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健康教育:第五课 正确的读写姿势 (一)正确的读书听课姿势 人的躯干是靠什么支撑呢?大家一定会回答:是“脊柱” 。这脊柱呀, 并不是一根骨连接起来的,随着成长而发育,人要到了 20 来岁,脊柱才完全发育。人小的时候,脊 柱是很容易弯曲异常的。这正像树木一样,幼苗时,受到什么东西的挤压,就长成了歪脖子树了。 小学生上课的时候,老师总强调,大家姿势要正确,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同学们的脊柱变 形。正确的读书、听课姿势应该是:腰板直,坐端正,背部不要弯,胸部稍稍挺起,手臂自然下垂, 大腿平放椅面,腰部靠在椅背,小腿直立地面,或稍向前伸一些。特别注意胸部和桌面,要保持一 拳距离,让呼吸和血液流
2、动都很自然。书本不要直立,也不要放平,要把书本的上端垫高一点。眼 睛与书本要保持一尺的距离。 (二)正确姿势的好处 脊柱是很重要的骨骼,它像柱子一样支撑着我们的身体。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可塑性强。小孩的骨头里含有较多的水分,胶质比较多,钙质比较少,所以骨头比较软,不像成人 那样较硬,容易受外力作用而变形。这个时候是小学生培养正确姿势最佳阶段。因此从小时候起, 培养正确的姿势塑造健康美、形态美,让我们有十足的信心,饱满的精神,去努力学习。坚持正确 的姿势会使学生在听课读书的时候倍感轻松。因为身体的重量分散在臀部、腰部和足底各个支点上, 让下肢肌肉、神经、血管不受到压迫,也使胸腔,脏
3、器不受到任何挤压,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舒畅。 如果手持书本与平直的桌面形成 4060 度角,那么头只要稍稍向前倾一些就可以看清楚字体了,能 避免眼睛近视和减轻颈部肌肉和疲劳。低年级的小朋友要注意,一次看书的时间不要太长,累了就 要起来活动。上课时,老师也会安排些休息的活动,这些都是很有好处的。只要能够坐得端端正正, 对身体是绝对没有害处的。 (三)读书姿势不正确会带来什么害处 优美的体态必须有发育良好的骨骼和肌肉。进入学校学习是小时候生长发育过程当中最重要的 阶段。小学生读书、听课的时间较长,脊柱、眼睛却很柔嫩。如果不坚持正确的读书姿势,经常歪 着头、扭着脖子、弓着身子看书,会使胸腔里的内脏器官
4、受到压迫,有碍正常呼吸和血液循环,感 觉很不舒服,影响上课的情绪,不能认真的听好课。时间长了还会发生变化,使脊柱产生畸形,成 了驼背,直接影响身体健康和形态美。 另外,读书时,眼睛也在紧张地活动。如果姿势不正确,让眼睛离书本太近,慢慢的,视力就 会下降,形成近视,严重影响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要点: 1.同一姿势坐久了手脚为什么会发麻? 同一姿势坐久了,局部的血液会因你自身重量的压迫,而有不通畅的现象发生,静脉的血液不 能顺利回流,动脉血也不能通畅流过,而使得部分组织处于缺氧的状态。经过末稍神经,传回大脑, 就使人们的手脚发麻了。 2.为什么坐在小腿上久了腿发麻? 小朋友有
5、时坐在小腿上,时间久了,就发麻。这是因为,腿部受到了长时间压迫,身体局部的 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动脉血和静脉血不能顺利通过,各器官所需的氧气和排泄出的废料无法输入和 输出。使组织缺氧和废料堆积,刺激神经末稍,所以会有发麻的感觉。 3.脊柱是怎样发育的? 新生儿的脊柱几乎是直的,23 个月会抬头时,颈部脊柱开始形成向后凸的胸曲。到 1011 个月能站立时,腰部脊柱形成向前凸的腰曲。颈曲、胸曲、腰曲的形成使脊柱成为“S”形。这些弯曲 是由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而引起的,这叫生理性弯曲,一般到 1618 岁时基本固定下来。 4.脊柱有怎样的作用? 我们人体的脊柱很像一个弹簧装置,但它并不是笔直的。它有四段
6、正常的生理性弯曲:颈曲、 胸曲、腰曲和骶曲。有了这些弯曲,才构成了人体昂首、挺胸、收腹的身体姿态,增加了脊柱的弹 性,缓冲行走和跑跳时对脑和脊髓的震荡,并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 5.导致脊柱侧弯的原因。 先天性的椎骨畸形出现半椎体或楔开体。后天性的因素中有因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引起姿势性脊 柱侧弯,有患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脊柱两侧肌力不平衡导致的神经原性脊柱侧弯,有因胸部的炎症 或疤痕挛缩致脊柱侧弯,以及腰间盘突出症引起代偿性的脊柱侧弯。还有脊柱结核、肿瘤、类风湿 关节炎等疾病,也可引起脊柱侧弯,须仔细鉴别。 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写字姿势要求 2011-05-04 18:21:12| 分类: 默认分类
7、|举报 |字号 订阅 萨克雷曾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 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行为,一旦坚持下去,就会成 为习惯,而习惯的力量又是巨大的,它可以主宰人生。小学阶段正是养成良好 习惯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正确地读书写字姿势等习惯的 养成和教育,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为此,我校就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姿势做 了以下具体要求。 对一二年级学生具体要求如下: 1.明确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的重要性; 2.认真观察老师示范的读写姿势,并对照模仿; 3.正确的领会读书写字姿势中“三个一”要求: a.书本与眼睛保持一尺左右(30 35 厘米)
8、b.胸部与桌沿保持一拳左右(6 8 厘米) c.握笔点离笔尖约一寸(34 厘米) 4.读书之前,要做到摆正姿势,调整呼吸; 5.写字前,要先摆正姿势,调整心态,再伴随轻柔的乐曲从容动笔; 6.读书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上半身挺直,两肩自然下垂,胸部 与桌沿保持约一拳的距离,两膊平放在桌面上,双手拿书,书本与眼 睛约一尺左右; 7.写字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上半身挺直,两肩自然下垂,胸部 与桌沿保持约一拳的距离,两比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住书本,右手 握笔,握点离笔尖约一寸; 8.在学校或家里读书写字时,应自始至终保持规范的姿势; 9.自觉接受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努力保持规范的读写姿势。 对家长
9、具体要求如下: 1.向学生讲解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2.家长要明确“三个一”的内容; 3.学生在家读书时,家长要督促其保持规范的读书姿势; 4.学生写家庭作业时,家长应强调握笔点离笔尖约一寸这个关键; 5.指导学生选用合适的文具。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相当长一 段时间,所以,要持之以恒,需要方方面面的协作。 习惯的培养又是非常具体、细微的,需要我们从不起 眼的小事、从细枝末节抓起,这就要求我们发挥好示 范作用,用言传身教来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为学生 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读书写字姿势的“三个一”的长度究竟是多少 辽宁朝阳教师进修学院 刘传一 姜凤凌 内容提要:“眼离书本一尺远
10、,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是对写字读书姿势的标准 要求,但这种标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其长度把握不准,便以市制的标准来要求,使不少学 生养成了不良的读书写字姿势习惯。“一尺”、“一寸”是我们常用的“一市尺”、“一市寸”么? 不是的!“三个一”里面的“寸”指的是“同身寸”即每个写字读书者自身的肢体长度。写字 读书的姿势,应该“因人制宜”、“因手制宜”,“三个一”应改为“眼离书本一小臂远,胸离桌 子一横拳远,手离笔尖一(中)指节远”。 写字读书姿势“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这 “三个一”中的前两个“一”,在我国,提倡的时间恐怕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
11、;后一个“一”, 恐怕也是从硬笔作为书写工具时就开始了。在学校,教师也将其作为重点进行讲解、示范;平时也 严格要求,以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的习惯。 然而,这“三个一”在教学中却引起很大的混乱:这里面的“一尺”、“一寸”到底是多大的 长度?如果按字面来看,“一尺”、“一寸”似乎没有什么疑问,但实上却远不是那么回事。 人手的大小不同,怎么会用相同的尺寸来要求呢?“手离笔尖一寸远”。刚刚上学小孩的 手很小,与身高两米人的大手相比,肯定握笔的高度不会一样。不仅握笔的高度会因手的大小不同 而不同,就连我们习以为常的统一粗细的铅笔或其他笔,在孩子们的小手里也会感觉非常的粗大, 准会有“巨笔如椽”的感
12、觉! 这样说来,这个标准肯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定制的“一尺”、“一寸”里面怎么会夹有不定制的“一拳”呢? 由于教师们对“三个一”里面的“一尺”,理解得不正确,于是,我们见到不少的老师要求小 学生们拿着书,将胳膊伸直了放在桌子上看书;对“一寸”理解得不正确,于是,我们看到不少小 学生,小手相对地高高地悬在半空!于是,学生们养成了不良的读书写字习惯。 刚上小学的孩子,读书是以字为单位来读的,过远的距离,会造成他们视觉上的疲劳。再说随 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臂长变长了,高年级教材的字号小了,过远的距离也照样能造成他们的视觉 疲劳的。要求写字时也得“一尺”远,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得伸直了胳膊来写,那也
13、会造成他们手 指、腕部肌肉的疲劳,而使他们厌倦写字。 凤凰语文网上,杨新富的题为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学建议的文章里面对 “三个一”做了如下的解释:“读书时坐姿要端正,双手拿书或将书平放在桌上;书本与眼睛距离 为 3035 厘米( 大约一尺),与视线夹角接近直角。读书时还要做到胸部与桌缘距离为 68 厘米(大 约一拳的距离)。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握点离笔尖 34 厘米 (大约一寸左右)。” 这也许是我们教师“尽信书”而又无奈的一种勉为解说的代表吧! 实际上, “三个一”里面的长度并不是我们所使用的“市尺”的长度,而是中医针灸里面所使 用的“同身寸”、“同身尺”(后面的这个是笔者仿造的
14、)的长度。它是因人而异的。中医针灸里 面说:“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如果按照同一的 市制的标准,“脐下四寸”,还不得量到婴儿的两腿之间空当里去。 人教版中学物理物理世界第一册第一章:简单的运动上面写道:“据说我国古代 还曾用一根小臂骨的长度作为一尺,现在人们把这根小臂骨叫尺骨,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因 此,我们以为,“三个一”里面的“一尺”的长度,就指人的一小臂的长度。 由于弄混了“同身尺”与市尺的区别,老师们就只能让小臂长度不够一市尺的孩子们将胳膊伸 直了,来凑够“一尺”的长度了。 这样不仅给老师和学生带来标准把握上的困难,还容易使学生以后对认识其他长度标准产生影 响,造成混乱。 为了避免这样的混乱,看来我们也得“因人制宜”、“因手制宜”了!我们以为应该将这“三 个一”改成:“眼离书本一小臂远,胸离桌子一横拳远,手离笔尖一(中)指节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