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授 课 时 间 月 日 累计 节 课 题 神奇的民间锣鼓“金橄榄” 教 学 目 标 1.初步认识民间锣鼓几种乐器。 2.能初步掌握民间锣鼓的节奏。 教 学 重 点 认识民间锣鼓几种乐器 教 学 难 点 边念边打锣鼓节奏 教 学 准 备 电子琴 课件 打击乐器 教 学 时 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用模仿击打节奏的形式其中学生的注意力! 请同学们模仿: 0 0 二、学习新知 1.欣赏民间锣鼓的一段视频,让同学们找出其中的几种乐器。 2.认识认识民间锣鼓几种乐器:出示课件图片,并简介几种乐器,教师逐一 演奏。 鼓: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 一块拉紧的
2、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主要介绍戏曲用的大鼓。 粗腰筒形鼓:乐队用的大鼓膜径约 50100 厘米,上下蒙牛皮。平常置于鼓架, 双槌敲击。用于器乐合奏及舞蹈 、戏曲的伴奏 。节日庆典用大鼓膜径 100 厘 米以上 ,由 1 人或数人各执双槌击奏。 小锣:也属锣的一种,因锣面较小而得名。铜制,圆形,直径约 22 厘米, 中心部稍凸起,不系绳。演奏时用左手指支定锣内缘,右手持一薄木片敲击发 声。它的音色明亮 清脆。小锣在京戏中也称京小锣,它与大锣在京剧中随着表 演动作的节奏敲击,起着衬托和加强效果的作用。它在锣鼓曲时,除有时突出 其音色特点外,也敲击花点,起着丰富合奏的效果。 演奏方法:小锣无
3、固定音高,奏时左手的食指挑起锣边,拇指为防护小锣 滑落而贴放于锣边上,小指为便于掐音而靠近锣光内面右手拇指的第二关节, 与食指第二关节,中指第三关节对捏锣扳,屈肘于小锣外面成小锣演奏姿式。 右手持锣片敲击(长约 17 公分的竹片),以锣片下端侧面斜棱击打锣门或锣边而 发音,打法也与大锣大致相同,分放音击、边音击、闷音击等几种。打法有重 击、轻击、闷音、掩锣、揣锣、打边等。小锣音色柔和、清亮,在戏剧伴奏中, 常以各种打法来配合演员的动作,以烘托气氛。小锣是色彩性乐器,常围绕着 大锣的重音,作各种装饰性的演奏。多用于文人、女性或诙谐人物(如丑角) 的上下场和配合各种表演上的小动作。 钹:古称铜钹、
4、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中国、 外国乐队中都使用。中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演奏 时,双手各持一面互击。有轻击、重击、磨击、扑击等手法。用于民间器乐合 奏、地方戏曲、歌舞伴奏和锣鼓队中。另有单击音,用小棰敲击单片钹沿,获 其特殊音响效果,用于民族乐队和说唱伴奏。如流行于福建福州、闽侯、永泰、 连江、闽清等地的曲种“福州评话” 。即用单钹伴奏。演唱者右手执钹,拇指上 套一瓷环,可碰击钹的边缘作响,左手持一小棍敲击,以击节说唱。流行四川 的曲种“荷叶” ,也用单钹伴奏,相传形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而且是因演员 击节所用之钹,形似荷叶而得名。 大锣:属锣的一
5、种,因面较大故称大锣。它是铜制的,直径约 30 厘米,扁 平圆体,有边,边孔较小,系以绳。大锣打击乐器。铜制,圆形扁平,直径约 30 公分,有锣门(即锣心,直径约 10 公分的圆平面)、锣边(与锣心相连的外围 斜面)两部分。是朝鲜族的民族乐器。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持木槌击奏,在 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常用到它。它也常与别的打击乐器相互配合,但它起着 最主要的作用。锣面各部分发音高低都不同,中心发音较低,靠边的部分发音 较高,演奏者常利用这一特点,在锣边、锣心或二者之间,击奏不同的音色和 音高。它那粗犷、宏亮的音色,给人一种震憾的感觉。 具体方法:大锣左手食指、中指与拇指拿起锣拐子(小指也可勾住
6、锣提绳), 屈肘胸前成提锣势右手的小指纫进锣槌扣里,拇指与食指轻轻地掌握住槌杆, 屈肘于锣光外面敲击时,放松肩、肘关节,既不要挑腕也不要吊腕,要使用 小臂带动手腕的背屈和掌屈力量。 附大锣演奏法口诀: 持锣平胸定高矮,轻握楗杆置锣外, 架势勿僵取自然,背起掌落别画圈。 3.听赏课本中的锣鼓曲:多媒体课件播放。 4.念读节奏: 5.体验打击乐器 (1)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生只念一种乐器的节奏,每个学生都体验一 遍打击乐器,选出最佳乐手参加班级合奏。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合奏民间锣鼓乐器。 三、教师小结全课 中国民间锣鼓是俗文化与雅文化的完美结合,艺术领域与非艺术领域的交 相互动,是构成中国锣鼓文化独特个性和无穷魅力的根本要素,而从雅文化的 特质研究、介绍入手,探求俗文化的渊源与成的一个古老幽深且又充满了动感 的景观。在这个景观中,既有着中国锣鼓蒙昧之初的智慧之光,又有着中国锣 鼓神秘之中的天真烂漫;既有着中国锣鼓血与火的壮怀激烈,又有着中国锣鼓 生与死的一往无前;既有着中国锣鼓的威严与瑰丽,又有着中国锣鼓的欢乐与 平凡。可以说,在整个世界范围,还不曾有任何乐器能够像中国锣鼓一样,在 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掀起如此壮阔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