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威严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82822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威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威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威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威严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威严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殖和发育。 2、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P2 图解) 3、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4、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 扦插和嫁接等。比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苹果、梨、桃等 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5、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 个完整

2、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P4 图)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 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等昆虫的发育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3、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 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若虫经过 5 次蜕皮, 身体逐渐长大,不经过蛹期,就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 4、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

3、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还有蟋蟀、蝼蛄、螳螂等。 5、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比较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幼虫 身体柔软,具有环节,在凶胸腹部有 8 对 足 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化 蛹前吐丝结茧 成虫 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 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 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 蛹 体表光滑,体形呈椭圆柱状 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6、列表比较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家蚕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 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

4、发育 蝗虫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 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青蛙在性成熟后,通过雄蛙鸣叫(求偶) ,雌雄抱对(排卵、排精) , 受精卵(体外受精)在水中孵化成蝌蚪(有尾无四肢,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用尾游泳) , 经变态发育成成蛙(尾消失,出现四肢,陆地生活,主要用肺呼吸) 。 (P13 图)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受环境中水和温度的影响很大,所以保护环境、防止水质污染是保 护两栖动物的有效措施。 4、列表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

5、的不同点: 比较 早期蝌蚪 成蛙 外形特 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四肢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部 头部 感觉器官不发达,头后两侧有鳃 视觉、听觉敏锐,无鳃(有肺) ,适于陆 地上生活 躯干、 四 肢、尾 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产生运动,适 于在水中游泳 后肢强大,前肢短小,适于陆地上跳跃。 后肢趾间有,适于在水中游泳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1、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包裹着卵黄膜。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 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色浓而略大,这 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卵黄外面的卵白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

6、还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 。卵壳和壳膜起保护作用。卵壳上还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 (有利于胚胎发育时进行气体交换) 。 (P17 图) 2、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空气,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鸡。 3、卵细胞包括:卵黄、卵黄膜、胚盘。 4、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5、在鸟的生殖过程中,一定有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不一定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 为。 6、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方式和发育方式;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有性

7、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 无变态发育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 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3、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4、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5、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遗传下去的不是性状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6、美国的转基因超级鼠的研究,被誉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生物体

8、的各种性状都是有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 递给了后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2、基因大多数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 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3、基因是染色体上能控制生物性状的 DNA 片段。 4、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染 色体为 23 对。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如人的体细胞中 23 对染 色体就包含 46 个 DNA 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 5、在形成镜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9、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 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精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数是成单存在的) 6、基因和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DNA 是生物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 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地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 DNA 和基因在体细胞中也是成对存在的。 7、基因的传递: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生物体形成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发生了减 半的变化(不再有成对的染色体,例如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而生殖细胞中只有 23 条染色体) ,生殖细胞再经两两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成原来的数量,这样由 受精卵发育成的新个体就

10、具有和原来亲代相同的染色体。基因存在与染色体上,随染色体 而传递给子代,因此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给子代。 (P31 图解) 8、1883 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对马蛔虫进行研究时发现;1891 年,德国动物学家 亨金进一步研究证实。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个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2、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 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不表现成矮。 3、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 dd(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 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一种表现为隐性性状的,起基因组成有 DD 或 Dd 两 种。 4、基

11、因组成是 Dd 的,虽然 d 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 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 D(显性基 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5、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这是因为如果一个家 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的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 如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1902 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朗的观察中发现:1905 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 文特进一步证实。 2、性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染色体与性别的决定有关,称 为性染色体。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的大小

12、、形状不相同,分为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Y 染 色体比 X 染色体小) ,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相同的, 为 XX 染色体。 3、男人的一对 XY 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不同的精子中,因此男 人形成了两中类型不同(一种精子含 X 染色体,一种精子含 Y 染色体)但比例相同的精子; 女人形成卵细胞时,XX 彼此分离,因此只形成一种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 4、女人在两次月经之间,会排除一个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男人在依次生殖活动中排除 上亿的精子,这些精子从含有的性染色体来说只有两种,一种是含 X 染色体的,一种是含 Y 染色体的。它们的数量相等,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13、。当含 X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 结合形成受精卵,则将来发育成女孩;当含 Y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则 将来发育成男孩。所以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P38 图解) 5、在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大致是 1:1。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 有关系。但单纯有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即: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属可遗传变异) ;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 起的变异,不能遗传(属不可遗传变异) 。 2、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有: (1)人工选择育种(如繁育高产

14、奶牛) ,其原理是控制生物体的某些性状的基因在某些条 件下发生了变异。 (2)杂交育种(如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 ,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3)诱变育种(如培育太空椒) ,其原理是基因突变。 (4)多倍体育种(如处理甜菜的幼苗) ,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历 程、生物进化的原因) 1、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生命起源的场所是原始海洋 2、 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3、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4、 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重要的证据化石 5、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 例如: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为:鱼类-两栖动物

15、- 爬行动物 -鸟类-哺乳动物 6、 现存生物中,很多简单低等的没有灭绝,而且分布广泛(原因:适应环境) 7、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长颈鹿长颈形成的原因产生变异后,自然选择的结果。 一般来说,每种生物的现有特征都是生物产生各种变异后,自然选择的结果。 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保护色(体色与环境相似,如雷鸟) 、警戒色(一般有毒,体色 与环境反差大,如某些毒蛾、毒蛙)和拟态(体色与环境相似、形态模仿其他生物,枯叶 蝶)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进化原因:遗传变异(根本原因) 自然选择即环境(外因、动力) 生物进化是个长期、连续的过程; 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不是都有利于生存; 某生物越来

16、越多的原因分析:某物种产生了多种变异,在环境的选择下,使某个适应 环境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生存繁殖机会大,越来越多。如大风海岛上无翅昆虫多,因为 它们被大风这种环境所自然选择。 第八单元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传染病及其预防、免疫与计划免 疫) 1、 区分传染病(病原体引起,有传染性,如流感、艾滋病、肺结核、蛔虫病等)和非传 染病(如白化病、血友病、近视眼、贫血、结膜炎等) 2、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 3、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源: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肝炎患者 传播途径:空气(流感、非典) 、饮食(肝炎) 、生物媒介(蚊是传播疟疾的

17、媒介) 4、 艾滋病 病原体:HIV 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5、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治疗、隔离病人等) 切断传播途径(严格消毒、搞好环境卫生等) 保护易感人群(锻炼、注意个人卫生、接种疫苗等) 6、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体液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特异性免疫 抗体:病原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7、 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针对多种抗原,即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针对一种抗原,即第三道防

18、线 8、 免疫的功能 免疫: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识别异己、破坏排斥非己成分维持身体健康的生理功 能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抵抗抗原入侵,防止疾病产生;监视、识别 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过敏反应: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如花粉、药物、食物过敏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9、 计划免疫 疫苗:通常是杀死的或减少毒性的病原体制成 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计划免疫意义:预防传染病,保护儿童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1、安全用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 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

19、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2、处方药(R)和非处方药( OTC) 处方药(R)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非处方药(OTC)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3、正确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 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4、急救:“120”紧急呼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非特异性免疫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调

20、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 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 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 状态,引起神经衰退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 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 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 至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