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0 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了解孔子、孟子与老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认识春 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课前自己的学习所得, 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 方法学习有关问题,学生要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 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介 绍,使学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 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
2、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 代 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 世意义和影 响。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中国古代一本书,有人说只要读懂这本书就可以达到治国 平天下的目的了。那么这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2、板书:课题“百家争鸣” 二、新授 (一)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 1、在经济上 :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 田制走向瓦解。 2、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3、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 二 ) 墨子与墨家 1、 墨 家 学
3、派 的 创 始 人 是 战 国 时 期 鲁 国 的 墨 翟 ( 历 史 上 尊 称 为 “墨 子 ”) 。 2、 墨 家 学 派 的 思 想 主 张 A、 主 张 “兼 爱 ”“非 攻 ” ( 1) “兼 爱 ”: 什 么 意 思 ? ( 2) 墨 子 的 “非 攻 ”: 什 么 意 思 ? 3、 提 倡 “尚 力 ”, 主 张 “节 用 ”“节 葬 ”学 生 具 体 解 释 一 下 4、 墨 家 学 派 的 地 位 变 迁 墨 家 思 想 代 表 了 下 层 劳 动 群 众 , 特 别 是 手 工 业 者 的 利 益 。 战 国 时 期 , 一 度 为 显 学 。 曾 经 被 其 它 学 派
4、 广 泛 吸 收 征 引 。 ( 三)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1)历史地位:介绍一下孟子 2、孟子的主要思想:A、“仁政”(核心)及其评价B 、性善论 (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C、 “重义轻利”学说 3、孟子思想的影响: (四)荀子: 1基本主张:(1)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 题。 什么叫“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 ( 2) 主 张 “性 恶 论 ”。 他 认 为 , 人 性 生 来 就 是 恶 的 , 但 凭 借 后 天 教 育 可 以 使 人 由 恶 变 善 。 ( 3) 继 承 儒 家 思 想 , 认 为 治 国 应 以 礼 教 为 先 , 同 时 也 吸 收 法
5、 家 思 想 , 主 张 礼 法 并 施 。 (五)庄子的思想主张 1提出了“齐物”的观点。什么是“齐物”? 2 从 “齐 物 ”的 观 点 出 发 , 庄 子 提 出 “逍 遥 ”的 人 生 态 度 。 3 庄 子 认 为 , 天 与 人 “不 相 胜 ”。 4、 庄 子 在 文 学 、 美 学 方 面 的 成 就 ( 六 ) 韩非和法家 1、介绍韩非子: 2、主要思想:建立了一个法、术、势三者结合的 帝王统治术体系;韩非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主张“不期修 古,不法常可” “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 制定政策。 (六)孙膑和兵家 孙膑兵法强调以“道”制全胜的原则;以人为主的制胜观, 即把“人和”与“将军善战”融 为一体,作为发挥战斗力的决定因 素和主导作用,能动地去争取作战的胜利;以造“势”制胜敌人的 艺术。孙膑的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七) “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 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