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07050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程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程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程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程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新课程改革总结 靖远一中 2010 年我校被市课改办确定为新课程实施样本学校之一。一年来,在各级 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机构的指导引领下,我们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加强理论 学习和实践创新,新课程实验工作在探索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顺利且有效地 促进我校师生在新课程中共同发展,尤其在有效教学、校本教材开发、学生特长 培养、通用技术实践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现向各位领导予以汇报,向各位同 仁予以交流。 一、主要做法 (一)通识性培训 1、重视行政的组织功效。我校及时成立学校新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制 定了可操作的通识培训实施计划。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有组织、有计划地认 真组织实施,以制度保证培

2、训效果。 2、挖掘校本的培训资源。学校新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人员每人 1-2 个专 题, 结合我校 实际,就新课程的理念、新 课程 实施的策略、新课程中老师的角色、 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教与学等作专题讲座 30 余次。 3、注重培训的交互参与。为了提高通识性培训的实效性,我们组织了“ 新教 师新理念教学评选活动” 、“新理念教学能手比武活动”,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具 体的问题,把老教材用新理念去组织教学活动,然后采用交互评课,人人参与, 各抒己见,每人上交听课评价分析笔记。组织老师看特级教师的教学录象,进行 案例分析,实现老师具体教育操作的优化,促进教师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内化。 4、

3、强调教学的实践反思。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后记,通过不断反 思自己,逐渐把新思想、新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分层次的组织老师进行新课 程知识考核、新课程学习心得、新理念教学案例分析、叙述自己的教学故事等活 动,将新课 程通识培训引向纵深。 (二)课程标准培训 1、领导高度重视。建立课程标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挂帅, 统一部署培训工作,召开动员会、培训领导小组专题会、总结表彰会等。组员由 2 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组成,负责课程标准培训工作的具体落实和资料收集。 2、开展活动,定期交流。通 过教研组开展集体学习,利用空余时间开展自主 学习,并撰写学习笔记。在定期上交笔记的基础上,安

4、排两次学习交流,推动学 习的深入开展。为了检验新课程标准学习的效果,安排 45 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 期参加至少两次新课程学科知识考试,并认真批阅,成绩下发教研组认真分析, 总结。 3、专家引领, 继续学习。邀 请教研员来校就教材编排进行解读,继续加强对 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在学习笔记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点评。 4、考核总结,表彰先 进。 对课程标准培训工作资料进行梳理,认真总结,对 每一个教师的学习态度和成效进行考核,表彰先进。 (三)教材教法培训 1、完善组织机构, 强化培训领导。把教材教法校本培训列入重要的议事日 程,统筹安排 协调教材教法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落实、职责到人。 确立相对

5、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教导处等 职能部门具体抓的格局。 2、明确发展目标,健全培训网络。制 订切实可行的教材教法培训计划,引导 教师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并确定相应的培训专题,进一步加强学校集中学习、小 组研讨、个体自学的培训网络。 3、强化激励机制,落 实培训制度。 为保证校本培训的实施,学校建立相应制 度,如:例会制度、考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教材教法校本培训的学 时规定,按上 级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根据学校情况,对集中学习、小组学习、个体 自选学习作出要求,积极鼓励发挥小组和个体积极性、主动性。对教材教法校本 培训的先进小组和个人,学校会给予必要的精神

6、鼓励和物质奖励。 4、规范培训档案,加 强培训管理。建立教 师个人教材教法学习档案袋,注重 日常积累,定期整理。加 强教材教法校本培训的管理,既重视计划目标的管理, 又重视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管理。努力体现人文化管理。充分发挥教研组自主管理, 教师的自我管理作用。对教师个体的培训学习,既加强宏观调控,又体现自主性、 合作性。在每次教材教法校本培训过程中有教师培训的记录、有教师考勤记载、 有教师学习心得等。 3 (四)课程实施 1、加强领导,精心 组织,全面 动员,全员参与。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 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为核心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新课 程改革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7、,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规划、新课程改革实施 方案、校本培训制度、领导干部听课、研 讨制度等 。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身先 士卒,深入课堂,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指导教师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 理念和教材的编写特色,共同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同时,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了 广泛的动员,要求全体教职工“人人心系课改、人人参与 课改”。在校领导积极参 与、具体指导和耐心帮助下,广大教师焕发了极大的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使课程 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树立新课程理念。建设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是新课 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我校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放在了课程改革的 首位。 首先,我

8、校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 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 课堂教学新脉搏。每学期初,安排教师积极参加市里的新课程培训,积极参与兄 弟学校开展的各级教研活动等。同时,要求每次学习后都及时撰写培训总结或反 思。 其次,学校利用继续教育或业务学习的时间,集中学习一些上级的有关课改 的文件精神和先进的经验、案例等。 通过培训、学习, 强化了教师素质, 锻炼了教师队伍,让教师进一步确认了 自己的教学身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3、依托教研组,狠抓校本教研。我校在教 师学校的倡导下,根据本校实际, 积极开展以教研组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以期“以研促教、以研 兴教”。

9、(1)加强教研组建设。首先,选出一批精干、务实、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 教研组组长, 对其明职责、提要求、 压担子。教研活动要求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 “学研讲 评改 ”系列活动, (学,即专题定向学习;研,即专题定向研讨;讲, 即确定教师尝试执教教改观摩课;评,即结合学习体会,进行课堂教学评议;改, 即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同时,利用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走进新课程、 新课程标准等书籍资料,围绕新课程改革, 4 开展“书面评课 ”与“口头评课”相结合活动,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的 认识。大家在教研活动上都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研究与思考之中,一种真 诚交

10、流、探讨的氛围正在日益浓厚。教师在相互间不断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 达到了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2)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加强集体备课组建设。集体备课,定期教研,把教研 活动时间安排到教师的日常学习活动中,这是我校一年来的一惯做法。对于集体 备课,我们强调“ 三定” ,即:定时间、定地点(由教导处统筹安排)、定中心发言人 (由备课组灵活处理),推行个人精备、大家讨论的模式,力争以“ 严、细、实”的工 作作风做到“ 功在课前,效在课内”。同时,教导处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督促,以避 免走形式,切实讲求实效,从而使课堂教学的讲台成为教师集体智慧与个人才华 和谐结合的展示平台。 (3)深入课堂,进行

11、跟踪听课、评课为了了解新教材的实施情况,领导小组 深入课堂,掌握教师课改的一手资料。并能与相关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对纲要精 神的落实, 课程理念的把握、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存在的困惑、疑虑进行平 等、民主的交流。同行认真倾听教师的反思,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4)通过研究课、观摩课,在实践中探讨实施新课程的良好途径。为了增加 全校教师的交流机会,更好地探讨课程改革的良好途径,我校要求每位 45 周岁 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能至少开设一节校级或以上的研讨课,供大家学习、交流和探 讨。在各种公开课中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教学实际,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努力创设课堂的

12、激励氛围,充分体现了师生双主体 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了课改新理念。 (5)实施课题引领作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课改。我校坚持科研兴教, 已形成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广大教师积极研究课题,撰写论文,走科研兴教之 路,目前学校拥有省市级课题 16 个。我们紧紧围绕这些课题,严格落实研究过 程,扎扎实实 的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突出研究特色。 二、工作亮点 (一)转变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新课改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课堂,但最难突破的也是课堂。我们借助课改之 5 机,立足于学校实际,带领全校师生努力转变角色,积极投入到“ 有效教学”方式 的探讨、实践中去。我校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提出了优化教学

13、观念,优 化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的要求。寻求有效教学的突破点。推 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实现“ 有效教学” 效益的最大化,我们立足于教研,以集体备课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动员各教 研组教师编写适合于本校教学实际的各学科教学流程或体系,利用教师每周的 集体备课,设目标、 释难点、探方法、研教法,集群众智慧, 备有效教案。在研究 中探讨教教法,提高质量。2010 年,学校利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围绕新教材的课 堂教学要求,进行新课改的优质课展示活动。各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通过教研 组的探讨,教研组的竞赛,推出优质课,学校搭建平台,学校教师观摩学习,最后

14、 评出了“靖远 一中十佳教学新秀 ”。这一活动的开展,直观形象的展示新课程“有 效课堂”的模式,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为 其他教师上好课提供了借鉴,有力 地推动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二)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师生全面发展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精神,实现创新 的重要方面。为此我们首先以班为单位,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研究小组,每一个研 究小组派一至两名指导教师,在初始阶段,教导处结合社会、生活、学习实际提 供了一些探讨课题,有课外的,有课内的,供师生参考。其次教导处负责督促实 施,制定方案,制定进 度计划,并定期 检查。最后通 过鉴定,现已集成研究性学 习论

15、文集。随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深入,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在研究性 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意识增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了,学习方式由 被动、 单一、接受式逐步向自主合作、探究式转变。指导教师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师在指导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推动了自主 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立足学生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进行校本资源建设 新课程赋予高中学校更多自主权,同时也对学校的自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一年多来,我们进一步加强了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资源建设力度,制定了校本课 程开发方案。 围绕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对区域资源进行再挖掘,开发了打开 高中数学大门的钥匙、 生活中的物

16、理、 Q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2011 年思想政 6 治水平测试宝典、 漫话作文、 德润文苑、 红军长征在靖远等十多种校本教材, 极大的丰富了校本教材资源,拓展了学生的求知视野。有的教研组还结合自己的 优势正在开发健美、审美、心理健康等课程,这将为学生选修课程提供更多选择。 (四)重视通用技术教育,推进学生实践创新 通用技术课程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是科技发展的需要, 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学校对这门全 新的课程给予极大的关注。抽调专门教师,参加上级部门安排的培训。学校还把 他们派到宁夏去参观学习,走出去,引进来。学校为了开好这门课,装备

17、了三个 通用技术实验室,保证了通用技术的正常开设。根据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要求, 学校以物理组为主体进行了该课程开设内容、目的、方式的专门讨论会,明确了 培养方向,能力要求。目前学生自制的模具达一百多件。该课程的开设,提高了 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五)凸显教师风格,注重发展学生特长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以人为本,既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为此学校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选修课的特点和学 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了绘画班、音乐班、体 艺 班、舞蹈班以及各种专长训练队(田 径队、 篮球 队、排球 队 、健美操 队、武术队、足球

18、队), 为了把学生的专长教育做 好,学校加大投入,设 立了专长培训活动中心,购进了专门训练器材,并在时间 上保证。这样 不同起点以及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发展平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 会了乐趣,从而形成了乐观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问题与思考 新课程实施一年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所面临的困难依然不少。 一是新课程实施效果离目标还有差距。表现之一是对新课改认识不够,观念 转变不彻底,巩固不牢,有畏难情绪,教 师的心理准备与知识更新仍存缺憾,工 作只停留在表面上,甚至是被动地进行;少数教师仍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问题, 难以改变多年形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表现之二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束缚 了学校的

19、手脚,限制了师生的发展空间,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和广大教师的眼界不 够开阔,实 施课改的手段比较单一,思路有些狭窄。表现之三是新的评价体系尚 7 在探索之中,教师既有的教学价值观难以扬弃。 二是经费困难。学校负债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新课程培训、教研工作、添置 必要的教学仪器等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 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一年来,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推 动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尽管在实践中存在不少 问题和不足,但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我们深 深地认识到,推进新课程并不难,只要求真务实,扎实工作,随着课改实践的逐 渐深入,随着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随着社会各界和家长对课改的认同,我们 有理由相信,课改必将成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必将成为提升教师 素质的载体,必将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的空间,必将成为教育事业腾飞的平台。 二 O 一一年十二月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