林学士(简称学士),本身无秩品 。初置时并无员 额,后来依照中书舍人之例,置学士六人,择其中资历深者一人为承旨。安史 之乱以后,军事频繁,翰林学士地位愈来愈重要,不但在草拟诏制方面分割了 中书舍人之权,也在参谋密计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唐宪宗以后,翰林学士承 旨往往晋升为宰相。学士院设置之后,与中书舍人院有了明确分工 。学士所起 草的是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为内制; 中书舍人所起草的则是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称为外制。学士院有 两名由宦官充任的学士
8、院使(或称翰林院使) ,在皇帝与翰林学士间起传达联 系 的作用 ,在政治上 有很大影响 。后晋天福五年(940)曾宣布废除翰林学 士,将草拟 诏制之权归还中书舍人,但不久又恢复。宋沿唐制设学士院,也称 翰林学士院,有时亦称翰林院。翰林学士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很多宰相都从 翰林学士中选拔。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亦无秩品。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 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正三品,并且不任其他官职,专司草拟内制之职, 例带知制诰衔。由于唐代学士院自翰林院分出,故宋代有时亦称学士院为翰林 院。宋代另有专掌艺学供奉之事的翰林院,但与学士院的翰林院无关。西夏设 翰林学士院,官员有学士等。辽北面官中有翰林院,
9、掌汉文文书及刑狱诸事, 长官为翰林学士及翰林学士承旨等。金天德三年(1151) ,置翰林学士院,设翰 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等,掌起草诏书等事。元代设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 院,官员与金代同,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译写文字。明翰林院掌制诰史 册文翰之事。入翰林院者官品虽低,却被视为清贵之选。明朝翰林若得入直文 渊阁参与机密,则更是贵极人臣。清因明制,设翰林院。置掌院学士两人,满、 汉各一人,从二品。清掌院学士无文学撰述之责,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的名义 长官,与唐宋之翰林学士有所不同。但仕为翰林官者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而 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为之,因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多蒙 优待厚
10、遇 。 内阁 官署名。明洪武十三年(公元 1380 年) ,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 相,罢中书省,设“四辅官” ,不久又罢。十五年(公元 1382 年)仿宋代制度, 置华盖殿、谨身殿、英武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又置文华 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 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仁宗时,任用杨士奇、杨荣为华盖 殿、谨身殿大学士,权力加重。明世宗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 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之内阁大 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清代沿置,天聪年间,设内三院;顺治年 间改称内
11、阁。以大学士分兼殿、阁之衔。乾隆年间,规定三殿、三阁大学士之 制。但因实权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中,内阁职权低落,参预重要政务的人多由皇 帝指定,不一定是内阁成员。军机处成立后,实权集中到军机处,内阁徒有虚 名,仅成为传达皇帝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但名义上仍为清代最高级之官署。 清末仿行君主立宪制,设责任内阁,以旧内阁与军机处合并为最高国务机关。 北洋军阀时期改称国务院,习惯上仍称内阁,其成员称阁员。 南书房 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 年)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撤销,是清 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清代士人视之为清要之地,能入则以为荣。中国 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南书房记注 ,系为数极少
12、的南书房档案。康熙帝为了与 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以待,名南书房。 在翰林等官员中, “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南书房行走” 。入值者主要 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 “撰述谕旨” 。 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 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 。南书房地 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 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康熙帝亲政以后,朝廷的权力一则受议政 王大臣会议的限制,国家大事需经过王大臣会议,而这些满洲王公
13、贵族地位较 高,有时与皇帝意见发生矛盾,皇帝也不得不收回成命;二则内阁在名义上仍 是国家最高政务机构,控制着外朝的权力,康熙帝为了把国家大权严密地控制 在自己手中,决定以南书房为核心,逐步形成权力中心。雍正朝自军机处建立 后,军机大事均归军机处办理,南书房官员不再参预机务,其地位有所下降。 但由于入值者常能觐见皇帝,因此仍具有一定地位。南书房亦被长期保留,直 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撤销。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亦称“有限君主制” 。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 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有二元制和议会制两种。二元 制的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和议会分掌政权,君主任命内
14、阁,内阁对君主负责, 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权,而议会则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如 18711918 年的德意志帝国和明治维新后一段时间的日本。在现代,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 只有个别国家实行。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则仍为现代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所采 用,如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瑞典、泰国、日本等。是在君主立 宪的基础上随着近代政党的形成和议会作用的加强而逐步确立起来的。在这种 制度下,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君主的实际权力减 弱,其职责大多是礼仪性的。 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资本主义国家 的民主共和制主要有两种:议会制共和制;总统制
15、共和制。这两者的根本区别 是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议会制共和制的议会是国民的代议机关, 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等权力,议会制共和制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 权。总统制共和制的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总揽行政权力, 统率三军。实行议会制共和制国家有:意大利、德国、芬兰、奥地利、印度、 新加坡等。 (可简称为“德意芬、新奥印” )实行总统制共和制国家有:美国、 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 (可简称为“印尼、阿根和巴西, 埃美墨” ) 。一般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中,凡是实行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共和 制的国家,国家首脑称为首相或总理;实行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首脑称为总
16、统。 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有多种(包括曾有过的) ,如 苏维埃(前苏联) 、代表团制(前南斯拉夫) 、人民会议制(朝鲜) 、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中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中国 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 其负责。我们的国家元首称为主席;行政首脑称为总理;党的最高领导称总书 记。 左图右史: 文渊阁,位于故宫东华门内文华殿后, 原明代圣济殿旧址。清朝乾隆三十九年至 四十一年(公元 17741776 年)建成, 是皇家收藏四库全书
17、的图书馆。乾隆 三十八年(1773 年)皇帝下诏开设四库 全书馆 ,编纂四库全书 。三十九年下 诏兴建藏书楼,命于文华殿后规度适宜方 位,创建文渊阁,用于专贮四库全书 。 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建成。文渊 阁座北面南,阁制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 构置。外观为上下两层,腰檐之处设有暗层,面阔 6 间,西尽间设楼梯连通上 下。两山墙青砖砌筑直至屋顶,简洁素雅。黑色琉璃瓦顶,绿色琉璃瓦剪边, 喻意黑色主水,以水压火,以保藏书楼的安全。阁的前廊设回纹栏杆,檐下倒 挂楣子,加之绿色檐柱,清新悦目的苏式彩画,更具园林建筑风格。阁前凿一 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池上架一石桥,石桥和池子四周栏板都雕有水生
18、动物 图案,灵秀精美。阁后湖石堆砌成山,势如屏障,其间植以松柏,历时二百余 年,苍劲挺拔,郁郁葱葱。阁的东侧建有一座碑亭,盔顶黄琉璃瓦,造型独特。 亭内立石碑一通,正面镌刻有乾隆皇帝撰写的文渊阁记 ,背面刻有文渊阁赐 宴御制诗。文渊阁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建成后,皇帝每年在此举行经筵 活动。四十七年(1728 年)四库全书告成之时,乾隆帝在文渊阁设宴赏赐编 纂四库全书的各级官员和参加人员,盛况空前。 四库全书连同钦定古 今图书集成入藏文渊阁,按经史子集四部分架放置。以经部儒家经典为首共 22 架和四库全书总目考证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放置一层,并在中间设皇 帝宝座,为讲经筵之处。二层中
19、三间与一层相通,周围设楼板,置书架,放史 部书 33 架。二层为暗层,光线极弱,只能藏书,不利阅览。三层除西尽间为楼 梯间外,其它五间通连,每间依前后柱位列书架间隔,宽敞明亮。子部书 22 架、 集部书 28 架存放在此,明间设御榻,备皇帝随时登阁览阅。乾隆皇帝为有如此 豪华的藏书规模感到骄傲,曾作诗曰:丙申高阁秩干歌,今喜书成邺架罗, 。 清宫规定,大臣官员之中如有嗜好古书,勤于学习者,经允许可以到阁 中阅览书籍,但不得损害书籍,更不许携带书籍出阁。 四库全书编成后,最 初用了六年的时间抄录正本四部,除一部藏文渊阁外,另三部分别藏于文源阁、 文津阁、文溯阁,四阁又称北四阁 。后又抄三部藏于文
20、宗阁、文汇阁、文澜 阁,称南三阁 。七部之中或已亡失,或为各图书馆收藏。文渊阁本现藏台北 故宫博物院。 八旗制度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 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 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 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 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 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 总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 额真,又称厄真,意为主) 。八旗 的建立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 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 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
21、上,创 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 俗写亦作厢) 。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 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 300 人为 1 牛录,设牛录额真 1 人;5 牛录为 1 甲喇,设甲喇额真 1 人;5 甲喇为 1 固山,设固山额真 1 人。据史籍 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 308 个,蒙古牛录 76 个,汉军牛录 16 个,共 400 个。 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 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八旗 制度的特点,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
22、兵, 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 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 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 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清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 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 即禁军。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八 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崇德元年(1636)始定亲王、郡王、贝勒、贝 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 9 等。八旗按引军旗色 定户籍。八旗兴办宗室觉罗学、官学等,课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
23、 丧等均有规定。清初定满汉不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 实际上民间早已通婚。八旗的兴衰 清军入关, 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 近地区。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闲散人口,清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八旗 官兵因此获得一部分旗地。兵丁份地大多数靠本人带同家属从事耕种,后多迫 于生计被典押出去。清统治全国以后,八旗兵丁生计日渐拮据。清王朝虽采取 了种种措施,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计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陷于贫困的境地。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 1911 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 296 年。它是 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 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
24、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 磨灭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 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名人殿堂: 朱元璋(1328-1398 ) ,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生于 1328 年, 父母早逝,家境贫寒,年轻时曾入寺为僧。1352 年率众投红巾 军,参加元末的农民起义,攻下南京后运用“高筑墙,广积粮, 缓称王”的战略方针。壮大军力,前后击破陈友谅,张士诚部, 1368 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建元“洪武” 。朱元璋称帝后半 年,北伐军攻克大
25、都,元亡。统一全国后,朱元璋采取加强封 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措施。改革中央的地方的行政机构。废除丞 相制,设立六部,直接由皇帝负责。调整军事机构,推行科举 制度,加强法制。加强了皇帝的统治。 朱元璋称帝后,开始大肆诛杀有功之臣, 并大兴文字狱。对明处文化思想起了严重的束缚作用。朱元璋在位 31 年,死于 1398 年,时年 71 岁。 朱棣(1360-1424),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为燕 王,籓镇北平。1398 年朱元璋死,明惠帝朱允炆即位,惠帝即位后, 感籓王势力过大,威胁到他的皇位,计策削籓。朱棣发现后,起兵靖 难经三年的战争 ,于 1399 年夺得帝位。年号永乐 为明成祖。 即位
26、后,五次亲征漠北,迁都北京,谴郑和使西洋,消除籓王势力,继 续执行垦荒,囤田,兴修水利建设等政策,加强对北方的管理,修永 乐大典对明王朝的建设起了很大的贡献,成明朝强盛之主。 张居正(1525 一 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 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因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宰相之 杰”。 嘉靖二十六年( 1547 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 元年(1567 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 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 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 1
27、0 年,实行了一系 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 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 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 (1582 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 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 、 书经直解等。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 ,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 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 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 17 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 。庙号“太宗” 。
28、 即位不到 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 兵。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 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 。他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 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 岌岌可危。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 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勘称 “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他促死于清军入 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 ,清康熙帝,顺治帝第三 子。在位 61 年,是
29、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 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 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 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慎选人才,表彰清 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 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和玄烨的政治生活相比, 他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满,诸皇子夺储之争,使他心力憔悴。 玄烨尽管是以为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的好皇帝。当然,作为站在历史潮流前面, 引导国家,民族快速进步的伟大人物,他则逊色得多了。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 ,清乾隆帝,雍正帝第四 子。在位 60 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 89
30、 岁。 乾 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 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 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 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 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 3503 种,79337 卷,36304 册,其卷数是 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但乾隆为人重奢靡, 晚年时国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也已层出不穷, 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原来如此: 大清的含义 “大清”源自满语中的蒙古语借词“代青” ,那么作为国号的“代青”到底 为何义呢?从各种蒙文词
31、典及各种论著中的解释来看, “代青”的含义颇多。在 蒙古语中, “代青”有“(1)卓越,善战,先锋;(2)光荣,艰巨”之义。 或谓(1)善战的,能征善战的;(2)战斗的。或谓“(1)战斗的, (2)尚武 的, (3)善战的。 ”可见, “代青”有“卓越,善战,能征善战的,尚武的,战 斗的,先锋”之意,以及“光荣,艰巨 ”等义。郑天挺于清史探微中称: “墨勒根于满语本为善射者之称,引申为聪明之义,代青,则蒙古语统率 者也。 ”周远廉也认为:“多尔衮号为墨尔根代青,就是聪明的统帅之意。 ” 薄音湖称:“所谓岱青大成,是明代蒙古封建主中常见的称号,或谓汉语 大臣的意思,或谓 Daicing 即 Da
32、iin,战士之意。 ”蒙语中 daicin 又作 daicing,daicin 与 daicing 的意思相同。双山博士认为,从蒙古语构词上看, daicin 的词根为 dain,意为战争,在古代蒙古语里还有“敌人”之意。 dain+ci(-ci 有“喜欢”的意思) ,有形容词和名词两种词性:好战的; 勇士。daici 的复数形式为 dain+cin,即 daicin,在人名中或指人时,当名词 用;作修饰词时,为形容词。daicin 的复数意义后来消失了。在蒙古语里,-n 和-ng 可以互换,故 daicin 即为 daicing,daicin 之意亦即 daicing 之意。6 在墨尔根代青
33、、额尔克代青中,代青为名词,其义为勇士、战士,或统率者。 在大清国一词中,大清(即代青)可能是名词,也可能是形容词。作为名词, 大清之意应与上述称号中的代青词义相同,为勇士、战士,或统帅者之义;作 为形容词,其义应为“卓越” 、 “善战” ,大清国之意即是“上国” (即“至高无 上之国” ) 、 “善战之国” 。大清作为名词或形容词,其词虽异,其义实相通。综 上所述, “大清”这一国号并非来自汉语,也不是满语固有词,可能是满语中的 一个蒙古语借词,即 daicing,大清国的意思是“上国” (即“至高无上之国” ) , 或“善战之国” 。 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鲍明在清朝国号词源词义试探
34、上下求索: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 部分的中心环节。 从宰相制度的兴废看,其起源甚早,而且复杂多变。其演变大致可分 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 黄帝至西周时期为萌芽期。在史书中,这一时期已有宰相名称如“相” 、 “百揆” 、 “宰”的记载。这些职位实际已有辅助君王处理政务的职责,但尚未 作为正式官称,所以也还谈不上建立宰相制度。西周是典型的分封制国家,天 子分封他的宗族成员后,天子与诸侯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天子只管辖王畿地 区,诸侯国对天子没有交税的义务,中央的财政开支靠王畿地区提供,诸侯国 只是上贡,交
35、一些土特产品;再就是军事义务,遇有战争,天子可以借用诸侯 国的军队,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关系。在西周以前那种政治形态下,不可能产 生宰相制度,所谓国家实际上是大家族,天子就是大家族的首领,身边只需要 少量家族重要成员和近亲帮助处理事务即可,真正核心的行政运转体系在卿大 夫那里,具体权力是在家臣手中,家臣是处理家族事务的总管。虽然在当时的 社会政治形态下,不需要也不可能产生一个很系统的中央管理体系,更不可能 建立起真正的宰相制度,但行政权力的萌芽和后来的中央政府的萌芽都可以追 溯到这一时期的家臣制度。 春秋至秦为创立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 变化,其中与政治体制密切相关的变化
36、有:(1)世卿世禄体系被官僚体制冲击, 形成了以官僚体制为主、世卿世禄为辅的政治体制。 (2)血缘关系被地缘关系 所冲击,乡里制度、郡县制开始建立,形成了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并重的体制。 (3)中央集权开始形成。因为政事繁多,国君一人难以应付,就出现了以宰相 为首的朝官集团。为适应这种政治体制变化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 普遍设立相职,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各国招贤纳士,选贤用能,一批贤相 名宰应运而生,活跃在周秦之际社会剧变的历史舞台上。经过几百年的实践, 到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完整成熟的宰相制度便水到渠成,正式创立,成为后世 沿袭相承的定制。春秋时期,以世卿、世大夫执政,当时所称的相,逐
37、渐成为 一个固定官名。到了战国,世卿制度被打破,相职在诸侯国内普遍设置。丞相 作为官称,始于秦国,后来也被他国采用。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的普遍 实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 助理万机” ,使之成为正式官制。秦朝的宰相仍沿袭统一前的叫法,称“丞相” 。 秦朝开始实行一相制,也曾置左右丞相。 汉初至武帝时为鼎盛期。在秦统一中国、实行丞相制度后,相权日强。 到西汉初期,宰相的权力更是迅速膨胀,并很快达到鼎盛时期。丞相在一人之 下、万人之上,无所不管,与当时的皇权基本上处于平等状态。萧何、曹参等 一批名相出现,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在君相“
38、坐而论道” 之时,相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由于相权的膨胀使皇权受到威胁, 皇帝便想办法制约相权,宰相也就很快迎来厄运。仅西汉初期到汉武帝时期的 百余年间,相权虽然很大,但宰相被杀的也达 30 多人。而且在汉武帝之后,由 于加强了皇权,抑制了相权,相权就再也没有翻过身来。可见,宰相制度的萌 芽和创立时期虽然很长,但它的鼎盛时期却很短暂,不足百年。在宰相制度走 向鼎盛的汉朝,宰相已从一相发展到三公。其演变的特点是:(1)宰相人数多 变。从西汉前期 1 人,到西汉后期和东汉时三公皆为宰相。 (2)办事机构庞大。 汉朝设丞相府(相国府) ,三公并相时期,宰相办公处称为“三府”:丞相府、 大司
39、马府、大司空府。最后改定为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西汉丞相府属员 多达 300 多人。 (3)职责权限大。西汉时期宰相的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 几乎参与所有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还掌握选用官吏、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 执行诛罚、主管郡国上计与考课、封驳与谏诤等权,还有一定的立法、司法和 军事权。在两汉时期,宰相涉权之广、职权之重,是后代宰相无法比拟的。 (4)出身杂。由于两汉选官途径广泛,宰相出身也杂,从布衣到宗室,各种出 身都有。 (5)相权开始受到皇权的制约,其主要措施就是提高尚书台地位。 魏晋至宋为调整期。两汉时期,由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露,宰 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调整的核心是,皇
40、权不断集中,相权不断被分割。 但不同的君王有不同的特点和喜好,控制相权也就有不同的办法,因而宰相权 力时而强化,时而又被弱化。第一次调整开始于汉武帝时期内外朝的设立,皇 帝开始靠身边的心腹办事机构控制相权,但心腹办事机构日渐坐大后,又形成 一个实际的行政中心,分割甚至取代了相权,最后形成了互相消长的内外朝。 在进入调整期后,宰相制也屡有变化,最重要的是多相并存、三省出现。曹魏 时,凡任录尚书事、尚书令及尚书仆射者,便成为宰相,执掌政柄,但这时的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在名义上仍不失为宰相之号。至两晋时期,中书监、 令便取代了宰相的职位。宋齐梁陈并相沿袭。这时所谓宰相,除录尚书事、尚 书令、仆
41、射及中书监、令外,还有侍中。北魏、北齐时,因魏晋以来的门下省 逐渐发展起来,侍中权柄尤重。后周改制,以大冢宰为宰相,不久又置左右丞 相。隋朝废三公,三省长官为相,称为“真宰相” 。唐朝前期确立三省制,中后 期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制。唐朝是宰相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宰相机构之 变化与宰相名称之多变均较复杂。三省制度是在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逐渐形 成的,到唐朝才真正得以确立。在唐代的中枢机构中,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尚书、 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是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 工六部,其长官称尚书令,左、右仆射为之副。中书省是秉承皇帝意旨掌管国 家机要大事、发布政令的机构,其长官称中书
42、令。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 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凡朝廷有军国大事, 则中书出令(决策) ,门下封驳(审议) ,尚书受而行之(执行) 。所以人们也简 称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又因尚书省下 设有六部,故习称“三省六部制” 。唐初右仆射加“知政事”身份,参加政事堂 会议,也是宰相。中书令迁右仆射,不加“知政事”亦为宰相。李世民继位后, 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与侍中、中书令均成为宰相。从贞观元年起,以他官预宰 相事便经常出现。一是以资格较浅的官员加“参议朝政” 、 “参知机务” 、 “参知 政事” 、 “专典机密” 、 “参议得失”等名号而
43、预宰相事;二是给一些资格较老的 元勋功臣加“平章事”或“同三品”名号,使其可以继续预闻宰相事务。宋朝 正副宰相同设,多相并行,编制也不固定,目的是分散相权。北宋沿袭唐代后 期制度,设置中书门下省。在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 ;副宰相称“参知政事” 。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别, 使正宰相事权更为分散。宋太宗后,一相四参或二相二参是常事。 元至清末为衰落期。因为宰相制度无论怎样调整,皇权与相权之间的 矛盾都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所以从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金朝罢 中书、门下两省,实行一省制,以尚书省总揽政务。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 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 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明洪武元年设左、右丞相,丞 相之下设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职,为其属员。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 挠政为名,杀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废丞相,使六部直隶于皇帝。废除宰相制后, 相权被分于六部,国柄则集于皇帝一身。明成祖时,在洪武年间设立殿阁的基 础上正式设立内阁。阁臣权力虽比宰相权力小得多,但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 成宰相。清朝从三院长官到内阁大学士,再到军机大臣、总理大臣、内阁政务 大臣,宰相权力日趋淡化,皇帝集权则达到极点。而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中国 古代的宰相制也终于走到它的历史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