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编号:858 课程名称:高分子化学 一、 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能够写出主要聚合物的结构式、熟悉 其性能;熟悉聚合反应的各种机理、相互间的及相应常用典型聚合物合成例子;聚合物主要 工业实施方法及应用特点;高分子化学反应。考生应具备综合运用高分子化学的知识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给出的实验现象或数据给出合理的解释。 二、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熟练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如聚合物、单体、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结构单元、聚合度、高 分子的链结构,热塑性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聚合物的各种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表示方法, 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自由基聚合和
2、自由基共聚合 自由基聚合的单体和引发剂;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及特征;自由基聚合微观动力学; 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聚合物动力学链长和聚合度的调整;阻聚剂和阻聚作用;自由基聚 合热力学及其单体结构的影响。 共聚物的类型和命名;二元共聚物组成方程、组成曲线;竞聚率及其影响因素;竞聚率的测 定;共聚物组成的控制方法及与转化率的定性关系;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Qe 概念。 3、离子型聚合和配位聚合 离子型聚合的单体及引发体系;离子型聚合反应的机理及动力学;离子型聚合的影响因素; 阳离子型聚合相对分子质量的控制;活性阴离子聚合及其应用。 配位聚合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剂的类型和作用;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Zie
3、gler-Natta 引发 剂的组成、性质和反应,第三组份的作用; -烯烃用非均相 ZieglerNatta 引发剂聚合时 相对分子质量的调节方法。 以上内容占 50-70% 4、聚合方法 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实施方法及特点;界面缩聚体系的基本组份;悬 浮聚合分散剂及分散作用;乳液聚合的主要组份及其作用;乳液聚合机理及聚合动力学。 5、逐步聚合反应 线型缩聚与成环倾向,线型缩聚反应机理及动力学,影响线型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和控制方 法;体型缩聚与单体官能度,无规预聚物和结构预聚物的制备,凝胶化作用和凝胶点的预测。 6、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聚合物的反应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聚合物
4、的相似转变;聚合度增大的化学方法;聚合 物的降解与老化;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 以上内容占 30-50% 三、 试题类型及比例 1、填空:2030% 2、判断题:2030% 3、简答题: 2030% 4、计算题: 2030%; 5、讨论题: 1020% 四、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课程编号:851 课程名称:环境分析监测及物理化学 一、环境分析监测部分(90 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 掌握环境分析监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 一般了解定量分析的基础理论、环境分析监测的数据处理和痕量分析的基础; 3 熟练掌握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定量计算规则和在环境
5、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4 熟练掌握仪器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测定条件和方法,基本掌握仪器主要部件的作用 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5 熟练掌握环境要素监测中的水和废水污染监测及大气和废气的测定原理、测定方法及主 要测定指标; 6 一般了解固体废物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和噪声污染监测的基本知识。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环境分析监测概论和定量分析基础知识(7 分) 主要包括内容 1)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2)定量分析监测中常用的计算规则; 3)痕量分析基础。 2滴定分析法及其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35 分) 主要包括内容 1)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6、; 2)上述四种方法涉及的计算、滴定曲线、指示剂及变色原理、干扰和抑制方法; 3)上述四种滴定方法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污染指标的测定)。 3仪器分析法及其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23 分) 主要包括内容 1)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测定条件、测定方法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2)原子光谱分析法的原理、特点、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3)电位分析法的原理、相关基本概念、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4)极谱分析法的原理、特点、定性定量的依据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5)电位滴定法的原理; 6)色谱分析法的基本理论、气相色谱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的主要特点。 4
7、环境要素监测(25 分) 主要包括内容 1)监测方案的制定; 2)试样的制备和采集原则; 3)环境监测和污染物的时空关系; 4)水和废水的主要物理指标和活性污泥指标的测定; 5)大气和废气的测定; 6)固体废物、土壤和噪声的污染与监测。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填空、选择、判断题 2/9 简答、论述题 3/9 计算、推导题 4/9 二、物理化学部分(60 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计算方法。能够应用主要概念、计算公式解决各类 变化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计算。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化学热力学基础(包括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15 分) 运用热力学基本概念、定
8、义、计算公式解决三类变化(单纯 PVT 变化、相变化、化学变化) 过程中的热、功和各种热力学函数变化量的计算。 2 化学平衡(6 分) 掌握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相互计算,了解平衡常数的热力学计算,会用等温方程判断 化学反应方向,熟悉温度、压力及惰性组分等因素对化学平衡影响。 3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9 分) 掌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及应用,掌握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计算,了解稀溶液 依数性及掌握简单计算。 4 电化学(14 分)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摩尔电导率定义以及电导测定的应用。熟练掌握原电池中电极 反应、电池反应的表示及电极电势、电动势的热力学计算。 5表面现象及胶体化学(7 分) 了
9、解润湿、固体表面吸附、溶液表面吸附等表面现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了解胶体 系统的光学、动力学、电学性质,掌握胶团结构的表示。 6化学动力学基础(9 分) 掌握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计算及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1填空题 1/3 2计算题 2/3 三、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三小时(150 分) 四、说明 考试时请带有对数计算功能的计算器 课程编号:718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一、 考试的总体要求 “有机化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化学类硕士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其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选拔 具有扎实的有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实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 有机化学
10、的基本知识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以及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二、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顺反及对映异构体命名、个别重要化合物的俗名和英文缩写 810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共振杂化体及芳香性,同分异构与构象。4-6 3 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小环张力效应、邻基效应、氢键的概念 及上述效应对化合物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影响。4-6 4 主要官能团(烯键、炔键、卤素、硝基、氨基、羟基、醚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 基、卤甲酰基、氨甲酰基、氰基、磺酸基等)的化学性质及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5 烷烃、脂环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醇、酚、醚、
11、醛、酮、不饱和醛酮、羧酸、羧酸 及其衍生物、羟基酸、羟基酸、丙二酸酯、-丙酮酸酯、氨基酸、硝基化合物、胺、腈、 偶氮化合物、磺酸、简单杂环化合物、单糖、元素(Mg、Zn、Cu、Li)有机化合物等的制备、 分离、鉴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在合成上的应用。30-35 6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红外)、核磁) 7 饱和碳原子上的自由基取代,亲核取代,芳环上的亲电与亲核取代,碳碳重键的亲电、 自由基及亲核加成,消除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烷烃、烯烃、炔烃、醇、醛、芳烃侧 链的氧化脂环烃、烯炔臭氧化及 Cannizzaro 反应),还原反应(不饱和烃、芳烃、醛、酮、 羧酸、羧酸衍生物、硝基化合物、腈的
12、氢化还原及选择性还原反应),缩合反应(羟醛缩合、 Claisen 缩合、Claisen-Schmidt 缩合、Perkin 缩合),降级反应(Hofmann 降解,脱羧), 重氮化反应,偶合反应,重排反应(Wagner-Meerwein 重排、烯丙位重排、频那醇重排、 Beckmann 重排、Hofmann 重排)的历程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0-25 8 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苯炔的生成与稳定性及其有关反应的规律。能够从中间 体稳定性来判断产物结构。6-8 9 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及基本合成实验操作及产物的后处理。8-12 三、考试的题型及比例 1 化合物的命名或写出结构式 6-1
13、0 2 完成反应(由反应物、条件和产物之 H 写出条件、产物或反应物之一)25-35% 3 选择填空(涉及中间体的稳定性、芳香性、芳环 L 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则、有机反应中 的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构象与构象分析、官能团的鉴定等)8-12% 4 反应历程:典型反应的历程 8-12% 5 分离与鉴别 6-8 6 推断化合物的结构(给定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红外、核磁等条件)8-12% 7 合成题:15-20% 8 实验题(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作用及应用条件,分析实验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 方法)8-12%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有机化学“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课程编号: 826
14、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含实验或化工传递)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考试涉及三大部分内容:(1)化工原理课程,(2)化工原理实验,(3)化工传递。其中第一部分化 工原理课程为必考内容(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第三部分化工传递为选考内容(约占 15%),即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传递为并列关系,考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考试。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灵活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要求考生具有熟练的运算能力、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务必书写清晰,过程必须详细,应注明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不在试卷上答 题,解答一律写在专用答题纸上。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化工原理课程考试
15、内容及比例】(125 分) 1流体流动(20 分)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的流动现象(流体的粘性及粘度的概念、边界层的概念);流体在管内的 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量纲分析、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 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流量测量(皮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 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10 分)离心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性能描述、选择、安装、操作及流量调节);其它 化工用泵;气体输送和压缩设备(以离心通风机为主)。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12 分)重力沉降(基本概念及重力沉降设备-降尘室)、;离心沉降(基本概念 及离心沉降设备
16、-旋风分离器);过滤(基本概念、恒压过滤的计算、过滤设备)。 4传热(20 分)传热概述;热传导;对流传热分析及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包括蒸汽冷凝及沸腾传热); 传热过程分析及传热计算(热量衡算、传热速率计算、总传热系数计算);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换热 器(分类,列管式换热器类型、计算及设计问题)。 5蒸馏(16 分)两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精馏原理和流程;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6吸收(15 分)气液相平衡;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计算。 7蒸馏和吸收塔设备(8 分)塔板类型;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液液萃取(9 分)三元体系的液液萃取相平衡与萃取操作原理
17、;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9干燥(15 分)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干燥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 (二)【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内容及比例】(25 分) 1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实验 单相流动阻力实验;离心泵的操作和性能测定实验;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实验; 对流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常数的测定实验;精馏塔实验;吸收塔实验;萃取塔实验;洞道干燥速率 曲线测定实验。 2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目的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及装置、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分析等几个方 面。 (三)【化工传递考试内容及比例】(25
18、 分) 1微分衡算方程的推导与简化 连续性方程(单组分)的推导与简化;传热微分方程的推导与简化;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与简化。 2微分衡算方程的应用 能够采用微分衡算方程,对简单的一维稳态流体流动问题、导热问题及分子传质问题进行求解。 注:(二)和(三)部分为并列关系,考生可根据情况选择之一进行解答。 三、试卷的题型及比例 化工原理课程部分的题型包括概念题及应用题。概念题分为填空题和选择题两类,概念题约占 25;应 用题包括计算题及过程分析题,一般 56 题,约占 60。化工原理实验部分的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及 实验设计题;化工传递部分的题型为推导(或推导与计算相结合)题。化工原理实验(或化工传递)部 分约占 1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