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巧用逆向思维上声音的产生 武穴市实验小学 朱华云 声音的产生一课是声音单元的经典课。许多版本的教材都 编写了这一课。一般的思路是:先制造声音,提出声音的产生与振动有 关的假设,再寻找更多声音与振动相联系的事例,最后得出结论:声音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多年的实践下来,我发现这样上并不能让学生 将声音和振动建立联系,学生关注更多的是制造声音的方法,很难发现 这些方法产生了共同的效果振动。于是常常看到这样的课例:在课 的结尾老师问:现在你能说说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学生回答:是敲击、 摩擦、弹仍然回到了具体的方法上。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 并不能在课上理解何为振动,常常只是把振动简单
2、地等同为“动” ,对 这个概念是模糊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对这一课重新思考,反其道行之,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大家都制造声音,那我们就先保持安静吧。 一、保持安静将声音与“动”建立联系 1、做游戏保持安静,要求:保持安静,但要同时完成老师布 置的任务。 老师出示以下任务:把书本翻开到第 30 页;打开文具盒;拿出铅 笔;在记录纸上写下组号。发出一次声音就记犯规一次,老师也一样。 2、讨论交流:刚才同学们包括老师为什么犯规? 请学生详细地谈一谈刚刚发出声音的原因。 3、谈话:保持安静真不容易呢。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发出各种各样 的声音。怎样才能保持绝对的安静呢? 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人不能动,周围的
3、物体也不能动,才能保持 安静。 - 2 - 4、谈话:那么,反过来说怎样就会产生声音? 学生交流后提出假设:要发出声音就得动起来。 意图:说要保持安静却实在做不到安静,正是在这动与静的矛盾中, 学生能够在声音与“动”之间建立起联系。 二、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谈话:我们的想法一定正确吗?要证明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还 需要寻找证据。你能找到什么现象说明想法不成立呢?(动不发声,发 声不动。 ) 小组活动,之后汇报交流“你认为这个想法正确吗?你找到了什么 证据? 2、提问:有没有不动就能发出声音的现象?你是怎么让它动的? (学生演示。 ) 3、谈话:看来光是动还不行。问题出在它应该怎么动上
4、。发出声 音时的动是很有特点的。在刚才的研究中你发现了吗?请大家弹一弹尺, 拨一拨皮筋,观察“动“的特点,把它画或写在记录纸上。 学生活动以后用图画、语言描述等方式汇报。 4、讲解:像这样在一个位置附近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运动就叫 振动。 5、谈话:皮筋、尺的振动很明显。可更多的物体发声时的振动很 细微,看不出来,比如音叉。大家来感受一下,它发声时在振动吗? 学生活动以后描述。 小结:虽然很不明显,但它确实在振动。很多物体跟音叉一样,发 声时的振动用肉眼很难观察,但它们都在振动。 6、反证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提问:音叉的响声持续时间太长了,我想让它一响之后马上停下来, - 3 - 有
5、什么办法?大家试一试。 学生活动,汇报演示。 提问:为什么一捏音叉就没有声音了?捏音叉目的是什么?你怎么 会想到这个办法的? 小结:要让它不发声,别让它振动就行了。 7、提问:现在你能说说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吗? 意图:物体动起来就一定能发出声音吗?这个环节进入“动“的第 二个层次,让学生发现必须是一种特殊的“动“才会发出声音。首先让学 生对第一个环节得出的初步结论质疑,通过讨论明确寻找证据的方向, 那就是如果找到发声的物体不动或者动的物体不发声就可以推翻原先的 结论,在活动之前让思维参与进来,避免盲目寻找。 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学生是找不到“发声的物体不动”这样的现 象的,但会找到“动的物体
6、不发声”的现象。这时教学的机会就来了, 可以这样引导:这样动它不发声,那样动能让它发声吗?这种让它发声 的动法有什么特点?自然过渡到对这种动的方式:振动的观察上。再让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振动,可以说,可以画,可以做动作。课堂实践 表明,大多数学生能用图画和手势把振动表达出来,语言表达出来,语 言描述则有难度。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是可观察的,在后面的活动 中引入了音叉,既让学生体会细微的振动,又可用来反证:要让正在发 声的物体安静下来,只要不让它振动就行了。利用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得 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样得出的结论更容易为学生所接 受,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三
7、、总结拓展 1、谈一谈,今天学习了什么? 2、老师慢慢地挥手,提问,听到声音吗?我的手明明在振动啊。 - 4 - 怎样就能听到? 学生操作、比较。 3、提问: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 讲解:振动就会产生声音。但不是所有的声音入耳都能听到。振动 得太快或太慢产生的声音入耳就听不见。 意图:这里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振动却没听到声音,是不是刚才的 结论又错了?可是学生有经验,他们知道挥得快一点就能听到声音,但 不理解,这里就需要教师的讲解了。 课堂片段 师:你觉得我们刚才的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动起来产生的)正确 吗?你找到什么证据了? 生:正确。我做实验的时候看到那些东西发出声音的时候都在动的。 生:
8、我觉得不正确。我们的尺这样动就没有声音。 (一边说一边挥 舞手里的尺。 ) 生:不对,这样有声音的。只是声音太小,教室里太吵才听不见。 (许多学生附和。 ) 师:那让我们再次保持安静,让这位同学再听一遍好吗?我们也一 起听。 (安静状态下,果然听到了挥舞时伴随着的声音。 ) 师:还能找到别的证据吗? 生:我们这样动也没有声音。 (举着尺空气中移动。 )生:我们安静 点再听听。 生:还是没能听到。 - 5 - 师:让你找到了一个动的时候不发声的例子。这样动没有声音,换 一种动法能不能让它发出声音? (学生演示:挥舞、弹、敲打。 ) 师:看来光是动还不能让物体发出声音,还得看它怎么动 生:(一生插嘴:要振动。 ) 师:什么是振动呢? (没有学生回答。别看他们总把振动挂在嘴边,其实并不理解这种 运动方式。 ) 师:发出声音时的动是很有特点的,正像刚才一位同学说的,是在 振动。怎样才叫振动呢?请大家弹一弹尺,拨一拨皮筋,观察它们“动” 的特点,把它画或写在记录纸上。 (分组活动。 ) 师:振动是怎么动的? 学生用图画或用手势表示:(是在来回地运动。 ) 师:像这样在一个位置附近来来回回,反反复得地运动就叫振动。 作者;朱华云 男 小高 手机:13986516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