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山地建筑的地域创新探讨.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05462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山地建筑的地域创新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山地建筑的地域创新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山地建筑的地域创新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山地建筑的地域创新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山地建筑的地域创新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现代山地建筑的地域创新探讨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 现代山地建筑的地域创新探讨 The Discuss of Innovation in Modern Mountainous Building Regional Design 邓蜀阳 卢峰 陈维予 Deng Shuyang Lu Feng Chen Weiyu 摘 要 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趋同,已对长期演进形成的山地城市空间 形态产生深刻影响,并因此带来其城市建筑形态与风格的相应改变。以 近10年来的重庆山地建筑创作为例,总结了建筑创作地域性的三个主要途径及与之对 应的现代山地建筑地域性创作的几

2、种建构模式。 关键词 山地 建筑创作 地域性 建构 整合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that the economic develops with high speed and life style tend same, this has brought deep influence on the space appearance of mountainous city which developed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nd brought the city building appearance and style

3、 to correspond a change. This article take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ten years develop of Chongqing city as an example, summarize three ways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put forward the mode of nowadays mountainous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KEY WORDS mountainous city,architecture design,

4、regional,construct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 TU-0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3959 (2007 )05- 00-00 近10年来,世界城市发展趋势发生了质的转变,“ 当代城市空间强烈地表现为知识经济 和文化经济体在原有城市空间的植入或再植入”1。城市之间的 竞争已从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水平等方面转向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产业 的竞争。城市文化已不仅仅是城市寻求自身定位的着力点,更是城市未来经济发 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一个缺少文化特色的城市,将很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足够 的发展话语权。城市整体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地域化特征与独特性,将成为衡

5、量城 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基于此种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形态塑造,城市将 更多关注自身地域文化特征的表达以及对原创性的追求。 一 对建筑创作地域性的基本理解 1 全球化对城市建筑创作倾向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必将带来文化价值标准和审美取向的全球化趋势。一个在经济上已融入全 国乃至全球经济体系的城市,在城市形态价值取向上很难游离于世界城市普 遍追求的目标。面对城市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城市空间规划上,处理好为全球化服 务的“经济空间”和为本地广大市民服务的“生活空间” 的关系2 ;在城 市整体建筑风格上,寻求全球性消费文化特征和地域性表达之间的平衡,是一条有效 途径。 2 “地域性建筑创作”与

6、 “建筑创作的地域性”之辨 不同的创作背景下,“地域性建筑创作 ”与“建筑创作的地域性”是具有不同内涵与外延的 两个创作方向。“地域性建筑创作 ”方法偏重于对长期形成的具有某 种地域识别性的建筑形态,如建筑风格、群体组合模式、当地材料使用、内外空间特 征的符号化与再创造,以及城市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的建筑与街道形态设计、特 定文化区域内建筑风格的协调等。“建筑创作的地域性 ”表达方法,则偏重于在现代经 济发展条件和社会需求背景下,重新探索现代城市与建筑在特定地域环境下所 需要的新的建构模式,如大型山地住区、大型山地商业复合建筑的设计探索。这些新 的建筑形态是在新的社会需求下产生的,而原有的城市与

7、建筑发展模式中又缺少 相应的借鉴经验,需要进行新的尝试与探索。 基于此,本文的重点在于探讨建筑创作地域性的基本特征及现代山地建筑可能的地域 创作方向。 二 山地建筑创作地域性的基本途径及模式 我国建筑界对建筑地域性的探索,无论是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固有形式”的设计 运动,还是当代的多元风格共存,都没有脱离以建筑形式与空间为核 心的创作范畴。然而今天中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前所未有的和结构性的新问题 ,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角度去解答,从而求证和解答问题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 和教训,也成为中国建筑地域性创作的新起点。本质上,建筑的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 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辩证循环过程

8、,现实社会的时代需求和文化上的 进步,推动城市和建筑发生相应的变革或改进。 1 体现环境特征的独特性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大众文化形态极易发生短时间的突 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作为城市与建筑存在基础的自然环境条件,几 乎可以作为一个恒定的影响因子贯穿建筑生成的全过程。在一个具有鲜明环境地域特 征的城市中,可以通过对环境的适应性设计而体现出建筑的地域性特征。20世 纪70年代以来东南亚建筑师在建筑适应气候上所做的大量探索,为今天中国建筑的地 域性创作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参照体系。我国国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具有 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只有将当地的自然环境与当今的真实生活状态

9、相结合,在设计中 尽可能认识和保护环境的特征性内容,才能将地域性作为一个动态的因素而渗入 到设计的过程与实际成果中。 在山地城市中,相对于气候、材料等条件而言,地形高差是山地城市建设一个无法逾 越的阻碍,同时也是山地建筑创作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不同坡度、坡 向的场地条件及其与周边交通的关系,往往决定了建筑总体的定位和基本形态特征。 因此,针对地形高差所采用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构筑手段,就构成了现代山地建筑 创作新的地域特性。首先,对场地条件的优劣分析和地形剖面分析成为设计的关键; 其次,为了使大体量的现代建筑能够适应复杂的山地形态,将建筑体量化整为 零,并使建筑室内外空间和功能之间相互垂直叠合

10、,成为解决狭窄用地与大体量建筑 矛盾的有效模式。如重庆统景温泉酒店,建设用地是一块垂直高差达40 m,北靠山、南临河的复杂坡地。为了保持场地原有的自然特征,通过对场地纵横方 向剖断面的比较分析,综合考虑建筑景观和功能的需求,确定建筑各部分功能体 的位置、容量以及与场地的结合方式。建筑的公共部分设置在场地南侧临河的缓坡上 ,借鉴山地民居“占天不占地 ”的建构模式,通过底层局部架空形成主入口的回 车空间;场地北侧的陡坡地作为客房区,主要的客房都沿着等高线向东西两侧展开, 既避免了因场地大开挖带来的环境破坏,又使大多数客房获得了理想的室外观景 平台。整个建筑群体量没有刻意地修饰,沿着等高线层层后退的

11、平台,就像坡地上的 植被一样,随着山体自然地生长,唯有水平延展的裙房与垂直升起的露明景观电 梯,才稍稍表达了一下建筑的存在,并引导着人们的视线(图1)。 山地的复杂性和脆弱性给建筑师带来了挑战与机会,只有充分尊重山地特征、并将原 有场地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景观优势的建筑,才有了与山地共存的基础。 2 关注特定的城市建筑问题与场所精神 地域文化和城市经济的差异性,使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往往是独一无二的。问题的独特 性有可能带来解决问题方法的独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更多关注和分析地域性的社 会与经济问题,将为建筑创作提供前瞻性的研究视野和新的地域性研究方向。 中国城市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普遍问题,已不局限于建

12、筑的形式、风格等个别表象问题 ,而是原有城市价值的消失,以及大量商业性开发所带来的原有城市肌理的 破坏,城市的整体性问题远大于建筑的个体性问题。重庆10年来的城市发展,也在不 断进步的过程中面临多个挑战,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一是城市空间高度 商业化所带来的整体城市风貌失序和公共开放空间不足的问题;二是机动交通优先发 展模式带来的城市空间格局的割裂问题。另一方面,从城市人文建构的角度来 看,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必然从效率型向人居型转变,而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延续与完 善城市生活形态的主要载体,在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战略中,无疑具有举足轻重 的作用。因此,整合建筑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既是城市发展的迫切

13、需要,也是解决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资源不足的一条有效途径。 为此,在山地建筑创作中提出了一些因地制宜的建筑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协调模式 。 第一种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化趋势,即利用建筑的构筑手段在山地条件下创造新的 城市公共空间。可借鉴传统山地建筑占天不占地的构筑方式,提高建筑水平 基面的利用率,如重庆朝天门广场就是利用建筑屋顶形成的城市景观广场,在克服地 形高差、创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同时,又获得了更多的建筑使用面积。利用广 场下的闲置空间改造成的规划展览馆,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极受 市民欢迎的新的城市文化设施,进一步提高了朝天门广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标 志性地位(图2)。 第

14、二种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城市化与公共化趋势。随着现代城市中心区开发项目的大型 化、功能复合化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已具备了一定的城市公共职能,将建 筑内部共享空间室外化,不仅为商业建筑内部带来了更多的消费人流,而且使城市的 公共开放空间功能更完善、体系更完整,可明显缓解城市巨量开发与公共空间不 足的矛盾,形成功能上的互补与双赢。如重庆龙湖北城天街将内部的步行主街作为城 市公共开放空间,连接多个室外广场和不同标高的步行通道,形成完整的城市公 共步道系统和停留休息空间,不仅明显改善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也为自身的 商业与餐饮设施带来了更多的消费人流(图3)。 3 形成独特的解决问题方式 在城市建筑难

15、以通过个体形式重现地域特征的现代城市发展背景下,加强公共开放空 间的地域性特征表现、保护和延续城市原有的肌理,是保持城市地域文化独 特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山地城市环境中,面对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城市建筑功能 日趋复杂的发展趋势,从整体城市空间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山地建筑的建构模 式,成为当前山地建筑创作的一个新的趋势,并因此产生极富地方特色的新型建筑形 态和内外空间组合模式。 传统山地城镇受地形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一般规模较小。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狭小用 地的利用价值,城市结构往往非常紧凑,在节地与使用便利两大因素影响 下,城市的各种功能通常采用混合模式,特别是工作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叠合,对减轻 城市

16、公共交通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城市居民的人际关系和地域概念,都有 积极的意义。这种对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模式,是传统山地城镇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 克服地形限制、满足不断扩大的城市功能需求的有效手段,其经验为当前城市空 间的重新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在城市功能拓展的过程中,提高城市空间使用效率 比扩大城市规模更重要。在此背景下,山地城市的建筑空间与功能的复合化程度 越来越高,其中最具地域性的建构模式就是建筑与城市交通空间的整合。 受地形限制,山地城市交通路网往往存在疏密不均、可达性差、环形连接少等天然不 足,从而大大降低了城市道路的利用效率。在坡度大于45的城市地段, 许多建设用地往往处在两条高差

17、悬殊的城市道路之间,为了在有限的场地内形成交通 环道,许多大型城市建筑常结合车库设计,采用在建筑内部设置连续回转的机动 车坡道的方式,将不同方向和不同标高的城市道路连接起来。连续回转的坡道不仅为 各建筑楼层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而且起到调节城市道路之间交通流量的作 用,只要善加利用,可有效缓解山地城市道路因地形阻碍而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图4 )。这种整合城市中各种空间资源的复合建筑模式,是山地城市沿交通轴叠合 竖向发展的一种衍生模式,体现出节地、经济、高效、功能互补和地形适应性强的特 点,对山地城市景观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特殊意义。 三 山地建筑创作地域性的目标 在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和土地资源不足

18、的双重制约下,山地城市必须克服自身的资源瓶 颈,并通过持续有效的内部更新过程,最终发展成为高效、集约的资源节约 型城市。山地城市与建筑形态的地域性研究,也必须以此为目标,实现两个方面的转 变,即从单纯的风格造型研究向整体城市背景下的城市文化塑造与组群控制转 变,由关注城市物质形态的层面向优化城市的生活和文化品质的层面转变,把注意力 转向城市整体景观和公共空间品质的塑造上来。在此基础上,塑造现代山地建筑 新的地域特征和建构模式,并使建筑创作方向与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相一致。 图片来源:图1、3 、4作者自绘、自摄,图2见中国重庆 2001.9。 参考文献 1顾朝林 . 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城市规划,2006(3):26-31. 2张庭伟 . 解读全球化:全球评价及地方对策. 城市规划学刊,2006(5):1-8. 收稿日期 2007-07-07 1 重庆统景温泉酒店方案设计 a 外观 b 纵剖面 2 重庆朝天门广场及规划展览馆 3 重庆龙湖北城天街结合公共开放空间的内部步行街道 4 与交通空间结合的山地建筑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