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第 1 课时) 邱海宁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 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方法: 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小组学习形式,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完成本节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同学们,我们在小学学过的一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那我们人类 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其实在古代时人们已经开始了对星际的研究,日月星辰, 各有其妙。好,今天让我们进行第一章第一节的学习,地球和地球仪(板书)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读“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框内容,完成以下要求。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 、如何描述地球的大小?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哪四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你还能举出那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
3、? (4)、地球的基本数据能够说明什么? 【教师精讲点拨】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 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 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力的培养,并学会描述相关事物。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 约 4 万千米;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表述要准确、清楚。 【探究结论】 盖天说推测地球是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 规则球体 由麦哲伦率领的环球航行,第一次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地球是 圆的。 登高望远。
4、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没东西挡着,那应该无论在多高看的都是一样远, 但实际是无论在地球上的哪一点,都是登高望远。所以地球是圆的;站在海边看远方驶来 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等。 (4)、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再一次用数据证明了地球是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三、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 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 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 四、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综合能力训练 五、附板书设计: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
5、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盖天说推测为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两极稍扁、赤 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赤道周长 4 万千米 教学反思: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第 2 课时) 邱海宁 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3、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4、加强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
6、对比分析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呀我们先来猜一则谜语:不是桔子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 小,能载大河和山川。 生:地球仪。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仪 。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认识地球仪 1、自主学习: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1.地球仪的定义和作用。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用右手指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从北极上空看( )时针,从南 极上空看( )时针。
7、 (也可以让学生用水杯来做演示) 【教师精讲点拨】地轴只是一个假想的轴,和地球仪上的线和点一样在地球上是不存 在的。观察地球仪,小组交流,初步掌握、理解基本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 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 【探究结论】用右手指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 空看顺时针。 学习任务(二)经线和纬线 1、自主学习: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表格: 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 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8、? 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高中低纬度是怎么划分的? 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1)学生动手画一条经线和纬线,完成下表。 小组观察讨论。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纬线 经线 【教师精讲点拨】 (1)经度和纬度的确定 规律:1、向哪去越来越大就用什么字母表示。(由此可以总结出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 2、0 度和 180 度只有一条,所以后面不带字母。 (2)半球的划分 1、南北半球的划分想象从中部平分,学
9、生很容易找到赤道。 2、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很容易认为是 0 度和 180 度组成的经线圈,然后老师进行引 导两方面的问题东经 30 度和多少度组成的经线圈可以平分地球?为什么不用 0 度 和 180 度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探究结论】实践探索记录表 活动一:在下面的底图中绘出你在地球仪上找到的地轴、赤道,用文字标出南、北两 极点。 活动二:在下面的底图中绘出你在地球仪上看到的纬线、经线。 活动三:在地球仪上,利用老师提供的绳子、刻度尺,通过观察、测量、对比等方法, 小组同学合作共同总结出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并将活动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活动内容 纬线 经线 它们的形状是圆圈还是半
10、 圆? 纬线的长短是否是一样的? 经线的长短是否是一样的? 若不一样哪条最长? 纬线之间是相互平行还是 相交? 经线之间是相互平行还是 相交? 4.活动四:在地球仪上,通过观察、寻找、归纳出纬度、经度划分的规律,并把活动结 果记录在下表中。 探究内容 纬度 经度 你观察到的纬度、经度的最小度 数是多少? 纬度值从起点向南、北两侧是增 大还是减小? 经度值从起点向东、西两侧是增 大还是减小? 你观察到的纬度、经度的最大度 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 对经线和纬线的学习,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不论是用手触摸地球仪;在上面 找特殊经线和纬线;还是划一条经线和纬线;都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 注重对比法的学习。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1、基础训练 2、赤道是( )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呢?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 六、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数是多少? 你知道从起点向北的纬度叫什么? 从起点向南的纬度叫什么? 你知道从起点向东的经度叫什么? 从起点向西的经度叫什么? 定 义 形 状 长 度 指示 方向 特殊经 纬线 度数的变 化规律 半球的 划分 纬线 经线