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觉醒中的人性隔膜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现实价值分析 乡土文学承载着一个民族、族群历史生成了文化形态。 故乡是鲁迅以农 村生活为题材而创作的名篇之一,后来被收入呐喊 。小说通过“我”回故乡 后的所见所闻的描写,反映了旧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可悲变化。尤其是“我” 和闰土之间隔了一层深深地沟壑,彼此再也走不到一起。他虽是一篇记述乡情 风光的文章,但其核心在于抒发悲情,抨击当时“吃人”的现实,反映人与人 之间的精神隔阂,鲁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找寻到一条可以解决先进分子与下层 人士之间平等沟通的桥梁,而这不仅仅是在当时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实间有极 大的价值,对于当下 21 世纪的现代人来说也同样是需要深思的。
2、 故乡中颓败的现实故乡与无灵魂的人群,善良也在世俗中滑落。文章 中,鲁迅开篇就写到“我”回到故乡所见到的情景。 “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 了”这句话一语双关就已经暗示了一种悲哀的气息。而这种气息已经不仅仅是 对天气的描写,已经上升到了社会环境的反映。后面继续写到“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了一些活气。 ”故乡竟然变成了“荒村” ,这已 然不是“我”印象中的故乡了,一种负面的情绪油然而生。果然“我的心禁不 住悲凉起来了。 ”按照常理来说,我们回到故乡都会有一种落叶归根的归属感, 然而“我”对于故乡的感觉却与众不同,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此刻单单用 物是人非来解说此种情况也不足以
3、说明故乡变化之大了。 故乡可以用一个字来浓缩,那就是“变” 。故乡里的人变了, “豆腐西 施”杨二嫂变成了“圆规” ,儿时天真活泼的闰土变成了麻木的木偶人。尤其是 闰土,文中的他变了更多。 故乡中闰土的变化着重表现在他与“我”之间的情感的变化。以前甚 至可以说是用兄弟相称,现在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两小无猜,天真烂漫的感 情了。本来“我”有很多话想对闰土说的, “想要连珠一般涌出:鱼鸡,跳鱼儿, 贝壳,猹”到了后来“我也说不出话”了。从小时候的无话不谈到现在的 话不投机,彼此之间感情的变化实实在在的让“我”明白“我们之间已经隔了 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闰土与“我”之间的变化无不深深触动我的神经
4、。都说 2 “万变不离其宗” ,究竟闰土的变化是为何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然而怎么 也与当时闰土所处的环境逃不了干系。社会大环境改变的不仅仅是外在的,连 一个人的内心思想都深深地改变了。劳动人民生活在反动阶级的统治之下,物 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受到了种种的打压,社会制度已经成为了人民思想解放的 一大阻碍。 鲁迅正是从社会根源上去探寻解决这一厚障壁的方法。思想上要消除闰土 的等级观念和迷信观念,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主要的根源还是在于 社会制度。辛亥革命之所以是不成功的一次革命就在于此,在思想上并没有消 除原始的、反动的、落后的思想,思想文化方面的革命才是辛亥革命真正要达 到的目标。 闰土
5、也许是鲁迅遇到的一个真实的人物,又或者是一个虚幻的人物。但这 也没法掩盖闰土这一形象在现实中的真实性。不仅在五四期间,在现在,依旧 有着无数个“闰土”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故乡中的“我”是一个先进的 知识分子,而我们大学生显然也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那么闰土在我们现在的 生活中明显就是与我们同辈的已经辍学的玩伴。 现在的大学生与自己的辍学者“同伴”之间是否也存在了如“我”与闰土 之间的尴尬状况呢?就我自己而言,似乎我也踏上了鲁迅笔下的那条可悲的道 路,遇到了那种令人感到悲哀的局面。即使我想要找回以前那种熟悉的感觉也 早已荡然无存,我们的思想变化实在太大,大到完全不知道对方想表达什么, 基本没法
6、接受对方的观点。不同的生活环境的确改变了我们许多许多。 生活中不可能十全十美,社会生活更不可能按照我们期待的轨迹转动。自 古以来存在的人民大众的劳苦局面可以通过社会的不断发展慢慢得到改善,这 在理论和实际上都切实存在。然而说到人民大众的思想境界则不是通过物质生 活的提高就可以轻易改变的。物质社会对于人们的影响远远不是文化可以左右 的,旁人生活轨迹的改变比不是鲁迅一个人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真正提高人 民大众的素质才是社会改革要达到的目的。当然,思想方面的变革是需要很长 时间的,但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意识的形成,是需要教育和其他方面 的一步步努力的。特别是下层劳动人民,更是亟需改变的。 “希
7、望本是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 ”鲁迅这句话,意在坚持他对中国农民前进道路的探索。鲁迅是觉悟了的,他 希望通过努力,让广大的人民也能觉悟起来,共同走向新生活。 故乡写出了鲁迅自己的理想和希望,他不局限于一般小资产阶级知识 分子的虚幻空想,他依旧保有着自己的那一份清醒,保持着独立的精神探索。 而事实证明,他的那一份清醒的预知的确发生了。若干年后的后代,他们走的 道路依然有着闰土的影子。鲁迅的作品也许可以让一部分人慢慢的觉悟起来, 但总是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够读懂其中的奥妙。而社会的缺失正在于此,鲁迅的 作品所表达的社会批判,是深刻的、久远的,同时也是具有预见性的,他意识 到了社会的变革是一个需要持久的过程。的却如此,社会的悲哀时刻都会存在, 只是这悲哀是否深刻到让人反思的程度。很明显的,鲁迅所处时期的社会,的 确存在了太多的无知,促使看到社会黑暗的先进分子奋起反抗,而我们现在的 社会还不至于像辛亥之后的那般不堪。所有的人都应该读懂鲁迅、尊崇鲁迅, 将思想中破旧的、持久的东西拆除,才能叫做真正的思想革命。我想,鲁迅所 带给我们的最大的现实价值,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