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十四章答案.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09920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十四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十二—十四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十二—十四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十二—十四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十二—十四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二十四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失业和通货膨胀,十二章重点介绍西方经济学关 于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机理。宏观经济的持续和稳定的增长是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然而,现 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都面临着增长缓慢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等问题。十三章重点介绍西方经济学家建 立的关于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的各种模型。十四章重点介绍西方经济学家为宏观经济稳定运行而设 计和提出的各种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不仅仅是纯理论分析,而是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各种各样的经济政策,解决宏观经济的问题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本章重点: (1)通货膨

2、胀的成因和机理 (2)失业的种类与原因,菲利普斯曲线与奥肯定律 (3)经济周期含义与类型、主要理论 (4)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的各种模型 (5)财政政策 (6)货币政策 习题 1、 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奥肯定律、失业、 结构性失业、自然失业率、工资粘性、价格粘性、菲利普斯曲线、滞胀、经济周期、乘数加速数 模型、经济增长 2、单项选择题 (1)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2)某人因为纺织行世不景气而失业,属于( B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

3、失业 (3)某人由于工作转换而失去工作,属于( A )。 A摩擦性事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4)某人由于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称为( C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自愿失业 D非自愿失业 (5)下面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B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 C自然失业率与经济效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D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 (6)年通货膨胀率在 10以内的通货膨胀称为( A )。 A温和的通货膨胀 B奔腾的通货膨胀 C超级通货膨胀 D以上都不对 (7)根据古典理论,通货膨胀主要是( C )。 A

4、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结果 B经济周期的结果 C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的结果 D工会过高的工资要求和管理价格的结果 (8)根据凯恩斯的观点,通货膨胀是( B )。 A流通中货币量过多的结果 B实现充分就业后,物价水平的上升 C未实现充分就业时,产出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同时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 20000 亿元,实际国民收入是 19800 亿元,边际消费倾向是 80,在增加 200 亿元的投资后,将发生( D )。 A需求不足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D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10)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 )。 A短期内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相互替

5、代关系 B失业率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C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没有替代关系 D曲线离原点越来越远 (1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D )。 A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B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C失业率的下降 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12)下列各项中,( D )项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人才的合理自由流动 B规模经济 C生产技术的提高 D教育事业的发展 (13)我们通常用( D )来研究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A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B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C人均实际消费额 D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14)根据经济统计资料,经济周期性波动最大的一般是( C )。 A日用消费品的生产 B农产品的生产 C资本品的生产 D

6、没有一定的规律 (15)导致经济波动的投资主要是( D )。 A存货投资 B重置投资 C意愿投资 D固定资产投资 (16)如果一段时间内国民收入保持稳定,那么总投资将( D )。 A保持稳定 B减少 C增加 D不能确定 (17)如果某一时期内国民收入增加,则净投资肯定( C )。 A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大于零 D小于零 (18)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D ) 。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改变货币乘数 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 D.以上都是 (19)中央银行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会使货币供给量( A )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确

7、定 (20)当法定准备率为 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 3000 货币单位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 币总量为( C ) 。 A20000 货币单位 B80000 货币单位 C15000 货币单位 D60000 货币单位 (21)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 A )的财政政策。 A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B增加财政支出 C扩大财政赤字 D减少税收 (22)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C ) 。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2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C ) 。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商业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

8、出政府债券的活动 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的活动 D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 (24)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 。 A增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付 D增加转移支付。 3、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写“T” ,错误的在括号里写上“F” ) (1)一般地说,通货膨胀会使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 T )。 (2)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 ( T ) (3)应付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扩张的财政政策。( F ) (4)用来说明失业率与实际 GDP 增长率之间关系的规律称为菲利普斯定律。 ( F ) (5)如果利率水平处在流动性陷阱

9、区域,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T ) (6)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波动。( T ) (7)GDP 被普遍用于衡量经济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GDP 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 T ) (8)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T ) (9)财政收入政策包括改变政府购买水平和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F ) 4、问答题 (1)怎样从需求、供给和结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教材 P227-229 (2)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教材 P224-226 (1)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效应。现实的通货膨胀都是非均衡的,对不同人们的收入和财富影响也 不同,有

10、多、有少,有快、有慢,会出现一部分人得到好处,而另一部分人受到损害。因此,产生 了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效应,即对收入和财富起着再分配的作用。一般地说,通货膨胀 的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效应表现在:会使货币收入和财富从固定收入者手中转移到非固定收入者手 中,从消费者手中转移到生产者手中,从债权人手中转移到债务人手中。同时,通货膨胀对储蓄者 不利而对股票持有者比较有利。 经济资源配置效应。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由通货膨胀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相对价格体 系的变动,最终会使原来的资源配置状况和方式发生变动。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相对价格关系发 生变化,会使有些部门资源配置有改善并趋于合理,但更多的是

11、,不仅没有改善资源配置,反而使 资源配置更不合理,从而导致社会经济生活不稳定。在通货膨胀过程中,往往会使许多资源从生产 领域转移到更有利可图的非生产领域,使社会生产下降,社会经济遭受损失。 产量效应。产量效应或产出效应是指通货膨胀对整个经济领域的生产和就业所产生的实际影 响。一般认为,在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物价上涨率高于工资增长率,生产者可以从中获取 较多的利润,产量和就业会增加,出现产量正效应。产生产量正效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社 会经济活动中要存在闲置未用的经济资源,二是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必须是没有被预期的,三是必须 在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 “非效率”效应。通货膨胀的“非效率”效

12、应是指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带来不利的影响,会 降低经济效率。 一是正常的经济秩序、活动原则和经济核算遭到破坏而失去有效性。二是影响社 会储蓄,三是削弱和破坏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功能,四是阻碍技术革新和科学技术进步。 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效应。某国出现通货膨胀时,随着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货币 在不断贬值,会使得原来的汇率不能维持,不得不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值。这样,通货膨 胀引起汇率变化,必然影响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产生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效应。 (2)通货膨胀的社会影响 一个国家出现通货膨胀,除了严重影响经济活动外,对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也会带 来严重影响。通货膨胀会严重危

13、害与污染社会心理。生活在通货膨胀里的公众在心理上滋生不安全 的恐惧感,不安心工作,对社会和政府蕴藏着不满的情绪。 在通货膨胀环境里,公众会形成一种心理错觉,认为由于通货膨胀而多获得的各种收入是理所 当然的,在通货膨胀中得到好处的人也埋怨价格太高,遭受损失的人倍加痛苦,从而引起各阶层都 对社会现实不满。 通货膨胀使有一些部门生产下降,失业增加,进而使犯罪增加,社会不安定。特别是在恶性通 货膨胀条件下,利益再分配可以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冲突和对立,生产和就业会出现停滞和混乱局面, 造成社会不安和动乱,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治理通货膨胀有那些方法?结合实际谈谈 答: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原

14、因和影响等方面不同的流派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在反通货 膨胀方面,各方的观点基本统一。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紧缩性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指国家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使之和总供给相 适应,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政策措施。 首先,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就是增加税收、减少支出的政策。根据凯恩斯主义 的观点,增加税收能够压缩社会总需求,减少财政支出可以减少需求。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结果 时出现了财政盈余,此时应该把财政盈余冻结起来备用。 其次,可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主要有:第一是公开市场业务。中 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商业银行用支票来支付所购买的

15、债券,中央银行根据支票向商 业银行提款,这就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同时,由于政府在公开市场上抛售债券,会降低债券 的价格,实际上就是提高了贷款利率。第二是提高贴现率。提高贴现率是指提高中央银行对商业银 行的贷款利率。在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减少贴现数量时,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就会减少,同时也会 引起商业银行相应地提高贷款利率。第三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会使 商业银行储备金不足,因而不得不收回部分贷款,被收回的贷款用活期存款来支付,这就减少了货 币的供给量。 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要控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最根本的 措施就是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率,使之与

16、经济增长一致。货币学派提出“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即 中央银行把货币供给增长率保持在某一水平上。这时,在市场上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利息 率、工资率、价格等自动调节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紧缩性需求管理压缩社会总需求是针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为了 对付非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们提出了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的措施。收入政策:又 称工资一物价管制政策。这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通货膨胀时期用来限制货币收入 水平和物价水平增长的经济政策。收人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规定工资和物价增长标准。即确 定一个工资和物价增长的客观标准,并用课税作为手段来实

17、施与推行,遵守者可有减税奖励,违反 者要有增税惩罚。第二,公布“工资一物价指导线” 。政府通过强制的说服或施加压力,使企业和 工会自愿限制工资和物价的增长速度。第三,实行“工资一物价管制” 。在通货膨胀时,政府公布 在一定时期对工资和物价实行强制性的冻结。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微观市场结构理论。这种理论 认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使得生产要素市场的工资和商品市场的价格刚性推动着工资与物价 交替上升,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然而,从西方各国实际看,收入政策实施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 难。 收入指数化:货币学派提出了收入指数化的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是:把工资和薪金、储蓄和债 券的本金和利息、租金、养老金、

18、保险金和各种福利津贴等名义收入同生活费用指数紧密联系起来, 名义收入同消费价格指数直接挂钩,即对各种名义收入实行指数化,使其能按照物价指数的变动而 随时得到调整,以抵消物价波动时对各种收入的影响。收入指数化的作用是有限的,官方编制的消 费物价指数可能压低物价实际的涨幅。由于编制物价指数与依据物价指数对收入进行调节之间有一 定的时间间隔,因此工资调整往往滞后于物价上涨。 供给管理。西方经济学家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重视与强调了社会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 响,提出与分析了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劳动力市场结构对失业的影响等,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供给管理政策。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从长

19、期看,发展生产、增长有效供给也是控制物价 上涨和反通货膨胀的对策。供给管理政策除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之外,还有人力政策和经济增长 政策。首先,可用人力政策。这是 20 世纪 60 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又称就业政策, 目的在于改善劳动市场就业结构,减少失业,其主要内容有:增加对国民的教育和技术上的投资, 增加教育经费和制定开发人才的战略,建立一套科学的、高效的人才建设模式和策略,建立相应的 人才的培养、开发、智力投资的计划和规定。其次,可使用经济增长政策。从长远看,决定社会总 供给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因此,提高和增强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的经济增长政 策就成为供给管理政策

20、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提高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重视资本积累; 鼓励技术进步;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与平衡增长战略。 改变预期。改变预期是指在相信政府有控制通货膨胀能力的基础上改变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期。 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对通货膨胀起着巨大的作用,要想实现引导企业和工人不涨物价和不涨工资的 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应当打破企业和工人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改变预期就可以制止工资与物价 螺旋上升。要打破人们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政府必须对经济实行剧烈的、持久的干预。政府要 敢于务求实效,否则,就不能实现改变预期以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如果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率的措 施足以使人们相信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的能力,人们就会降低甚至消除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使政府为 增加就业而采取的政策产生有效性。 总之,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反通货膨胀政策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运用一种政策,而要注重各种经 济政策的综合运用及配合协调。 (4)论述新凯恩斯主义对工资粘性的论述。教材 P234-235 (5)论述宏观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教材 283-284 (6)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的内容是什么?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和手段的内容是什么? 教材 275- 2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