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论文:农村小学语文教研新出路.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4199832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研论文:农村小学语文教研新出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教研论文:农村小学语文教研新出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教研论文:农村小学语文教研新出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小学教研论文: 农村小学语文教研新出路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教研;思路与做法 新大纲强凋:“小学的阅读教学 ,还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 ”这里的“引导”,是指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 的提问或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 系统论有条重要原理:“ 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化,其效能就越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 提问设计应循什么“序”,才能“渐进”,甚至“跃进”呢?笔者认为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 规律、思维发展规律、心理发展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具体地说,在课堂提问中可以遵循以 下几个“序”: 一、由浅入深 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有一个符合

2、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所以课堂提问 也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 高度,最终才能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例如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有 这样一句话:“至于看桃花的名所 ,是龙华,也有屠场,我有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面,所以 我是不去的。 ”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比较隐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可依序设计 如下提问:鲁迅喜爱桃花吗 ?龙华既是看桃花的名所,鲁迅理应去看看,为什么不去呢? 这句话主要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感受?第一个问题引导

3、学生从上文找出有关词句,明确鲁迅是 喜欢桃花的。第二个问题抓住学生理解的关键,引导学生理解鲁迅不去龙华看桃花的原因。 第三个问题深入追问,水到渠成,使学生理解这句话蕴涵着鲁迅对死难烈士的深切怀念,对反 动派罪行的强烈愤慨,表达了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试想,如果省去前两个问题的铺垫和 启发,直接以“这句话主要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感受”设问,那么,学生在问题面前会感到棘手, 感到困惑,也就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由点及面 语文教材中知识点的作用并不是一致的,集中力量解决那些重点、难点、特点,能最有效 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抓住教材中的这些点设问,然后从这一点扩散开去,提

4、出一系列问题, 形成提问系统,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进行深层的思索,这样,由一点而及全面,启发 学生深人理解课文内容。如针对月光曲中“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使说说罢了”这个 难点,教师可以提出如下四个问题:盲姑娘的话是“随便说说”的吗?既然盲姑娘的话不 是“随便说说”,而是发自内心,为什么要那么说?从盲姑娘的话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一个 人?听了盲姑娘的话,贝多芬会怎么想?教师抓住这一难点启发诱导,使学生明白了盲姑娘是 一位酷爱音乐、热爱生活、关爱亲人、具有美好心灵的姑娘; 音乐家贝多芬正是被盲姑娘这 种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打动,才毅然“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为盲姑娘兄妹 俩弹奏钢

5、琴。 三、由具体到抽象 布鲁纳的研究揭示,少儿形成知识的顺序和方式,至少有以下三个阶梯:第一,行为把握,即 依靠手足去把握对象;第二,图像把握 ,即以印象的方式去把握对象; 第三,符号把握,即以语言 的形式去把握对象。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按照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顺 序依次发展的。教师课堂提问设计应该遵循这一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 思维水平不断向高一级水平发展。如教骆驼和羊的第三段时,教师可以分四步设计问题。 第一步,找出词语:课文中哪些词语写出羊走进又窄又矮的门时很自在?第二步,模仿动作:谁能 做一做“大模大样”走路的动作?第三步,理解词义: 知道“大模大样”是什

6、么意思了吗?第四 步,明了用意:山羊为什么要“ 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吃草呢?教师抓住关键词语,启发学生进行 动作表演,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形象思维,使学生理解“大模大样”的词义,最后一个问题归结 到段落的主旨,学生的思维又完成了一次飞跃。 四、由现象到本质 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而不能使之透过表层意义深 入领会其本质,那么,学生的认识永远是肤浅的。语文教学的关键也就是帮助学生抓住语言文 字即字。词、句、段,深入挖掘其所蕴涵的深刻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穷人 的第二段中有一句话:“没什么可抱怨的。 ”老师先问: “抱怨是什么意思? ”帮助学生弄 清词义后,进一步

7、设问:“桑娜为什么会感到没什么可抱怨呢?”这一问题开始触及实质,但还 可以在课文中找出原句回答,体现不出学生思维的过程。于是再问:“桑娜如此辛苦; 而得到 的仅仅是孩子们都还健康,她可以抱怨些什么?现在为什么不抱怨?这又说明了什么?” 这样,问题层层拓展,步步深入,由现象到本质,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五、由接受到创造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的认知领域可以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创造等几个层次 (其中识记、领会、应用可理解为是一种接受), 学生的认知也是按上述几个层次发展的 ,教师 设计提间系统时,必须遵循识记领会运用创造的规律。如在聪明的公鸡一文的教 学中,教者可以设计三组问题,

8、第一组:公鸡上门的原因是什么?狐狸见到公鸡讲了些什么 话?公鸡是怎样回答狐狸的?这是一组记忆型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对课 文进行整体感知,为下一步骤教学打好基础。第二组:公鸡凭什么战胜了狐狸?公鸡的心 情有几次变化?你觉得狐狸怎么样?这是一组理解型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 认真分析其实质,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组:公鸡在胜利之后会怎么想 呢?以后还会不会遇到狐狸呢?遇到了又会怎么办? 狐狸后来发觉没有猎人会怎么想、怎么 做?这一组问题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因此是一组创造型问题。这三组问题紧密联系,层层递进,

9、步步深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 得到提高。 总之,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心 理发展规律以及语文课堂教学规律,要坚决反对为图课堂热闹一问到底的形式主义的所谓 “启发式” 。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自能读书的 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固然有必要,能够拓展文本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但并不是所有的延伸 都是必要的。我们的延伸必须建立在对课程内容的准确理解、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准确把握 之上,这样的延伸才是必要的,才是有价值的!记得一位老师在介绍自己的课堂延伸经验时,曾 列举其执教的詹天佑一文,大体的执教步骤为:先让学生思考、

10、讨论“之字铁路设计 是否科学?你有什么别的方法让火车爬上山坡?”等两个问题;然后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 决“开凿八达岭隧道时,到底找几口直井才能既增加工作面又缩短工期”的问题。据该老师 讲,学生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但我想追问的是:这是一节语文课,还是一节工程学?如果是语 文课,那这样的延伸至少荒废了学生习得语言的最佳时期,文中那么准确描写建铁路全过程的 词语,学生掌握了吗?詹天佑在建成举世震惊的“之”字形铁路时的民族自豪感,学生领悟到 了吗?在遇到困难时不畏艰难的勇气与善于克服困难的智慧,学生体会到了吗?詹天佑那种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爱国情怀,学生感受到 了吗?恐怕都没有达成吧!这岂不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这样的延伸有必要 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