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大别山探觅“迎驾”酒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确如此,徽山皖水养育了安徽人,而安徽人又创造了灿 烂的徽文化。安徽不仅是钟灵毓秀之地、文化艺术之乡,这里更是个出好酒的地方,幽幽 淌过的淮河水、源远流长的徽派文化,使这片土地孕育出独具风味的琼浆玉液,醉倒了古 往今来的文人骚客、大江南北的爱酒之士。 今天,在安徽众多的白酒品牌中,安徽迎驾酒业集团的“迎驾之星”是当仁不让的领导品 牌。近日,应安徽迎驾集团的邀请,笔者来到徽酒故里,见证“迎驾之星”的生产过程,探 寻“迎驾酒”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探寻“迎驾之星” 酒品渊源悠长 金秋的皖北平原秋意盎然,一派丰收待收的景象。出了合肥城区,驱车一路
2、向西北方 向行驶,公路两边整齐地排列着高耸入云的槐杨树,树后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农田,在落 日余晖的照耀下,泛着金灿灿的光芒,眼前这美不胜收的北方平原风光让我们这些久居南 方的人不禁发出一阵阵的惊叹。 欣赏着车窗外的美景,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很快就到了我们此行的 目的地安徽六安霍山县佛子岭水库,安徽迎驾集团迎驾酒厂总部就坐落在这里。我 下了车,立刻被眼前的风景“震嗫”住了,天下竟有如此美伦美奂的人间仙景!依山傍水, 风光旖旎。和我们同行的集团广宣部负责人唐诗云先生告诉我们:安徽迎驾贡酒有限公司, 是全国白酒行业前20强企业。前身系霍山县佛子岭酒厂,始建于1955年,已有50年的专业
3、 酿酒历史,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五粮型”优质曲酒生产基地,依托自然保护区内的大别山 无污染山涧泉水,采用泥池老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生产出“迎驾”和“佛子岭”两大系列 共100多种产品。主导产品星级迎驾贡酒、百年迎驾,迎驾之星等,并先后荣获“省质量免 检产品”、 “省消协推荐产品” 和 “安徽名牌产品”等称号, “迎驾 ”商标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公 司于1999年通过 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双认证。霍山则自古就有酿酒的习俗。 相传汉武帝元封年间,约在公元前一二二年,武帝刘彻巡狩霍山,拜祭南岳。至今霍山仍 有迎驾厂、小南岳等因武帝巡幸而留下的地名。当时官民为迎武帝大驾,捧淠水精酿
4、琼浆 以献。此酒即为今之名酒“迎驾贡酒 “。另据传说:接驾献酒者为一绝色美女,得到皇帝的 宠幸与眷顾。驾回,美女愁思绵延,化为山脉,从此卧于淠河之畔。迎驾美人因此得名。 迎驾之星所独有的汉文化和宫廷文化为广大消费着接受和流传, “大驾光临,请喝迎驾贡酒” 的亲民口号也深入人心。唐先生又说,由于第三代“迎驾之星”产品的走俏,现在安徽市场 上出现了很多“ 文化” 酒品牌,但就历史渊源来讲,真正的“汉文化”酒只有“ 迎驾”一家。 解密“迎驾之星” 独特酿造工艺 参观迎驾酒厂是到六安的第二天,未到酒厂,远远几公里就能闻到酒香的味道,当我们 一行人踏进迎驾曲酒厂的大门,首先映入笔者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绿树
5、、绿地,亭台楼阁 点缀其间,与其说这是个工厂,还不如说是个休闲的花园。唐先生笑着对笔者说:“我们厂 本来就是国家级花园式工厂。 ” 据他介绍,酒厂建厂于1955年,是在当地几家私人酒作坊的基础上建成的,经过五十年 的发展,集团下辖酿酒、彩印、饮料、五金制品、陶瓷等19个较大规模的法人公司,占地 面积60万平方米,员工4000余人。集团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荣获“全国五 一劳 动奖状”、 “安徽省先进集体” 、 “安徽省文明单位”等称号。说话间,我们已经走到了制曲车间, 长长的走廊两边是一个又一个门窗紧闭的小房间,走在中间,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唐先 生告诉我们,这些房间里都是正在发酵的酒
6、曲,对于酒来说,酒曲就像药引子一样,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酒厂酿酒师傅一边说一边打开其中的一个门,一股热浪喷涌而出,里面 的温度至少有50度以上,房间的地上铺满了稻草,记者拨开稻草看到一个个砖头样的东西, 原来这就是酒曲,碾碎的大小麦、豌豆挤压成块之后,在高温下长菌、发酵一个多月后, 就成为了美酒生成的关键。走出制曲车间,唐先生说我们接下来要去参观的地方是迎驾酒 厂的“储酒室”,拐过一道门,探着台阶下去,呈现在眼前的是上百条大小相同的酒缸,景 象颇为壮观,唐先生说,这还只是酒曲相对小的“储酒室”! 还有酒区有一批“老池子” 是酒 厂的“宝贝”,那些“ 老池子”是建厂初期在几家私人作坊酒窖的基础
7、上建起的,已有上百年 的窖龄,期间,从未间断过发酵, “老窖出好酒”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对浓香型酒来说更是如 此。据悉,作为厂里主打产品的“迎驾之星”酒就出自这些池子。优质的高粱、豌豆、水和 酒曲在这些发酵池里经过独特的发酵,然后酒经过蒸馏之后就成了原酒,再放入酒窖封存, 两三年之后再拿出来勾兑、调味,享誉大江南北的“迎驾之星”酒就这样酿造出来了。唐先 生告诉我们,佛子岭水库和大别山山涧泉水优良的水质奠定了“迎驾之星”品质的基 础,而独特的酿造工艺则最终成就了其完美品质。据他介绍, “迎驾之星”酿造工艺独特,使 该酒的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窖香幽雅,绵甜爽口”的特性更加突出。 见证“徽酒奇葩
8、” 迎驾之星风范 在来安徽之前,笔者就听说,近几年来, “迎驾贡酒”一直稳居安徽中高档酒市的“领军人” 地位,2004年, “迎驾贡酒” 仅在安徽地区的销量已超过5个亿,仅在合肥市的销量就将近2亿 元,在安徽这个名酒荟萃的地方,这样的成绩让人觉得难以置信。可是,一踏上安徽的土 地,笔者就切实感觉到了“迎驾之星”作为迎驾集团的酒品领导风范。走进合肥的任何一个 酒店或超市,酒类展柜上放在最明显位置的几乎都有“迎驾之星”,粗略看来,卖得最好的 也是“迎驾之星 ”,很多消费者吃饭或买酒的时候都是直奔“迎驾之星”而来的。在酒楼吃饭, 还没等我们开口,服务小姐推荐的又是“迎驾之星”,面对笔者的疑问,她说一
9、般客人首选 的都是“迎驾之星” ,她们自然也就先推荐“ 迎驾之星”。面对这样的景象,唐先生见怪不怪 地说,这还不算什么,最壮观的时候是端午、中秋、国庆、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那时几 乎所有的合肥人走亲访友手里都会拎上一两瓶“迎驾之星”, “迎驾之星”在那时候往往供不应 求。 “迎驾之星”以其品质博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又以其“ 汉文化 ”打动了消费者。此刻,喝酒 已经超越了白酒本身的意义和内容,更是一种文化的品茗,人生的感悟,身份的彰显 风雨兼程五十载 励精图治求发展 “以酒为主,多元发展” 是迎驾集团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集团依托主业发展配套产业 和其他产业,先后建立了迎驾彩印包装有限公司、野岭饮料
10、食品有限公司、特种容器有限 公司, 美佳印务有限公司、迎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鳌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天安动物药 业有限公司、亚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等。1955年组建佛子岭酒厂;1994年聘请国内著名酿 酒专家和技师,因地制宜,研究探索,嫁接、吸收、消化“ 五粮型“ 酿酒精髓,成功开发了“ 迎驾“ 系列产品; 1996年8月对下属劳服企业纸箱厂实行股份制改革,组建“ 安徽迎驾彩印包 装有限公司“ ,1998、2000、2001年彩印公司分别进行了二期、三期、四期扩建,一跃成 为中国包装行业200强企业;1997年将原有佛子岭酒厂进行整体改制,跨省、跨所有制共同 参股,设立安徽迎驾酒业股份有限公司;1
11、998年组建“安徽迎驾集团“ 。建造迎驾宾馆; 1999年扩建华东第一家“五粮型 “5000吨曲酒生产基地;通过 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 产品认证;2000年修建迎驾大桥、迎驾广场、大型综合仓库。我公司与台湾、宜兴三家企 业共同出资在宜兴组建中外合资无锡暗星陶瓷有限公司;2000年迎驾文学笔会 全国许多著 名文学家云集迎驾集团;2001年,成功新建“安徽野岭饮料食品有限公司“ 、“安徽迎驾房地 产开发有限公司“、“ 安徽迎驾容器包装有限公司 “及集团综合办公大楼回首迎驾每一步 发展,可以映射出一代代迎驾人的创业精神, “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勤于学习、善于研究” 的迎驾人,携品牌优势,
12、着力打造迎驾航母,正以崭新的姿态、全新的经营理念,驶向新 征程,把迎驾集团构建成多元化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迎驾集团的发展也受到省市领导以 及社会知名人士的关注。 正如集团总裁倪永培先生说,迎驾集团,依山傍水。山的葱翠和水的妩媚孕育出迎驾 贡酒和野岭饮料的天然丽质。大自然又把那神奇的“迎驾美人”馈赠给这片丰饶而美丽的土 地。那狩猎场、晾甲滩、迎驾厂和酒糟坊这些古老的地名把汉武帝南巡的动人故事,书写 成美丽的霍山史话,迎驾贡酒亦流溢出两千年酒文化的芳香。古老的文化,天然的生态, 酒业的胜迹,无不风流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周而复始,大浪淘沙;激流涌进,时不我待。 基于这一点,我们愿为所有的经销商、代
13、理商铺展开放合作的桥梁,走向绚丽夺目的殿堂; 与搏击商海的勇士,选择自己开拓的最佳位置,我发展,你致富,共同抒写那个诱惑的壮 美的明天的企盼。不由念起那一段“观美亭”文载: 迎驾美人,清丽如月。面对苍穹,繁花四合。风鬟雾鬓,神情飘逸。 头枕山林,思绪如织。往事已矣,美酒胜昔。嗟乎自然,美哉奇迹。 和迎驾文化铭: 爱我中华 爱我迎驾 脚踏实地 工作勤奋 和衷共济 与人为善 相互支持 团队精神 爱岗敬业 做事认真 殚精竭虑 精益求精 恪守诚信 守法经营 服务到位 携手双赢 相信科学 廉洁奉公 不甘平庸 争当先进 以德为本 举贤荐能 荣辱与共 上下同心 反对铺张 厉行节约 提倡文明 爱护环境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勤于学习 不断创新 后记 离开安徽的时候,笔者又一次感受到了“迎驾之星”的气势,合肥候车站里,最显眼的 莫过于“迎驾之星 ”的大幅广告。而在托运行李的人群中,时不时就有人拿着“迎驾之星”来 托运,在外乡人眼里, “迎驾之星”是徽酒的代表,而对即将远行的安徽人来说, “迎驾之星” 寄托的则是一份浓浓的乡情。 (文/唐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