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1 讲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一、外交政策和原则 1. 方针 考点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知识整合 厘清史实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 政策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3.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 意 义 : 标 志 着 新 中 国 外 交 政 策 的 成 熟 , 它 超 越 了 意 识 形 态 和 社 会 制 度 的 差 异 , 成 为 解 决 国 与国 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成就 1. 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已
2、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 与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 1954 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4. 1955 年,在万隆会议上,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素养对接 融会贯通 素 养 1时 空 观 念 2 素 养 2史 料 实 证 ?探究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史料一 1949 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 倒” 三条外交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3、史料二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 民族 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锦 问题 3 结合史料一、二,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解读 (1) 史 料 一 反 映 了 新 中 国 成 立 初 期 外 交 方 针 的 提 出 。 说 明 了 新 中 国 成 立 初 期 外 交 方 针 提 出 的 依据。 (2) 史料二说明了我国外交的基本理念。突出表明我国外交淡化了意识形态,尊重不同社会 制度,以国家利益为重。 试答 它突破了“三大外交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
4、着新中国 外交政策的成熟。 ?探究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史料一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 而是 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 周恩来 新中国的外交 (1949 年 11 月 8 日 ) 史料二 1956 年的中共 “八大”提出: “伟大的中苏同盟是远东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支柱”, “兄 弟国家”的“同志式的援助”是“不可缺少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和友谊,是 牢不可破的,是永恒的”,因此“继续巩固和加强这种团结和友谊,是我们最高的国际义务, 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础” 。 中国网 新中国外交六十年 问题 史料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
5、一外交政策,根据所学知识谈谈采取这一政策的背景。 解读 (1) 史 料 一 : 独 立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方 针 。 表 明 新 中 国 要 在 独 立 平 等 的 基 础 上 发 展 与 各 国 间 的 关系。 (2) 史 料 二 : “一 边 倒 ”政 策 。 表 明 中 国 要 重 点 发 展 与 苏 联 和 社 会 主 义 “兄 弟 国 家 ”之 间 的 关系。 试答 政策:“一边倒” ( 或联合苏联 ) 。 背景: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 中苏结成友好同盟。 4 素 养 3 历 史 解 释 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初 期 外 交 的 特 点
6、 (1) 平等性: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均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体现了新中国主 张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外交关系。 (2) 革 命 性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初 期 确 立 的 三 大 政 策 体 现 了 与 帝 国 主 义 针 锋 相 对 的 斗 争 , 表 现出 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3) 结盟性:“一边倒”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4) 过 渡 性 : 其 形 成 过 程 是 从 革 命 型 外 交 向 国 家 型 外 交 过 渡 的 过 程 , 如 和 平 共 处 五 项 原 则 的 提 出, 逐渐摆脱了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
7、,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2 和 平 共 处 五 项 原 则 的 特 点 5 (1) 包容性: 不论国家间的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相同与否, 都可以建立起相互信任、 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友好合作关系。 (2) 平 等 性 : 强 调 所 有 国 家 , 不 论 大 小 、 强 弱 , 都 应 当 平 等 互 利 、 和 平 共 处 , 体 现 了 国 家 关 系 应当 遵循的基本原则。 (3) 时代性: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现代 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反映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体现了时代的特点。 (4) 科
8、 学 性 : 和 平 共 处 五 项 原 则 是 一 个 相 辅 相 成 、 不 可 分 割 的 有 机 整 体 , 互 相 尊 重 主 权 和 领 土 完整 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 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标。 1.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 一直 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 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 A 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 成 为 当 时 东 西 方 关 系 的 典 型 特 征
9、 C 成 为 中 国 重 返 联 合 国 的 重 要 基 础 D 打 破 了 西 方 国 家 对 新 中 国 的 封 锁 A 中英建立“半外交关系”符合两国国家的利益,是双方在两极格局下,国家利益协调上 的突破,故 A 项正确; 中英建立“半外交关系”只是当时东西方关系中的特殊现象,当时 东西 方关系的典型特征是对抗,故 B 项错误;仅根据题干信息无法推断此外交活动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影响, 故 C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与 17 国建交,已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 中 国 的封锁,故 D项错误。 2. “中国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 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 是 很具革命性的
10、,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 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 )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不结盟”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A 根据“革命者的眼光”“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等信息可知这是一种革命外交思 想,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实行了“一边倒”政策,故 A 项正确。 3(2018 重庆六校期中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成为今天有广泛共识的国际交往准则,从其 6 提出和倡导的环境看主要是因为 ( ) A 适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 缓和了美苏争霸的紧张形势 C 为中国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
11、的国际环境 D 适应了不同类型国家的互相交往需要 D “冷战”结束后,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 美苏还处在“冷 战”中,故 A 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未缓和美苏争霸的紧张形势,故 B 项错误;和平 7 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美苏还处在“冷战”中,国际环境并不和平稳定,故 C 项错误;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强调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平共处,适应它们互相交往的需要,故 D 项正确。 4(2019 廊坊高中联合体联考 ) 推动新中国参加下表所列国际会议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 参加时间 参加会议或组织名称 与会国家数量 1949 年 1952 11 月 年 亚澳工会代表会议 亚洲
12、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14 个 37 个 1954 年 日内瓦会议 5 个 1955 年 万隆会议 29 个 A 创 造 良 好 的 国 际 环 境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迎来建交新热潮 C中国多边外交策略的实施 D解决二战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动出击参加国际会议,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故选 A 项;材料没有涉及与会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排除 B 项;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是中国步入 世 界外交舞台的开始,两次会议上,中国进行了多边外交的尝试,而真正的以联合国为中心 的多边外交则始于改革开放,排除 C 项;以上国际会议并非都针对二战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排 除 D项
13、。 5(2018 合肥一模 ) 印尼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 “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 斯芬 克斯、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 被彻底粉碎。 ”这次会议 ( ) A 标 志 着 不 结 盟 运 动 的 广 泛 兴 起 B 促 成 了 印 度 支 那 问 题 的 圆 满 解 决 C 加 强 了 中 国 与 亚 非 各 国 的 团 结 D 中 国 首 次 以 世 界 五 大 国 身 份 参 加 C 根据材料“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 律宾虎 和印尼牛 殖民主义”可知此次会议是万隆会议,中国在这次会议上提
14、出了“求同存异 ”的方针,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故 C 项正确。 考点 2|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 知识整合 厘清史实 一、 20 世纪 70 年代外交突破 8 1.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 原因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 恢复: 1971 年第 26 届联大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3 国代表的提案,恢复了 中 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 中美关系的改善 9 (1) 原因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60 年代末,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也难以继续下去。 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面临
15、苏联的威胁。 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2) 过程 1972 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中美上海公报 。 1978 年 12 月,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 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的改善 (1) 原因: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推动。 (2) 过程: 1972 年 9 月,田中角荣访华,签署 中日联合声明 ,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4影响 中美关系的缓和以及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也纷纷和我国建立外交 关系,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1. 国际交流与合作 (1) 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
16、实效、共同发展。 (2) 表现 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2001 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1991 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及建立中国 东盟 自 由贸易区。 2.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 立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 表现 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面向 21 世纪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 10 积极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如 2001 年成立上海
17、合作组织。 积极支持联合国根据宗旨和原则开展的各项活动。 素养对接 融会贯通 素养 1时空观念 11 素养 2史料实证 ?探究 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 史料一 1969 年 1 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 为严 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 苏联的争霸中, 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 1971 年 6 月, 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 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 ( 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 ) 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 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 依靠
18、的有利地位”。 方连庆 战后国际关系史史 料二 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 2 月 28 日,中美双方在 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 ,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 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 12 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 渐 增 多 。 与 此 同 时 , 为 进 一 步 促 进 两 国 关 系 的 正 常 化 , 中 美 双 方 政 府 官 员 也 在 不 断 进 行 接 触 。 谢益显 中国外交史 问题 (1) 根据史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 根 据
19、 史 料 二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指 出 中 美 关 系 走 向 正 常 化 的 关 键 问 题 是 什 么 。 怎 样 理 解 联 合公 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解读 (1) 史 料 一 阐 述 了 美 国 在 尼 克 松 上 台 初 期 所 面 临 的 外 交 形 势 , 同 时 也 是 美 国 谋 求 改 善 中 美 关 系 的因 素。反映出美国自身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表明尼克松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 (2) 史料二表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两国交往不断密切。表明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两国的 影响。 试 答 (1) 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 国内危机加深; 美苏争
20、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2) 关键问题:台湾问题。 理解: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 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 13 素 养 3 历 史 解 释 1 中 、 美 、 苏 “三 角 关 系 ”的 阶 段 特 征 及 其 成 因 (1) 第一阶段 美国敌视和孤立中国。美国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 中苏关系由友好到恶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后来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中苏关系恶 化。 原因是
21、双方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 (2) 第二阶段 美国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原因是这一时期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 重大调整。 中苏关系严重恶化。出于对外扩张的目的,苏联加紧对中国进行压制和军事威胁,以致酿 成中 苏边境的武装冲突 ( 如珍宝岛事件 ) 。 (3) 第三阶段 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特别是美国在售台武器等问题上双方矛盾突出,其原因是美国仍 没有放弃霸权政策。 苏联同中国改善关系。 其原因是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从 20 世 纪 80 年代中期起,苏联开始放弃同美国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由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 2新时期中国外交的
22、特点 (1) 始 终 坚 持 独 立 自 主 的 原 则 : 从 中 国 和 世 界 人 民 的 根 本 利 益 出 发 , 决 定 自 己 的 立 场 和 政 策 , 不屈 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国家结盟。 (2)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 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3) 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 (4) 实 行 无 敌 国 外 交 : 中 国 愿 意 在 和 平 共 处 五 项 原 则 的 基 础 上 , 同 所 有 国 家 建 立 和 发 展 友 好 合 作关 系,主张国
23、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 (5) 实 行 全 方 位 的 对 外 开 放 政 策 : 愿 意 在 平 等 互 利 的 基 础 上 , 同 世 界 各 国 各 地 区 广 泛 开 展 贸 易 往来、 经济技术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素养 4家国情怀 习近平为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指明方向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构建”重要论断的提出,彰显了 5 000 多年中华文明的优 良传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平外交的核心价值。 2018 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
24、次会议表决通过 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了宪法,标志着“推 动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确立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意志和奋斗目标。 1(2019 湖南六校联考 ) 下表是 1950 年至 1956 年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 额 的比重统计表。下表主要反映当时中国 ( ) 15 年 份 对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贸 易 占 对 外 贸 易 总 额的比重 1950 年 1951 年 1952 年 1953 年 1954 年 1955 年 1956 年 67.3% 49% 28.4% 35.4% 25.8% 25.7% 34.2% 据中国统计年鉴
25、 (1982 年 版 ) A 打破了美国的经济封锁 B 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 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 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 图表反映出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逐渐下降,不能体现与 美国有了一定经济往来,打破美国经济封锁,故 A 项错误;材料表述的是对外贸易额的变化, 不 能体现国家工业发展状况,故 B 项错误;当时中国为应对两极格局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 义阵营对中国的敌视封锁,采取了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政策,故 C 项正确;建立 计划经济体制与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额下降无直接联系,故 D项错误。 2(2018 赣州期末 )1978 年,中美双方发表 联
26、合公报 :“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 一 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 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这一公报的发表 ( ) A 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推动了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C表明了大陆对台湾政策的改变 D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砝码 B 根据材料“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表明美国改变了一贯的对 台政 策,推动了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故 B 项正确。 3 (2018 九江二模 )1973 年,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时提出 “一条线 ”构想, “要 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
27、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建立国际 统一战线。这个“一条线”战略构想是 ( ) A 与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和平联盟 B 与美国共同领导国际统一战线 C 在外交上彰显以阶级斗争为纲 16 D 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策略 D 从材料中“一条线”中的美国、日本等国家,可知并不是与第三世界国家联盟,故 A 项 错误;中美关系缓和并不是要与美国共同领导国际统一战线,故 B 项错误;与美国、日本的缓和及构建统一 战线,说明中国在淡化阶级斗争,故 C 项错误;中国此时与美国、日本缓和关系, 主要是针对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及中苏关系恶化,所以其目的是反对苏联大国沙 文主义的一种策略,故 D项正确
28、。 4(2018 四川达洲一模 )1977 1979 年间, 中国领导人以及各类代表团的出访活动呈现迅速 增 长势头,该出访潮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的特殊历史作用主要是 ( ) A 服务于资金技术引进的需要 B. 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 17 20142018 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C. 促 成 中 美 正 式 建 立 外 交 关 系 D 开 阔 了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的 视 野 B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最重要的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引进资金只是其中一 个环节,故 A 项错误;全面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任务,故 B 项正确;中 美正式建交与出访活动频繁互为推动因素,
29、为此时中国外交的其中一部分,故 C 项错误; D 项 并非重要作用,排除。 5 ( 2019青岛质检 )2017 年 6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 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 提升 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上海精神”( ) A 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B 强调中、俄强化了结盟 C 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D 加速了亚洲各国的合作 C 根据材料“ 2017 年 6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 循上 海精神 ,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
30、,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 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可知,这种“上海精神”有利于新型国家关系的 打造,故 C项正确。 考情分析 本讲考点在近几年全国卷中出现率不高,即使考查也仅局限于中苏关系的变化,因为中苏两 国关系的发展见证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演变。试题问题设计都是从背景或原因的角度命题, 考查中苏关系变化的原因或影响,且开放性不强,基础性的命题趋向明显。 真题研练 感悟考法 考查点: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中苏关系变化 (2016 全国卷 31 )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由 1957 年的 17.9%上升到 52.8%。这种变
31、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18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B 20 世纪 60 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故 A、 D 两项错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较 少。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至 60 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及时调整外交政策,由 “一边 倒” 转向反对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借此缓解中国面临的压力,于是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的 贸易额上升的情况, 故 B 项正确; 全方位外交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 故 C项错
32、误。 模拟精选直击考法 1考查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的调整 (2019 烟台诊断 )1952 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 ( 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 阵营 ) 、三类国家 ( 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 ,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 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 A 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D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2 年新中国仍然在采取 “一边倒”的外交策略,故 A 项错误;材 料只是强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
33、,不是没有什么工作可做, 而应 该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开展灵活的外交,而没有强调独立自主 的外交方针,故 B 项错误;有工作可做说明新中国要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开展灵活外交,故 C 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推行新型区域外交合作是新时期外交的成就,故 D 项错误。 2 考查点: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影响 (2018 石家庄一模 ) 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成功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 平的日内瓦协议的签订。与此同时,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 劝说华侨加 入所在国国籍。这些做法 ( ) A 为 和 平 共 处 五 项 原 则 的 提 出 创 造 了
34、 条 件 B 是 大 国 协 商 解 决 国 际 争 端 的 尝 试 C 为 国 内 经 济 建 设 创 造 了 有 利 的 周 边 环 境 D 打 破 了 美 国 孤 立 和 遏 制 中 国 的 政 策 C 结合材料中“中国代表团成功促成”“ 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可知日 内瓦会议上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国际声誉,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故 C 项 正 确 19 3 考 查 点 : 毛 泽 东 提 出 “两 个 中 间 地 带 ”思 想 的 背 景 (2018 乌鲁木齐一模 )1964 年 1 月, 毛泽东正式明确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思想, 指出: 讲到中间地带
35、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 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思想 的 背 景 是 ( ) A 中 日 关 系 已 经 实 现 正 常 化 B 欧 共 体 具 有 了 抗 衡 美 国 的 实 力 20 C美苏 “冷战”和中苏关系恶化 D美苏“冷战”造成两大阵营瓦解 C 1972 年,中日关系正常化,故 A 项错误; 20 世纪 70 年代,欧共体、日本和美国形成资 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故 B 项错误; 20 世纪 50 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加之美苏“冷战”, 造成我国注重改善与中间地带国家的关系,故
36、C 项正确; 1991 年,苏联解体,导致社 会 主义阵营瓦解,故 D 项错误。 4考查点: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 (2018 滨州期末 )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 个形 式,俄罗斯有学者也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 北约”的组 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 A 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着较清醒的认识 B “冷 战 ”思 维 仍 然 主 导 着 当 前 国 际 关 系 C 国 际 局 势 既 趋 向 缓 和 又 表 现 出 紧 张 对 抗 D 没 有 认 清 上 合 组 织 “结 伴 而 不 结 盟 ”的 特 点 D 西方学者和俄罗斯学者认为上合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 “新华约”,这说明他们的思想仍然被“冷战”思维束缚,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的特点是 “结伴而 不结盟”,与之前的“华约”结盟有本质区别,故 D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