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上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word教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76877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上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八上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八上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8 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课程标准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阅读并口头简述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 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学生能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 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看历史图片、历史地图等教学方式,初步掌握能够自己运用有关的历史 资料或亲自动手收集历史资料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学会合作和分 享,培养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聆听、

2、学唱黄河大合唱等历史歌曲,去感受经典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深 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为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卢沟桥事变。 难点 讲清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共赴国难是如何形成的。 教学设备 历史教学挂图、历史图片、教学投影仪、录音放音机、 黄河大合唱磁带等。 教学方法 运用“导入学生阅读思考质疑讨论解答”五步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第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年月日 团结抗战,共赴国难 ()年月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 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 ()年月日,蒋介石

3、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入手。同学们,现在我把一张照片的复印件发给你们,请你 们仔细看好手上的这张照片复印件,它是我国古代一个有名的建筑物。你们能说出它的名 称吗?(学生较容易地回答出:卢沟桥) 同学们是否听说过近代卢沟桥曾经发生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在得到学生的肯定 回答之后,教师指出,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 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从年月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到年月 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年抗战”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解“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板书) 。 教师:请同学们

4、先仔细阅读思考一下课文标题下面的学习导言。 提出问题:“卢沟桥事变”是怎么回事?(板书)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教材正文大字 部分第一段,稍后让学生回答“卢沟桥事变”发生的地点、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 引导学生回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企图独自侵占、灭亡中国的开始,教师随后强调卢沟 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之序幕,它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亚洲)的爆发。 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守军毫不畏惧,奋起抵抗。投影仪打出“中国守军在卢沟桥上奋 起抗战”历史照片。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小字内容,叙述中国守军第军官兵英勇作 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回答“想一想”:佟麟阁将军的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的实质(即 热爱自己

5、的祖国,决心与国家共存亡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 教师:指着课文“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进行介绍,虽然中国军 队英勇抗日,但不久日军调集大批援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月底平津相继 失陷。日本侵略者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企图速战速决,在三个月灭亡中国。面对强大的 敌人,中国将怎么办?(让学生议一议) 团结抗战,共赴国难(板书) 教师应引导学生简要回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 成。然后指出,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月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促进国共两 党进行合作。让学生朗读通电,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国共合作”。月日,中国共产 党将国共合作宣言送

6、交国民党,月日,中共派周恩来等同国民党进行对话,国民党 政府表示愿意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实现两党合作,共赴国难。也是在月 日这一天,国民政府委员长蒋介石在江西庐山发表谈话,表示愿意跟共产党合作,共 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设计问题:让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比较之后,自己得出结论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 变,蒋介石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他对日本的态度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让学 生简单讲述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生之后对日态度的表现。 教师强调提出,至此,在国难当头,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国共两党 合作,团结抗战,为挽救民族的危亡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渲染教学气氛,让学生亲自

7、感受一下当时全国同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日决 心,教师可播放历史音乐黄河大合唱 ,让学生通过聆听历史音乐作品,用音乐这种特殊 的表现形式去感受历史、触摸历史和认识历史,以便达到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对学生 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之目的。 当学生完整地听一遍黄河大合唱之后,教师再将收录机的控制音量开关关小(能 听见为宜) ,然后重播黄河大合唱 ,教师一边用它作为背景音乐,一边向学生满怀激情 地简述道:“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 中国!”这震撼山河的吼声,像火山熔岩喷射而出,汹涌澎湃,势不可挡。作品充分表达了 中华民族是不可侮的!为了挽救危难的祖国,四万

8、万同胞动员起来,团结一致,共赴国难, 掀起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拿起笔做刀枪,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以气势磅礴的旋 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对中华民族抗日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同学们,下面再让我们一起注意观看两幅图片:投影展示“日军在南京活埋中国平民” 和“日军在南京集体枪杀中国平民”,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时间的 什么事件?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小目大字后回答。教师接着板书:南京大屠杀。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年月日,日本军队占领首都南京,使用 各种残忍方式对我国和平居民和被俘士兵进行了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的具

9、体情况如何?指 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内容。待学生看完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南京大屠 杀”中日军的残暴表现,教师归纳概括:侵华日军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日军师团长 谷寿夫的指挥下,使用机枪扫射、刀砍、活埋等多种灭绝人性的残暴方式,对我国南京的 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万人,进行了为期六周的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古 都南京顿时成了一座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人间地狱。南京大屠杀这一人间惨剧的发生, 说明了日本侵略者是一帮穷凶极恶、丧失人性的法西斯分子。南京大屠杀使我国无辜的和 平居民付出了巨大牺牲,我们永远也不应当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 为了让同学们对发动战争的战争罪犯有一个更为直

10、观地了解和认识,我特意安排了一 项活动:把“恶魔的末日”年月日,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罪大恶极的 谷寿夫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引渡到中国后,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军事法庭根据 他所犯下的罪行,判处其死刑,押至刑场处决的照片展示在同学们眼前。让同学们更为直 观地懂得一个道理:即“多行不义必自毙,作恶到头终有报,这是历史的惩罚!”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卢沟桥事变”是怎么一回事,也大致了解到了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英勇反抗行动以及 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等滔天罪恶,初步认识到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中国人民是如何用劣势装备,同武装到牙齿

11、的日军进行殊死抗争的。下一课我们还将继续 了解与学习前辈是如何艰难而顽强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 教案点评 本课是一节常规课,教师紧扣“卢沟桥事变和团结抗战、共赴国难”这一主题,对教材 内容重新设计,既兼顾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又不乏新颖、独到之处,其特点概括如下: 第一,看图导课,符合该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特征。教师针对乡村中学教学资源匮乏 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收集的地图、图片等资料,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出较为直观、 真实的感性认识场景,符合课改的理念。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导入阅读思考质疑讨论解答” 的五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中,形成问题意识,并以讨论问题的方式,激发其学 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 第三,用声情并茂、音画同步的方式,组织学生聆听、学唱黄河大合唱 ,以引起学 生情感共鸣,体会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感受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使爱国情感于 潜移默化中滋润学生的心田,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人文素养的教育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