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教学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宗教等基本概况。 2、知道大河源头和保护三江源地区珍稀野生动物的紧迫性。 3、了解“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4、了解青藏地区丰富的矿产及本区主要的公路线、铁路线和主要城市。 5、通过对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及人为景观的展示,让学生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 神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青藏地区“高”、“寒” 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交通及
2、 资源。 教学难点:青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高”、“寒” 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 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准备: 师课前搜集有关青藏地区的歌曲天路,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反映青藏地 区交通变化的视频资料,并制作成精美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播放韩红天路,并幻灯播放大量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青 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五周年的相关图片。 (如下图) (屏幕中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说一 说你所知道的这条铁路线。 )这节课就让我们乘上通往青藏地区的列车,了解我国四大地理 区域之一的青藏地区。 二、自主学习,合
3、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感知青藏地区。 1、自主学习:结合 P87 的活动题,读图 4-21 并阅读教材 P88-90 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回 答:你知道了青藏地区的哪些地理知识?(主要是青藏地区的概况、三江源地区的珍稀动 物和环境保护状况、农牧业、自然资源。或直接采用以下提纲。) 一、一、 概述概述 1、位置:、位置: 以西,以西, 以北,以北, 、 、 以南。以南。 2、范围:、范围: 自治区、自治区、 省、省、 省西部省西部 3、地形:以、地形:以 为主,位于我国的第为主,位于我国的第 级阶梯上,平均海拔级阶梯上,平均海拔 在在 米以上,号称米以上,号称 “ ”。 4、面积:约占全国
4、面积的、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 。 5、人口:仅占全国的、人口:仅占全国的 6、民族:大部分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是、民族:大部分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是 族,多信奉族,多信奉 教,教, 著名的著名的 藏传佛教的圣地。藏传佛教的圣地。 二、二、 自然环境的保护自然环境的保护 三江源:三江源: _、 _、 _的源头的源头 特有动物:特有动物: _ 、 、 等。等。 三、三、 农业和牧业农业和牧业 1、主要农作物:、主要农作物: 、 、 、 等。等。 2、主要牲畜:、主要牲畜: 、 、 。 四、四、 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矿产有哪些?为什么称它为“聚宝盆”?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5、 探究问题:分析影响青藏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气候特点,探究: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青藏地 区的主要农业区应分布在哪里?当地小麦穗大、粒重、单产高,可信吗?; 探究方法:读下面两地气温资料,分析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总结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地 名 纬度 海拔(米) 月均温 月均温 那曲(西藏) N 南京(江苏) N 教师点拨:通过比较,那曲 1 月平均气温比南京第 16.7,七月平均气温低 20,其原因 是海拔高,进而得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和“寒”,因此,得出青藏地 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是气温低。 地势相对地平,气温相对较高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地势相对地平,气温相对较高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6、和 湟水谷地成为主要的农业区。湟水谷地成为主要的农业区。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学习的中国的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总 结出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而理解当地小麦穗大、粒重、单产高的真实性。, 探究结论: 地势相对低平,气温相对较高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青藏地区主要的地势相对低平,气温相对较高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青藏地区主要的 农业区;农业区;当地小麦穗大、粒重、单产高的原因是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因此,可信。 (二)、学习任务二:青藏地区的交通 1、自主学习:播放反映青藏地区交通变化的视频资料,结合教材 P91-92 完成以下内容: (1)过去,青藏地区对外联系的方式有哪些?请你评
7、价一下这些交通方式。 (2)列举青藏地区的主要公路及起讫点。 (3)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青藏铁路。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青藏铁路的修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通车后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了哪些影 响? 教师点拨:结合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分析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结合三江源地区 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影响。 探究结论: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高寒缺氧、冻土层深厚,紫外线照射强等;对当地 的环境产生的影响如:影响珍稀动物的迁徙,污染当地的环境,特别是污染水源等,因此, 进藏的旅客要特别注意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
8、,谈一谈你对开发青藏地区的设想。 (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合理即可。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见综合能力训练 128-130 页。 附板书设计 六、教后反思 学后反思: 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较好、一般) 我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 我学会的主要方法 。 我的疑难问题是 。 教后反思: 。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况。 2、通过读图,明确西北地区的地形、河流、主要的交通路线等。 2、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形成原因。 3、明确西北地区干旱的气
9、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 响。 教学重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特点和分布。 教学方法: 图示法 对比法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1、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让学生欣赏反映西北地区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影像资料,如一望无际的内蒙古 草原,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流动沙丘,北疆的风蚀城堡,嘉峪关的长城,吐鲁番的葡萄学 生通过对这些图片的观赏和讨论,进入到西北地区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西北地区的地形、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
10、1、自主学习: 阅读图 4-31 和 94 页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93 页“活动”1、 (2)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位置怎样? (3)西北地区的面积、人口各占全国的百分比是多少? (4)西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 2、小组交流: 四人一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 _ 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有人说:新疆地形特点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 ,你能理解其含义吗? 教师点拨: 根据图 4-31,说明新疆主要有三座大山,分别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指图明 确在“三山”之间有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探究结论:新疆的地形特点确实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 ,并且观察一下“疆”字的写
11、法。 学习任务(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河流和农牧业的分布 1、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 94 页第二、三、四段和阅读材料,并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有何特征?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西北地区主要牧场在哪里? (4)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分布和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哪里? 2、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以上问题,提出质疑 _ 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西北地区从东到西,自然景观有何变化?为什么? 教师点拨: 根据地图,说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从东到西,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表现 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进而表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 探究
12、结论:西北地区从东到西,自然景观出现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因为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学习任务(三):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的铁路线 1、自主学习: 阅读图 4-31 和 94 页最后一段,解决以下问题: (1)西北地区主要矿产资源及矿产地分别是什么? (2)西北地区主要铁路干线有哪些?其起止点分别是什么? 2、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提出质疑 _ 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参考 55 页图 3-3 和 96 页“阅读 ”材料,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是指什么? 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点拨: 简介“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丰富资源的利用及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同时
13、又说 明西部丰富的资源对东部发达地区资源缺乏的补偿及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探究结论:西气东输工程是将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它西起新疆 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1、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西北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的措施?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本节的重点,其中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与农 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难点。学习中要结合学生已有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储备,通过读 图,说明海陆因素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使他们加深对 知识的理解、掌握,增强识记效果。 五、巩固练习,达标测评 综合训练 128、129 页 附 板书设计: 西 北 地 区 一、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 二、自然环境特征“干旱” 地形、气候、河流、植被 三、农牧业:主要牧场和绿洲农业 四、矿产资源 稀土矿白云鄂博 镍矿金昌 煤矿石嘴山、伊敏河 石油克拉玛依、南疆 五、交通 兰新线、北疆线、南疆线 六、教学反思 学后反思: 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较好、一般): 。 我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 我学会的主要方法: 。 我的疑难问题是: 。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