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欣赏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 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 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2、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1、考考同学们:中国的国旗是什么? 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用考考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国歌的学习,目
2、的是为后面将 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做准备。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首要任务,才会调动起 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 2、教师说说国歌的意义。 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每天 清晨,天安门广场集结了大批市民,他们都是在等待升旗仪式。当宣布升旗仪式开始的时 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注视着冉 冉升起的国旗,一面高唱着国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由然而生。 3、考考你: 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呢? 4、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 通过听老师国歌的意义,高唱国歌,了解国歌的
3、作者,老师讲述关于“国歌”的故事 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的得到了感染和熏陶,为下面国歌学习奠 定基础和情感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二、探密活动,引导体验 1、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使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期间全国人民战 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使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 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 2、探究国歌的秘密行动:分析国歌部分曲调。 (1)探究活动一:运用比较法,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A、教师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B、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
4、重音记号?聂耳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C、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演唱来进行比较,体会这句歌词的含义以及重音运用的作用。 D、学生运用重音记号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聂耳的用 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比较”教学法,使学生感受重音记号和休止符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 理解、表现作品奠定基础。也避免了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讲解,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 体验。 (2)探究活动二:对比演唱,讲解“上行”知识。 A、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B、学生用手势表现这句旋律的走向。 C、教师穿
5、插介绍音乐知识“上行”。 D、想一想:为什么聂耳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E、试一试:运用其他旋律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F、唱一唱:加入渐强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情感表达。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四年级的学生应逐渐培养识别的能力,建立音高的概念,所以在 设计认识“上行”知识这个环节的时候,挖掘出一些音乐要素,让学生在体验、感受、演 唱中初步认识歌曲旋律的走向,获得音高的感受。 (3)探究活动三:认识三连音,感受在歌曲中的作用。 A、找一找:“冒着敌人的炮火”中有什么节奏是你第一次看见的? B、简介三连音:三连音:把一拍平均分成三等份。 C、想一想:你觉得三连音像我们生
6、活的什么声音? D、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聂耳不用其他的节奏呢?试一试:用其他节 奏代替三连音,比较后回答问题。 音乐是体验的艺术,教师的讲解是无法代替学生对音乐本身的体验的。因此在整个学习过 程中,我经常和学生坐在一起聆听音乐,一起分析、讨论,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 感受和体验。重要的是改变了教师角色,调整了师生关系,和谐了教学气氛。 (4)探究活动四:“前进!前进!前进!进!” A、试一试,把最后一个“进”去掉。 B、为什么最后的“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 C、学生讨论、回答。 以真实的情境引发探究,以动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探究,在学生内在心理需求的关节点上 发展探究,在最有收获的问题上深化探究,构建好有层次的中心问题,将关键问题的发言 权甚至发现权交给学生。通过讨论、对比演唱,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4、完成了探究国歌秘密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完整演唱国歌,看看谁最能表达出 聂耳先生心中的想法。 三、小结 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再次体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 “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 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