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与语文朗读教学.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215412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映潮与语文朗读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余映潮与语文朗读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余映潮与语文朗读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余映潮与语文朗读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余映潮与语文朗读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余映潮与语文朗读教学 一、 成长的足迹 一直向前走 余映潮 湖北荆州市教研室 434100 一 中学时代,学校离家很远很远。每到周末,回家的我就会从华师一附中的 校园出发,走过武汉长江大桥,再走郊区那弯弯曲曲的小路。在这长长的回家 路上和长长的返校途中,我能把一周的功课在心里好好地重温。那时,生命中 闪现着美好的前景,理想在心中燃烧。我明白,一个人在走路,但可以做到不 仅仅只是走路。 1968 年,19 岁的我远离武汉下乡了,没想到一去不复返,竟然在乡下生 活了 14 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在那窄窄的田间小路上奋力前行,走过春 的泥泞,夏的炙烤,秋的风霜,冬的漫长,每跨出一步都会感觉到

2、痛苦;在又 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我提着胡琴,背着书袋,串村走乡,沿途设点教“ 跑学” , 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奔波中感受劳累;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我在乡镇中学当语 文教师,当英语教师,当音乐教师,尽心尽力,任劳任怨。 在这所有的日子里,我都尽量珍惜我那已经不再年轻的岁月,钟情于在求知、 求能、求智道路上的跋涉,坚持着读书,坚持着笔记,坚持着思考。 在不让人有梦的日子里,梦想的火焰不能熄灭。 每一个人的道路上,命运都有可能安排你像纤夫一样背负着重力在无路可 走的地方走一段路,你只能咬牙,艰难地跨出带着呻吟的步子,向前走。 二 在我 34 岁、女儿快上小学的时候,我才从乡下走进了县城,走到了中学语 文教

3、研员的岗位上。又过了两年,我成为荆州市教研室的中学语文教研员。 “教研员”,这平实而又内涵深刻的称呼,它给了我多少次的激动与自豪,又 给了我多少次的鼓励与警示。它严肃地告诉我:一个教研员事业有成,离不开 10 个字: 敬业,环境,毅力,智慧,学问;一个教研员应该具有多方面的素养, 但有三个方面的素养尤为重要:服务教学的思想意识,崇尚科学的思想方法, 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它认真地告诉我,厚重与深刻,表现于读书的数量与方 法。许多年来,我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辛苦而 又最有用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麻烦而又最精细的方法读书那就 是做读书卡片。在 1979 年以来的我所订

4、阅的每一期刊物的封面上,都有一个 大大的“卡”字,这说明我已经读过它而且做过读书卡片了。我现在手中所拥有 的,是数以万计的资料目录索引和资料卡片,这是覆盖面极大的、内容丰美的 教研情报。国内数种语文刊物的历年精美文章的目录,被我分门别类地收进各 个专题研究的目录卡片中。这又读又记的需要时日的读书生活,是我的“ 四季的 耕耘”。其实岂止只是耕耘,更多的是钻探。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这种耕耘与钻探,我也许不会成功。常年多侧面、多 角度的分析、思考与提炼让我发现了语文教学很多方面的规律,更让我发现了 很多无人问津的空白,我的教研工作总有着新鲜而开阔的视野,我在宏观思考 和微观操作中都获得了无尽的收

5、获与乐趣。为了读书,我很少休息过节假日。 在读书之中,我学会了听电视。有同仁问我,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我说:每 2 天做一点吧,走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人,在很累的时候,要像运动员那 样,挥一挥紧握的拳,鼓励自己。 三 从 36 岁到现在,在人生最富有力量的这段时间,我走在辽阔的荆州大地上, 开展着我的工作。在我的书房里,有一个墙面贴满了历年来的各种纸条,那都 是关于工作的设想与安排;最远的工作,已经设计到了 2008 年。我的工作, 以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为服务对象,以“形成特色” 为奋斗宗旨。我坚定地走着培 养农村青年教师的路,他们,应该有着美丽如歌的教学青春。 我突破了常规的教研工作模式,

6、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研究、论文写 作研究、试题研究、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研究五个方面坚持 20 年开展系列性的 活动,带出了五支队伍,培养了一大批课堂教学能手、写作能手、试题研究能 手和文学社优秀辅导教师。我坚持带领着基层教师研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立志让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走进普通语文教师的课堂,坚持 13 年主持召开了 13 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会。整体阅读的教学艺术、提问设计的艺术、教 材处理的艺术、教学生动的艺术、朗读教学的艺术、课中活动的艺术、语言教 学的艺术、课型创新的艺术、文学作品的教学艺术一一在我们面前走过, 形成了亮丽的学术研究风景。我长期走着送教下乡的路,广大的乡村

7、中有着我 的辛苦工作的教师朋友。播撒在沿途路边的,是我那近百节课堂示范教学和 100 多场教学报告。 我将这样一些看法渗透在我的工作中: 研究教材 8 个字:上下求索,左右勾联。 教学设计 8 个字:化静为动,尺水兴波。 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应能够深刻地研读教材,应能够科学地设计教 学,应学会充分地占有资料,应做到独立地撰写论文,应争取熟练地运用电脑。 阅读教学设计有这样的要求: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品读细腻, 活动充分,积累丰富。关键的是 12 个字: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阅读教学有四要素:诵读,品析,积累,运用。 “牵挂”二字在我的心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我悉心指导过、关心

8、过、帮助 过很多的年轻教师,我也许创造了国内一个小小的奇迹:在 2001 年湖北省第 六届特级教师评选中,我亲手培养的弟子章登享、郑文华、李光烈、刘学刚、 胡里仁等 5 人同时评上了特级教师,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农村教师。 我的工作决定了我应该这样做,他们的成功让我引以为自豪。 我的一位弟子有这样的话语:“要证明年龄与生命的磁性成正比,不需要找别 的证据,说出余映潮的名字就够了。不是父亲,但关心和微笑起来,亲切和慈 爱已够做我们的父亲了。”我尊敬的前辈朱绍禹先生 1999 年 10 月在武汉有这 样的赞许:“什么是研究,余映潮的工作就是研究,就是优秀的研究,他让你 们如痴如醉。” 就我的工作而言

9、,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中的诗句说到了我的心中:也许多 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 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四 1984 年,我开始发表文章。我从卡片中、从大量的资料分析中发现教学论 3 文有这样常用的写作角度:深加工、厚加工、精加工、美加工、趣加工、新加 工、联加工、逆加工;发现几十年内竟没有人写出“教例品评” 方面的系列文章; 发现几十年内竟没有人写出教材研读方面的系列文章;发现几十年内竟没有人 写出课堂教学艺术研究方面的系列文章。这些,是不是留给我来尝试的? 于是,我用了八年时间,写完了中学语文教例品评 100 篇;从 1996

10、 年起, 写了几十篇有关教学思路设计的文章;从 1997 年起,写了四十几篇“别出心裁 读课文”;从 1999 年起,我发表了几十篇教案设计;从 2002 年起,开始发表 我的阅读教学设计艺术 50 讲。 我的写作理念是:将一个点写透,将一篇文章写美,将一个系列写新。我的系 列论文,都是为一线的老师们写的,它们以“可操作 ”为宗旨,以“例谈式”为风格; 我几乎不引用别人的资料。 暑假中的每一天,我都要写作 10 个小时以上。 冬天的夜晚,我戴着手套打字。 1997 年,我 50 岁。那一年,我开始上示范课。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能够讲课了,也许是写了近百篇“教例品评” 吧,也许是写了 近百篇课堂教

11、学艺术方面的文章吧,也许是读了数百篇有关教学设计的论文吧, 总之,我是 50 岁开始学讲课了。 我利用我的卡片资料对全国最有名气的名师们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我发现:人 们基本上没有用过“板块式教学思路 ”,没有用过“一线串珠式”教学设计思路,没 有用过“多角反复”式教学思路,没有用过“说读课”“无提问课”等新课型 这些,是不是留给我的一“隙” 之地? 我不停地向自己挑战,在过了 50 岁以后,我的课堂示范教学终于走出了荆州, 在数千人注视着的大舞台上,我也能“沙场秋点兵 ”了。我的教学理念是:强化 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诗化教学语言,美 化教学手段。 近几年,我在浙

12、江、云南、广西、贵州、安徽、山西、陕西以及苏鲁豫皖 接壤地区的示范教学与学术演讲受到普遍的欢迎。 在外面与名师相遇时,人家讲一节课,我也许讲两节课、三节课! 2001 年 4 月,张定远先生在温州听了我教学的白杨礼赞后这样评价:“映 潮同志的这节课,积淀了知、能、意的丰厚内涵,一扫当前普遍存在的接受式 教学、分析式教学、封闭式教学的种种弊端,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在师生相 互切磋、讨论、研究的过程中,文章的立意,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美好的语 言,全掌握了。对这样的好课,应加以介绍和推广。” 2003 年,我 56 岁。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年轻,因为我要从年龄中减去那被 耽误的十余年。 我喜欢这样想

13、有了一种追寻的勇气,生命便永远年轻。 我深深觉得,耐力是一种智慧;坚持走难走的路,必定能见到不寻常的美景。 我要一直向前走 让梦想牵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让生命成为一架云梯,一直延伸到 梦想成真的那一刻。 二、理论:教材处理的艺术 4 教材处理的艺术之二:长文短教 所谓“ 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一般来讲,在初中学段的语文 教学中,现代课文在 2000 字以上、文言文课文在 500 字以上的,就可以视作 长文。 长文在教材中的比例占 30左右,如初中语文第一册 30 课中,就有从百草 园到三味书屋等 9 篇长文,第二册中,有提醒幸福等 10 篇长文,第三 册中,有阿长与山海经等

14、8 篇长文。长文有着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同 时也有占用课时多、容易引起学生厌倦、信息繁冗、教学上难以处理等等弱势。 所以,研究长文短教,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就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由于长文短教需要研究教师如何巧读课文,如何精选课文内容, 如何组合教学内容,如何做到精练、高效、有用,所以它具有教材处理研究的 普遍意义,对它的成功探索,将影响所有文章的教学处理。由这一点看,研究 长文短教,对于大多数课文来讲,就显得更有意义。 长文短教,从教材的类型看,可分为教读式处理与自读式处理,教读式处 理比较精细,自读式处理比较粗放,所以我们一般应研究对长文如何教得精一 点;从教学手法看,可分为平实性处理与

15、艺术性处理,平实性处理比较平淡, 艺术性处理比较生动,所以我们一般应研究如何教得生动一点。但无论怎样处 理,无论运用什么手法,长文短教都重在一个“短 ”字,这个“短”字,又主要表现 在“点”上。也就是说,长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选点” 。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从如下很多很多的角度进行教材处理:1.扣课 文教学要求,以完一两个教学重点为目的进行短教。2.根据课文内容,以讲清 讲透一两个难点为目的进行短教。3.分析竖式结构课文的脉络与布局,以突破 课文的主要部分为目的进行短教。4.分析横式结构课文的写作特点,以 “点面结 合、以点带面”为目的进行短教。 5.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以落实一个“语言教

16、 学”的板块为目的进行短教。 6.以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以突出课文中一 个“知识的集合”为目的进行短教。7. 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为目的,对课文进 行创造性改编或创造性复述。8.以训练某种阅读技能为主,选取课文中最有训 练价值的内容进行短教。 下面请看笔者在“选点”上对课文进行艺术性处理的两个操作实例。 1突出一个“ 语言训练点 ”突出一个“语言训练点” ,就是从课文的语文实际出发, 从小处着眼,从语言表达的方式着眼,在课文中寻找、发现、提炼出语言表达 的某个方面的技巧来进行教学。如或从词语表达,或从句式运用,或从段落写 作,或从人物塑造,或从景物描写的角度,积聚一个闪亮的语言学习与运

17、用的“点 ”,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有的放矢的突破,教给学生一点有用的知识。 如羚羊木雕的语言学用课千姿百态表示“说 ”: 教学步骤一: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二: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三:利用课文特点,教给一点似乎看不起眼而又实实在在的知识 二怎样把对话描写中的 “说”这个“ 内容”写好。师生进行了如下内容的品读。 1“说” 这个词是常常有的。如: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2在 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时省略表示“说” 的宇词。如: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3对 5 话中有时用其他的“说”。如:“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不!”我

18、哭着 喊了起来。4在“ 说”字之前加上“态度” 的修饰。如: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 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反正 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5用“ 神情”表示 “说”或在“ 说”字之前加上“神情”。如:“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 得十分严厉。“爸爸不是给我了么 ?”我小声地说。6带动作地“说” 或以动作表 示“说”。如: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你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 雕!” “送给谁了 ?告诉我。” 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教学步骤四:浓缩课文

19、内容,进行怎样把“说 ”写好的深入理解式的练习 根据下面的对话,在横线上填人适当的内容:“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 问我。“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 ?”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 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要说实话 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 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送给谁了?告诉我。”妈 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 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 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 去!” “不!”我

20、哭着喊了起来。 教学步骤五:运用所说的“千姿百态表示说”的知识,就下面的“ 场景”进行 说话片段练习:下午放学了,我很晚才回家,妈妈在村口等着我这种教学 是艺术的,然而又是朴实的,从深处看,这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教师教给学 生的,固然是一种知识,一种语言表达的模式,但同时也是一把钥匙,教师所 开启的不仅仅只是“千姿百态表示 说”这把锁,他还会让学生想到千姿百态表示 “喜”,千姿百态表示“ 怒”,千姿百态表示“哀”,千姿百态表示“乐” 2交给一把“ 解读的钥匙”或从模式分析的角度,或从内容点评的角度,或 从方法式阅读的角度,让学生习得并实践一种阅读的方法,达到以少胜多、以 简驭繁、长文短教的目的

21、。如秋魂的读法指导课。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中的七篇“短文” ,其构思规律表现在:每篇 “短文”的思 路、顺序都是由此及彼先写“物”,再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由物及情;几 乎所有的“ 短文”都是借物写人,都是为了表现人,表现人的成长、表现人的品 格、表现人的追求、表现对人生的理解。因此,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以点 带面,长文短教,简化教学头绪,以达到教师精要点拨、学生活动充分的教学 目的。 教学片段:1老师:所以,我们应该理解的一种写法就是:三层式结构, 咏物抒情、托物寄意的写法。2老师:所谓“ 三层式结构”,就是“ 引出事物一 描叙事物一托物寄意”。例如课文短文 飞鱼:在甲板上,我看见一条死去的

22、 飞鱼。( 这是“引出事物”) 它曾经像海燕一样骄傲地在海面上飞翔。它曾经让海里 所有的鱼儿投来羡慕的目光。然而它死了,它在甲板上被晒成了鱼干。(以上是 “描叙事物 ”)哦,千万不要离开你生活的土壤。( 这是“ 托物寄寓”)又如课外短文 海上的航标灯:你见过航标灯吗?( 这是“ 引出事物 ”)海上的航标灯,很谦逊 地站在最远的地方。第一个迎接凶险的风浪。海上的航标灯,永远沉默地埋头 6 工作,日夜不停地指示方向。天色愈黑,航标灯愈亮。(以上是“描叙事物”)要是 谁能像航标灯,他将会有一颗不灭的心。(这是“ 托物寄意”) 3老师板书:三层 引出事物 这是一把阅读式结构、描叙事物 理解此类 文章、

23、托物寄意的钥匙 4现在请同学们读秋魂的第一节秋实,根据 老师的讲析理解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5同学们朗读并用旁批的形式对课文进 行评点: 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 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这是“ 引 出事物”)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了;不是雨,我怕早已干瘪了;不是光,我怕 早已苍白了;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了。(以上是“ 描叙事物”)世界上有不经过风 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这两句是 “托物寄意 ”)6全班同学进行理解性朗读: 女同学读第一段,男同学进行 “三 层次”评点。男同学读第二段

24、,女同学进行 “三层次 ”评点。同学们齐读第六 段,一位同学进行“三层次 ”评点。 举一反三,点示规律,交给 “钥匙”;以点带 面,朗读加上评点,只用了大约 18 分钟的时间,学生便将这七篇短文的内容及 结构特点理解清楚。这就是科学地处理教材、进行长文短教的艺术魅力。(未完 待续) 教材处理的艺术之三:难文浅教 所谓“ 难文”,有时是篇幅长、文字多的现代文,有时是用语生僻、意思深 奥的文言文,有时是内容艰深的短课文;有时是看似优美而连教师都似雾里看 花的散文,有时是平白如话而寓意难以琢磨的小说。总之,难以在规定的课时 中上完的或者难以让一定年龄层次的学生理解的课文,就是阅读教学中的“难文” 。

25、 语文教材出现语言文字或内容艰深的课文是正常状况。一是教材中需要有 表现一定难度层次的课文,以表现一定的教学标高或实现一定的教学要求,如 初中语文第三册中的阿长与山海经就是;二是教材的编者在认为容易 理解容易教学的情况下将难以理解难以教学的课文选编进了教材,如 2000 年 版初中语文第一册中的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就是。一般来讲,在初中学 段的各册语文教材中,有一定教学难度的课文比例大约在 15左右。关于“难 文”的教学处理,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有时,难文需要“硬教 ”,因为课文中的那些“难点”不容回避;但大多数情况 下,对难文应该也必须想出一些较好的方法来进行浅教,来进行有一定教学效 果、

26、一定教学情趣和教学氛围的浅教。如: 1 用 “巧借东风 ”的办法,从“预习提示” 或从“ 自读提示” 中选中一两个教学 问题进行教学。 2 用 “末位保留 ”的方法,解决课后练习中最为简单的一两个问题,以带动 或完成对课文的教学。 3 用 “打擦边球 ”的战术,从教学内容中引申出一两个点并由课内转移到课 外使教学内容既在课文之中,又在课文之外。 4 用 “选点突破 ”的策略,教学课文中或最好的一点,或最美的一点,或最 易的一点,或最实在的一点,或最有用的一点。 5用 “变讲为读 ”的手段,让学生在朗读之中对课文内容有一些感知,有一 7 些感受,有一些感悟。 6用 “逐层深入 ”的策略,有目的有

27、步骤地分几步解决一个问题,使学生在 不知不觉中越过难关。 7用 “巧妙剪裁 ”的思路,对难文中的某些内容进行组编、进行组合,从而 淡化难点,越过难点。 8用 “生动讲析 ”的方法,充分展示教师的主导地位,对课文的难处进行生 动的、形象的、细腻的分析与讲解。 必须指出的是,浅教不是马马虎虎地教,不是如过眼烟云般地教,而仍然 是扎扎实实地教,是让学生真正有收获地教,如果教师不颇费心思地教或者要 学生自由浏览式地“教”,那就失去了“课文” 的意义。 必须指出的是,不论是对教读课文还是对自读课文而言,“教” 是不能放弃 的,对自读课文中的难文,尤其不能丢掉一个“教 ”字。所以,“难文浅教”式的教 学处

28、理,适合于任何“地位 ”的课文。 下面是笔者的一个“难文浅教 ”的实例 初语第一册的自读课文夏天也 是好天气。 1课文分析 课文夏天也是好天气是一篇不长的课文,但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 讲,是一篇比较难教学的课文。 它难在有不少的语句让学生不懂。 如下段文字: 心,刚刚放下一半。那口憋在胸腔里许久的叹息,未及发出,便兀自燃烧 成一股热浪。人似一团发酵的面粉,外烘内烤成一枚圆鼓鼓的面包,喷涌而出 的汗珠,就是这面团蒸发的水汽。偶有一丝轻风擦过,必是裹挟着沸腾,让你 冲动得沉默,沉默得疯狂,疯狂得无聊,无聊得死不瞑目。一天又一天,太阳 不肯回家去,而你在阳光下渺小,在汗水中绝望,在绝望中超脱。 其

29、中“让你冲动得沉默,沉默得疯狂,疯狂得无聊,无聊得死不瞑目” “你在阳光下渺小,在汗水中绝望,在绝望中超脱” 这样的句子让学生为之瞠目。 而且,对这样的语句,老师不可能像文言文教学中的串讲一样去一字一句地讲 解;即使进行串讲,也是不大能够讲得明白的。 它难在有的字词的含义让学生不懂。如下段文字: 这样的时刻,因为远离世俗,你会感受到一些匆匆忙忙、实实在在中难以 领略的滋味,听来全不着边际。 这“听来全不着边际”指什么? 其含义是什么? 它难在有的生活现象的表述远离学生的生活。如下段文字: 忆及往昔的风云厮杀,唇边掀起一抹自嘲:何苦来哉?这一声心语,为人生 送来几许清爽、几许快慰。 这是只有成人

30、才能有的人生体验,老师怎样才能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有 体会呢? 它难在课后练习设计的要求太高。如: 课文练习三:“夏天就是这样的一串音符,这样的一处世外人间,让你在躁 动中获得一份自省的宁静,一份外化的智慧和实实在在的虚无。”结合课文,说 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想一想,你对夏天的感觉是什么,不妨把自己的感觉写 下来。 夏天让人获得“一份外化的智慧和实实在在的虚无” ,这意思恐怕老师也没 8 有多少体会,即使是作为老师也很难讲出自己的理解,又怎能要求学生去理解? 但课文中也有写得易懂的地方,也有学生喜欢的地方。如: 这样的时刻,会有一个小女孩,扬起双眉,唱着童音说:我喜欢夏天,因 为可以穿花裙子。

31、 这样的时刻,会有一个小男孩,昂起头颅,扮作男子汉说:我喜欢不作准 备,就扑通一声跳入清凉的水池。 长大了的人,可以有个借口,放下该做的工作。找个通风僻静的地方,架 一张竹藤凉椅,半躺半卧双眼微睁,超然地看世界、超然地看自己。 2 教材处理 用“ 巧妙剪裁”的方法,将课文中的某些内容进行有机的组合 并进行“学生活动充分”的教学。 3教学策略 让学生多朗读,在朗读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感受。 让学生多说读,用说话的方式由学生讲出对课文的整体理解。 让 学生多说话,让教学内容从课内走向课外,使教学内容显得比较丰满。 淡化处理课文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在课型处理上仍然上成“自读课” 。 4 教学实录片断

32、 (一) 师:好,咱们下面就来领略一下夏天好在哪里。请 大家朗读课文,大声地读起来。要求咬准字音,比如下面这些字:粘、闷、兀 自、发酵、裹挟、熟稔、自省。 (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 师:夏天也是好天气,它好在哪里?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说话。怎么说 ? 这样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 ”比如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太阳不肯 回家去。 师:各人自说自讲,并在书上作记号。 (学生杂然地读课文,说“ 话”) 师:下面准备课堂发言,先预演一下。 (学生按句式要求各说一句话) 师:刚开始说话的语调不好,像读书,要像讲话。再来一遍。 (学生再说) 师:还是像读书,再来。 师:好,开始自由发言,请自己站起来讲。

33、 生 1: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小女孩可以穿花裙子。 师:多么秀美呀。 生 2:夏天也是好天气,它是这样的一处世外人间,让你在躁动中获得一 份自省的宁静,一份外化的智慧和实实在在的虚无。 师:这是说,在很热的时候我们的心要静。 生 3: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男孩子可以跳入水池去游泳。 师:对,潇洒得很。 生 4: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有个借口,放下该做的工作。 师: 嗯,休息休息。 生 5: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在绝望中超脱。 9 师:谁绝望啊?(生笑 ) 生 6: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往日很多必不可少的事物,都变成了多余。 师:对,让自己轻松一下。 生 7: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你的思维、你的渴

34、望、你的生活,全都脱离 了往日的轨道。 师:人们在夏天是一种别样的生活。 生 8: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找个通风僻静的地方,架一张竹藤凉椅, 半躺半卧双眼微睁,超然地看世界、超然地看自己。 师:对,很多大人都喜欢乘凉,你看见了吧。 生 9: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让你在躁动中获得一份自省的宁静。 师: 这时心静是最重要的,心不静,就会觉得天气更热。 师:好,现在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 在 生 1:夏天也是好天气,因为我可以吃西瓜。 师:消暑减热。 生 2: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买冰棍吃。 师:清凉一下你的心境。 生 3: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去游泳。 师:在水中解

35、暑。 生 4: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在家吹空调。 师:噢,享受生活。 生 5: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开车兜风。 师:好多好多的好处,同学们都有很多话要说。你们看,通过说“理解” 的 话,咱们把课文读懂了。 5教学实录片断( 二 ) 师:下面继续进行我们的创造性学习。我们先把写夏天也是好天气的几点 好处读一下,这一次读,要读出表情来。从“这样的时刻,是一种别样的生活 ” 读起,读到小女孩、小男孩时,都要有表情,好不好? (生齐读“这样的时刻”以下五段) 师:再来读最漂亮的两段,写男孩子和女孩子的。重音要读出来。 (女 同学一齐试读第一段,男同学试读第二段) 师:男同学读得确实像男孩子,“扑通

36、” 两字读得特别好,我觉得还可以夸 张一点。下面女孩子、男孩子再一起来演读一遍。演读是什么?就是要有表情地 读,声音也应该传达出感情。 (女同学和男同学分别齐读这两段) 师:刚才大家读的这两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反复。 师:反复出现“这样的时刻 ”,组成段首排比。后面三段没有,老师加上去 了,是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加上去也可以,不加上去也可以。加上去有一种整 齐的美,减下来有一种变化的美。 下面我们用“这样的时刻 ”来说一句创造性的话。一定要是自己想出来的。 话题是“当新年来到的时候 ”,每人以“这样的时刻”领起,说出一段话。 师:想一想新年的美,新年的快乐,新年的情景,新年的自己的家,

37、新年 10 的别人的家,新年的城市,新年的乡村等等。 (学生思考,教师巡回、鼓励) 师:下面我请这一组的同学来说。一个接一个,大声地朗读,这样连起来 就是一篇小小的美美的短文。我先说,同学们接下去说。 师:新年来了,新年的钟声敲响了 生 1:这样的时刻,随处可以听见爆竹声。 生 2:这样的时刻,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生 3:这样的时刻,到处都是欢歌笑语。 生 4:这样的时刻,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来庆祝这美好的日子。 生 5:这样的时刻,人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说,终于可以过新年了。 生 6:这样的时刻,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生 7:这样的时刻,我们正在过新年。 生 8:这样的时刻,就会很热

38、闹( 大声)。 师:哟,把我吓一跳。(笑) 你们都说得很好,但是老师要批评你们,你们 说的都是大话。应该描写一下。那灯光呀,烟火呀,笑脸呀,爷爷奶奶给的压 岁钱呀咱们留着下次说,好不好? 以上的教学内容,“组合 ”了课文中两处美而实用的内容 用“夏天也是好 天气”和“ 这样的时刻” 来领起课文内容和调动生活积累,它们既让学生的视线进 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像线索一样串起了学生易懂的课文内容,又让学生在 句式学用中对生活进行了体验。学生丰富的说读活动形成了极好的教学气氛, 难文浅教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材处理的艺术之四:短文细教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凡千字左右的课文都可以看作是短文。 短课文在

39、教学上比较容易掌握,大多能在规定的课时之内完成教学任务, 所以教材处理上往往不太精细,一般是从全文教学的角度,用讲析的方式进行 教学。 我们需要对短课文的处理进行研究,是因为短课文在教材中大量存 在,按文字量来计算,教材中的千字文约占 50以上,更不用说短小精美的诗 词类课文了。如果说对短课文处理的研究比较到位,那么,大量的短课文在教 学效益上就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 对短课文的教材处理,应该在“细” 字上下功夫。 这个“细”字指的是: 怎样教得细一点,怎样教得深一点,怎样教得多一点,怎样教得实一点, 教学层次怎样精细一点,教学的角度怎样丰美一点。由此,我们可见探索短文 细教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它

40、让我们关注如何充分有效地高质量地利用课文,让 我们研究如何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教学 45 分钟,让我们注重教师多角度品味课文 的能力,让我们设想如何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的层次,让我们考虑如何尽可能 地创造出学生活动充分的学习局面,让我们探究如何形成细腻优美的课堂教学 结构所以,一般来说,在短文细教上进行过艰苦探求的人,在教学效果上 一定比较好,在教学设计的艺术上一定是高人一筹的。 短文细教,仍然要讲究对教材的艺术性处理,我们可以试用如下的一些方 法与角度: 1艺术地细化朗读训练的层次,在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训练中让学生体会 文章的神韵、风格,对含义较深的词句、段落进行充分的感悟、体会和品味。 11 2

41、充分关注语言训练,增加语言训练的时间与课堂容量,从语言训练、语 言习得、语言积累、语言实践与运用等不同的层次深化教学内容,丰富学习成 果。 3细化对课文的理解,从整体上适当增加对课文的品析角度,以立体地多 侧面地理解课文内容。 4深化对课文的品读,对重点内容、主要人物、精彩段落、突出特点、特 别手法进行反复而又细腻的析读。 5根据课文特点,有机地进行一些穿插、引进、迁移、联缀、补充、收集、 查询、交流、研讨的教学活动,以增加和丰富课堂教学的线条与情趣。 6适当增加对课文“美点”的赏析,以优化对课文的理解;调动不同的教学 手段,对课文进行充满灵气的咀嚼品味。 7运用“1+1” 的教学策略,将有某

42、种内在联系的精美短章组合为“一课”进 行教学,从而形成“学读”“联读”“比读”等不同的教学组合,细化课文的教学。 8从课文特点出发,细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不仅从形式上艺术地组织 起不同的活动细节,而且用巧妙有力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加学 生的课堂活动量,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下面请看笔者纪念白求恩“短文细教” 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语言。 2进行关于革命生活方面的教育。 二、课型与课时 品读课;一课时。 三、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掌握预习提示中列出的词语,给加点的词注音。 2根据课文内容思考:你了解到白求恩同志哪些方面的情况?课文中哪些 地方用了对比手

43、法? 3思考:怎样科学、快速地背读文中第四段。 四、教学策略 1设计为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 2全课的教学三步走:理解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 3细在“ 理解一篇”的理解由叙到议到概括大意。 4细在“ 精读一段”分层次多角度地对课文重点段进行析读。 五、教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板块:导入,检查预习情况。(7 分钟左右 ) 1强调字形字音:派遣 殉职 狭隘 热忱 拈轻怕重 鄙薄 2点出常用雅词:不远万里 以身殉职 狭隘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热 忱 拈轻怕重 满腔热忱 冷冷清清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纯粹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鄙薄 (过渡) 第二个教学板块:朗读,理解课文内容。(13 分钟左右) 1

44、同学们大声地、快速地朗读全篇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到白求恩同志哪些方面的情况?请将它们 朗读 出来。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50 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 12 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 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到过白求 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 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教师:以上都是叙。) 3读了这篇课文,你了

45、解到毛泽东同志评说、赞美了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 神与品质?请将它们朗读出来。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 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 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 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每一个共产党员,一 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 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教师:以上是各段的重点句,就是“ 议”。) (教师点示:由于“叙议结合”,重点句

46、往往由“议”表现出来。教师顺势请同 学们概括各段内容要点: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 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教师完成第一步板书:概括内容要点。)(过渡 ) 第三个教学板块:朗读,品析课文重点部分。(15 分钟左右) (教师对这一段进行细节化的教学处理,有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对这一 段的学习明确“五步”学习要求: 读课文,理解词义;读课文,感悟层次; 读课文,品析对比;读课文,品味语音;读课文,渗透情感。第二套方案, 对这一段的学习安排“三步 ”品读训练。下面采用第二套方案。教学方式是读读 说说,读读答答,读读练练。)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

47、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 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 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 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 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 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 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 疗和亲眼看到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 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初读训练

48、 这段文字的重点句是第一、二句;作者高度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 利人精神的两个短语是?( 对工作极端负责任/ 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作者赞扬白求恩精神感人之深,运用了三个表强调的双重否定句,它们 是?(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无不为之感动) 文中对白求恩的称谓很有讲究,从大众的角度,直称“白求恩” ,显得亲 13 切;从职业和工作的角度,称“白求恩医生” ,表示尊重;从革命事业和共产党 员的角度,则称“白求恩同志 ”,显得庄重。 2再读训练 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是:极端的负责任。 而不少人对工作则是: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白求恩同志对人民是:极端的热忱。 而不少人对人民则是:不

49、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 仁。 白求恩同志对技术是:精益求精。 而不少人对技术则是:鄙薄技术工作以为微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 迁。 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写法是:叙议结合,运用对比。 3精读训练 文中正面介绍白求恩的句子是:白求恩热忱。 文中侧面介绍白求恩的句子是:从前线感动。 作者批评一些党员的自私自利,从对工作、对事物、对同志和人民三个 方面进行了阐述,用了“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等贬义词突出了这些人的不纯粹。 用“” 与文中的序号组合,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第一层,号召学习白求恩精神;第二层,批评某些 共产党员;第三层,强调白求恩精神感人至深。 (教师完成第二步板书:品析对比手法。)(过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