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学佛100问5.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4206280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士学佛100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居士学佛100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居士学佛100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居士学佛100问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居士学佛100问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居士学佛 100 问 (注释) 注释: 1 【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在后期吠陀时代(西元前 1000 年左右至西元前 600 年左右),四姓制度已告成立。所谓四姓,即(1)婆罗门指祭司、僧侣 阶级,可为他人执行祭仪、教授吠陀圣典、接受布施。(2)刹帝利指王族 及武士阶级。其职责在于保护人民。(3)吠舍指从事农业、畜牧、商业的庶民 阶级。(4)首陀罗(或作首陀)指奴隶阶级。即被前三阶级所征服的原住民, 以服务前三种姓为义务。 此四姓之中,婆罗门之地位最为尊贵,首陀罗则是最下等的阶级。此外, 另有一种“不可触贱民”,为四姓之外的混杂种姓,被视为野蛮人而倍受歧视。 2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

2、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 称。 3 【善知识】“恶知识”之对称。指教示佛法之正道,令得胜益之师友。 又作知识、善友、亲友、善亲友、胜友。释氏要览卷上引瑜伽师地论,举出善 知识具有调伏、寂静、惑除、德增、有勇、经富、觉真、善说、悲深、离退等 十种功德。 4 【恶道】 顺著恶行而趋向的道途,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是。 5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 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 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 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

3、死 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6 【有漏】 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 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 三恶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事物就叫做有漏法,而世间的一切有为法, 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 7 【三昧耶戒】密教的戒律。 8 【悉地】意译作成就、妙成就。梵汉并举而称成就悉地、悉地成就。于 密教,意指依诵持真言等,以身、口、意三密相应而成就世间、出世间种种妙 果。据大日经疏卷十五载,完成正觉之阶位,称为无上悉地;达于此位之前, 尚有信、入地、五通、二乘、成佛等五种悉地。对此,显教诸师认为“信”是 地前之信行

4、,“入地”是指入于初欢喜地(相当于声闻之入见道),“五通” 是遍知世间五神通之境,至超越五通仙人位而臻第四地,“二乘”是超越二乘 之境界,而至第八地,“成佛”即是由第九地修菩提道,进而完成如来位。若 依密教,则初欢喜地有十心,初心至第四心为五通,第五心至第八心为二乘, 第九心至第十心,即得成佛。即初地十心分三品,初四心为下品,次四心为中 品,后二心为上品。 9 参观:法尊法师著宗喀巴大师的 10 【密意】 隐含之旨意。即指佛特殊之意趣。盖佛之真意与众生所理解 者不同,故称为密。此即言,即使详细说明,众生亦难以理解测知佛真实之意, 故佛所说者,皆为方便教说。此外,指密意方便教,乃对显了真实之教而

5、言。 又以密意所说之语,称为密语。亦即指佛陀真实、秘密之言语与教示。例如, 如来说涅槃乃隐去如来常住之意而说,故称密语。最胜王经卷一 11 【了义】乃直接显了法义。与不了义合称二义。凡直接、完全显了、述 尽佛法道理之教,称为了义教,若顺应众生理解之程度,不直接显了法义,而 渐次以方便教相引导,则称不了义教(未了义教)。了义教与不了义教,合称 二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即为四依之一。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称, 契经、应诵、记别等世尊略说,其义未了,故为不了义教;与此相违者称为了 义教。观无量寿佛经疏散善义、圆觉经略疏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 华严经探玄记卷一 12 【三宝】系指为佛弟子所尊

6、敬供养之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又作三 尊。佛(梵 buddha ),乃指觉悟人生之真相,而能教导他人之佛教创始人, 或泛指一切诸佛;法(梵 dharma ),为根据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说之教法;僧 (梵 sam!gha ),指修学佛法之出家佛弟子集团。以上三者,威德至高无上, 永不变移,如世间之宝,故称三宝。 13 【四众】指僧俗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 (女居士)。 14 【宗派】凡教义之宣布、仪式、行事之内容等皆相同者,即同属一宗派。 佛陀在世时,佛教僧尼团体本称僧伽,为当时唯一之教团,然于佛陀入灭后数 百年之间则产生十八至二十个部派;至大乘佛教,因学说分歧,又有中观派

7、、 瑜伽派之形成。 中国佛教产生学派之初,僧人未必属于一定之僧团。直至各种教义纷纷确 立,祖师之传承逐渐受重视,宗派之名称,遂成为该一僧团之代表。 中国佛教宗派之产生,约于隋唐时代,有十三宗之说。所谓十三宗,即: 毗昙、成实、律、三论、涅槃、地论、摄论、净土、禅、天台、华严、法相、 密宗等。禅宗有五家七宗之说,五家即:临济、沩仰、曹洞、云门、 法眼等南 宗禅流派。七宗即五家中之临济宗又分出杨岐派、黄龙派。 15 【如法】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 16 【正法】 (一)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净法, 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二)正、

8、像、末三时之一。佛 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 17 【大乘】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 小乘之相反词。乘,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 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下各说: (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 (二)大乘、小乘之语,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后,由于大、 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 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 大乘思想之基础。 18 【菩提心】求无上菩提之心。详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称无上菩 提心、无上道心、

9、无上道意,或略称道心、道意、觉意。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 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菩提。盖 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萨最初必发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称为发菩提心,略称发心、 发意;最初之发心,则称初发心、新发意,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论卷四 十一云(大正 25362c)“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 此菩提心之内容,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 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四弘誓愿,前一为利他之愿心,后三为自利之愿心。 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愿心,其体广大,其德无边。故诸经论广叹其德以劝 发行者。旧译华严经卷五十九云(大正 9775b)“菩提

10、心者,则为一 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则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 恼垢故。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菩提心者,则为盛火,能 烧一切邪见爱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日,普照一切众生类故。菩提心者,则为 明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 19 【华严宗三观】初祖杜顺依华严经而立。谓之法界三观。法界是所 观之境,三观是能观之心。一、真空观,穷尽法界之事相,无一有自尔之别性, 皆归于平等之空性,以空为性。空并非顽无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离诸相, 故名为空观。众生所见之森罗万象,悉为妄情之偏计,犹如空华之实性为虚空,

11、 泯亡妄情所见之事相,显真空之妙体,名为真空观。真空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 二、理事无碍观,今显实空,泯情所见之事相,以显真如之空性。然共此真如, 非凝然无为之顽体,具不变随缘之二义,虽以不变之故,常往无作,然以随缘 之故变造一切诸法。然则众生所见之万象皆为真如之随缘,随缘之万象即真如。 犹如水即为波,波即为水。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是观真如性起万法, 万法一一以真如为性,名为事理无碍观。此乃四法界中事理无碍法界。三、周 遍含容观,既知法界之事相为真如之随缘性起,而其起非分取真如之性,性为 一味平等,不可分取。一微一尘,悉完具真如之全体。故完具理之一 一事相, 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一 一事相

12、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无尽。此名周遍法界 性。这是四法界中之事事无碍法界,随缘观之至极。详见华严法界观。 20 【信行】对于法行而言,自己依圣法而行,谓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谓 之信行。信行者为钝根而成闻慧,法行者为利根而成思慧。玄义十曰:“教门 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 21 【戒行】恪守戒律的操行。 22【慈悲】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23 【运心供养】四供养之一。又称以心供养、理供养。但于心中起供养之 思,而不现于事实。亦即心中兴起至诚之供养想。 24 【资粮】即必需品、积集、准备之意。资为资助,粮为粮食;如人远行, 必带资粮,故欲证三乘之果者,宜以善根

13、功德之粮以资助己身。诸经中亦每以 “资粮”一词引申为趋向菩提之资本,或谓长养资益菩提之因的诸善法。金 光明最胜王经卷六与大宝积经卷五十二等均有二种资粮之说,即指福德 资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德资粮(又作智慧资粮,即修行 般若智慧)。 25 【羯磨】汉译作业,即作授戒忏悔等事业的一种宣告仪式,由此宣告仪 式的宣告文,而成就所作之业。 26 【瑜伽教】密教的总称,因密教是以三密的瑜伽为宗。 27 【缯盖】指绢帛。意即以绢帛制造之大盖。又称天缯盖。系天盖之一种。 盖,原为印度作为防日遮雨之器物,后世乃以圆筒形丝帛制品高悬于佛像顶上, 或悬于说法者高座之上,而成为佛殿之庄严具。 28【

14、鬘】花鬘,以香草结成花鬘供佛。由花等编缀成之饰物。可挂在头、 颈、胸或手脚等部位。 29【璎珞】音译作吉由罗、枳由罗。又作缨络。由珠玉或花等编缀成之饰 物。可挂在头、颈、胸或手脚等部位。印度一般王公贵人皆佩戴之。 30【涂香】涂香于身手以供养佛。智度论九十三曰:“天竺国热,又 以身臭故,以香涂身,供养诸佛及僧。”同三十曰:“涂香有二种:一以栴檀 木等摩以涂身,二者种种杂香捣以为末。以涂其身,及熏衣服,并涂地壁。” 大日经疏八曰:“涂香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 31【幢幡】幢幡皆为旌旗之属。梵语驮缚若,译曰幢,梵语波吒迦,译曰 幡。竿柱高秀,头安宝珠,以种种之彩帛庄严之者曰幢。长帛

15、下垂者曰幡。又 自幢竿垂幢曰幢幡。 32 【伎乐】音乐。 33 【业力】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 34 【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 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 35 【胜义】又作第一义、真实。指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最胜真实道理。 36 【依止】依赖止住有力有德之处,而不背离。 37 【僧伽】 略称僧。意译为和、众。乃和合之意,故又称和合众、和合 僧、海众(众僧和合如海水一味,故以海为喻,而称海众)。四人、五人乃至 二十人以上,方可称为僧。唐代道宣律师认为构成僧伽须有二种条件:(一)理 和,即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事和,有

16、六种,即:戒和同修、 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38 【贤圣】 贤与圣之并称。贤,即善和之意,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 谓凡夫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亦未断惑,系见道以前之位。圣,即会于正 理之意,指证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谓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 属见道以后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 称为圣者。 39 【三恶道】 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 恶。 40 【四谛】1、苦谛。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苦恼。 有三苦、八苦的不同。三苦,一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时的苦恼;二为坏苦, 是享受快乐

17、结束时的苦恼;三为行苦,谓不苦不乐时,为无常变化的自然规律 所支配的苦恼,包括生、老、病、死在内。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阴盛苦。2、集谛。亦名习谛。集是积聚感 招之意。说一切众生,常时以来,由于贪嗔愚痴的行动,造成的善恶行为的业 因,能感招将来的生死苦果。3、灭谛。亦名尽谛,为息灭、灭尽之意,灭尽三 界内之烦恼业因以及生死果报,称为灭,也称了脱生死,从此不再受三界内的 生死苦恼,达到涅槃寂灭境界,即为解脱。4、道谛。道为通达之意,也是道路 的意思。这种道路是达到寂灭解脱的方法和手段;原始佛教认为道谛是指八正 道。以后大、小乘又各有发展。佛教认为依道谛去

18、修行,就能达到寂灭解脱的 灭谛。由此途径确实可以达到解脱生死的目的。 41 【十二因缘】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 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 (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 、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 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 、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 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42 【三善道】 天、人、阿修罗。天属上善,人属中善,阿修罗属下善。 43

19、【依止】 即依存而止住之意;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 亦称为依止。 44 【三十二相】 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 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痫如鹿王,九手 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 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 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 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 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 45 【八十种好】 又曰八

20、十随形好,更细分别三十二相为八十种之好。随 形好者随三十二形相之好。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 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 际如钩锁;七身一时回旋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 薄而润泽;十膝骨坚而圆好;十一身清洁;十二身柔软;十三身不曲;十四指 圆而纤细;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脉深不现;十七踝不现;十八身润泽;十九身 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满足;二十一容仪备足;二十二容仪满足;二十三住处安 无能动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众生见之而乐;二十六面不长大;二 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挠;二十八面具满足;二十九唇如频婆果之色;三十言

21、音深 远;三十一脐深而圆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满足;三十四手足如意; 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长;三十七手文不断;三十八一切恶心之众生, 见者和悦;三十九面广而殊好;四十面净满如月;四十一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 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气;四十三自口出无上香;四十四仪容如师子;四十五进止 如象王;四十六行相如鹅王;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之声分具足; 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红色;五十三毛软净; 五十四眼广长;五十五死门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之色;五十七脐 不出;五十八腹不现;五十九细腹;六十身不倾动;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 身大;六十三身长;六十四手足软净

22、滑泽;六十五四边之光长一丈;六十六光 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视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 减;七十说法不著;七十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应众声;七十三 次第以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七十五观不厌足;七十六发长 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发旋好;七十九发色如青珠;八十手足为有德之相; 见法界次第下之下。大乘义章二十末。 46 【凡夫】略称凡。指平凡之人。就修行阶位而言,则未见四谛之理者, 均称凡夫。故是流转生死的平常人。 47 【僧伽】 略称僧。意译为和、众。乃和合之意,故又称和合众、和合 僧、海众(众僧和合如海水一味,故以海为喻,而称海众)。四人、五人乃至

23、二十人以上,方可称为僧。唐代道宣律师认为构成僧伽须有二种条件:(一)理 和,即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事和,有六种,即:戒和同修、 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48 【见道】又作见谛道、见谛。为修行之阶位。与修道、无学道合称为三 道。即指以无漏智现观四谛,见照其理之修行阶位。见道以前者为凡夫,入见 道以后则为圣者。其次,见道后更对具体之事相反复加以修习之位,即是修道, 与见道合称有学道。相对于此,无学道又作无学位、无学果、无学地,意指既 入究极之最高悟境,而达于已无所学之位。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贤、四善根等 之准备修行(七方便)为始者,能生无漏智,而趋入见道

24、。大乘则以初地为入 见道,故称菩萨之初地为见道,第二地以上为修道,至第十地与佛果方可称无 学道。 49 【加行道】乃加功力进修之道。为四道之一。又作方便道。即为断除烦 恼而预备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修此方便加行,能引后无间道而趣向涅槃之道。 与唯识五位中之加行位相同,即“见道”之前的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 法)之位。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载,经由加行道可生起其后之无间道。大乘法苑 义林章卷二(大四五二八二下):“加行者,加功用行,欣求断道。”大 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成唯识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九、俱舍论卷二十 一 50 【正学女】 为出家五众之一。又作学法女、学戒女、式叉摩那尼、式 叉尼。意为

25、在学法中之尼众。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尼众别行篇载, 沙弥尼欲受具足戒者,于受具足戒之前二年期间,别学三种法:(一)受持淫、 盗、杀、妄等四重禁戒。(二)不犯染心相触、盗人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 非时食、饮酒等六法。(三)修学一切比丘尼应具足之戒行。于此期间,查验有 无胎孕,并试行真固与否。此时期之沙弥尼即称正学女。 51 【凡夫】略称凡。指平凡之人。就修行阶位而言,则未见四谛之理者, 均称凡夫。故是流转生死的平常人。 52 参 观 :常 正 : 居 士 佛 教 刍 议 。法 音 1998 年 第 7 期 ( 总 第 167 期 )第 23 页 53【阿阇梨】 华译为教授,或轨范正行,

26、或悦众,即是矫正弟子们行为 的比丘。四分律五种的阿阇梨,即出家、受戒、教授、受经、依止等。 54【白衣】原意白色之衣,转称著白衣者,即指在家人。印度人一般皆以 鲜白之衣为贵,故僧侣以外者皆著用白衣,从而指在家人为白衣,佛典中亦多 以“白衣”为在家人之代用语;相对于此,沙门则称为缁衣、染衣。 55 参 观 :佛 日 : 近 现 代 居 士 佛 教 。 法 音 1 9 9 8 年 第 5 期 ( 总 第 1 6 5 期 )第 1 3 页 56 【掉举】指浮动不安之心理状态。 57 【惛沈】又作昏沉。指使身心昏昧、钝感、顽迷,而丧失进取、积极活 动之精神作用。 58 【八不中道】龙树论师所造的中论(

27、也叫做中观论)。但是龙 树论师自己所造只是中论的颂文,现存梵本,叫作根本中颂。所谓八 不,即龙树论师于中论的篇首所说。 龙树论师的思想,渊源于般若等经。般若立说有为无为一切诸法 (即宇宙万有)当体性空,破除由于假名(即概念)认识所执著的实在。龙树 论师的立说更发扬性空而无碍于缘起的中道妙理。依他缘起的诸法,当体空无 自性不可得,然而“空”并非“无”的异名,“空”的意义是“不”,“不” 是泯义、破义,并非对于“有”的“无”,而是超越有无的“中道”。他为彰 显此无所得中道实相的妙体,把般若等经中散说的不生不灭等,归纳作八 不一颂,而在中论的篇首说(大正 301b)“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

28、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 一。”生、灭、常、断、一、异、来、出,八种概念,是就缘起诸法的假相立 名,都和离一切妄见戏论不可得的中道实相不相应,而众生把它执著作实在, 堕于无因邪因断常等诸见中。所以龙树论师对于缘起诸法说“不生不灭,不常 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否定这些实在论的见解。但是中论颂在八 不中只解释了“不生”一种,这或者是因为所谓无生(藏译中论八不作八 无,“不生”即“无生”)是一切佛法的中心,所以用“不生”来代表八不。 如中观论疏就说(大正 4243a)“佛虽说八不,则束归一无生。” 中论颂用自因、他因、共因、无因四句,推检诸法,以证明诸法的

29、无生不 可得,所谓“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即于 自因、他因、共因、无因四句中,觅生不可得,所以说诸法无生。 59 【比量】因明学用语。又称真比量。因明三量之一。比量就是由推理而 得的知识。 60 【比量】因明学的三支量之一,即比喻量,如隔墙见角,比知有牛,隔 岸见烟,比知有火。比量,即推比量度之意。 61 【三量】现量、比量、圣教量。现量是在根境相对时,用不著意识 思索就能够直觉亲证到的,如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去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尘的时候 是;比量是比度而知,如远见烟就知道彼处有火,听到隔壁有说话的声音,就 知道里面有人是;圣教量又名圣言量,是因为有圣人的文教才知道的意

30、思。 现量、比量、非量。现量和比量如前所说,非量谓心心所缘境时,判断错 误,如见绳以为蛇,见月明以为天亮等是。 62 【三藏】修多罗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修多罗藏即是经藏,为佛 所说的经文;毗奈耶藏即是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阿毗达磨藏即是论藏,为 佛弟子所造的论著。 63 【依止】依赖止住。 64【阿赖耶识】阿赖耶,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 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 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 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 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

31、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 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 子识。 65 【法师】指通晓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又作说法师、大法师。广 义之法师,通指佛陀及其弟子;狭义则专指一般通晓经或律之行者,称为经师 或律师。佛菩萨及其大弟子等,皆知深妙之法,又知众生根机之利钝而为之演 说,故称大法师。 关于法师之资格,据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十住毗婆沙论卷七、 澄观之华严经疏卷四十三等所载,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法师十德,即: 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方便说、法随法行、威仪具足、 勇猛精进、身心无倦、成就忍力等十德。具足此十法,

32、则能成就众相圆满。(二)行 四法,即:(1)广博多学,能持一切言词章句。(2)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 之相。(3)得禅定智慧,于诸种经法中,能随顺而无诤。(4)不增不减如法而行, 言行一致。 就法师之类别而论,据法华经卷四法师品、卷六法师功德品载,依法 师之专长及其弘法之差异可分为受持、读经、诵经、解说、书写等五种,称为 五种法师。然后世则演成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说、 诵、思修等十种法师。 此外,我国称道安、慧远等学问德行高深者为法师,然对鸠摩罗什、玄奘 等对翻译经藏有卓然贡献之大译经师,则多称三藏法师,以别于禅师、律师等 称呼。 66 【憨山】(15461623)明代

33、僧。安徽全椒人,俗姓蔡。名德清,字澄 印,号憨山。十二岁从金陵报恩寺永宁诵习经教。十九岁出家受具足戒,并至 栖霞山从法会受禅法。以慕清凉澄观之为人,自字澄印。万历元年(1573)游 五台山,爱憨山之奇秀,遂取此为号。历住青州(山东)海印寺、曹溪宝林寺 等,宣扬禅宗。宣导念佛与看话头(禅宗之古则公案)双修。熹宗天启三年十 月示寂,世寿七十八。世称憨山大师。与袾宏、真可、智旭,并称明代四大高 僧。著述宏富,有楞严经通议十卷、观楞伽经记八卷、法华经通义七卷等行世。 弟子福善、通炯等汇编其遗文,题为憨山老人梦游集(又作憨山大师梦游全集) ,凡五十五卷(古本四十卷),另有其自著之年谱二卷。憨山老人自序年

34、谱 实录(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五十三、卷五十四所收)、释鉴稽古略续集卷三、五 灯严统卷十六、高僧摘要卷三、净土圣贤录卷五 67 【真言】音译曼怛罗、曼荼罗。又作陀罗尼、咒、明、神咒、密言、密 语、密号。即真实而无虚假之语言之意。 68 【非人】指非人类之天龙八部,以及夜叉、恶鬼、修罗、地狱等。一般 又作为鬼神之泛称。 69 【法施】指宣说佛法,利益众生。又作说教、说法、说经、谈义、劝化。 70 【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 (佛、法、僧)。 71 【三有】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一、欲有,即欲界 的生死;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三、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

35、。本有、 当有、中有。本有指现生的身心;当有指未来的身心;中有指本有与当有之间 所受的身心。 72 【法界】法者诸法,界者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称 法界。法者诸法,界者边际之义,穷极诸法的边际,故称法界。法者 诸法,界者性之义,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故称法界。 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故称法界。 73 【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 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 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 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 74 【无量劫】多到不可

36、计量的劫数。 75 【宿业】过去世所造之善恶业因。又称宿作业。即指于现世感宿业之果 报,而现世之行业又成为来世招果报者。惟一般多以宿业指恶业因,另以宿善 指善业因。 76【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恶。 77 【总持】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78 【法化】正法的教化。 79【感应道交】指众生之所感与佛之能应相交之意。佛陀与众生之关系如 同母子之情,此既非众生之自力,亦非教化所致,乃由于机缘成熟,佛陀之力 量自然能与之相应,亦即众生之“感”与佛陀之“应”互相交融。复次,众生 之根性有百千之多,故诸佛之巧应亦有无量之数,由是而有各种不同之机应

37、, 根据法华玄义卷六上所综言,而以下列四句统括之:(一)冥机冥应,谓众 生于过去世善修三业,于现在世未运身口业,藉于往昔之善根,是为冥机;虽 不现见灵应而密为法身所益,不见不闻而觉知,是为冥应。(二)冥机显应,谓 众生于过去世植善,冥机已成,得值佛闻法,于现前得利益。(三)显机显应, 谓众生于现在世身口意精勤不懈,亦能感得利益。(四)显机冥应,谓众生于一 世勤苦,现善浓积,虽不显感,然有冥利。 80 【九品往生】修习净土法门,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为 九品。即: (一)上品上生,先发三心,即“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次修三业,即“慈心不杀,具诸戒律”、“读诵大乘经典”

38、、“修行六念”。 此人精进勇猛,临命终时,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 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 (二)上品中生,亦发三心,然于大乘法不能受持读诵修行,唯能解了第一 义谛,深信因果。此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等无量大众,持 紫金台,授手迎接。 (三)上品下生,亦发三心,然于大乘法不能受持读诵解义,唯信因果。此 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及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化佛授 手来迎。 (四)中品上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 此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其人见已, 心大欢喜,见己身坐莲花

39、台。 (五)中品中生,一日一夜持八戒斋,或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或一日一夜持 具足戒,威仪无缺。此人临命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 华至行者前。 (六)中品下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义。此人临命终时, 遇善知识为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及法藏比丘四十八愿,至心信乐即得往生。 (七)下品上生,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诽谤方等经典,多造恶法,无有惭 愧。此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题,除却千劫极重恶业,复教 令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除却五十亿劫生死重罪。尔时彼佛即 遣化佛、化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来迎。 (八)下品中生,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祇物,盗

40、现前僧 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法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临命终时,地狱众 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为赞阿弥陀佛十力威德,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地狱猛 火化为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九)下品下生,或有众生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此人临命终时,遇善知 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 弥陀佛。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即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81【轮回】谓众生由惑业之因(贪、嗔、痴三毒)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 死轮转,如车轮之回转,永无止尽,故称轮回。又作生死、生死轮回、生死相 续、轮回转生、沦回、流转、轮转。 82 【正行】指不邪曲

41、之行。即以佛之教化为基准之正当行为,与“邪行” 相对;或对杂行、助行而言正行。又由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正行,由间接原 因而成之行称为助行。 83 【四种念佛】念佛,即忆念佛之意,又转为观念佛之相好或唱念佛之名 号。据宗密之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举出四种念佛之法:(一)称名念 佛,谓专心称念佛之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如是岁 月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二)观像念佛,谓观佛像,口称佛名,则心 不散乱,本性佛从而显现,如是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三)观想念佛,谓于 心观想佛之相好圆满,观想纯熟,则三昧现前。(四)实相念佛,谓观自身及一 切法之真实相,乃无形无相,犹如虚空,

42、而心及众生本来平等。如是之念即是 真念,念念相续,则三昧现前。 84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 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85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 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 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 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 86 【性戒遮戒】性戒,又称性重戒、性罪戒或主戒、旧戒。遮戒,又称 息世讥嫌戒、离恶戒、客戒或新戒。性戒是佛法和世间法都不得违犯的戒条, 不论佛陀制定与否,

43、这类行为的本身就是罪恶,犯者将感得三途的果报。遮戒 则是因佛陀制定而后所形成的戒条,所以只有受佛教戒律的人才须遵行不悖。 87 【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人乘就是乘著五戒的 教法而生到人间来;天乘就是乘著十善的教法而生到天上去;声闻乘就是乘著 四谛的教法而证得阿罗汉果;缘觉乘就是乘著十二因缘的教法而证得辟支佛果; 菩萨乘就是乘著六度的教法而证得至高无上之佛果。 88 【蜎飞蠕动】指形体细微渺小之生物。又作飞蠕动、蜎蠕动。蜎飞, 指小虫之飞行,如蚊虻等;蠕动,乃小虫蠢动之貌,如蛆虫等。龙舒增广净 土文卷三谓,一切有情,无论细微如飞虫、蛆虫等蜎飞蠕动,佛皆化度。 89 【非人】指

44、非人类之天龙八部,以及夜叉、恶鬼、修罗、地狱等。一般 又作为鬼神之泛称。比丘六物图私抄卷下载,于律典中,谓有人趣、非人 趣、畜生趣等三趣,而以非人趣指天、修罗、地狱、饿鬼等四趣。 90 【常住】指寺院,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场。 91 【信施】即信者向三宝布施财物,或指所施之财物。 92 【戒体】戒之体性。旧译无作,新译无表。指行者受戒后,于身所生防 非止恶之功能。亦即对于戒法之信念与奉持戒法之意志。 93 【梵行】清净的行为,也就是断绝淫欲的行为。 94 【学处】意谓所学之处。一般指戒律。如五戒、八戒、十戒等,称为学 处。 95 【胡麻】原产于印度,今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其种子扁平,颗粒甚小,

45、有白色、黑色、茶色三种,于诸经论中,每以胡麻譬喻微细、遍满、无数之义。 96 【圣果】(一)依圣道所证得之果报。即指菩提涅槃。 (二)指四种沙门 果中之阿罗汉果。 97 【须陀洹果】声闻乘四果中的初果名。 98 【定 】亦称增上心学,指禅定。即摈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 小乘有四禅,大乘有九种大禅、百八三昧等。小乘四禅为:1、初禅。即禅定的 初级阶段,这时沉思于专一,摈除情欲、消除不善心,这就是离。由此渐 进而生喜乐,即欣喜与慰安。但此时尚有思虑,尚未达到表像的沉静,故称初 禅。2、二禅。由初禅进而安住一想,达到表像的沉静,获得一种更高的喜乐。 3、三禅。由二禅进而舍离喜乐而达到完全安静境

46、地,获得轻安的妙乐。这时已 产生了智慧,达到了正念和正智的阶段。但此时尚有身体上妙乐的感觉,所以 对涅槃境地来说还有一段距离。4、四禅。由三禅再进一步,完全超脱苦、乐, 连自身的存在都已忘却,达到舍念清净的境界。即涅槃境界。九种大禅为:自 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 禅、清净禅。百八三昧为:般若经典中所说的一百零八种禅定,大智度论 卷五有详细说明。 99 【好相】妙好之异相。谓行者感得佛身并光华等种种妙好之异相。 100 【领解】理解他人所教,称为领解。又作领悟、解会、领览、领得。 101 【大众】多数之众。一般指比丘等多人集会。 102 【恶趣】又作

47、恶道。为“善趣”之对称。趣,为往到之义。即由恶业 所感,而应趣往之处所。一般以地狱、饿鬼、畜生三趣称为三恶趣,又称三途、 三恶道,为纯粹恶业趣往之处;其中,依嗔恚趣往地狱,依贪欲趣往饿鬼,依 愚痴趣往畜生。相对于三恶趣,阿修罗、人、天等三趣称为三善趣,为行善业 者所趣往之处。若以现实人生取譬,嗔恚即为地狱,贪欲即为饿鬼,愚痴即为 畜生,斗争即为阿修罗,喜悦则分别为人间、天上。此外,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中,第一愿为无三恶趣愿,第二愿为不更恶趣愿,此二愿皆为大悲拔苦之愿。 103 【总相戒】指十善戒。戒波罗蜜总摄一切戒法,譬如大海总摄众流; 如十善戒为一切戒法之根本,称为总相戒;其余五戒、八戒、十戒

48、、具足戒等 无量诸戒皆为别相戒。 104 【三昧】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乱,摄心不 散的意思。 105 【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 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 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 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 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106 【宿业】过去世所造之善恶业因。又称宿作业。即指于现世感宿业之 果报,而现世之行业又成为来世招果报者。一般多以宿业指恶业因,另以宿善 指善业因。 1

49、07 【现行】“现行”一词,在语意上有“实现”、“现在发生作用”之 义。此指潜藏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显现为现象。亦即由种子产生色法、心法等 一切现象。此中,色法必由色种子产生,心法必由心种子产生。 108 【识】其原意是指分析物件之后所生起的认识作用。这里指十二因缘 中之识支即人于托胎刹那时之意识。 109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众生生死流转的过 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 (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 、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 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 、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 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110 【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语言、行为,都叫做业,好的思想、语 言、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语言、行为叫做恶业。 111 【菩提心】求无上菩提之心。详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称无上 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